第二屆基礎教育信息化論壇舉辦 新拐點驅動教育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 14日,由新華網、優學教育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基礎教育信息化論壇」在京舉辦,本屆活動以「『科教融合』驅動教育新發展」為主題,圍繞課程改革、規範校外培訓等基礎教育領域熱點探討教育信息化2.0行動背景下的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優秀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治理模式發展方向。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探索資訊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高階演進、將師生的信息素養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育從業者的觀念升級與理念創新。

新華網總裁助理、教育事業中心總經理姚予疆在致辭中指出,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

「教育信息化雖然最初以技術手段的面貌出現,但技術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技術在教育教學與教育管理全過程的深入應用,使教學更加個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最終實現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創新。

」如今,信息化技術在基礎教育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校內教育、校外教育互為補充、錯位發展,越來越多的校外培訓機構也開始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滿足中小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發展,同時,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的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則造成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破壞了良好的教育生態。

對此,他號召廣大機構積極響應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尊重學生的平等性、差異性和發展性,因材施教,避免因「分」施教,鼓勵發展以培養中小學生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訓,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智能化的時代,智能化時代是人機共存的時代。

我們怎麼樣在人機共存的時代發揮人具有而機器不具有的能力呢?這些能力將來可能要求的是軟技能,而不是真正的某種知識。

STEM教育對促進個人發展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這些能力即4C,包括溝通交流能力、協作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及創新創造能力等。

她認為,不能僅僅把STEM教育當成一個課程、當成一種學習方式,它與科技、人才這兩大影響綜合國力的因素密切相關,應增強對STEM教育的重視。

「在信息化的時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大眾化教育面臨的問題。

」論壇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黨總支委員、中國現代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張海昕對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予以介紹,這個計劃聚焦基礎教育領域,在新環境下,應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面向未來推動學校形態變革和全方位改革創新,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據了解,計劃中的未來學校特徵有六個特徵:綠色、智能和泛在互聯的基礎設施,集成、智慧、因變的新學習場景,靈巧教育及創新的思維-能力場構建,開放融合的學習生態,創新的知識和信息網絡拓撲結構,與人工智慧融合的教師-課程智慧系統。

「從紙質到數字化,從面對面到在線,從平面書本到可視化的學習,從標準化的教學到個性化的學習,包括智能化的決策、自動化的評分和大數據的推送等等,這都是整個科技創新帶來的教育變革。

」微軟中國教育行業總經理鄭敏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科技創新改變了教育形式和媒介,帶來教育實踐模式的創新,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堂外的拓展性學習、教學與學習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等三個方面的創新。

鄭敏認為,如今教育與科技結合的三大關鍵技術趨勢分別為STEM編程教育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智慧教育、虛擬/混合現實打造沉浸學習體驗。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不同的教育參與主體均面臨著不同的挑戰與機遇,對於學校與校外機構來說,該如何對原有的教育理念進行革新?十一學校一分校副校長章巍表示,技術不會在原地踏步,學校如果不緊跟步伐,會使得孩子在面向未來時失去很多力量,但是,「學校教育像一艘大船一樣,在學校教育結構的變化、教學內容變化以及教學組織結構的變化等方面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因而面臨的挑戰性要更強一些。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副校長、高中部校長黃鵬認為,教育絕對不會發生突變,一定是漸進式的變化,在「網際網路+教育」提法中,他認為將教育放在前面才更加符合立德樹人這一根本,在教育的變革中不能丟掉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情感教育、人際交往的教育等重要部分。

立思辰大語文聯合創始人趙伯奇則以自己所從事的大語文引出「教育本身不應該是一個單學科的教育」這一觀點,他舉例說,語文課不應該只是語文課,也不是所謂的文字課,它應該是在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甚至藝術等方面無所不包的一門學科。

文新學堂CEO張玲君認為,對於培訓機構來說最需要突破的是兩方面的能力,即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從小學課堂到高等學府,科技為基礎教育賦予了哪些新動能?學霸君聯合創始人徐英亮、盒子魚創始人朱韻伊、慕華成志-愛學堂創始人兼CEO汪建宏、阿凡題聯合創始人李啟林、小碼王副總裁張立猛圍繞這個話題予以探討。

李啟林認為技術是提升效率的一種工具,可以打破時空限制,解決教育公平化問題、技能標準化等問題,可以讓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在教研上,學生學得更精準、更精確。

盒子魚創始人朱韻伊認為新技術使教師角色從「老師」向「導師」轉變,學習形式由傳統教學轉變為探究式,打破了時空、跨學科等方面的融合。

徐英亮認為,「認知決定思想,思想凝聚起來就是理念,理念指引行動,這些課程的嘗試是背後都是教學理念的體現」。

張立猛表示,做教育時需要考慮的是整個教育的生態,不能光想課程,要重視應試能力和綜合素質之間的磨合。

「網際網路能做到規模化的個性化教育,更有針對性地布局教育,這是網際網路技術給教育做的最大貢獻」,汪建宏說。

如何「更科學」地開展科學教育,一直是基礎教育工作者、科學工作者共同思考和面對的難題,新的技術環境為科學教育帶來新契機。

上海STEM雲中心副主任林婉旭、摩比思維STEM聯合創始人李暉域、火星人俱樂部創始人劉揚、火花思維CEO羅劍、鯊魚公園副總裁崔巍巍就教育如何「更科學」展開了探討。

林婉旭表示,學科教育階段應該優先考慮的是與真實世界連接的能力,科學的方法,學科間的融合三個能力的維度。

李暉域表示,教育要解決激發學生原動力的問題,「知識本身帶來的成就感,跟日後學生要系統化的學習知識,包括面向更加高等的素養學習都有系統性關係。

」崔巍巍認為,當趣味性和知識性或者最終的教育目的發生衝突的時候,一定要想我們做的是教育,「知識性背後的本質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它還有能力、情感,它更多元一些。

」「當我們把一個產品像遊戲那樣去設計,讓學生很有成就感,為了這種成就感而去不斷探索和學習,那就會更加有動力」。

劉揚表示,科學的工具和科學的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十分重要。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羅劍表示自己了解孩子的思維邏輯,他說「怎麼讓小朋友把數學應用到生活當中去,我們更多的是把邏輯講給小朋友,讓他們去了解一些有趣思考、整體分解思考的能力。

能力的塑造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去想的事情。

本次活動是今年11月30日新華網主辦的「第九屆新華教育論壇」預熱分論壇。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媒體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文網站主辦的年度教育論壇,新華教育論壇自2010年首屆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了八個年頭,將繼續以追溯教育本質、傳播教育正能量為己任,探討中國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解鎖中國教育未來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構築教育信息化新生態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專題解讀」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2.0計劃》)的出台正式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通過對《2.0計劃》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文件中出現了36個...

「做中學」引導初中生學會獨立做事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是小學與高中的過渡時期,是學生理解世界、形成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關鍵時期。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學習難度逐步加大,需要初中生勤...

睿易:「網際網路+教育」的神產品

江油中學4個班級再採用一款雲教學平台一學期後,特優生由1人增加到6人,優等生更是由56人增加到77人,增幅高達37.5%。學校決定2017學年全校推行這個雲教學平台。宜賓屏山中學採用同款雲教學平...

這些技術將是實現「教育信息化2.0」的關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大改革,人工智慧,5G等技術關這些鍵詞都已經在教育信息化2.0中出現,那如何將這些技術真正應用到教育里呢?教育信息化將不再僅僅是「可做或可不做」「可多做或可少做」的選擇,而是...

1+e銀河學堂順應教育信息化的國際趨勢

「積 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 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

什麼是智慧教育,它對未來有何影響?

2017年智慧教育論壇探討教育變革光明網訊 3月21日,由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聯絡委員會和民進北京市委會聯合主辦,雲校大數據技術研究院承辦的「智慧教育論壇」在京召開。論壇圍繞「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應如何規避新的職業風險?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不可能集體失業,只有一部分或因消極怠工、或因盲目樂觀空虛、或因滯於時代發展且缺乏創新力的教師或許會失去教師這一職業,但就像有一部分將失業的教師,同樣,也有一些永遠都不會失業的教師

爭鳴|何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不容樂觀,有些現象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許多從事整合實踐的先行者往往把技術、環境與人等關鍵因素孤立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