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何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的現狀不容樂觀,有些現象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許多從事整合實踐的先行者往往把技術、環境與人等關鍵因素孤立地進行分析,無法從更深層次分析整合面臨的困惑和障礙。

深度融合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的動態結果。

從關係的視角審視技術與應用,是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一種合理選擇。

對於取捨與組合、學科與工具、設計與教學、分數與創新、比賽與運用、講授與學習、資源與加工等關係的正確把握將直接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有效性。

本文節選自《信息技術與教學緣何難以深度融合——兼論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時需正確處理的幾組重要關係》,為文章第一、二部分。

原文
載於《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作者為蔡旻君、蘆萍萍和黃慧娟。

有專家指出,現階段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正處於初步應用整合階段,在不斷應用、整合的過程中,力爭通過十年時間進入全面融合創新階段。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更是明確提出,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將是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其中,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1何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融合」和「深度」兩個概念的組合。

首先,「融合」是指將兩種或多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

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兩化融合是工業化與信息化雙贏的戰略,就是通過信息化對傳統製造業進行信息化的改造,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達到帶動工業化創新、發展、升級的目的。

工業化的發展,又可以提高先進位造業的水平,反過來促進信息化的核心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也為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提供技術和產業的支撐。

其次,「深度」是指(工作、認識)觸及事物本質的程度。

1976年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發表的文章《學習的本質區別:結果和過程》中提出了深度學習和淺層學習概念:

相對於無關聯、孤立的淺層學習,深度學習是學生能積極主動將新舊知識加以關聯,進而達到更高的思維層次。

正如學者 Paul Ramsden所說,淺層學習最多是沒有質量的數量,而深度學習卻是質量加數量。

由此來看,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就是強調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有人認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就是營造一種數字化的教學環境,此種環境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績效,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從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概念來看:

整合就是指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協調、相互滲透,使系統各要素髮揮最大效益。

即「整合」是協調各要素,以促進教學系統平衡的動態過程,而「融合」則是各系統要素實現動態平衡的結果。

為了維繫這種動態平衡,必須要為整合創設有利的時機和適宜的條件。

深度融合即這種平衡狀態相對保持的比較穩定和持久,乃至成為一種常態。

隨著整合工作的不斷推進,已有的平衡系統將被打破,新的平衡又被建立起來,深度融合也被重新注釋。

當前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就是藉助技術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自主、合作、探究更易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朝向這樣一個目標奮進。

同時,在教學的應用過程中,使信息技術不斷創新,不斷適應教學需求,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從而使信息化教學成為一種常態化教學。

2信息技術與教學何以能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到,教育信息化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辦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繼2004年的教育技術規劃之後,於2009年春季啟動了新一輪的教育技術規划行動,並在2010年3月5日發布了《2010教育技術規劃》的草案,新規劃的題目為《改變美國教育:技術使學習更強大》。

在新規劃中強調,新的教育系統將藉助最前沿的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豐富而強大的學習經驗,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智力的、社會的、情感的)投入學習;使目前信息工廠式的學校轉變為探索和創新的孵化器;並使教育者從擁有、傳遞信息的專業人員轉變為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探索及持續技能獲取提供幫助的協作者。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教育問題的解決和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希望與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強大的學習經驗,提供更加豐富、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資源,提供更加真實、有意義、持續而整合的學習評估已成為可能。

因此,設計、開發和實施基於信息技術的整合性學習系統和評估系統將是未來五年內美國教育系統改革的重要任務。

學習科學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結論。

首先,信息技術可以在事實性知識的學習中發揮如下作用:一是藉助於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表徵信息;二是藉助於交互工具促進事實性知識之間的聯結。

其次,對於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而言,信息技術的作用如下: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提供支架;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的溝通、交流工具;促進在線社區的形成和發展。

再次,對於動機性參與而言,信息技術可以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動機;維持學習者的動機;有助於促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總之,信息技術使得原先的一些先進、前衛的教育教學觀念的實現成為可能,使先進教學理論的接受和應用成為可能。

但是,先進的技術為實現教學方式的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能,這不僅僅是在硬體和軟體的意義上,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我們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本身擁有的新的認識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功能和作用,更要清楚地意識到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和價值,這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得以深度融合的基礎。

英知黑板報由英知學習(ENRICHIST)團隊運營,整理和分享團隊學習筆記,主要關注學習科學、教學設計和教育技術,歡迎關注、投稿與轉發分享。

本文內容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圖片來自Pixaba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