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新風口,三大教育工作重點到底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教育信息化2.0的提出,意味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開啟了新的征程。
此前,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提到,從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開啟智能時代教育的新征程,每個人都要成為教育信息化2.0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和創造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辦好網絡教育,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一圖讀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雷朝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重點工作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
進入信息化2.0時代,有如下三項重點工作需要落實:
一是我們要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
加強對學習認知和學習行為規律的研究,實施因材施教,重塑教學評價和教育管理模式,跟蹤監測教學評估過程,開展學情分析,準確評估教學和學習效果,變單一評價為綜合性多維度評價。
現在的過程評價太少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由僅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質培養轉變。
統籌各種力量,致力於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學校建設標準,建設泛在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數字教育資源,構建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智能化平台。
二是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服務新模式。
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和產業保護機制,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每個學校,縮小數字教育鴻溝,鼓勵多樣化教育服務;優化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字教育資源質量標準;探索運用市場優化配置教育資源新機制,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創新服務模式,為各級各類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
三是探索信息化時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科學布局構建教育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加快形成覆蓋各級各類學校、學習者和教與學全過程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推進基於大數據的教育治理方式變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資源開放目錄,形成規範統一、互聯互通、安全可控的國家教育數據開放體系;構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環境,抵制不良信息侵襲,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
邁入2.0時代的教育信息化,需要在如下三個方面進行轉變:
一是要實現從教育專用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向大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轉變。
今天的人類社會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
開發各種線上資源,提供多種類型的線上服務,推動各行各業、推動終身學習向信息化方向和目標發展。
不僅是在校學生,而且是社會上的每一個學習者,只要他們願意,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適合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服務,真正實現人人能學、隨時隨地可學的願景,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二是要實現從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師生信息素養轉變。
較之於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素養具有更為廣泛和深刻的內涵。
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技術性的措施,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則更具有根本性,就是要做到師生不僅僅會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技術,同時或者更為重要的是,師生要具有信息化社會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法。
三是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
當前研究和實踐比較多的是信息化如何與學校教學、學校管理進行深度融合,讓信息化教學和管理成為學校工作常態。
在此基礎上,要實現信息化應用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進行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服務的思路創新與方法創新。
信息化時代的教育學、教育管理學,從理論到方法一定有不同於以往之處。
如何進行信息化時代的教育理論創新、教育實踐創新,是信息化時代教育教學面臨的更為艱巨的任務,這需要理論界和實踐界共同的努力。
教育信息化2.0時代,
教師培訓將呈現六大特徵
1尊重教師個性
由於資源、成本、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傳統師訓很難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求。
這一問題在日積月累之下可謂「冰凍三尺」,「網際網路+」的技術優勢恰恰能夠助力突破堅冰。
首先,行動網路與傳統網絡的結合,使得學習更為方便、靈活。
數字化課程幾乎零成本複製與傳播,使得在線培訓可以不再考慮小班額授課的成本問題。
其次,自適應技術的發展,幫助教師提升了選課的自主性、科學性和針對性。
內嵌了自適應推送規則的培訓管理系統,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科、學段、學習軌跡、學習風格與能力現狀等,動態調整課程推送內容,為學習者推薦最適合其能力水平且最需要的課程。
當前,各省份正在陸續推出選課系統;基於能力自查的「診斷測評」自2015年開始也逐漸應用……這些嘗試,說明教師培訓已找到了在大規模背景下尊重教師個性的可行方案,更多關注個性化的培訓實踐將接踵而至。
2開放資源生態
為了滿足1000多萬中小學教師的學習需求,需要一個非常龐大且良性生長的課程庫,並且,遵循成人學習的規律,課程庫中的課程要具備小模塊、低結構、重關聯、問題導向、案例支撐等特點。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人們創造資源的技術門檻極大降低,廣大的中小學教師都可以成為課程建設者。
除了可以由建課人自行把握的特點外,還要特彆強調「學導測一體」。
同時,在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下,課程本身可以含納智能導學與機器測評,支持培訓課程的高品質、低成本複製。
容納如此多特點的課程資源庫,必須是一個由新技術支持的開放體系,允許具有專長的教師、企業發布課程、提供培訓,並由此獲得聲譽與利益。
只有開放生態,才能盤活整個教師培訓體系的動力機制。
3追求無縫連接
其表層內涵是指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的所有平台、數據、場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其中的數據可以流暢地銜接,完成各種業務流程,從而實現人人、時時、處處連接。
深層內涵指教師專業成長與個人終身發展的無縫銜接。
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布2025計劃,創立「開環大學」,徹底顛覆全球高等教育。
該計劃創新性地解除了入學年齡的限制,17歲前的天才少年、進入職場的中年以及退休後的老年都可以入學。
由此可見,新技術、新思想不斷碰撞,人類對於終身學習的想像力與實現方式不斷拓展,教師培訓自當努力跟進,通過機制變革,幫助教師將廣泛學習、終身學習銜接到自己的專業成長之中,使之成為常態化、多元化、終身化的學習模式。
4重視數據意識
在傳統的教師培訓領域,基於經驗的判斷與決策無處不在,無論是管理與培訓都存在著粗放的現象。
而技術的發展為「精準」師訓創造了可能。
傳統網絡功能只局限於收集在線數據,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信息系統逐漸可以通過傳感技術來自動獲取自然和實物信息源,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機制實現對外部物體的直接控制,使數據的採集不再局限於在線情境,還可以對教學場景中的真實數據進行自然採集、過程記錄與統整分析。
學習分析技術則可通過挖掘學習者的行為和環境信息,以複雜、多樣的分析方式為教育決策與管理呈現精準、可視化的分析結果。
這些技術優勢為精準培訓帶來豐富而強大的支撐,同時也將數據意識帶入培訓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思維之中,教師培訓將向基於數據、基於實境的方向邁進。
5教師參與決策
在新技術背景下,大數據的價值被充分挖掘,學習者在網絡上留下的用戶信息、學習軌跡都會成為決策的依據,而如果預設一定的規則和結構,比如讓學習者為學習的滿意度、學習的難度、案例的豐富性打星級,學習者的學業情緒和疑問被自然收集及分析,那麼,管理者就可以利用群體智能來迅捷判斷課程的質量。
如此一來,教師就參與到了課程培訓的質量管理中來。
我國在這方面已有相關實踐,例如某省師訓系統就採用了「專家入門評審、學員持續推評」的做法。
華東師範大學開展的關於「大規模教師在線培訓的質量分析工具」的研究,具體分析出了影響教師在線培訓的21個公共變量,並利用技術支持使這些評價伴隨性呈現,從而常態化、系統性地對大規模教師在線培訓質量進行形成性分析,以實現精準預測和及時干預。
6培訓模式創新
在當前的教師培訓中,由於長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各地培訓模式差異不大,模式創新頻度不高。
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課程建設、評估認證等領域均有了模式上的突破與創新。
在課程開發方面,面對快速更新的培訓需求,「敏捷課程設計」應運而生,它作為一種方法論和思維觀念將成為縮短課程研發周期、提升課程實用性和內容相關度的有效舉措。
在非正式學習的認可方面,「微認證」提供了一種以教師「能力本位」為出發點的教師能力評估與認定的創新機制,教師可以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相應能力認證和數字徽章,從而顛覆了傳統培訓模式,為拓寬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提供了全新機制。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教師培訓,是一個聯通教師、技術、資源、場景、培訓者與管理者的生態系統。
教師培訓研究者、管理者與實踐者面臨著全新挑戰,跨界融合、基於數據、敏捷疊代的研究與實踐,將是教師培訓迎接挑戰的制勝法寶。
附:文件全文
信息技術為教師培訓「畫像」
我國教師培訓工作成績斐然,進入新時代,也要應對新挑戰。由於教師培訓所具有的大規模與常態化特點,人們對於培訓品質的期望不斷提升,產生了一些突出問題,包括如何在大規模培訓的背景下關注教師的個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