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引導初中生學會獨立做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是小學與高中的過渡時期,是學生理解世界、形成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關鍵時期。
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學習難度逐步加大,需要初中生勤動手、多動腦,並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信心。
初中生好奇心強,樂於探知。
「做中學」理念順應了初中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做中學」的教育理念順應了初中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通過讓學生以動手動腦的探究方式,體驗科學探究與實踐的過程,形成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體驗實踐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當前的初中教育信息化較少考慮初中生髮展的規律與特徵,沒有很好地支撐初中「做中學」教育理念的轉變,教育信息化應用與教育改革方向不明,是信息技術在支持教學改革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明確初中階段以「做中學」作為教育信息化支撐教育教學變革的方向,是基於對初中生髮展階段和認知規律的分析得來的。
有證據表明,評價初中生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主要有:思維認知能力、數字化學習能力、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
初中生在認知能力方面,開始形成抽象邏輯思維,有基本的基於信息加工的問題解決能力;在數字化學習能力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參與較為複雜的信息化學習活動,但信息環境下的自控能力較弱,所以教師的主體作用依然是很必要的;在閱讀素養方面,處於「閱讀新知期」的第二階段,閱讀能力不斷增長;在數學素養方面,能體會模型的思想與運用演繹推理證明教學結論,能獨立思考並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在科學素養方面,能學習並理解科學相關的核心概念,具備應用科學知識,描述、解釋和探究周圍世界的能力,初步形成社會責任意識。
教育信息化促進初中「做中學」的途徑
教育信息化促進初中「做中學」的途徑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在學習方式上,倡導探究協作和研究性的學習方式,強調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會交流與合作;在學習空間上,設計具有多樣化交互功能的物理學習空間,可建設具有學科特色和可變化的教室。
在多媒體學習環境與網絡學習空間方面,注重建設高互動、高體驗的多媒體學習系統,強調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師主導下的自主探究式學習,構建有效的家校互動渠道;在資源建設上,可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電子教材、在線學習資源;在課程開發上,除基礎課程外按類別增開課程,如創意藝術系、科學類、綜合人文學科類、天文類等,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還可利用翻轉課堂促進學生的學習。
除上述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學業評價。
顯然,僅依靠考試成績的評價是不夠的,還需將學生課堂的具體表現情況進行記錄、形成電子檔案並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同時提倡活動過程與成果作品相結合,利用基於學習分析的綜合評測技術進行學生學習行為的分析。
從2007年WEB2.0的興起到各種新興技術,如大數據處理技術、4D沉浸技術、語義搜索及學習分析的湧現,給教學的改變帶來了多種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學校逐漸摒棄了「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避免將學生視作一個整體進行教學,開展教師主導下的自主探究學習。
初中「做中學」教育理念在當前學校教學改革中常常表現為自主探究式學習。
利用平板電腦進行體驗式探究學習成為國內中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熱點。
例如,北師大朝陽附中在以往的網絡教學平台(VCLASS)的基礎上,利用移動設備(如Pad)開展網絡環境下的移動探究活動。
教師為學生預設學習方案、創設學習情境、分配小組任務、提供學習資源與在線答疑。
整個過程中,學生可通過移動設備與教師和同伴進行交流,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上海市洛川學校開展基於1:1數字化移動學習環境的創新教育,學生藉助同伴電腦(CMPC)和網絡進行團隊學習和交流,記錄自己的學習檔案(預習筆記、心得體會、作品成果等),通過同伴之間的分享、演示、辯疑等來解釋他們所加工的內容,開展輕鬆、愉快地進行情境式、問題式、導練式等多種學習。
新技術為師生創造了一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數字化學習和生存環境。
整合資源給初中生帶來更多學習機會
開發、整合與利用電子課本、教育APP、在線數字資源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
除了傳統的數字資源開發與分發體系,各國學校都在積極探索整合科技館、博物館等非正式教育資源,開展面向初中學生的館校結合教育教學活動。
例如,史密森美國歷史國家博物館研發的虛擬遊戲《揭秘》,讓初中生置身於虛擬世界,探索美國19世紀的歷史;開發的電子書《藏在面具後面的思想:3D技術與亞伯拉罕·林肯的畫像》,引導學生通過調查林肯畫像的製作過程,利用3D模型數據來研究相關歷史。
這些「做中學」的教育活動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信息化的教育創新課程對於培養和發展初中生的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例如,青島開發區實驗初中與企業合作共建創客「夢工廠」,聯合開發包括「橋樑設計」探究實驗活動、「魔杯」創意設計等創新課程。
學校開展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程學習基礎知識,在創客「夢工廠」體驗設計的過程,理解產品設計的流程和方法。
此外,基於設計的3D列印創新課程也是學校創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學生對STEM類課程的學習體驗,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設計能力,還增強了學生基於應用的生活體驗和創造思維。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理念只注重學生記憶與體驗已被證明的科學結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萌發與主動探究外部世界的慾望,誤使學生形成科學是絕對、完備真理的認識。
在初中階段提倡「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有效支撐環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學習場景和互動交流的有效平台,不僅使學生能夠了解科學結論和科學結果的形成過程,還有利於初中生認識到科學本身是一種觀察、思考和操作過程,形成一種正確的科學世界觀。
通過「做中學」,引導初中生學會獨立做事、學習記錄與表達、養成遵守規則和尊重他人的習慣,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整個過程,從而發展他們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高中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課題申報書:高中生「科學探究」核心素養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應眾多關注核心素養研究的老師要求,左璜的核心素養研究室公眾號將陸續推出研究室指導的部分課題申報書予以分享,供大家借鑑和參考。本課題已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申報書內容經湖南省婁底...
創客時代的教師要會「創課」
作者:白 浩 2013年4月8日,德國政府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了「工業4.0戰略」。從此,「工業4.0」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被很多學者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的工業革命不再...
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徵文|英語特級教師:如何促進核心素養養成?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的發布,對我國當前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關注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遵循教育規律教學,從單純強調應試應考轉向更加關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從學...
體驗創造:新時代的學習和成長
創客是一群喜歡或者享受創新的人,創客活動是一種開放式的活動,不受年齡、性別和種族的限制,只要有意願,人人都可以參與。只要能通過不斷的嘗試、協作和交流,將這些創意和想法變成現實,並且通過創客社區或...
建設創客課程:「創課」的內涵、特徵及設計框架
作者簡介:楊現民,江蘇師範大學 智慧教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楊現民,博士,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移動與泛在...
合肥市第十一中學:524人達本科線 達線率80.4%,一本達線102人
合肥市第十一中學課程建設為學校長足發展注入新活力繼在2017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榮獲學校發展綜合評價一等獎後,合肥市第十一中學2018年高考成績再創新高!據統計,該校本屆共有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