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齊哈爾健身的你注意這些了嗎:7個細節提高練胸效率,6個動作把胸肌練厚,塑造飽滿有型胸大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胸肌位於身體的前方,是比較顯現的一個大肌群,同時胸肌也是健友們非常喜歡鍛鍊的部位。

的確,飽滿的胸肌與粗壯的手臂一樣是彰顯力量的標誌,同時結實的胸肌又是彰顯好身材的標誌,所以,健友們也通常會給自己安排一個練胸日來單獨練胸。

那麼,在練胸過程中,為了提高練胸效率,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

練胸之前不要讓三角肌與肱三頭肌過度勞累,因為胸部訓練很多都是複合動作,必然會有三角肌或者是肱三頭肌的參與,而在練胸之前這兩個部位還沒有恢復之時,就必然會降低胸部訓練效果。

所以,把胸部訓練放在肩部與手臂之前來做。

不要死磕一動作或者是使用一種器械,想要練出好胸肌,就需要對整個胸大肌形成全方位的刺激,然後在全面的基礎上再去有重點地鍛鍊,比如,胸肌上側雖然對胸肌的外形影響最大,但也不能一味地去練胸大肌上側而忽視其他部位,我們需要在讓胸肌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再去有重點地鍛鍊胸大肌上側。

在器械的使用上也一樣,選擇多種器械,變換不同的角度,會給胸部帶來不同的刺激。

試著改變身體傾斜的角度,我們知道,一般來講,上斜式主要鍛鍊胸肌上側,在傾角的選擇上一般為30-40度,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角度之間通過細微的調整來給予胸肌不同的刺激。

熟悉胸肌結構,了解每個動作所針對的目標,然後在動作過程中用心去感受目標肌肉的發力與伸展,而不是單純地把重物舉起與放下。

以保證動作質量為前提,而不是以大重量為前提,動作質量是提升效率與降低運動損傷的關鍵所在,而盲目的大重量為因為自己無力完成而以作弊式的形式完成動作,這樣不僅會降低動作效果,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在動作過程中,注意後收肩胛骨,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感受胸肌的發力,並且降低肩膀受傷的幾率。

訓練前充分熱身,包括對於胸肌的激活與肩袖肌群的熱身。

如上所述,在訓練之前,我們需要從動作與胸肌結構有一定的了解,才會在訓練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去做去感受,所以在胸肌結構(下圖)與動作上來看,一般來講,上斜式主要鍛鍊胸肌上側,平式主要鍛鍊胸肌下側,而下斜式會主要鍛鍊胸肌下側,夾胸類動作會鍛鍊胸肌中縫。

在對於練胸注意事項以及胸肌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要上動作了,所以,下面分享6個練胸動作,我們可以在每周給自己安排一個練胸日,然後再規律地訓練並長久地堅持,這樣在不久地將來,就會練出飽滿胸肌。

動作一:上斜啞鈴臥推

鍛鍊目標:胸肌上側

平躺在傾角約為30-40度的凳子上,雙腳踩實地面

雙手各握啞鈴至肩部,拳眼相對,向上推起啞鈴至手臂伸直,手肘微屈,注意啞鈴不要相碰

頂點稍停後主動控制速度慢慢還原

動作二:上斜啞鈴飛鳥

平躺在傾角在30-40度的凳子上,雙腳踩實地面,上背部與肩部貼緊凳子

雙手各握啞鈴於身體兩側,雙腳微屈,掌心相對

慢慢向上以弧形上舉啞鈴至啞鈴靠近,頂點稍停收縮胸肌後慢慢還原

動作三:器械推胸

鍛鍊目標:胸大肌

坐姿,雙腳踩地,下肢固定,後背貼緊靠背

手肘於身體兩側打開,小臂指向前方,雙手握住把手,掌心向下

向前推起手柄至手臂伸直,頂點稍停後主動控制速度慢慢還原

動作四:器械夾胸

鍛鍊目標:胸肌中縫

坐姿,調整高度,使把手與肩處於同一高度

雙臂於身體兩側打開,手肘微屈,雙手握住把手

胸大肌發力向內收,至動作頂點稍停充分擠壓胸肌

頂點稍停後控制速度主動還原

動作五:啞鈴直臂上拉

鍛鍊目標:胸肌外沿

仰臥在長凳上,肩部貼緊,下背部與臀部懸空,雙腿屈膝,雙腳踩地

雙手握住一隻啞鈴上舉至胸前,保持雙臂伸直,將啞鈴向後向下拉並使啞鈴儘可能下降到最低點

頂點稍停,使胸大肌充分伸展,然後慢慢反方向還原

動作六:上斜伏地挺身

鍛鍊目標:胸肌下側

俯身,雙手比肩略寬撐在具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上,雙腿向後伸直

背部挺直,核心收緊,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

屈肘向下俯身,使胸部幾乎接觸到物體上,然後伸直手臂還原

以上動作每個8-12次,循環進行3-5組,訓練結束後不要驟然停止,需要有效地拉伸胸大肌以使得胸肌得到充分地放鬆。

最後,要說的是,任何部位的訓練都需要考慮整個身體各肌群的協調性,讓全身得到協調發展,才會讓整個身材比例完美協調,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不能只練自己喜歡練的部位而忽視不喜歡的部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