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惡性西化3 - ki999mo 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受歐化影響,中文如今也動不動就「作出」(make)、「獲得」(take)、「取得」(get),把原本多樣的動詞弱化為名詞3。

「這事你還沒有作出決定嗎? Contents... udn網路城邦 ki999mo的部落格 (到舊版) 文章相簿訪客簿 中文惡性西化3 2011/06/1913:06 瀏覽1,73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中文惡性西化講義3濫用名詞台南一中張力中老師 英文可以隨便使用名詞,如Theabsenceofeffortstorescuehimissurprising.(沒有營救他的努力是可驚的1)。

中文則不然,中文著重動詞恰如其分的運用,以使文辭精美。

如果放著現成明白的動詞不用,反將之弱化為抽象名詞,真可謂東施效顰。

可是,某些懂點皮毛英文、趕時髦者竟拾起洋人糟粕,創造出大量的惡性西化中文。

例如: 不說「決定」,改說「作出(一項)決定」。

不說「研究」,改說「進行(一項)研究」。

不說「成功」,改說「取得(一項)成功」。

不說「妥協」,改說「獲得(一項)妥協」。

不說「生氣」,改說「感到(一陣)憤怒」。

不說「消遣」,改說「從事(一樣)消遣」。

不用動詞,卻偏偏要另外用個不關痛癢的「作出」、「進行」2…,拿來說明某個活動或動作;多用贅字,把明明白白的話弄囉唆了。

而還加上用不著的不定冠詞「一項」、「一陣」、「一樣」等,這簡直是「匈奴南下」--胡鬧。

再進一步探討,make在英文裡,可以makemoney,maketime,makelove,makebelieve…makealmosteverything。

受歐化影響,中文如今也動不動就「作出」(make)、「獲得」(take)、「取得」(get),把原本多樣的動詞弱化為名詞3。

「這事你還沒有作出決定嗎?」「我快要作出決定了。

」其實,我們本可以簡潔的說:「這事你還沒決定嗎?」「你決定了沒有?」「我還沒有決定。

」 如照趨勢發展下去,一路「作出」,它將成為萬能的動詞。

例如:來賓在台上「作出」演講,聽眾「作出」會心的微笑。

甚至,貢獻、讓步、讚嘆、提議、犧牲、攻擊…等都可被軟化成抽象名詞。

有一天,或許中文將只剩下少數幾個洋味動詞。

另外還有「作為」(as),「作為一個教師的他是成功的,但是作為一個父親的他卻很失敗」;前述之語也是惡性的西化中文,其中asateacher,asafather完全是英文的說法。

英文用as表達身分觀念,硬搬到中文來,現在也都變成「作為」,卻使文句更加枯燥荒謬了4。

思考:(*請將下列語句改寫成合理中文) 1.阿嬌已經盡了一個作為女兒的責任了。

2.作為三峽工程的總舵手,他為國家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3.改革開放已使中國取得了躋身世界強國的一定成績。

4.狗仔隊正在對林大寶的一舉一動進行跟監行動。

5.醫生正在為總統進行肚皮撕裂傷的縫合手術。

註解: 1散文家思果說:「這種寫法連英國的修辭學家也很不喜歡。

」 2英文往往視動作為靜態事物,喜用名詞表達中文以動詞表述的概念。

例如:Thankyouforyourcoming若將之寫成「謝謝你的來」,「來」成為名詞,便是歐化語句;而「謝謝你來」、「謝謝(你)光臨」,才是中文。

3日本竄改史實,東南亞各國紛紛「作出抗議」。

說「作出抗議」,間接而又間接,就是不太抗議。

「東南亞各國紛紛抗議(語氣加重)」就是抗議了,因為「作出抗議」的作出是動詞,抗議已經弱化為抽象名詞。

4余光中曾言:「假設有對相當西化的夫妻吵架,先生說:『作為一個丈夫我就要管你。

』妻子不甘示弱,回答:『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我偏不讓你管。

』如果我們在旁邊聽到,就覺得很好笑;事態沒有那麼嚴重嘛。

」 附補1. 一千五百元引發的憲法辯論 【2011/06/17聯合報╱社論】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404050.shtml 依規定,經過憲法論辯之後,大法官須在兩個月內作出解釋。

在「新聞自由」和「隱私權」的天平上,大法官把砝碼擺放在什麼位置,深受矚目。

外界所期待的,絕不是一個「各打五十大板」的說法,更不是一個支吾其詞的姿態,而希望大法官能將這個看似曖昧又充滿大話迷思的狀態做個釐清,不能讓警察動輒對記者開出罰單、侵犯新聞自由,又要能對社會感到困惑的價值有所提示與點撥,那才不枉這場網路憲法法庭的洗禮。

有網友SCFtw2發言評論: "希望大法官能將這個看似曖昧又充滿大話迷思的狀態做個釐清," "做個釐清"~~~這是什麼狗屁中文?! "做個釐清"與"做個大便"在措辭上有什麼差別嗎?!^@@^ 大報寫社論的人筆下程度如此,對母語的"語感"如此之差,國文老師還能怎麼去要求小學生中學生呢? 本人(張力中)則說: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且以該報文章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23188直攻那篇社論吧!我說啊,如果不改正惡劣的西化句法,似乎連國中程度都沒有了呢!不過,「大便」一詞太激切了些,社論執筆先生很難吞嚥的下去。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23188 進行XX的動作考生不知是贅詞【2011/06/07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電視媒體常出現冗字贅詞,動不動就來句「進行一個某某的動作」。

今年全國基測國文科就要考生挑錯,請學生勿習用「實施救援的動作」等錯誤語法;雖有考生提出質疑,但全國試委會開會決定,加「的動作」並不恰當。

國立陽明高中國文老師洪美雀說,許多學生受到電子媒體的影響,不僅口語表達的冗字贅詞變多了,甚至寫作時也經常錯用,例如「進行一個休息的動作」,但既是休息,還有動作嗎?常見的贅詞還有「做到了一個合作的部分」、「把我們所謂的筆,放在所謂的桌子上」等。

台北市明湖國中國文老師施教麟說,四、五年前「的動作」大量出現在電視上,學生紛紛仿效時,他還曾經試圖糾正,但是後來連校長、主任都跟著用,學校廣播也出現「請被記過的學生來做一個銷過的動作」,「大家都用習慣了,根本糾正不了。

」 今年全國基測國文試題第三十二題,題目是某記者寫了篇新聞稿,要在電視晚間新聞播報,但因文句不通順,主編要求記者修正,請考生挑出改過後仍不恰當的文句。

答案選項中,記者把「陸續展開一個救援的動作」改為「實施救援的動作」,但「的動作」為贅詞,仍不恰當。

有考生向試委會提出疑義,認為「實施救援的動作」句中,「實施」是動詞,「救援的」是形容詞,「動作」是名詞,並無不妥。

負責出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國文老師開會決定,此處應改為「進行救援」或「展開救援」,不須贅加「的動作」,維持原答案不變。

曾芬蘭說,電視記者在連線時,常因時間緊迫,無法先把稿子寫好,出現許多似是而非、不太恰當的用法,但學生應該了解加「的動作」並不恰當。

曾芬蘭說,與其他題目相較,這題因具誘答性,學生答錯率較高。

回覆 推薦引用 有誰引用 我要引用 引用網址 列印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中文惡性西化 上一則:中文惡性西化4下一則:中文惡性西化2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政治人物「回娘家」的活動也不是不能停止。

會員登入 += ※請計算輸入數字 送出迴響 加入好友 推薦部落格 訂閱關注 留言給他 台灣首`散` 部落格推薦:13 等級:8 點閱人氣:1,194,242本日人氣:58 文章創作:1,103 相簿數:10 輸入關鍵字: 搜尋 prev 2月(1) 12月(1) 6月(8) 9月(10) 8月(1) 7月(6) 6月(20) 5月(6) 4月(11) 3月(32) 2月(9) 1月(18) 11月(11) 最新發表 最新回應 最新推薦 熱門瀏覽 熱門回應 熱門推薦 政治人物「回娘家」的活動也不是不能停止。

*怎麼樣,我對官員不敬嗎?把我抓去關吧! 建議驅逐《Time》、《亞洲週刊》駐台記者 尋找孔子在台後代 抗疫雜言 黃驤雲進士之父黃清泰【西螺柑】一詩疏釋 我看這首"雨後行"詩 我看這三首格律詩 張大春!你比「桃園機場賦」不像樣 幸好沒讀歷史系 我愛恰恰 開源不重要,節流才重要 天作不合,百年好合(聯合新聞網首頁) 如何做個不講理的快樂恐龍 你「做」得還不夠多嗎? RSS部落格聯播 ▲top 本部落格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udn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byudn.com 粉絲團 udn部落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