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師說 | 夏谷鳴:從英語教學走向英文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夏谷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培專家庫」首批專家,浙江省中小學外語教學學會會長,浙江省特級教師。

先後擔任初高中英語教師、省英語教研員和學校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領域主要是英語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評價和批判性思維與閱讀。

夏谷鳴精彩語錄:「英語教育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還應該能力培養;語言不僅僅是一門知識、一種工具。

學語言主要不是為了成為語言學家或者翻譯家。

對大部分人而言,學習語言是為了提高自身素養。

為了今後幸福的生活,需要通過語言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容態度,提高自己的思維質量,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2008年新浪微博改版,夏谷鳴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腳印圖形的模板,並自語題頭:

腳印,重力的作用/那是努力的刻錄

腳印,過去的痕跡/那是前進的路標

腳印,肉體的印記/那是大地的親吻

腳印,心靈的彰顯/那是古老的感應

一步一腳印,走在外語教學改革的漫漫征途,刻錄努力,昭示希望,予人溫暖,從36年前一窮二白的山裡中學到今天璀璨耀眼的杭州外國語中學,斗轉星移,這也正是改革者、實驗者夏谷鳴老師的探索之路。

在英語教學改革界,夏谷鳴可以說是鼎鼎大名。

無論是在寧波效實中學、浙江省教研室還是在杭州外國語學校,他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典範,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他的課堂讓學生口口相傳,他開設的新課都讓學生充滿期待。

他的教學用書、他設計的教學活動、他設計的試卷,既瓷實又俊逸。

「明師說」欄目對話夏谷鳴,追隨他生活和工作的腳印,探尋他改革的源泉。

基層廿一年探索教學路

夏谷鳴是「文革」後最早的一批大學生。

1977年,百廢待興的中國在無數期待中恢復高考制度。

夏谷鳴成為570萬名考生中的幸運兒,雖經歷曲折,最終被寧波師範專科學校(現寧波大學)英語系錄取。

1980年,19歲的夏谷鳴大學畢業後,服從「統分」安排,收拾行囊,來到浙江象山縣西周中學。

學校在象山半島的象山灣南岸,所謂學校,其實連圍牆都沒有。

這裡距離夏谷鳴寧波的家坐車需要三四個小時。

全校只有三個英語教師,其中一個還是一名獸醫,自學的英語,是他入行的「師傅」。

有時候剛上課,就有人過來請他去給牛看病。

在象山農村,夏谷鳴待了八年。

「在象山的八年是我教學經歷的起步階段,對我以後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蝸居在象山半島的八年,他的幾乎所有業餘時間都在看書。

大量的閱讀,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讓他的思想得以沉澱,思考更加深睿。

同時,因為無經驗可循,初為人師的夏谷鳴基於一個英語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理解,開始在一線崗位上對英語教學進行不斷探索,嘗試了音樂背景教學、分層教學、情景教學等許多在當時看似很獨特但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感覺自己有進步,學生也喜歡你。

」這是夏谷鳴在那八年的最大成就感。

而基於英語愛好者的學習體會是其教學思想的基礎,也是其教育哲學的基礎。

1988年,夏谷鳴調往寧波效實中學,在這裡開啟了另一段為期十三年的教學一線嘗試。

創辦於1912年的效實中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母校,是一所非常有名的省重點中學。

到效實中學後的前三年,夏谷鳴一直都是「特殊班」的班主任和英語教師。

所謂「特殊班」,是為了適應寧波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設的類似職業高中的班級。

這個班級沒有高考和應試的壓力,給了夏谷鳴更多的空間來進行他的教學改革和嘗試。

在這三年,他深深感受到了英語的功能性和任務型教學的重要性。

1991年,夏谷鳴被派到剛成立的、當時隸屬效實中學的寧波外國語學校擔任英語教師。

這是他理論生長、逐漸成熟的時期。

在這十年里,在進行專業的一線教學實踐的同時,他不斷為自己充電:考取了在職研究生,閱讀了大量外文書籍,參與了眾多教師培訓和各類賽課,發表了許多至今仍有廣泛影響的論文。

2001年,夏谷鳴調往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擔任中學英語教研員。

2004年,他被任命為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至今。

專業工作給了他更大的平台去進行教學改革和教育實驗,開展了全新的外語教育實踐,形成了「文字-文法-文本-文學-文化-文明」的外語教育思想體系。

從英語教學走向英文教育

從2001年起,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始一場大規模的課程改革,俗稱「新課改」。

新課改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

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繫的「活」的知識。

夏谷鳴的英語教學改革,遠早於國家主導的這場教改。

1988年效實中學特殊班的教學嘗試,給他印象特別深刻。

寧波是一個外貿企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企業對於涉外人才需求量很大。

但當時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生也不太可能分配去企業,為了緩解這種供需關係,效實中學開辦了一個類似於職高的外貿會計班,夏谷鳴擔任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和英語教師。

「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目標、規劃,那都是全新的,別人的壓力是升學,我的壓力是三年後他們能不能找到工作,有沒有單位願意要他們。

」夏谷鳴特別感謝這場空白紙上的嘗試。

那時候的教材大多都是知識傳遞,但在他看來,教學至少要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術,發展思維,提高素養。

帶著這樣的教學目的,夏谷鳴開始認真地考慮教學中的各個細節——學什麼內容、用什麼教材、採用什麼教學方式等等。

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問題,在外語教材種類還很少的情況下,他親自去上海為學生挑選教材,新穎的《新概念英語》、商務英語實用型的《溫哥華來客》均囊括其中。

在課堂教學方面,為了促使學生學以致用,他也別出心裁,不斷設計教學場景。

比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面試氛圍,他讓學生去電話亭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從而避免了學生照本宣科的弊病;模擬海關,讓學生體驗入關需的各種手續等等。

在這場實踐中,他以跟其他老師完全不一樣的思路去思考,學習不是學一門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用語言去做事情。

後來,這一屆學生畢業後發展都非常好。

擔任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後,從學校管理角度來看英語教學改革,夏谷鳴的教育實踐平台更寬廣了。

「英語教育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還應該能力培養;語言不僅僅是一門知識、一種工具。

學語言主要不是為了成為語言學家或者翻譯家。

對大部分人而言,學習語言是為了提高自身素養。

為了今後幸福的生活,需要通過語言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容態度,提高自己的思維質量,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英語教學」必須上升到「英文教育」的理念在他心裡越來越清晰。

「外語教學應該以文化為導向。

」這是夏谷鳴這些年一直強調的。

他把學科屬性定位在外文(foreign language arts),而不是外語(foreign language),關注的不只是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

他認為,這個「外文」不同於「外語」,也不同於民國時期教會學校的外文或英文。

「那時候的語言教學重點落在文法和文學,而現在我們把外文理解為六個『文』:文字、文法、文本、文學、文化和文明。

」 從「語」轉化為「文」,裡面蘊含的是從注重語言到通過語言教學來注重人才培養的深意。

其中,文字和文法指的是語言本身;上升到文本,是從語言知識點到語篇;而文學,在國外被稱為language arts,是語文教學,帶有人文學科的性質;再往上走就是文化,比如說跨文化交際等;最終走向的就是文明,通過教育來啟蒙、教化、培養一個文明的人。

他認為,前三個「文」的核心是文本,強調在語篇學習中習得語言,後三個「文」的重點是文化,從人文學科的特點,體驗文化,尤其是異族文化,最終提高文明。

而貫穿六個「文」字始終的是思維。

理性思維是理解、習得的有效途徑;感性思維是欣賞、想像的重要基礎。

由此,他把學校外文校本課程目標定位三個維度,即語言、思維、文化。

他具體闡釋了這三個維度教育的內涵。

語言教育,是基於紮實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能夠準確獲取和傳遞有關熟悉話題的信息,並學習跨學科的知識;思維教育,是基於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文化教育,是基於本族文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及國際理解和國際表達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0世紀80年代以來,批判性思維培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受到高度重視。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則殆」。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批判思維的思想。

在英文教育中,夏谷鳴也特彆強調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新教改之前,英文教學活動主要聚焦在語言的知識層面,背記單詞、掌握語法成英語學習的全部,過去「背詞典」也成一種英語學習的有效經驗而受到美譽。

夏谷鳴在很早以前就指出,語言並不是簡單的聽說讀寫的工具,更是思維的工具。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承擔著為學生打好思維基礎的重任,因此在英文教育中,必須重視思維的培養特別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培養。

「學生從不打斷老師的講課,從不針對教師講解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學生很少有相互質疑和思考的機會。

」夏谷鳴認為,這些恰好說明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或批判意識,這種不足與我們當前的教育改革、社會發展和進步已經明顯的不相適應。

因此,注重批判性思維培養己成為我國目前教育中十分重要且迫切的任務。

為了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夏谷鳴引進與借鑑國外在批判性思維研究方面的一些先進理念與成果,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嘗試和努力。

他基於自己30多年的英語教育理論思辨與精深實踐,制定了杭州外國語學校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大綱,編選了教學材料,付之於實踐。

全部引進國際課程不是我們需要的教育國際化

夏谷鳴認為文化教育,是基於本族文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及國際理解和國際表達的能力。

教育最終要走向國際化,這是夏谷鳴在很多場合都強調的。

對於國際化,他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所謂國際,應該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單一的美國教育模式也不是國際教育,中國教育也不能成為國際教育,只有美國、中國、英國、歐盟等等世界各個國家、各種元素碰撞在一起,融合成為一個國際化,所以教育的國際化應該是多元的。

在他看來,國際教育不應只談國際(international)課程,更應該關注本土教育的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d)。

中國的本土教育國際化不是丟棄自身文化、放棄自己的國民教育,而是從國際上已開發國家的教育中吸取營養,為我所用,使中國的教育走向國際。

「跨文化交際應該是雙向或多向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理解對方文化,還應該學會怎麼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文化。

只有雙方互動,才真正算得上跨文化交際。

」在諸多嘗試後,他總結道。

做一個有創新思想、愛讀書、愛生活的老師

在英文教學路上孜孜不倦探索三十多載,夏谷鳴積攢了很多的經驗。

對於年輕老師們,他全部傾囊相授。

「他們才是未來的改革主力。

」夏谷鳴對年輕老師們滿懷希冀。

他認為,年輕老師首先要有生活、工作理想和激情,要有創新思想。

很多老師在工作幾年後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這種倦怠需要自己慢慢調整和消化,這也要求老師們不斷尋求改變,探求追求更新更好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保證職業的激情和高水準的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讀書當做生活的一部分。

讀書對於一個人的素養、氣質、思想方式,乃至生活態度都有很大的影響。

夏谷鳴建議年輕老師們多騰出時間讀各品種型的書籍,注重全面發展。

「讀書就好像吃飯一樣,想要營養均衡,就要攝入各類食物,往往那些不喜歡的,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再次,注重「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老師對於學生有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在面對學生的時分,老師們一定要留意職業操守,保持良好的籠統。

紮根基層二十餘年,從一線教師輾轉到教學管理人員,雖然角色不斷轉變,但外文教育的探索路上,夏谷鳴從來未曾停歇。

如他自己所言,那些清晰的腳印,是努力的刻錄,更是前進的路標。

*本文由明師俱樂部撰稿,轉載需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可教、可學

要弄清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先從這四個素養的界定入手。 首先是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及情感態度的能力。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有幾個關...

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光明網12-09 06:18顯示圖片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現有教材的文化內涵,在課內、課外進行文化的滲透,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及綜合...

劉潤清|對英語教學的反思

劉潤清教授的文章讀來總是那麼實實在在,情真意切,英語專業和人文情懷恰如其分地融於一體。這篇文章我曾經列印後夾在講義夾里讓自己對照著學習。時至今日,每次讀到它總能讓自己靜下心來思索一番。如果,你也...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要求需要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重視起來,以此來幫助學生得以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促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實現對跨文化語言運用意識的有效培養,繼而帶動學生跨文化交際...

Think!Share!Practice!

歲末已至,卓越不止!淬鍊點滴,至臻教學!近日,愛貝國際少兒英語上海寶山中心教學主管Juicy老師帶領團隊做《My World English》課程跨校區教學Workshop,主題打造Gramma...

有效的途徑,讓英語成績突飛猛進!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已經成為學校中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而目前學校生源的質量普遍較差,英語基礎尤為薄弱,大多數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有的甚至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如何才能將中職英語教學搞好呢?怎...

探討英語教學中如何貫徹運用特殊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實際掌握語言,必須正確解決講與練,部分與整體,本國文化與英美文化對比的關係問題。本文通過三節分別探討了英語教學中如何貫徹運用這三項特殊原則 引言:教英語,當然要教給學生一...

三大理念驅動北美語言教學

順序學習 啟蒙語言能力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當中,唐振華老師認為,學好語言的關鍵在於三個教學理念。首先,在北美的語言教學中,學習的順序十分重要。教師一般會注意兩個概念:一個是「語言學」——詞彙、語...

農牧區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

我州由於地處偏遠牧區,與內地和大城市相比,英語課程的開設情況、師資條件、教學條件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距,2000年國家號召鄉鎮一級以上小學要開設英語課,但師資問題成了一個大難題,原海北民族師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