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腦結構更有利於語言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還記得最後一次上語言課嗎?無論是線上線下,浸入式教學還是翻譯法授課,我敢打包票你學成後的語言能力和你的同學們不一樣。

也許你像我愛人一樣,用第二語言讀寫要比說好。

也許你像我一樣,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在生活中卻略顯羞澀。

也許你掌握了基礎知識,卻也再無其他。

這些個人差異現象存在於各個領域,從數學,音樂,到藝術,體育(想想奧林匹克女子體操金牌得主西蒙.拜爾斯與其他隊員之間存在的差異)。

但對於我個人所研究的領域——二語習得心理學——來說,造成這種個人差異的原因仍舊未知:為什麼有些人比別人學外語更容易呢?

早在中學時代,我就對二語習得中的個體差異感興趣,雖然那時我還不會使用這樣的專業術語。

更確切地說,我當時感到非常疑惑,為什麼我覺得學習西班牙語(之後是義大利語)是一種享受,而其他人卻覺得苦不堪言。

這個問題在我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於是那時起我便開始研究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學習差異,造成這差異的原因以及機制。

就在最近,我發現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柴教授和她的同事們,正在運用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在人保持清醒且不進行思維活動的情況下通過跟蹤腦內氧氣流來檢測大腦運動)進行研究,題目正是上述我提出的問題,這讓我十分興奮。

通過對學生們參加12周高強度浸入式法語課的情況進行觀察,他們發現在語言提升上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

據今年出版的神經科學期刊記載,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在浸入式課程開始之前,研究人員首先對這些英語母語的學生大腦進行了掃描。

在之後的課程中,他們要生活在魁北克省蒙特婁市的雙語環境中,堅持一周五天,每天六小時練習法語。

如果你想快速學習一門外語,這就是正確方法。

比起課業成績或個人報告,麥吉爾團隊選擇讓學生們課前課後分別用法語和英語說話,從而收集自然的語音資料(比如讓他們講述在海灘上的一天)和閱讀片段。

通過分析大腦掃描數據,他們發現各種語言行為的提升差異與先前就存在的大腦連接差異有關。

簡言之,參與者在靜息狀態下大腦中的氧氣流,預言了其各項語言能力的提升情況。

為了把分析付諸實踐,研究人員首先做了一些關於大腦功能活動和語言能力關聯性的預測。

基於之前的實驗,他們已經知道人在閱讀時氧氣會流向大腦的視覺詞形區,而說話時則流向中下額回。

分別以這些腦部區域為基點,麥吉爾科學家們對其與大腦其他部位的連接進行了估算,然後,通過還原分析法(對變量間關係進行估計的一種統計方法),在讀說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觀察人的大腦關聯圖。

不出所料,每一項語言能力——讀和說——分別依靠大腦內部不同的功能連接。

閱讀,不包括說出聲音,依靠的是中上顳回和視覺詞形區之間的連接。

與之相反,講話,不包括閱讀,則依賴於前扣帶腦皮質與後上顳回和中下額回之間的連接。

同時針對這兩種語言能力,大腦內部結構本身的關聯性越強,參加浸入式學習後的語言提升就越顯著。

這些發現同時又觸發了更多問題。

如果大腦關聯性可以預言學習狀況,那我們如何預知大腦關聯性?作為科學家和教育家,我們如何能夠促進這些關聯?

有一種方法也許可行,就是更深入的研究學生們的母語——此案例為英語——能力。

儘管柴教授和同事沒有公布測試學生參加訓練前的英語能力差異,我卻不禁聯想到那篇關於美國雙語學習者的文獻。

那項研究強調,較強的母語能力是更好學習第二語言的關鍵,尤其對兒童來說。

因此,被測試者的大腦關聯性差異很可能是由他們先前的語言能力差異造成的:包括母語閱讀量,以及社交程度。

還有另一個關鍵問題:課程結束後的情況如何?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是否在大腦關聯性上獲得了更大提升(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提升和說話空間)?或者提升更小(因為關聯性和表現之間的關係更直接)?

由於經費和高退出率的影響,很少實驗能夠長時間跟蹤調查語言學習者的情況,所以我們仍無從知曉上述問題的答案。

我對於長期研究的難度有著直接經驗:在導師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對一小組西班牙語學習者進行了一年多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隨著二語學習的深入,占主導的大腦區域和認知能力也會不同。

隨著對語言習得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把這些知識轉化成技術,用來提升個人能力。

下一代的中學生正面臨一個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世界,他們會需要我們的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言語輸出中對目標語言形式意識的測量

作者簡介:陳亞平,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北京 100089)。內容提要:在二語習得研究中,意識的使用與否常被認為是導致習得者言語表現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使用有效手段來測量意識,對提高研究的...

學英語就要說得像美國人一樣溜?丨語言學午餐

把英語說得像美國人(或者其他英語國家的人)一樣溜大概是很多人的目標,在很多時候大家都把這些人說的英語作為一個標準來對照。而這些把英語當作母語的人,也就是英語母語者,確實在英語教學中占領著一個「神...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失誤新解

英語已成為當今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國際通用語。目前學界關於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音特徵、詞彙句法、會話結構、交際策略等方面,尚無研究探討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

專家視點:語言習得研究前沿

作者簡介:袁博平/張輝/盧植/蔡金亭/張萍/曾濤/常輝袁博平(劍橋大學):二語習得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在圍繞「成人二語習得為什麼不成功?」「為什么兒童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就能掌握自己的母語,而成人花十...

雙語教育的六大益處,讓孩子的大腦更加多元

看點 學習理科常常被認為是鍛鍊大腦思維最好的方式,但有研究表明,雙語學習對大腦的塑造作用將會持續一生。下面這篇文章編譯自外網《NPR Ed》,文中提到雙語教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六大益處,包括注意...

英語老師上課該不該說中文?

有些學校不讓老師用中文,不用中文到底好不好?老師說,臣妾做不到啊。學生抱怨聽不懂全英文,不懂外教講話。英語課堂到底要不要用英文呢,今天聽了崔冕老師的講座,受益良多。

近三十年漢語作為二語的語音習得研究述評

摘 要:本文通過對1977年以來發表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的475篇漢語作為二語的語音研究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從研究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探討該領域...

2017中國神經語言學高層論壇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6月28日電(記者吳楠 通訊員孫崇飛)6月24日,由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2017中國神經語言學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二語加工及習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