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就要說得像美國人一樣溜?丨語言學午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把英語說得像美國人(或者其他英語國家的人)一樣溜大概是很多人的目標,在很多時候大家都把這些人說的英語作為一個標準來對照。

而這些把英語當作母語的人,也就是英語母語者,確實在英語教學中占領著一個「神聖」的地位,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很多外語教學的教材都以母語語料為基礎,把母語語言當作學習規範。

很多機構在招聘外語老師、特別是口語老師時,首先列出的要求就是母語者,其次才會考慮應聘者的教學水平。

還有那些大量的由母語者給大家糾正發音的視頻,讓人感覺到只有母語者的發音才是「正確」的,至少是「理想」的。

上面這些例子都讓人感覺到似乎母語者站在了外語成就的最頂端,對於學習者來說,他們的語言越靠近母語者,成就也越大。

但大家知道,母語者並不是一個由語言能力決定的身份,更多的是由一個人的出生以及早期的成長環境決定的。

那麼把這個不是由語言能力決定的身份當作語言學習的目標真的合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看看母語者的權威地位在外語教學中是怎樣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而這要從早期的語言學研究開始說起。

早期統治語言學研究的領域為理論語言學,研究者們把語言當作人類自身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機能,所以研究重點在於語言本身,自然而然焦點大都放在了被當作母語使用的各種語言上。

此外,語言學很多其他學科早期的語料幾乎都來自於母語者,例如社會語言學以及話語分析。

久而久之,人們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只有母語者的語言才是真實可靠的語料。

二語習得領域還因為母語者的地位引起過一場大爭論。

爭論的焦點在於:在討論語言學習者的行為時,研究人員是否把學習者放到了一個屈從於母語者的位置?

提出疑問的研究者認為,二語習得領域的很多傳統研究都在用一種較為消極的眼光看待語言學習者。

在大量地將學習者和母語者的語料作對比的研究中,學習者的語言不斷被當作有缺陷的以及不完整的。

舉個例子,研究人員會把學習者在對話中呈現出來的停頓和重複形容為學習者在理解和表達方面出現了困難,是一個值得指出的問題。

但是咱們知道,停頓和重複在我們用自己的母語進行對話時也經常出現,而我們只是把它當作正常會話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母語者和非母語者還在研究中被非常籠統地當作了兩個內部完全統一、同時又可以明確區分開的整體,它們經常被當做一個定量出現在研究中。

但是,不管是母語者還是非母語者,這個概念所形容的群體內部都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

於是這些研究者就倡導二語習得領域拓寬研究方向,不要再將學習者簡單地當作沒有具體身份的對象、或是把他們塑造為需要不斷向母語者靠攏的人。

研究者們不僅僅要討論語言學習困難的地方在哪裡,也得看看學習者們如何成功地用二語進行交流。

然而,一些二語習得傳統領域的研究者也對這樣的批評提出了質疑,表示「神化母語者」這個鍋他們不背,質疑者們只不過是混淆了概念。

傳統二語習得研究關注的是「語言是如何被學會的」,因此研究者們關注的重點一直都是「學習者」,而不是「使用者」。

母語者的語言只是被當作「非學習者」的語言來和「學習者」的語言做對比,從而進一步了解學習者的語言系統及其發展,這個過程並沒有沒有要把母語者的語言當作「正常的」目標語言來比較的意思。

即便如此,大量區別母語者和非母語者語言的研究還是在無意間加深了這兩個身份的對立關係,並且將這個兩個身份抽象化,忽略了這兩個身份各自內部存在的大量在語言水平、社會以及文化方面差異。

從那之後,確實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將學習者當作外語使用者來研究,把關注焦點放在了被使用的語言本身。

研究通用語的語言學家就指出,當今世界上把英語當作通用語來交流的人數遠遠大於母語者。

一些研究人員目前就在建立英語作為通用語的語料庫,他們的目標是研究清楚這個語言系統,最後用相關的語料來指導英語教學。

這些研究人員自然也不認同把母語語料當做規範和標準的做法,他們認為那些母語中的語言錯誤,如果被世界上大多數的二語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的話,就不能再將它們簡單地判斷為錯誤。

研究人員還建議,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將熟練的外語運用者的語言作為學習語料,展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外語的例子。

同時介紹一些成功的外語使用人士,讓學生看到順利的外語交流是什麼樣子的。

除了在二語習得領域引起的爭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母語/非母語的簡單劃分還帶來了一些另外的問題。

首先,當大家強調母語/非母語的區別時,我們就在有意無意中就給不同語言進行了分級和排序,一些語言在這個過程中被邊緣化了。

我們在談論母語者時,更多的時候指的是那些說「標準語」的人,這樣一來就忽略了語言的多樣性(例如不同的方言),也加強了對「標準語」地位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

比如說當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提到英語母語者時,很多時候指的都是英國和美國「標準英語」的使用者,而不是愛爾蘭、菲律賓或是肯亞的英語使用者,雖然在這些國家英語也是很多人的母語。

其次,現在很多學生都在目的語國家學習語言,比如在美國學習英語。

而當課堂過於強調一個抽象的「母語」和 「非母語」的區別時,也就是說過於強調學生「局外人」的身份時,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們在課堂內外交流的自信。

最後,盲目地把學生的語言需求和他們的民族身份掛上鉤也是不妥的。

學生到了目的國之後,如果當地的語言教學機構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學生都有相似的學習需求,統統給他們教授當地的「標準語」,就忽略了學生背景的複雜性。

雖然一些學生可能來自同一個國家或是地區,但是他們來到目的國家的時間長短、生活環境、語言水平可能都不相同,所以他們的語言學習需求也很可能不同。

很多研究都顯示僅僅依靠母語/非母語的標籤來制定教學計劃和政策並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項今年發表的針對阿爾巴尼亞學生的研究就證實了這一點。

阿爾巴尼亞是目前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以前很多居民都移民到了鄰國希臘,尋求工作的機會。

但是希臘近幾年經濟發展很糟糕,於是近幾年很多人又離開希臘,回到了阿爾巴尼亞。

很多移民都有小孩需要上學,阿爾巴尼亞政府理所當然認為這些小孩都會說阿爾巴尼亞語,直接把他們放到以阿爾巴尼亞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里,沒有為他們提供任何阿爾巴尼亞語的輔助課程。

事實上,雖然這些孩子的父母都來自阿爾巴尼亞,但是因為他們出生在希臘,大多數人日常交流都使用希臘語,他們阿爾巴尼亞語的水平則是參差不齊。

但是,政府卻沒有給這些孩子提供任何針對阿爾巴尼亞語的輔導和幫助。

相反,政府認為他們最需要的是愛國教育。

結果就是,這些孩子並沒有像政府期待的那樣增強對阿爾巴尼亞身份的認同,反而對希臘的想念不斷增強。

他們的學習成績自然非常不理想,在學校里感受到的排斥感越來越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者認為這些課堂應該了解清楚學生的需求,更加尊重和強調學生本身自己擁有的語言資源,討論不同的語言如何互相影響和促進。

在這樣的基礎上來制定更為科學的教學計劃,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在當前社會中,用那些傳統的對語言和身份界限的劃分來討論人們的語言運用已經不再合適。

很多社會語言學家都通過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語言交流的研究,展示了人們如何靈活和有創造力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為自己構建不同的身份。

在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當中,「母語者」漸漸走下了神壇,不再擁有堅不可摧的權威身份。

在二語習得的研究中,對語言習得過程的研究很多時候確實需要對學習者和母語者進行劃分,但這並不代表研究者認同母語者的語言是規範。

越來越多的研究將關注點放在了語言使用本身,同時倡導用更積極的眼觀來看待二語學習者,強調學習者的身份對語言學習的影響,調查學習者在具體情境中靈活的語言使用。

在教學當中,如果繼續籠統地將「母語者」這個抽象的概念作為學習目標、或是把母語者的語言當作標準,那麼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過程就會被平面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的收穫得不到肯定,而他們可能遇到的現實的困難也會被忽略。

語言教學研究者也呼籲教學政策制定者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現實地估計,了解學生的背景,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計劃,從而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Davies, A. (1991). The native speaker in applied linguistic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irth, A., & Wagner, J. (1997). O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some)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SLA research.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1(3), 285-300.

Gass, S. (1998). Apples and oranges: Or, why apples are not orange and don't need to be 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2(1), 83-90.

Leung, C., Harris, R., & Rampton, B. (1997). The idealised native speaker, reified ethnicities, and classroom realities. Tesol Quarterly, 31(3), 543-560.

Vathi, Z., Duci, V., & Dhembo, E. (2016). Homeland (Dis) Integrations: Educational Experience, Children and Return Migration to Albania.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54(3), 159-17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專家視點:語言習得研究前沿

作者簡介:袁博平/張輝/盧植/蔡金亭/張萍/曾濤/常輝袁博平(劍橋大學):二語習得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在圍繞「成人二語習得為什麼不成功?」「為什么兒童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就能掌握自己的母語,而成人花十...

科學依據|英語學習真的越早越好嗎?

心理研究學者在談及個體心理發展時,經常會提到「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這個重要概念。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類的某些行為和技能、知識的掌握,在某個特定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到環境影...

英語老師上課該不該說中文?

有些學校不讓老師用中文,不用中文到底好不好?老師說,臣妾做不到啊。學生抱怨聽不懂全英文,不懂外教講話。英語課堂到底要不要用英文呢,今天聽了崔冕老師的講座,受益良多。

雙語教育的六大益處,讓孩子的大腦更加多元

看點 學習理科常常被認為是鍛鍊大腦思維最好的方式,但有研究表明,雙語學習對大腦的塑造作用將會持續一生。下面這篇文章編譯自外網《NPR Ed》,文中提到雙語教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六大益處,包括注意...

英語通用語視角下語用教學的新思維

本文基於個人研究和教學,以交際教學法為指導,重新考察了語言、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探討了在外語和通用語兩種不同框架下英語學習的標準和規範之間的差別,最後詳細描述了筆者使用通用語框架開展的...

2017中國神經語言學高層論壇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6月28日電(記者吳楠 通訊員孫崇飛)6月24日,由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2017中國神經語言學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二語加工及習得研究」...

有些人的腦結構更有利於語言學習

還記得最後一次上語言課嗎?無論是線上線下,浸入式教學還是翻譯法授課,我敢打包票你學成後的語言能力和你的同學們不一樣。也許你像我愛人一樣,用第二語言讀寫要比說好。也許你像我一樣,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在...

言語輸出中對目標語言形式意識的測量

作者簡介:陳亞平,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北京 100089)。內容提要:在二語習得研究中,意識的使用與否常被認為是導致習得者言語表現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使用有效手段來測量意識,對提高研究的...

近三十年漢語作為二語的語音習得研究述評

摘 要:本文通過對1977年以來發表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的475篇漢語作為二語的語音研究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從研究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材料等方面梳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探討該領域...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

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