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堅持特色發展 服務地方基礎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為創建於1938年的廣西省立桂林師範學校。

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桂林師專立足於廣西基礎教育師資需求重點在縣、鄉一級基層的實際,發揮學校是廣西培養基礎教育藝術師資和藝術人才重點院校的優勢,堅持錯位發展方向,明確把提高師範生藝術素養,培養縣、鄉一級基礎教育全科型師資作為教師教育的主攻方向,奠定了培養優質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和藝術師資為主的辦學基礎,形成了鮮明的教師教育和藝術教育辦學特色,為桂林市及廣西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領導班子規劃新校區建設

辦學特色:走藝術興學路,創特色師範牌

——走藝術興學路。

學校藝術教育始於辦學初期,首任校長唐現之先生提出了「藝術興學」的辦學主張,開設了繪畫、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課程。

在近80年的辦學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藝術資源,營造了獨特的藝術氛圍,構築了良好的育人環境,通過課堂藝術教學、課外藝術活動等途徑,培養了大批具有良好藝術素養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及專業藝術人才,師生中走出了豐子愷、劉紹薈、羅寧娜等全國知名的藝術家,形成了優良的藝術教育傳統。

近年來,學校積極創新藝術教育教學工作,將藝術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開設藝術素質課程。

面向全體學生開設《藝術導論》《音樂鑑賞》《美術鑑賞》《影視鑑賞》《戲劇鑑賞》《舞蹈鑑賞》《戲曲鑑賞》《書法鑑賞》等藝術素質課程,每個學生至少要選修其中1門(2學分),目的是開展系統的藝術素質普及教育、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藝術鑑賞能力。

二是開設藝術實踐課程。

面向師範生開設《聲樂基礎》《合唱指揮》《口風琴》《葫蘆絲》《牧童笛》《陶笛》《吉他彈唱》《電子琴》《舞蹈》《書法》《手工》《水彩》《簡筆畫》《板報設計》等藝術實踐課程,每個學生至少要選修其中1-2門(4學分),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技能、強化學生的藝術特長。

三是開展課外藝術活動。

積極拓展藝術教育活動空間,堅持把組織、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藝術活動(如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校內外演展活動等)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學校通過實施以藝術教育為重要內涵的人文素養教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質和藝術技能,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

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獲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和組織獎。

在廣西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學校學生獲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

在2017年央視春晚桂林分會場演出活動中,音樂系合唱團學生演唱的《劉三姐山歌對唱》和數十名學生參加伴舞的多個節目獲得了好評,學校被桂林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桂林分會場籌備工作優秀組織獎」。

學校藝術教育教學成果「高職高專『三合一』立體化公共藝術教育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2017年廣西職業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學校學生參加2017年央視春晚演出

——創特色師範牌。

學校堅持「面向基礎教育、研究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發展思路,以培養全科型師資為目標,創新師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範生實踐技能,推動師範教育協同創新,師範生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師範教育辦學特色更加鮮明。

一是確立人才培養目標:面向廣西縣、鄉一級基礎教育教學一線,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三新三會」全科型師資。

「三新」是:具有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三會」是:會備課、會上課、會藝術。

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建構了以師能培養為本位的「一三五」人才培養模式,即「一個全程」(全程培養教師職業能力:第一學年培養師德規範,樹立專業意識;第二學年感知教學案例,訓練專業技能;第三學年開展實習實踐,提升教學能力);「三維模式」(通過「專業教育+藝術教育」+協同育人的模式培養);「五能模塊」(圍繞師能培養設置教學模塊:通識教育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教師教學技能、藝術實踐能力),各模塊的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形成對應支撐關係, 實踐教學三年不斷線,形成了桂林師專獨具特色的教師教育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相互協調配套的育人體系。

三是強化師範生教學技能。

實施師範生教學基本功「八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要獲取八個教學基本功證書,即五個必修證書:三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簡筆畫、教學設計、現代教育技術;三個選修證書:在說課、班主任工作、音樂、器樂、舞蹈、表演、美術、特色體育、科技創新等特長展示中選擇其中的3項,開設選修課。

學校組織制定教學基本功考核標準,組織學生訓練與考核,考核過關後頒證。

四是開展教師教育協同創新。

以「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法研究基地」、「桂林基礎教育發展聯盟」為抓手,發揮學校「自治區級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的作用,建立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研究部門協同創新機制,聘請桂林市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職稱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擔任教師教育專業的客座教授、兼職教師,通過「雙導師」制、「名師工作坊」、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優質課程共享、實踐基地共建等多種形式,推動專業建設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

通過實施一系列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保證了學校與廣西區內其他院校師範生培養的「錯位發展」,形成了桂林師專教師教育的培養特色。

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連續三屆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珠江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大學生五項全能基本功比賽,獲團體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美術教育專業畢業生中,有國際奧委會藝術作品入選及收藏獎獲得者、教育部教學比賽獎獲得者、國家級20世紀園丁工程A類人才稱號獲得者。

2017年4月19日至22日,桂林電視台對學校全科教師培養作了系列報導,2017年5月22日,廣西電視台在「廣西新聞」欄目以《桂林師專:試點培養全科教師為農村小學注入新活力》為題進行報導,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桂林師專與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桂林市7所實驗學校聯合開展的「中學語文高質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得到自治區教育廳、廣西教育研究院的高度認可,並於2017年4月在桂林舉辦「全國高質高效語文單元教學精品課堂觀摩研討會」,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教研人員約1400人展示精品課堂、推廣研究成果, 得到了與會專家充分的肯定和一線教師的高度稱讚。

自治區教育廳擬向全區宣傳推廣該課題的研究成果。

積極服務桂林市和廣西基礎教育、學前教育

——畢業生成為桂林市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

桂林師專辦學79年以來,為社會培養、培訓了10萬多名基礎教育合格師資和各類應用型人才,桂林市中小學近80%的教師和70%的校長均系該校畢業生,100餘位校友被評為特級教師或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桂林市現有的5名中小學教師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中,有3名為該校校友。

——積極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

桂林師專充分發揮師資培養培訓的主體作用,積極服務地方教育,特別是服務農村基礎教育。

近5年來,學校開展「國培計劃」、「區培計劃」,舉辦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保育員培訓班等,共投入培訓經費2500萬元,培訓人員11000多人次,培訓涉及學前教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農村寄宿制班主任等7個學科,有力促進了農村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學校在2014年廣西「區培計劃」同類培訓項目績效考評中排名第一,在2014年、2015年廣西「國培計劃」同類培訓項目績效考評中均排名第二。

(桂師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針對性教學 讓全科教師都能「下得去 教得好」

下面繼續來關注《小學全科教師 一人撐起學生的各科教學》系列報導,小學全科教師是針對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條件比較艱苦的學校專門培養的教師,一名教師需要承擔起兩科甚至多科以上的教學,這...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這樣煉成

秦東大地,捷報頻傳。5月,「第七屆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渭南師範學院3支隊伍入圍總決賽,其中,Beyond團隊榮獲特等獎,並將代表中國赴美參加國際市場營銷大賽;6月,「第三屆西北地區高等院校師...

合格的鄉村全科教師哪裡來

上學期末,作為資深的科學教師,他總結學校一學期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很多,尤其年輕教師的教學存在不少困難。很簡單的一個例子:老鷹、麻雀、蚯蚓……這些動物間到底構成了怎樣的食物關係?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