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領導者,首先是個好教練,其次就是能帶領團隊,創高業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到領導,很多人都會想到領導力,尤其是在各種總裁班或EMBA的課程催生下,各種各樣的提升領導力的方法。
其實大家返本歸源,領導到底是什麼?
領導不等於領導力,權力也不意味著領導力。
領導力的核心是影響力,即:唯一可以讓下屬心甘情願追隨的領導者,其身上滲透出的引人魅力就是影響力。
卓越管理者,都是教練型的領導
所有的老闆和管理者要反問自己一個問題:員工和下屬,憑什麼跟著我干?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核心觀點:員工跟你干,是因為你比他們認知高,而且這種認知可以帶領團隊創造高業績。
就像是體育比賽一樣,好的管理者,你得是一個教練,有出身實戰的經驗,有底蘊豐厚的理論,還有可以指導團隊拿高分的水平。
這也就是約翰·惠特默的著作《高績效教練》所言: ,「真正的對手不是比賽中的對手,而是自己頭腦中的對手」。
如果教練能幫助選手消除內心的障礙,他的學習與表現將釋放出驚人的潛能,創造前所未有的奇蹟。
《高績效教練》書中闡釋了一個觀點:
作為管理者,你的責任是帶領團隊成長,幫助員工和下屬提升自己,在對商業的認知上、對思維的擴展上,你要比員工高很多,那樣才能帶領他們,對你自己也是一種威信。
這就回答了員工為什麼跟著你乾的第一個原因:他們有了可以跟隨的目標。
作為領導,你需要給團隊賦能。
賦能這個詞,最近幾年比價流行。
國內最早提出「賦能」一詞的是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他的這個想法要源於2008年阿里巴巴集團第一次提出新商業文明的時候,他開始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雖然試圖在建設網際網路的商業新模式,但是他們的組織方式卻是工業時代最傳統的公司制度。
所以,他提出了這個概念:「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原則已經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者激勵。
」
這本《高績效教練》書里,對賦能有了進一步闡釋:它延伸的含義就像人生導師、教練、心理諮詢師等職業那樣,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自然人來說,除了你本身的生存技能、工作技能以外,未來的你更要學會賦能。
賦能的本質其實是重構自己商業生態圈:
1、賦能他人,可以建立廣闊的人脈圈,未來實行資源互換;
2、賦能於組織,創造自己在企業里的獨特價值,增強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3、賦能自己,促使自己進行不斷的學習充電,擴展自己的其他技能,增強自我市場競爭力。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想掙錢,想升職,想加薪,未來就要努力讓自己具備「賦能」這項超能力。
這就回答了員工為什麼跟著你乾的第二個原因:他們獲得了成長。
作為領導,你要能帶領團隊創造高業績。
這個內容可以算是目標管理,領導者要學會用目標去激勵團隊。
就像國乒出征前,都要有個目標,拿多少金牌,不丟幾個球之類的,甚至選拔賽就要淘汰制。
讓下屬有緊迫感,不是領導的威嚴,而是他們內心對目標的敬畏。
教練的目標就是幫助人們建立覺察力、責任感和自信,這是一種管理、待人和思維方式。
在教練的指導下,拿到好的名次,創造好的業績,員工和團隊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強。
說得再多,唱得再好聽,員工賺不到錢,團隊拿不出業績,也是虛無的。
這就回答了員工為什麼跟著你乾的第三個原因:他們獲得了利益。
結語
這本《高績效教練》,可以算得上中層甚至高層領導者轉變思維的經典之作,它顛覆了經典管理學理論中的很多概念,樹立了全新的管理思維圖譜,是非常不錯的領導教練養成範本。
未來的成功領導者必須採用教練式領導,而不是控制員工,留住員工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慣例、命令、獨裁和等級制度正在失去吸引力。
作者簡介: 約翰·惠特默(John Whitmore)
爵士,職場教練應用的先驅,也是績效諮詢(國際)有限公司(Performance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PCI)的聯合創始人。
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率先將教練方式引入企業組織,他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教練模型——GROW模型的聯合創始人。
代表著作《高績效教練》。
如何培養自己的領導力?
如何培養自己的領導力?今天遠大方略小編給大家帶來領導力訓練的課題,一個優秀的組織是在自我目標控制差異變小、受控的組織,離目標差異越小,同時又實現了公司的目標業績,這才是第一,其實製造型企業普遍存...
1000萬,你怎麼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的領導者,他們善於培養員工,知道如何激發員工的動力,如何獲得員工的承諾,他們總是能帶領團隊實現高績效。他們就像河流一樣總能在合適的時間展現適合的形態,他們就是我們眼中的情境領導...
數字時代下,教你做高效溝通的智慧領導者
11月1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在寧波人才大廈舉行,來自寧波各行各業的管理者齊聚一堂,共同聆聽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帶來的「企業轉型時刻 誰才是高潛力的未來領導者」課程。
從團隊管理者到卓越領導者,修心的「化學反應」
之前讀過一篇文章《90後眼中的領導力:你既要專業能幹有魅力,還要長得好看》管理者們總希望把90後、95後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殊不知,90後們更希望我們能夠把自己改造成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