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琨:我們還在用昨天的方式傳授昨天的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如果我們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無疑就是掠奪了他們的明天。

」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說。

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說,在信息技術一日千里的時代,這個問題愈演愈烈了。

出路在哪裡?我們如何通過教育變革來適合時代的變革?1月6日,深圳,65歲的陳玉琨將分享他的思考與探索經驗。

陳玉琨是華東師範大學首批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華東師範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院長、國際慕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

曾任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

這幾年,陳玉琨教授和他的團隊,一直在為中小學慕課開發與課堂教學變革而奔走。

他對國內外教育包括對深圳教育均有非常精闢的見解。

今日(1月4日),南方都市報發表題為《教授陳玉琨:教師還在用昨天的方式傳授昨天的知識》的訪談文章。

本期「名師說」發表完整版的訪談稿,以饗讀者。

1、在國內,深圳教育的聲音,似乎比不上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

這些年也有一些深圳教育者試圖打造「深派」教育。

您個人對深圳教育的發展水平及特點,有何評價?

深圳作為一個外來人口居多、年輕人居多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

同樣,深圳的各級各類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思路新,舉措多,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也是大家的共識。

如學校辦學體制的改革、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以及學生的創客教育等,都是走在全國的前列的。

深圳的教育和深圳社會經濟的水平與發展速度相一致。

當然,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教育也理應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獨特的聲音。

深圳教育的發展無論是從外延還是內涵方面,確實都還有不少需有改進之處,如從整個城市而言,教育的優質均衡、綠色發展等都有改善的空間;從微觀而言,學校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教師的綜合素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滿足等也有進一步提升之處。

深圳的教育不用去和北京、上海去比,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

打造「深派」教育是一很好的主意,不過我相信這絕非是憑一時之力就可以解決的。

2、深圳是改革創新的窗口,在教育領域也有不少創新探索。

從世界和國家的發展趨勢看,您認為當前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是什麼?深圳教育又能有哪些作為?

從世界和全國的發展趨勢來看,當前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今天以及未來社會是一個變化多端、知識快速增長的社會,並且,知識增長的速度遠遠大於人們學習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今天的孩子學習哪些知識、養成哪些品質,哪些素養對學生而言是必備的、是對其一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是有益的?

這些都是值得持續深入思考的課題。

為此,OECD提出了「21世紀人才十大核心技能」,不少已開發國家都提出了學生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關鍵能力」等,我國也於2016年9月頒布了「中國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

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其重中之重。

顯然,這是當前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一大重點。

與上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緊密相關的就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以及評價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重點,就是要克服過於重視分科教學、過於重視書本知識教學的弊病,更加強調跨學科的綜合教學、強調讓學生親力親為的實踐體驗教學。

從評價的角度來看,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評價,而不僅僅是學科知識掌握的多寡。

這也是在我看來教育改革創新的第二個重點。

三是對運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5年央視財經頻道推出了10集的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片中把當今的人群分成了三類:第一類為新世紀後出生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第二類為:努力向網際網路空間遷徙的「移民」,第三類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難民」。

網際網路確實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教育確實是「這場革命未能席捲的最後一塊領地」。

著名學者約翰.杜威曾經說過:「如果我們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無疑就是掠奪了他們的明天。

事實上在我們今天的教室里,教師很大程度上是用昨天的方式傳授昨天的知識,然而,人們卻試圖以此培養能夠解決明天社會問題的人。

今天的知識還未能編進教材,還未能走進教室。

如果我們不能抓住網際網路時代提供的機會,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真的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國家領導人對此是有清醒認識的。

劉延東副總理2012年9月在《開創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中特彆強調:當前,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著手布局信息化,力圖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信息化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誰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誰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教育工作千頭萬緒,但是上述三個方面是當前國際以及我國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

應該說,在上述三個方面,深圳都在進行積極的準備和嘗試,尤其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變革,中小學進行創客教育方面更是如此,李克強總理於2015年初時視察深圳「柴火」空間,更是給中小學的創客教育增添了很大的動力,這些都有了很好的開頭。

但是上述的教育改革與創新都是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非一日之功。

我們也相信,深圳教育同仁在教育改革的持續性、創造性、反思性等方面會做得更好。

3、深圳特區教育的發展歷程中,曾有過大量引進名師、名校長的階段,現在人才引進的難度加大,更多要靠培養,但深圳又不像北京、上海有大量的師範院校。

對於深圳的校長、教師隊伍建設,您有何建議?

任何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目標的達成、教育理想的實現,離不開一大批既有教育情懷又有教育實力的校長和教師隊伍,深圳也是一樣。

在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分為兩大方面:一是教育情懷、教育使命的提升。

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與前提。

明確校長和教師在社會發展和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使命和價值,提升責任擔當的意識和主動性。

這看起來有點「虛」,其實,這在校長和教師的工作中真的「實」得很,它決定著人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方式和方法。

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能力。

深圳教育的問題,就像人們常說的,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剩下的問題並不是僅僅用錢就能解決的。

在一些地區,一位「社會活動家」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因為,他能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服務於學校的發展。

然而,在今天的深圳則需要「教育家」辦學。

他們既有教育情懷又懂教育規律。

在杜威學校,一男孩正在紡車上織羊毛(1900)

記得在2010年,湯佳宏校長邀我為深圳外國語學校前校長龔國祥教育思想的一本專著寫序,在該書「序」中,我寫到:校長的使命感決定了校長的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

校長僅有教育管理的知識、技能與能力是不夠的,當好校長非常重要的是要不斷提升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責任和使命是校長良知的表現,也是他們工作不竭的動力。

在實踐中人們可以區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校長。

第一類型是「用權」做校長的。

在一些人眼中,校長是一個職業,可以使自己過上體面生活的職業;校長也是一個崗位,擁有一定權力,可以發號施令甚至可以謀求自己私利的崗位。

這些人是在「用權」做校長。

一般來說,這樣的學校是不可能辦成一流的。

第二類型是「用腦」做校長的

他們平時也注重學習管理的知識,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注重研究教育與管理的規律以及學校面臨的問題,他們可以把學校帶到一個相當的水平。

但是由於他們把學校的成功當作自己晉升的跳板,謀劃學校發展的背後始終是在謀劃個人的升遷。

權力則是他們謀求學校與個人發展的手段,他們沒有把全部的身心獻給學校,因而,學校的教職員工也不會把全部的擁戴獻給校長,獻給學校。

因而,學校的發展在這一意義上總是受到限制的。

第三類型是「用心」做校長的。

他們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獻給了學校。

由於用心,他們一定會用腦。

不過,這一用腦是始終在考慮在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展與學校的成就。

個人的名譽、地位與待遇則是無關緊要的。

深圳外國語學校建校以來取得的有目共睹的辦學業績,已經驗證了堅定的信念、高度的責任在學校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辦學是需要智慧的。

實踐證明:校長最重要的智慧是善於在學校構建為師生員工普遍認同,能引領發展的共同願景,善於把自己的信念和教育追求轉化為全校師生員工共同的信念與追求。

以思想喚醒思想,以行動引領行動,這就是校長的實踐智慧。

龔國祥校長是深圳校長的典範。

其實對教師來說,也未嘗不是如此。

遺憾的是,這樣的校長與教師在深圳,乃至全國還不多見。

在這一意義上,深圳有一批一流的師範院校更好,暫時沒有也無需氣餒。

期待著深圳為這類校長的發展提供更大的舞台。

4、信息技術必然對教育產生巨大影響,這已是共識。

但有專家指出,目前教育恰恰是受信息技術改變最少最遲的領域。

近年來您在全國範圍大力推進「慕課」,您是否也遇到一些壓力和阻力?

誠如您所言,信息技術必然對教育產生巨大影響,這已是共識。

如果說3年前,還有校長或老師對此懷疑、觀望,現在都已經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了。

上海在2014年出台了《上海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藍皮書》,文中指出:「今天,技術自身走出了附屬或輔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推動著一場更為深刻的變革……從而帶來教育最根本的結構性改變……無論你主動擁抱還是被動接受,這就是今天,你必須直面的挑戰。

在杜威學校,孩子們正在做椅子(1900)

為此,這幾年,我和我的團隊同全國一批學校一起探索中小學的慕課開發與課堂教學變革。

前幾年探索的重點是基礎教育慕課1.0與翻轉課堂,這方面的介紹已經很多,不再贅述。

近兩年來探索的重點集中在基礎教育慕課2.0和探究式學習。

基礎教育慕課2.0也被稱為「研究性學習的慕課」,是相對於1.0的知識點導向的慕課而言的。

所謂研究性學習的慕課,是指基於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問題解決和項目設計為導向的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它是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是需要學生線上學習和線下實踐的課程。

為此我們開發了「科學技術類」「人文歷史類」「時事政治類」「社會服務類」「體育藝術類」等5大門類的慕課,設計開發了研究性學習平台(www.c20steam.com)和智能診斷平台。

這兩大平台具有如下的功能:

(1) 基於學科與跨學科知識圖譜,創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大數據挖掘模型,打通各類教育考試與課堂學習之間的聯繫,為學生群體與個體提供學習診斷,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2) 藉助學生日常性、過程性與表現性的行為的記錄,從看似無關的信息中挖掘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規律,創建準確描述與科學評價學生素質的模型,為推動學校教育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3) 通過多途徑數據收集,挖掘學生學業負擔的狀況,建立學生學業負擔與心理負擔的指數模型。

(4) 建立學生多方面發展的機率關係,創建學生個體特徵模糊畫像技術,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發現自己的潛能,並為高一級學校選拔人才提供依據或參考。

(5) 通過教育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讓學校了解自身在社會中被學生與家長的接受度與滿意度,了解學校的強項與弱項,促進學校特色多樣化辦學。

(6) 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掌握教育輿情,針對每一時期,尤其是教育改革敏感時期學生與家長的言論,了解學生與家長的情緒反映,協助政府開展基於大數據的教育治理。

作為新生事物,在和學校一起實踐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效,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高層次認知能力的發展,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學校面向未來的整體轉型等等。

當然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有時困難還很多,有想像到的,也有想像不到的。

這既有信息技術本身的如網絡的暢通與否、終端設備的配備是否齊全;也有課程資源方面的問題,優質研究性慕課的開發並非易事;還有校長教師的理念方面的問題,更有學生學習自覺性的養成等等。

但是欣慰的是,一大批校長和教師們也已經意識到,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要改革要發展要引領,必然會遇到問題,會遇到別人還想不到的問題,當然,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自身價值實現的過程,這是當今轉型期校長和教師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5、深圳正在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以及智慧城市建設,在通過信息技術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方面,是否有先天優勢?教育信息化如何避免變成「口號」或「面子工程」?對於深圳的教育信息化您有何建議?

深圳在推進教育信息化以及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前所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5年初視察深圳「柴火」的創客空間,為深圳和全國的創客教育注入了巨大動力。

深圳作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的城市,有很多高新信息技術企業,這些企業對深圳的教育發展也有著重要價值,如騰訊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上中始終是我國引領者之一。

近年來騰訊也十分關注教育。

但據我有限的了解,騰訊與深圳的企業對學校硬體的投入遠超於對軟體的投入,對平台建設的關注遠超於對資源的關注。

在我們看來,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一線學科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真正有效使用信息技術,不是為了裝點門面,不是口號,而是要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有幫助,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

信息技術的使用要便捷,要能夠節省教師機械重複勞動的時間、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要做到信息技術和教學過程有機的融合,這就需要建設符合學生需要的優質在線資源、符合學校需求的在線教學平台和管理平台。

所以,無論是資源建設、還是平台建設,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口味」,讓他們體驗到新技術的「鮮味」,享受到教育變革的「美味」,同時要符合教師與學生教學的特點,使信息技術真正服務於教育教學,不是為了用而用,不是為技術而技術。

我和我的團隊將和深圳教育同仁一起,為此做出不懈努力。

我們期待深圳教育成為全國教育信息化的領跑者和示範者,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編輯:小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客時代的教師要會「創課」

作者:白 浩 2013年4月8日,德國政府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了「工業4.0戰略」。從此,「工業4.0」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被很多學者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的工業革命不再...

蘇州:「未來教室」支撐教學變革

「中國教育信息化在線」每周五開設「案例分享」欄目,主要分享推廣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經驗供大家交流學習。歡迎踴躍投稿,優秀的案例有機會在《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上發表。選題討論QQ:154068755...

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成為了熱門詞,很多家長雖然有聽說過,但卻不知道各自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STEM教育是圍繞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知識與能力開展的,著...

人工智慧構築教育信息化新生態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專題解讀」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2.0計劃》)的出台正式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通過對《2.0計劃》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文件中出現了36個...

為更好的開展教育信息化,北京做了這件事!

今年4月,教育信息化1.0了,教育部啟動教育信息化2.0。升級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專用資源轉變為大資源;從培養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到培養師生信息素養;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為了落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