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

如何架設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


當你的心態和行為都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時,你就要尋找達成的途徑、策略。

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上,參與校本教研、讀書學習、上公開課、個人反思、團隊指引等等,都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今天我想談談在教師有自主提升的心態和行為下,紮實的校本研究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校本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沃土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究是基於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

它以發生在學校教學現實場景的真實問題以及提升教學常規、教學水平、教學管理等方面為研究內容,是適合學校與教師的現實需求。

對於一線老師,校本教研最基礎的模式是課例的研究。

這次武漢之行,在學習沈旎老師有關「課例研究的行動策略」中,給了我很多思考,她說課例分析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核心是什麼?如何運用哪些策略能有效、準確的進行課例分析?現行的課例研究的形式需要調整嗎?

看著沈旎老師的問題,對照學校正在進行的其中一個校本教研活動「同課異構」,我在想是否調整模式呢?

現在的同課異構很多時候都是大家在緊挨著的兩節課分別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接著就是評課團隊進行優點與不足的分析,或者大家一番博弈。

但是,整個活動下來,大家不同的教學觀點對這兩個課例又有多大的幫助呢?當初負責上課的兩位老師在同一個內容上又是否根據評課所得重新設計呢?我想,大家可能都明白,上完這個公開課後老師就如釋重負,再設計,在展示的應該不多。

所以,我在思考,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調整,同樣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能給後者調整的時間。

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時,同組三名教師都選同一內容上課,第一位教師上完課後集體評議,大家肯定優點,分析問題。

第二位上課的教師通過比較及反思,根據新情況對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調整,課上完後,再進行評議。

第三位教師根據前兩位教師上課的情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審視、調整,然後上課、評課。

這樣,同一內容三位教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其教學結構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

「一課三人上」是組內所有人員圍繞一個課題發揮各自特長,執教者個體反思,輔以同伴互助來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1、課題研究。

基於校本的課題研究應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發現問題——查閱資料——編成研究方案——根據方案去行動——反思總結」的基本流程,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多人反覆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從而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其優勢在於:(1)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師、教學之中,以「面對真問題,展開真行動,獲得真發展」為目標,教師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可以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教育技巧的把握,強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2)克服了以往個人課題盲目性、隨意性。

可以以學科組、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組,將零散的研究整合起來,將「單兵作戰」變為「集體攻關」,把培訓、教研、教改相結合,培養了教師團隊協作的精神,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教科研的實體。

(3)課題組老師共同探討,交流與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與困惑,整個過程就是組內成員一個互助互學互進的過程。

2、案例研究。

以某一具體的課為研究對象,重在對課本身的「改進、優化和提高」,從而給出「問題解決」的示例的一種研討活動。

案例研究把先進的理念通過課例為載體進行研究,強化了教師實踐智慧,發展了教師反思能力。

研討內容包括:教師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

展開方式有: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同課異構、互動式觀課、診斷式觀課和反思式觀課等。

讓教師始終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教學行為。

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時,同組三名教師都選同一內容上課,第一位教師上完課後集體評議,大家肯定優點,分析問題。

第二位上課的教師通過比較及反思,根據新情況對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調整,課上完後,再進行評議。

第三位教師根據前兩位教師上課的情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審視、調整,然後上課、評課。

這樣,同一內容三位教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其教學結構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

「一課三人上」是組內所有人員圍繞一個課題發揮各自特長,執教者個體反思,輔以同伴互助來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教育沙龍

一種由志趣相同的教師參加的可以自由發言的專題討論會。

教育沙龍營造出的寬鬆自由的研究氛圍,讓大家在「品一品,嘗一嘗,聊一聊」中探討課改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話題。

每次可就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

如以「合作學習大家談」為主題的教學沙龍,教師們圍繞著「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有什麼特點」 「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你有什麼金點子?」「目前實施過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問題進行自由發言。

通過交流,教師們加深了認識,形成了新的教學策略,收集與交流了許多信息與資料,用於指導教學實踐。

此種教研活動特別適用於教師不易理解或存在爭議的問題的澄清,或是對教學最優化的討論。

校本研究實際上是把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變成一種研究的過程,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雙向構建,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研究的實體、文化的實體。

校本研究由於問題的現實性、參與的廣闊性、內容的豐富性而成為培養教師集體專業紮實成長的一塊沃土。

二、讀書學習: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

細心的教師常常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學習,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不少教師寫論文時總感到無話可說,有時好不容易湊出來一篇文章也是乾巴巴的,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平時學習不足、缺少知識的積累造成的。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從那裡來?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學習。

教師作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應養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

1、閱讀書籍。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

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學一些教育理論經典書籍,特別需要經常讀一些大師作品,通過讀書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讓自己浸潤在文化的滋養里。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擴大自己的視野,才能在不斷的社會進步中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識來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在有陽光的午後,在春雨綿綿的假日,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讀書的日子會很寧靜,也會很浪漫。

與大師平等對話,與另一個自我赤誠相見,你的眼光會變得平和,你的內心會變得坦然,你的生活會更加豐滿,你的思想會更加成熟。

同時,在看書、讀報時,要特別關注那些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筆錄,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來做成剪報收藏好,並且在有空的時候經常翻出來看看,以使自己經常受到激勵和啟迪。

2、遠程培訓。

教師培訓是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訓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訓貼近教師的工作實踐,使培訓能真正滿足教師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

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中小學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我校聯合福建師範大學開通的「教師繼續教育網絡遠程培訓」,能很好地實現上述目的。

(1)解決了工學矛盾。

教師是一種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更新、補充新知識。

但中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經常性地參加脫產學習與培訓,是不現實的。

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方式。

基於網絡的教師培訓模式正好能滿足這種需要。

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靈活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計劃及學習內容,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習者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

(2)滿足了個性化學習需求。

基於網絡的教師培訓,打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所表現出的「場所封閉、計劃預設、教材固定、教法單一」等方面的局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供學習者選擇,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

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廣大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分為自己「充電」、「蓄能」、「吸氧」、「補鈣」,才能源源不斷的接受源頭活水的補給。

三、上公開課: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

「我們就是在聽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也是在上公開課的過程中成長的」「哪位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他的成長就快一些;哪所學校的教師有機會上公開課,哪所學校教師的成長就快一些」「如果沒有公開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緩慢的」對於公開課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作用,許多教師深有體會。

從公開課的類型上看,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校內的公開課,一種是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

校內公開課的作用是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研討情境,大家互相聽課、互相借鑑和研討,並從中找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發現的快樂,也有創造的快樂。

各級各類的觀摩課、賽課或評優課,被賦予代表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教學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節公開課傾注了全體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的集體智慧。

因為每一次開課學校都會成立一個備課小組,備課組總是力求完美,有時為了一個情境創設爭論得臉紅耳赤,有時為了一句過渡語言苦苦思索、細細推敲……就這樣,不斷學習著身邊教師的優秀經驗,不斷汲取著先進的思想和智慧。

精心雕琢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啟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學行為的好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日益精進。

公開課一般都要經歷同課多輪的鍛鍊,這個過程是教師深度思考、反覆琢磨、集思廣義、不斷改進的過程,它給教師帶來的專業體驗和行為跟進是常態課所無法比擬的。

當教師不辭辛勞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打造了教師。

經過公開課的打磨,教師對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學生、如何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就會變得十分清晰,上完課以後,也可以從評課老師那裡反饋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多了一份專業引領。

如果教師把公開課寫成課例研究報告,那對專業發展大有裨益。

從實際來看,公開課確實也鍛鍊和打造了不少教學名師,上過公開課的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體會:辛苦,但收穫多多。

可以說,在公開課的磨礪中漸漸生長,大大縮短教師的成長周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是成就名師不可缺少的磨鍊。

四、教育博客: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術上的低門檻、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開放性、經濟上的零成本優勢,以及個人電子出版物的親和形式走進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師樂於在教育博客上記錄教學經歷和教學心得,樂於反思、學習與自我完善,樂于欣賞自己的才華、成就與發展,使新課程引發的學習、交流的需要與教師主體意識融為一體。

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網上家園,是知識管理、行動研究、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識共享。

教師可是隨時隨地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超越傳統時空局限,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讓全社會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識和思想。

通過訪問其他教師的博客,看到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

同時,可以有效實現同行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借鑑和效仿新鮮的教育教學信息,減少許多重複性的工作。

2、同行互動。

一個精彩的貼子,往往起到「招鳳引蝶」的效應——吸引眾多的博友光臨、引發眾多的自由評論。

在博客里,我們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學科等方面的界限,把遠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時互動式交流,通過參與回復、討論,可以體驗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經驗,使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圈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與知識結構實現跨越式的提升和發展。

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觀點為主,其他人圍繞這個主題思想進行各種討論,能夠比較系統地反映某種思想,使得在這裡的交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使思想得到實踐的檢驗,認識得到不斷的升華。

3、專業引領。

博客是一個遠程技術幫助的平台,針對特定的專業領域開設的博客網站,通常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或造詣較深又熱衷於技術和網絡、樂於奉獻的學者充當博客。

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把該領域的精華搜集整理,不斷向讀者展示該專業最核心的問題、最新的趨勢和發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產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網站等。

教師博客,讓所有的教師有話能說,它是一種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開放、溫馨的校園文化,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的普遍歡迎和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的高度重視,正在成為當前形勢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糾偏儀

任何一個教師,那怕是一個高明的教師,在其執教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審視和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決策和教學結果,可以有效地糾正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提高自我覺察水平和教學監控能力。

1、教後記。

教師上完一個課題之後,及時分析總結這一課的成敗,重新認識和作出評價,肯定成績,找出存在問題,分析具體原因,及時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

教後記是從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它是教師思想智慧的結晶。

教後記寫作內容涉及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

它包括對教材內容的取捨或補充,對課時計劃的安排,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對教學策略的抉擇,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對教學程序的編排,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媒體的運用,對教學現象的分析,對典型問題的探討,對學生學習的設計,對學生反映的思考,對教學效果的檢評,等等。

這些內容,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擇其一二進行小結,或批註點評,或連綴成篇。

教後記的寫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見的有:批註式、提綱式、摘記式、隨筆式。

教後記的類型有:小結得失型、反饋信息型、探討問題型、分析原因型、拾遺補漏型、糾正過失型、取長補短型、研究學生型、拓展擴充型、抓住「亮點」型。

教後記的寫作要做到迅速及時、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則就會失去靈魂,失去價值。

2、群團反思。

教師的個人反思與「個人理解」畢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參與相互講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見」、「多種聲音」,可以促使教師藉助集體的智慧,不斷矯正個人理解的偏頗,從而進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師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

如年級組進行單元教學反思、學科組進行期中、期末反思,並將反思彙編成冊。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專業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的成敗。

每一所學校都要根據校情、師情、生情的特點,努力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台,尋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讓教師專業水平與新課程改革齊頭並進。

以上文章是今天在電腦里找到的,特此分享給大家學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做一個專業型的老師!

一、教師(詞意解釋)教授文化、歌曲、戲曲、武術等技藝的人。元代張國賓 《羅李郎》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師,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長街百十樣風流事,到家中一千場 五代 史。」清代王夫之 《姜齋詩話》卷...

校本培訓有名無實,那是因為方法不對頭

很多學校的校本培訓流於形式:要麼東拼西湊,隨便從網上下載幾篇文章,供教師學習消化;要麼不厭其煩地聽課、評課,缺乏一個明確的培訓專題;要麼放任自流式地讓教師讀書,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學習要求。由於事...

陝西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30問

【編者按】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教師培訓必須以提高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為核心,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按需施訓」三條原則,強化校本研修在全員培訓的主陣地地位。為了貫徹落實陝西省...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三問三答」

隨著學前教育研究不斷深化,教研向幼兒成長回歸、向教師回歸、向教學實踐回歸已成為學前教學研究必然。教研是現代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不可或缺的專業培訓方式和路徑。幼兒園教研是以幼兒園發展為本位,以提高保...

校本教研,動起來,就一定比過去好

(一)校本教研的實踐與創新校本教研的主要特點是:校本教研的宗旨在於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它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的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目標在於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

富民縣教科研中心開展新教師第二階段集中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廣大新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水平,近日,富民縣教育科學研究信息中心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富民縣中小學新教師第二階段集中培訓」。培訓針對參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師在教...

多措並舉多元培訓,提升技能

師能是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鍵。通過開展校本研訓、新教材、教育理論、網絡信息技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提升教師技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校本研訓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以分散培訓為主;理論學習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