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學管理說到底就是人的管理,教學管理的目的就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只有教師發展,才能促進學校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

為此,教學管理中應充分地尊重教師,以誠相待,用心溝通,從靈魂深處激發他們的內在潛力,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促使教師儘快成長。

一、在學習交流中完善自我

增強育人的技巧、提高靈活應對課堂生成的本領和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都離不開讀書。

為此,我們教師應該多讀書,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從而促進自己的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的提高。

(一)營造氛圍,讓教師欲讀書。

為了營造教師讀書的氛圍,學校制訂相應的措施,提供各種閱讀書籍,為教師提供閱讀機會,讓教師有一種讀書、反思、成長的意識,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

作為教師個人,要不斷提升個人素養,樹立理想目標,多讀書,讀好書,踏著時代的節拍,和學生一起健康成長。

1.為教師的精神食糧買單。

學校每年為每位教師訂購2—3種教育教學刊物,還印發一些好的文章,提供教育教學有關學習資料,讓教師自由閱讀。

2.學校每學年近萬元訂購各種教育教學期刊,還要捨得投入添置新書,充實學校圖書館,專門設置一間教師閱覽室,供教師閱讀。

3. 每次寒暑假,學校對教師讀書活動進行精心安排,要求每位教師應到學校圖書室借1-2本教育專著,回家進行閱讀,並要做好讀書筆記,以便學期初安排老師讀書交流。

同時還做好教育專著輪換工作,讓更多教師進行閱讀。

4.構建學習共同體。

教研組活動時,如果是業務學習的話,每人可拿到一篇好文章,各自讀,然後談觀點談感受,並且不重複內容發言,大家可發表自己的思考;如果是一篇好的文章,可印發給大家,在各自讀、思考之後進行交流共享,努力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5.組織教師網上學習。

網絡中強大的信息量,教師對網絡中一些好的資源進行利用,如優秀的教學設計、課件等,這樣既省去了自己設計教案、做課件的時間,又能提高教學效率,何樂而不為呢?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中的豐富資源,不斷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薰陶和碰撞,從而更新教育觀念。

如校本修研網站中有教師論壇、與名師互動、專題研討等,即「教師對教材的話語權」「教師是職業,還是事業?」等問題的大討論,直擊教育現實,引發教師的深入思考,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高我們的業務能力。

6.落實讀書的常規檢查制度。

結合教學常規檢查,必查教師的讀書筆記,教師學習卡記錄情況以及學習心得體會等。

讓教師把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業務能力。

7.積累教師學習資料。

學校每學期均要收交每位教師一本讀書筆記,收集教學案例至少兩篇並附上有價值教學反思,收集一篇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

8.開展「成長最快教師」評選活動。

每學年學校通過教學、教研、閱讀等環節的認真評選本學年成長最快教師。

(二)提供平台,讓教師能交流。

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把自己的讀書感受分享給其他人,那麼每位教師就會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大的書讀效益。

因此,學校組織了不同形式、不同層面的教師讀書交流活動。

1.舉辦讀書交流會。

兩周舉一次的讀書交流會,雙周四下午讀書交流會上隨意抽籤幾位教師,做5分鐘的「精彩交流」;可以推薦好書好文,可以交流自己的讀書感悟。

2.開展文字形式的交流。

每年的寒暑假,撰寫讀書筆記是每位教師假期必須完成的一項作業。

另外,每學期聽校教學研究年會上的課,也要求每位教師至少撰寫一篇聽課體會或聽課感悟。

並在教師閱覽室開設教師讀書筆記專欄,開展讀書交流。

3.創建網絡論壇進行交流。

創建學校網站,設置論壇欄目,定期提出一個專題,讓教師圍繞專題進行研討與交流。

也可以粘貼一些讀書筆記,教後反思等與教師進行交流。

還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學博客或QQ群,提供給教師學習與交流空間。

4.學校每學期均要刊出教師讀書筆記彙編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及案例反思等彙編。

還在學校網站及時推薦教師優秀的讀書筆記與論文,有價值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與反思等,供教師交流與借鑑。

多讀書,讀好書,應該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追求,應該成為我們的習慣。

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的視野開闊,頭腦清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與理論水平。

二、在規章制度中發展自我

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在教學活動中的專業切磋、互相學習、合作交流和互助互利,在共同體驗成功和分享經驗的基礎上共同成長。

一是採取分塊備課、編寫教案。

主備人要先認真編寫主備教案,再上傳到中心校網站上,讓同學科或同年段的教師進行評議,主備人還要根據評議意見進行修改與補充。

然後修改的教案上傳到中心校網站上,讓同年段同學科的教師下載與借鑑。

同年段同學科的教師要將下載主備教案進行精心修改與適當的補充,進行二度開發,設計出更合理更符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案。

二是開展互聽互評活動。

我校每學期都安排一些互聽課活動,互聽互評是一種非常好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校本教研活動。

研究表明,校內教師之間通過互相聽課,再聽其他教師對所聽的課進行評議,肯定好的、可借鑑的地方,提出建設性意見等,為教師提供了很好地互助研討的機會,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起到很大的幫助。

三是實施「青藍工程」。

為了讓教師儘快成才,成為教育教學能手,學校應採取結對子的形式進行培養,選配業務精,能力強,有敬業精神的教學骨幹與年輕教師結成青藍對子,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與指導監督作用。

要求徒弟每周必須聽師傅兩節課,師傅聽徒弟一節課,一年見成效,兩年見成果,並簽定責任狀。

學校還應制定「青藍工程」獎勵方案,獎勵業績突出的最佳師徒對子。

這樣既能促進青年教師儘快成才,挑起大梁;也能促使老教師不斷提高與發展。

四是舉辦沙龍論壇。

我校每學期均舉辦一至兩次沙龍論壇,讓教師闡述自己的教學收穫與困惑、與學生相處的技巧、班級管理的方法、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教育過程的心路歷程等。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動地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提出來,與大家分析討論,共同研究,尋求解決問題與困惑的辦法,並通過交流思想,總結經驗,傳授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五是搭建網絡教研平台。

我們充分利用網絡的教學研究平台,創建學校網站與QQ群論壇,積極提供各種教學資源與平台,組織教師參與研討與論壇活動。

還引導教師人人建立教學博客,加強教研交流,促進教師間的了解與溝通,特別是增進與外校、外地教師的交流,做到教育資源的最大共享,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在教學研究中提高自我

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措施。

我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引導教師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從而有效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1.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引導教師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形成課題,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和科研能力,真正讓課題研究為教學實踐服務,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讓教師形成「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的工作習慣,使課題研究成為教師成長的一種方式。

2.專題研究。

專題式研討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就是以研究的課題進行探討,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它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複雜問題或內容為研究對象,制定分步研究計劃,在計劃的時間內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反覆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問題。

專題式校本教研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專題講座,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專業研究人員來校做專題講座,讓教師接受新的課程理念;也可以外派教學骨幹參加各種專題研討會議,然後建立一個由骨幹教師組成的「先導小組」,內化理念後向其他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教學思想。

3.同課研究。

同一教學內容由兩三位教師來上課,先通過對每節課的深入觀察、比較和分析,提出改進建議,再通過反思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同課研討式教研還可以包括課前說(教學設計),課後說(教案執行情況分析以及教後反思);聽課教師一起對所聽的課進行對比、分析,再做客觀、合理、公正的評析,肯定其優點,適當地提出不足與努力方向。

4.課例研究。

它指的是圍繞所研究的課題,以一兩節課例展示的形式開展的一種教研活動。

研討內容包括:聽課、執教教師談教學設想與意圖以及教後反思。

聽課教師對所聽的課進行評議,肯定好的、可借鑑的地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等。

通過評議,使執教教師認清自我,受到啟發和教益,又為聽課老師提供學習研討的機會。

課例研討通常安排一位教師開一節研討課,其他教師參與聽課,課後針對本節研討課進行研討與評課,執教老師與聽課教師共同切磋,最後由教研室或校領導歸納點評。

除現場觀摩外,我校還組織教師觀看有關示範課的錄像,要求教師認真傾聽、做好記錄,觀看後要認真剖析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和學習之處。

通過觀摩課能促使教師多聽、多想、多問和多做,通過反思、感悟和行動來增進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5.校際交流。

我校選派一些骨幹教師參加兄弟學校教科研活動,學習借鑑兄弟學校先進的教改實踐經驗,豐富自身的教學積累,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有效途徑。

四、在反思交流中提升自我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說明了教學反思在教師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反思正確地認識自己,通過反思客觀地評價自己,進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自覺性,教學反思應做到「五思」 。

一思:特色是什麼?

教學特色是指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

獨具特色的教學,給人的感受是別樣的,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

它蘊涵於教學評價的諸多要素之中:在教學理念上,看主體地位的突出,主導作用的發揮;在教材處理上,看教材特點的把握,知識聯繫的溝通;在教學方法上,看教學層次的呈現,實踐活動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看學生參與的程度,知識獲取的過程;在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目標的落實,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思:精彩在哪裡?

精彩的教學片段依附於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勝的新課導入,別有風味的氛圍營造,得心應手的教具應用,新穎別致的難點突破,別具一格的智能開發,出神入化的學法指導,畫龍點睛的誘導評 價,回味無窮的課尾總結,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

教學偶得是指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收穫。

意外收穫往往來自對課堂意外事件的處理:面對學生異想天開的發問,教師如何應付;面對學生的歪答,教師如何引導,等等。

意外收穫往往來自學生思維火花的捕捉:學生髮現問題的獨特渠道;提出問題的獨特途徑;分析問題的獨特思路;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處?

上完一節課後,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感慨,這樣或那樣的缺失。

哪些內容處理得不恰當;哪個環節安排得不合理;哪一重點突出不明顯;哪一個問題設計得不科學;哪一項合作落實得不到位;哪一項交流時間不充分;哪一些語言評價不得體,等等。

五思:效果又如何?

每一節課教學之後,教師應認真反思教學預案的實施情況。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效果是否良好,教學組織是否科學,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因此,教學之後,應及時撰寫教學反思,為今後再教這一內容提供借鑑。

文章作者 | 朱如葆

文章來源 | 三峽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如何架設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

做一個專業型的老師!

一、教師(詞意解釋)教授文化、歌曲、戲曲、武術等技藝的人。元代張國賓 《羅李郎》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師,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長街百十樣風流事,到家中一千場 五代 史。」清代王夫之 《姜齋詩話》卷...

華州區浸入式跟崗培訓促進教師業務成長

渭南青年網(編輯/趙梅 通訊員/侯彥波)華州區教育局在教師培訓中,借鑑先進經驗,創新教師培訓形式,提升培訓效果,採用報告引導,示範引領,研討交流等培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名師講座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