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時代視域下,教師專業如何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得教師專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只有具有教育信息的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才能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運用教育資源,構建新型教育課堂, 實現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任何的資源與技術都不能自主地促進教師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應主動地接受教育信息化的轉變, 從而將教育信息化的理論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體會教育信息化的優勢,展現出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1

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性

( 一) 信息化教育要求教師具備新型專業素質

隨著交互性教學課堂環境的構建對於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學校已經實現多媒體課堂的建立, 教育信息化的不斷完善要求學生務必要具備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才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創建與時代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從而引導學生與科學技術相接軌, 從而實現教育與時俱進的特殊性要求。

由此可見, 具備新型的專業素質是在信息化時代來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方向。

( 二) 信息化教學資源提供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在教育的改革過程中, 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改革教師的教育觀念, 完善教師的教學手段, 轉變教師的角色, 從而實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學關係。

教師專業發展的改革直接關係到教育改革的進程以及教學質量, 教師的定期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但是由於教師的培訓需要大量的經費以及多個組織部門的協調, 因此, 其實施的複雜度較高, 而信息化教學資源為教師的專業學習提供新途徑。

教師運用信息化的教學資源不僅可以體會到其便捷性以及廣泛性, 還可以在信息資源中找尋到自己需要的資源, 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培養教師主動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意識與能力, 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育信息化聯繫在一起, 促進教師在課改過程中探尋新型的教育模式, 實現教師教育由傳統的講授法向新型的信息化轉變。

( 三) 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隨著多媒體課堂的建立, 很多教師意識到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但是由於長時間的傳統教學的運用,其觀念和教法的轉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教育信息化對此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並對其提供理論指導的作用, 在其運用新型的教育信息技術的過程中, 間接地促進其轉化自身的教學角色,從主體地位轉向主導地位。

面向學生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實質是對學生的一種演示教學,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 潛移默化地教會學生運用信息技術。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教育的信息化二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辯證統一的關係: 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改革,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創新。

2

教育信息化視域下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選擇

在教育信息化視域下, 教師要想實現專業化發展就需要從實踐中出發, 從實踐中逐漸地將理論知識所學習到的間接經驗轉化成直接經驗, 從而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正是基於實踐取向, 教師專業發展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途徑:

( 一) 不斷完善培養體系,深化崗前培訓

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並不是每一位師範學生畢業之後就具備教師的專業能力,因此,在其從學生角色轉變為教師角色的過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培養, 使其具備專業的教師能力,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對教師生涯奠定的基礎性的培訓, 是幫助師範畢業生轉化思想,接受現代的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的直接途徑。

其與在職教師培訓的側重點不同,崗前培訓更加注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知識的學習以及信息化技能的訓練, 而在職教師培訓則是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並定期地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 保持與時代進步相接軌。

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因此, 需要從崗前培訓開始,不僅貫穿整個教師生涯, 還要不斷完善教師的培訓體系。

( 二) 以《標準》規範在職培訓,增強培訓效果

我國長時間運用傳統教學模式, 教育技術的發展速度較慢, 而信息技術的理念更新迅速, 因此,造成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速度之間的矛盾。

基於此,在注重崗前培訓的基礎上, 還要增加在職培訓的效果。

  • 在培養目標的確定上, 不僅要對學校的骨幹教師進行全面的培訓, 還要發揮骨幹教師的榜樣作用,通過骨幹教師的指導, 幫助其他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從而實現全面的培訓。

  • 在培訓內容上,不僅要關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進程, 還需要注重校本的運用, 推動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要從形式上去模仿, 還需要展現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促進信息化教學與具體學科之間的融合。

  • 在培養的機制上, 要發揮激勵作用和發展作用, 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培訓模式,為教師提供多種培訓課程的選擇, 從而依據自身的能力選用相應的教學培訓課程, 幫助教師運用最短的時間實現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

  • 在培訓方式與策略上,要結合當地學校的實際, 將現場培訓與遠程網絡培訓相結合, 將集體培訓與個別培訓相結合, 將解決實際問題與經典案例分析相結合,將教研活動與教學實踐活動相結合, 通過多種教學培訓策略的運用, 採用綜合培訓的方式,從而實現教師邊教學邊領會,邊實踐邊提高。

很多學校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 因此, 教師的在職培訓往往只是一種形式或者是短時性的一次教研探究,這根本不能達到教學專業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依據《標準》規範在職教師的培訓活動,以了解教學信息化的進程, 運用先進的信息化資源,激發教師主動探究與學習的意識, 從而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實現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 發揮教育信息化的優勢與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 在職培訓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教師所需要接受的培訓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 例如, 對於學校的骨幹教師,其自身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可以給予一定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網絡信息的自主學習,並進行高強度、快節奏的教學實踐活動, 實踐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教育信息化內容。

而對於剛剛進入教師行業的教師, 由於其剛剛接受完崗前培訓,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心得,可以增加教學心得交流的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提出自己總結的經驗以及沒有解決的教學問題, 進行集體討論, 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 三) 重視實踐反思環節,促進知能轉化

依據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所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是通過教學經驗和不斷反思而實現的,因此, 在教育信息化視域下, 教師的專業發展也需要注重教學實踐的反思環節。

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 年,教育部頒布《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就展現出實踐反思的取向,鼓勵教師在教學的活動中增加教學反思環節。

在上崗之前, 其主要的教學實踐活動在於學校舉辦的教學見習、實習等活動, 或者是講課大賽等競技類的教學活動, 因此, 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反思, 並對優秀的骨幹教師的教育模式進行模仿, 學會知識遷移, 從而融合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除此之外, 要具有創新和接受信息技術的能力, 將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的能力, 就需要在不斷實踐與反思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的知能轉化,即將學習到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論運用到自身的教學過程中, 通過實踐過程尋找到自己需要改進的教學流程和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反思的運用找尋到解決的對策, 在後續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改良,從而檢驗其可操作性, 在教學的實踐與教學反思的相互交替過程中, 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成教學技能, 從而促進自身的知能轉化。

在教師的實踐反思過程中, 教師一定要摒棄簡單的理論性的教學實踐以及片面的模式化的信息教學技術的運用, 而是要進行學習型的成長反思。

自發地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 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用培訓形式的教學反思, 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一定的指導, 並將自身的教學過程用多媒體技術記錄下來, 對其反思的過程也要記錄在案,方便後續的教學工作的完善與討論。

實現「理論學習—實踐—反思—實踐—反思」循序漸進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 四) 加強組織支持力,增長自我發展力

教師自身提高專業發展的信念是教育信息化視域下快速提高自身能力的內驅力, 因此, 在探究其專業發展的途徑過程中需要增長自身的發展力,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強組織的支持力, 從而有效地激發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在致力於自身的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之間的統合過程中,首先要主觀地接受教學信息化的理念, 從而在自我的效能基礎上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整合, 因此,教師的主動性是影響教學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積極、主動地接納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的改革,主動地運用自身的發展力去實踐教育信息技術,是一個實踐自身理念的過程, 更加具有成就感與興趣。

被動、消極地進行教育信息化的教師專業能力的培訓, 勢必會造成教師的牴觸心理,甚至是「照貓畫虎」注重表面的模仿, 而忽視自身能力的提高, 最終不僅無法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還可能會造成其教學質量的下降, 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

只有教師本身樂於進行教育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的發展探究,才能在和諧、積極的氛圍內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在其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增加組織的支持力, 激發教師的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舉辦為期數周的教學評比活動,對於可以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師進行表彰, 從而增加其自我效能,對於其他教師而言, 也是一次有效的激勵。

除此之外, 為了有效提高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的教師專業的發展, 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適合的外部條件, 包括教學環境的改善和教學氛圍的營造。

支持教師進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就必須有適合教育信息化教學的教師, 因此, 學校應積極地引進新型的現代化教學儀器, 創建面對面的多媒體教學模式, 構建互助式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室,為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踐提供教學環境。

與此同時,加大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氛圍營造, 運用海報、標語、會議等形式, 宣傳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激發教師的主動探究意識, 並鼓勵教師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的實踐與教學反思過程中, 定期舉辦教師的培訓活動, 營造出「全民參與, 全面建設」的氛圍。

3

結論

綜上所述, 隨著終身學習的提出, 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務必要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因此,既需要進行完善的崗前培訓, 在任職期間也需要進行定期的培訓, 從而保持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技術。

通過完善在培訓過程中實踐與反思之間的相互交替的模式, 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活動, 將教育的信息化發展與自身所教授的學科之間的有機結合, 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 從而實現在教育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探討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發展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綜合服務體系和推進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基礎教育中。教育信息化是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走向公平...

教育信息化:教師如何獲得發展?

當前,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了一個教育關鍵詞,不時在網絡和報刊雜誌中出現,同時教師專業化也是教育學界的一個重要字眼,不斷襲擊著人們的眼球,那麼究竟兩者是什麼關係呢?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專業化有什麼影響呢...

一線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

做一個專業型的老師!

一、教師(詞意解釋)教授文化、歌曲、戲曲、武術等技藝的人。元代張國賓 《羅李郎》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師,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長街百十樣風流事,到家中一千場 五代 史。」清代王夫之 《姜齋詩話》卷...

龍山小學召開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會

訊(胡致遠)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由江西省電教館搭建的贛教雲平台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教師平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