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真的來了!傳統教師如何完美「逆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說

無論是教育部的明文規定(《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中小學有6個目標和8項任務),還是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師的專業發展都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

在勢不可擋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下,教師該如何完美轉型?

教育信息化下,教師專業發展必要性1教師需具備新型專業素質

隨著交互性教學課堂環境的構建對於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學校已經實現多媒體課堂的建立。

教育信息化的不斷完善要求學生務必要具備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才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創建與時代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從而引導學生與科學技術相接軌,從而實現教育與時俱進的特殊性要求。

依據2016年的教育部文件所表述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具有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任務。

由此可見,具備新型的專業素質是在信息化時代來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方向。

2:信息化教學資源,提供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在教育的改革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改革教師的教育觀念,完善教師的教學手段,轉變教師的角色,從而實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學關係。

教師專業發展的改革直接關係到教育改革的進程以及教學質量,教師的定期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但是由於教師的培訓需要大量的經費以及多個組織部門的協調,因此,其實施的複雜度較高,而信息化教學資源為教師的專業學習提供新途徑。

教師運用信息化的教學資源不僅可以體會到其便捷性以及廣泛性,還可以在信息資源中找尋到自己需要的資源,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培養教師主動應用信息化技術的意識與能力,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育信息化聯繫在一起,促進教師在課改過程中探尋新型的教育模式,實現教師教育由傳統的講授法向新型的信息化轉變。

3: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隨著多媒體課堂的建立,很多教師意識到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勢,但是由於長時間的傳統教學的運用,其觀念和教法的轉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教育信息化對此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並對其提供理論指導的作用,在其運用新型的教育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間接地促進其轉化自身的教學角色,從主體地位轉向主導地位。

面向學生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實質是對學生的一種演示教學,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教會學生運用信息技術。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教育的信息化二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辯證統一的關係:

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改革,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創新。

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四個問題問題一:

教師的未來面臨哪些挑戰?

對技術的恐懼是教師轉型的障礙

這場教育革命的目標是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培養,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型,教學方式從以教師為中心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技術和新教育的深度融合最需要探索和嘗試,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踐行者,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索勇氣將決定教育改革的成敗,將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和中國的未來。

因此,我們期待所有的教師丟掉怨氣和失落感,破釜沉舟參與變革。

教師們應該相信掌握技術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困難。

在接觸教育信息化公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一直在努力研發最便捷的技術讓所有教師都能使用。

在新技術條件下,教師批改作業、組織考試、判卷等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可以在網上便捷地進行,這樣,就為教師贏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更重要的工作。

問題二:

教師轉型需要完成哪些轉變?

從知識占有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

破除了對技術的恐懼,面對教育變革,教師轉型還要完成三大轉變:

一是要具備作為組織者、引導者的素質。

雖然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但教師依然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要對學科前沿有敏銳的分析和判斷,要有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學習方法。

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教師才能承擔起教學中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重任。

二是要革新教學方法。

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但不是任其自由生長,絕對地放手,而是把新技術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設計出具備啟發式和吸引力的教學活動,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求真知,在學生需要幫助時適時提供幫助。

只有把握好一個度,才能在嚴抓和放手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三是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把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讓學生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上這門課,情感教學才是提高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問題三:

未來教師應當具備哪些核心能力?

從未來學的角度來看,對未來教師的判斷是基於對現在的技術條件、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的判斷。

未來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第一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掌握、利用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即教師要知道如何科學地獲取信息、如何篩選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如何通過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傳播學生需要掌握的信息。

第二,很強的內容解讀能力。

教師的職能用古語說,是「傳道授業解惑」,未來教師工作的重點不是「傳」,而更多地集中在「解」的過程。

傳統的教師更多的是傳道,以講為主,以解為輔,未來教師可能要以解為主,以講為輔。

教學的基本工作更多地傾向於引導和幫助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實現自我學習。

第三,未來教師要很好地掌握教學對象的心理。

教學過程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情感傳遞。

不僅是採用了新的技術手段,提供了有趣的教學內容,就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情感教學才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與此同時,關注學生心理還可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針對個體的情況差異,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針對學生全面成長的需求,關注到更需要關注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

問題四:

如何推動未來教師的轉型?

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引爆教育創新

教師隊伍的轉型一個是技能的,一個是思想上的。

首先:

技術的推動很重要,需要在某些重點領域有一些示範性的應用和推廣,即看未來的教師、未來的教育環境是什麼樣的,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

在實踐上示範,在理論上突破,要去研究,去引導。

其次:

投入也是一個大問題。

譬如說現代的教育技術終端更多地使用了電子螢幕,很多人都提出它對兒童視力和學習注意力的影響問題。

有沒有那種能夠保護眼睛的技術,怎樣在技術監管體系下防止兒童過度娛樂化……都需要我們去投入,去突破,去研究。

一方面,研發先行。

這些爭議性問題的解決依賴的是相關生產企業的產品創新,甚至可以說對未來教師概念的推廣和普及,更多集中在企業的推動。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解決了這些問題恰好也是他們的創新點。

另一方面,在基礎教育階段,目前看來,更多的還要依靠學校個體的嘗試。

未來,當一些社會爭論性問題解決之後,創新產品的應用可能更多地會由政府來買單。

而基礎教育變化了,高等教育隨之必然會變化,這是一個循序漸進、自然而然的過程。

現在,政府和教育機構已經認識到了應試教育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不僅依靠教育思想推動教育體制創新,新技術的應用也絕對是一個引爆點。

很多改革都是民間先行,逐漸引起政府的重視和認可,然後再由政府主導和引導,最後向全社會普及。

相信利用新技術影響教育體制的改革也要走這個路徑。

| 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

| 編輯:校長派

| 更多內容請關註:校長派微信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MOOC環境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高校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能力是教學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活動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機統一。在MOOC浪潮中,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可以順勢而為,充分認識到...

教育信息化時代視域下,教師專業如何發展?

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得教師專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只有具有教育信息的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才能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運用教育資源,構建新型教育課堂, 實現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任何的資源與技術都不...

天才的奧秘

天才的奧秘-----怎麼樣打造天才?愛因斯坦26歲就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比爾·蓋茨先生20歲開始領導微軟,31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是什麼成就了他們成為天才?愛因斯坦3歲還不會講話...

創建智慧學習環境 服務教學方法改革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來源的多樣化、信息選擇的靈活化和信息獲取的便捷化,讓知識傳播的速度、數量、廣度和深度有了前所未有的飛躍。順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