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三種意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李孔文、馬佳藝

小學生對於教師有著天然的向師性,用他們孩童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老師,從家庭生活走向半社會化的學校生活。

遇上「好老師」始終是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的樸素願望。

國家人口政策的重大調整以及基礎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使小學教育專業成為「朝陽」專業。

有志青年選擇小學教育專業並立志成為卓越小學教師,反映出小學教師崗位新政策的吸引力,是小學教師社會地位和相關待遇逐步提高的現實寫照。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有政策意識

國家通過免費師範生制度、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等多項政策,希望培養出一批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知識廣博、能力全面,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育教學需要的卓越小學教師。

卓越小學教師不僅要達到《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底限,達到小學教師職前培養的基本要求,更要在專業理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自我等方面均有超越,具備順利入職的小學教師應有的高素質,而不單是通過教師資格證書考試。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以後,《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隨後出台,我國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全國統考,提高教師入職門檻,並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定期註冊制度,為卓越小學教師培養提供了制度保障。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進入教師資格考試範圍,倒逼師範院校聯結自上而下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研究和自下而上以問題為導向的基礎研究。

在小學教育專業領域,師範院校必須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實踐教學、學業評價等方面,加強未來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從而提升卓越小學教師的培養質量。

全科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立足區域教育發展需求,確保小學教育專業設置的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大類教育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拓展課程得到卓有成效的執行,著力改變「老三門」的格局。

既能保證卓越小學教師通過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的底限要求,也能為他們奠定堅實寬厚的教育學科基礎,發展適應小學多門學科課程的教育教學能力。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有問題意識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明確存在的問題。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發現自身與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形成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的問題空間。

大學設置本科生導師制,導師幫助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羅列問題清單,釐清他們在專業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發展規劃和人生髮展規劃,便於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找准努力方向,採取適切的發展策略。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中對於「卓越小學教師」的定位是抽象的、統一的,但每一位師範生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

我們需要發現他們每一個人與卓越小學教師的差距。

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中國版本就是,「跳一跳、摘桃子」。

教學部門要制訂出學習結果導向的行動計劃,採取適當的途徑和方法實現卓越小學教師的培養目標。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把教育理論融入校內專業實踐中。

教育經典著作的理論給養,教育家的經典著作和教學名師、特級教師的成長規律,可以幫助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站在高處審視教育問題。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的關鍵在於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是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

落實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責,「誰來培養」非常重要。

教師要自我反思,把專業優勢和所教授的小學教育專業各門課程教學目標對接起來,找到教育教學能力與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目標的不符合之處,向培養單位反饋客觀準確信息,便於有關部門根據問題制定策略,提升教師隊伍建設質量。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有實踐意識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成效在實踐中得以檢驗。

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聖的職業之一。

小學生對於教師有著天然的向師性,用他們孩童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老師,從原生世界的家庭生活走向半社會化的學校生活。

遇上「好老師」始終是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的樸素願望。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要有機會走進小學,通過聽課、觀課、觀察小學生行為習慣、觀摩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與管理現狀,體驗小學教師日常工作。

這種直觀性觀察學習,有助於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進入大二階段,開展教學見習活動。

「教育」與「教學」僅一字之差,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教育與教學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對於大一的學生來說,通過整體觀察、整體感悟,他們已經從面上認識了小學教師的工作屬性、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明確了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經過一學期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但他們還要發展專業能力,完成至少一次教學任務。

大三學生經歷了3個學期的教育教學見習活動,需要完成小學語、數、英授課各一次的任務,並且在音、體、美等小學學科有所突破。

到了大四教育實習階段,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中的很多人已經較為熟稔地運用教育教學技能,在實習小學工作崗位得心應手。

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通過一次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將教師職業生涯中的新手培養在學校完成,在就業崗位直接以熟練教師的身份出現。

培育出有區域特色、高素質、全科型的卓越小學教師,每一名小學生就會在學校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的「四有好老師」,發現自己的「四個引路人」。

(本文系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引導性團隊項目「北京市小學教師職業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

文章來源 | 中國教育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學全科型卓越教師培養的主要國際經驗

作者簡介:於書娟,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副教授 博士 214122 內容提要:推進我國全科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需要進一步借鑑已開發國家成熟經驗,順應國際教師教育的共同趨勢。通過全面考察,國外關於全科...

合格的鄉村全科教師哪裡來

上學期末,作為資深的科學教師,他總結學校一學期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很多,尤其年輕教師的教學存在不少困難。很簡單的一個例子:老鷹、麻雀、蚯蚓……這些動物間到底構成了怎樣的食物關係?教材...

全科小學教師培養的焦點問題與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張松祥,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通 226500)內容提要:全科教學順應小學生認知規律,體現小學教師的專業特性,是當今小學教學改革的趨向。針對當下全科小學教師培養研究的迷思與含糊,對要...

全方位打造小學全科教師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首先需要培養一批全科發展、學有專長的卓越教師。我校以國內最早創辦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的實踐優勢,協同政府和相關小學基地,於20...

首都師範大學打造京城小學教師培養品牌

在首都師範大學,提起小學教育這個專業,好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那個專業的學生就業特別好!小學教育專業是首都師大的國家級特色專業,畢業生每年都能獲得北京市各小學的青睞,常常在畢業之前半年就被「一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