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止是運動,更是一種教育和生活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少年體質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素質教育的根本是「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的發展,但是與我國的應試教育相比,我們的體育教育處於相對欠缺的階段,而這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身心成長。

除了人種差異、遺傳基因、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生活習慣、教育體制、社會環境等都是造成中外青少年體質差異的原因。

我們常常感嘆國外孩子熱愛體育,卻疏於培養自己孩子的運動技能與習慣;我們常常艷羨國外環境如何開放,卻往往把自己孩子「困」在家中。

看看國外孩子怎麼鍛鍊,不止是學習和借鑑,更重要的是反思和追問:別人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不能?

成功的體育教育奠定孩子一生的運動基礎和意識,反之可能毀掉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對於青少年而言,每天最好的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因此校園體育就成為孩子日常鍛鍊的重要一環。

學校如何安排體育課程、如何指導學生鍛鍊、如何定位體育教育,不僅直接牽動青少年體質的「生命線」,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一生的體育價值觀。

曾有學者研究過美國體育教育模式,發現美國的體育課內容設置非常細化,僅中學教學計劃就有10大類,包含冒險運動、體能運動、水上運動、團隊運動等60多項,跑步、游泳、網球等具有終身體育價值的項目占47.6%。

美國、加拿大實行的是自由入學制度,教學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國外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很重視,也有體育活動的良好氛圍。

體育課需要體質和體能的基礎訓練,但過於粗放的課程設置、枯燥無趣的教授方式以及過度防禦的「高危項目禁令」,正在逐漸毀掉孩子們最單純的運動興趣。

體育教育並非「運動」那麼簡單

其實,體育教育並非單純的身體活動,更不必刻意追求技術動作,而是與健康、快樂有關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提升體質的同時,還用於完善青少年的心理發育和社會適應能力。

這種理念在國外很多國家得到廣泛認同,像日本的學校就倡導快樂體育,老師不會拿運動指標去衡量學生,而是充分調動孩子愛玩的天性,讓他們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也會通過「赤足訓練」等方式增強孩子體質。

日本學校的體育課要求,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各不相同。

日本小學的「體育」,主要要求小學生們通過適當的運動經驗來理解健康與安全,培養能貫徹一生的喜愛運動的資質和基礎能力,並同時促進健康、提高體力,培養明快的生活態度。

例如說跳遠,學校並不硬性規定學生必須跳多遠的距離,但要求做到每一次都能比前一次有所進步,能夠不斷超越自己就好。

我家小學生所在的學校,老師會發給每個學生一張「跳遠紀錄表」,學生們在每次上完跳遠課後,記錄下來每一次跳遠的成績,比上一次進步就好。

因為這所學校認為:體育教育不能等同於「運動」,作為一種教育,「體育」最重要的是培養運動精神,而不斷超越自己,就是一種運動精神。

體育課教授的,應該是一項我們熱愛的、一輩子都能參與的運動,而不是考試目標或索然無味的動作練習。

放學後去哪裡?

在不同的人才評價體系下,「體育成績好」可能備受推崇,也可能無足輕重。

網絡上曾盛傳一段日本小學生足球聯賽的視頻,那些六年級孩子所展現的細膩技術、默契配合以及流暢攻防節奏,讓許多中國球迷驚嘆不已。

每天下午放學後,東京大大小小的足球場都是踢球的孩子。

據了解,這種生活模式已經盛行日本全國。

通過踢球提高青少年的運動能力,讓他們感受體育的樂趣,效果立竿見影。

孩子們放學後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個國家教育模式、人才培養理念乃至整個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

我們的家長其實也希望孩子們多運動,但在不同的環境中家長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國外的教育評價制度、教育環境相對注重孩子的休閒生活與體育鍛鍊。

據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中、日、美三國的初中和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

國外很多學校在錄取時要看3個指標,一看學生參與學校運動隊的情況;二看社會責任服務時間;三看SAT(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水平測試成績,這個只要達標即可。

在一些體育文化深入人心的國家,學生放學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父母帶孩子看體育比賽成為家庭傳統,家人以孩子進入校隊為榮。

學校里最受推崇的是在競技比賽中為母校創造榮譽的人,在這種主流觀念以及人才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孩子運動的意願得到自上而下的認可和鼓勵,青少年鍛鍊自然水到渠成。

所以,對於體育教育,不止是一種運動,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

註:本文圖片和資料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謝軍:要讓孩子多玩一玩

要讓孩子多玩一玩近來,不時有學生在軍訓、跑步、體質測試過程中發生猝死的意外事件見諸媒體,令人心痛不已。類似事件的發生令社會輿論對中國學生體質狀況產生質疑,學校體育教育成效到底如何的爭論一次次被推...

青少年健康,則全民健康

近一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頒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三個文件。三個文件都將青少年作為實施的重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