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包常態應用環境下小學英語6E教學模式探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組織形式,呈現出資源豐富、活動多樣、反饋及時等優勢,如何能使電子書包在不同課型的英語課堂上得以常態應用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作者在課標、上海市英語教學單元整體設計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等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了電子書包常態應用環境下小學英語6E教學模式,總結了在預習、導入、鞏固、語用、評價、複習等6大環節的應用模式,並結合實際課例進行了實踐探索。
電子書包是信息技術應用課堂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實踐中,電子書包因其自身獨特的優勢被教育變革者應用在課堂,並逐漸走向常態化發展。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電子書包呈現出以下幾點優勢:豐富了教學資源內容,不限於教學課件的製作,教學資源呈現出多樣開放的特點;增加了教學活動方式,除了課堂問答、紙筆測驗、口頭交流,電子書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探究型活動,分層型任務;增強了數據反饋的及時性,相比傳統課堂,教師通過信息化交互方式,能更快速、全面獲取學習數據,從而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調整教與學策略。
在我校電子書包教學模式初期探索階段,電子書包模式主要運用在任務型語言教學當中,任務型教學是強調「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電子書包模式下的人機互動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互式任務,通過交互式任務的推進能有效助推語言知識習得與語言能力培養,因而電子書包非常適合應用在任務型教學中,然而,基於電子書包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上海的牛津英語不是一本典型的任務型英語教學教材,任務的設置如何與教材銜接是一個大問題。
其次,頻繁的人機互動的任務設置會一定程度影響語言口頭訓練的廣度與深度。
再次,教學中存在不同課型結構,基於電子書包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難以適用所有課型。
那麼,有沒有一種實用、通用的電子書包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能適用不同課型,從而使電子書包教學模式得以常態應用?帶著這些問題,我校英語教研組對電子書包環境下的小學英語語言教學進行了梳理與整合,提煉了6E教學模式,即:E-PREVIWING、E-LEADING、E-PRACTICING、E-CONSOLIDATING、E-EVALUATING、E-REVIEWING,以下將做詳細闡述。
指導理念
任何一種技術的運用,都不能脫離語言學習本身,我校英語組在模式建構前,明確了以下指導理念:
1.基於課程標準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與個體差異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等等。
因此,電子書包的應用並不是單純地用一個電腦替代學生的教材教輔,而是要利用電子書包豐富學習資源、拓展實踐方式、記錄個體數據,保留學習過程,關注個體差異等。
2.基於單元整體教學。
上海市英語教研主張單元整體教學理念,要求我們關注各教學模式之間的聯繫。
從「單元」角度出發,需明確整體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和教學進行單元教學目標的細化。
從「教學」角度出發,單元整體的突出特點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核心,創設情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接觸語言材料,感悟與體驗文本內容。
因此,電子書包環境下,教學設計仍要從單元整體設計出發,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創設豐富情境,積累語言文本,做到「單元統整、內容整合、語境帶動、語用體驗」。
3.基於指向學生的教。
一切的「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讓學生學的輕鬆、高效、愉快,是教學開展的根本目的。
學習第二外語,自信心、興趣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學當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用建構主義理念指導教學,讓學生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電子書包環境下,師生交流互動更加便捷高效,可以更容易做到:以學定教,開展問題教學;以評促學,關注過程教育;分層分組,體現個性教育。
6E模式具體實踐
E-PREVIWING、E-LEADING、E-PRACTICING、E-CONSOLIDATING、E-EVALUATING、E-REVIEWING,6E模式從單元整體設計出發,從Pre-class(課前)、While-class(課中)、After-class(課後)出發,分別在preview(預習)、lead(導入)、practice(實踐)、consolidate(鞏固)、evaluate(評價)、review(複習)6環節探索電子書包的常態、有效應用,以下結合上海牛津4BM2U1《sports》的第二課時——《My favorite sports club》課例對6E教學模式進行解讀:
1.E-PREVIWING 導學導練 適度預設
「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感知教學內容,發掘語言學習的重難點,為聽課學習做好準備。
傳統意義上的語言學習的預習行為,通常會出現這幾種現象:一種認為,語言學習不應該預習,否則課堂上就失去了新鮮感,從而影響課堂學習效率;而通常的情況是,教師會將諸如「查自己不會的單詞」,「把新課預習一下」等作為預習的任務,這樣的任務一般來說比較單一,枯燥,有些毫無具體指導,從而使預習流於形式。
電子書包環境下,學習資源日益豐富,學習形式也較多樣,筆者認為,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微課」、「E-book」、「討論」等多種資源與活動在學生預習環節時「導學導練」,給予學生適度預設,這些形式與傳統預習方式相比:資源環境更豐富生動,目標更明確、互動更頻繁、信息收集更簡易。
如在本單元學習中,club、
poster雖是非核心學習詞彙與內容,但club與poster的預先感知,能讓學生更易熟悉「學習各項運動俱樂部」的語言學習環境。
因此,教師通過微課的設計(見圖1),編排了有關club與poster的相關內容,利用圖文聲形與對應問題,讓學生提前感受club的內涵,並在課堂上進行反饋。
相比單純地查閱字典,了解單詞本身的含義,利用微課更能讓學生感受情境,加深理解。
圖1 微課《Posters&Clubs》
此外,學生基礎如何,他們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儲備在什麼水平,對上一堂課學習的內容吸收程度如何,教師通過課前的線上「討論」(見圖2),收集學生「起點」信息,發現學生的學習障礙。
如本單元教師設置了一個關於「My favorite sport」的討論,通過線上信息反饋,教師發現,「doing」的知識點仍是學生學習難點,值得在「My favorite sport club」這堂課上延伸、深化。
圖2 課前線上討論《My favorite sport》及反饋
2.E-LEADING 豐富媒體 創設語境
英語本身就是一門交際性語言,英語學習離不開語境的創設,尤其是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這一切都離不開生動、直觀、真實的語境,這在有無電子書包的應用下都是英語學習的必要條件。
然而,在筆者看來,電子書包環境下的語境創設,一是可以更多地創設富媒性資源營造語言學習氛圍,所謂富媒性,是指含豐富的媒體互動要素,兼具與終端互動和與平台互動的功能,因此,在電子書包環境下,語境的創設會更豐富,更生動。
如本堂課上,教師利用視頻、flash、圖片、錄音等多種方式給學生多種形式的刺激,從而有效地創設語境。
其次,還可以多利用電子書包學習方式中學生生成的可保留的資源進行情境創設。
傳統課堂上,學生即時生成的資源往往稍縱即逝,難以儲存利用,而電子書包環境下,教師很容易獲取學生即時生成的資源,並能充分利用即時資源進行情境創設,如本堂課中,教師利用學生的課堂生成資源——《My
favorite sport club》(圖3),通過學生展現的本校俱樂部的一些活動作品,為學生的話題訓練、語用操練創設了真實的、有意義的語境。
圖3 學生課堂即時生成資源
3.E-PRACTICING 多元交互 個性體驗
在電子書包應用之前,我們的課堂交互主要是以師生、生生交互為主,而當電子書包應用之後,課堂有不少環節與時間在進行人機互動,交互形式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並影響著傳統的交互模式。
在師生交互方面,除了課堂問答,電子書包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資源交互創設了分層通道:學生可以非常自由、便捷地根據自身的不同知識儲備、能力水平,選擇教師提供的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源,從而獲得個性體驗;如在本堂課上,教師在平台上設計了不同形式、不同級別的學習資源(見圖4),有單純的文本學習,有聽力學習文本,有綜合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進行操練,使每個人都能投入到資源利用中去。
圖4 電子書包應用環境下不同形式的學習資源
在生生交互方面,pair work從語言的直接交流,豐富到了依託語言、練習、共享資源等的合作創建,並且可以自由地參與小組活動,小組活動的成果將以語言、文字、綜合作品的方式呈現。
在人機互動方面,學生面對的不再是一張薄薄的紙,或單純的課堂紙筆練習,而是可以在電子書包學習平台上進行豐富的輸入與輸出活動,如錄音、寫作、拍照、畫畫等多種活動。
4.E-CONSOLIDATING 鞏固內化 建構語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是在認識、解釋、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知識是一種個人的理解,不同的人的經驗和所處環境不同,那麼個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運用也不盡相同,同時,建構模式下,個人對外界知識的接受是一個積極主動、與情境緊密聯繫的自主化過程。
它所倡導的教學觀是,以學生為主體、合作學習,在情境中學習,因此,在鞏固內化環節,英語課堂尤其要注意,任何語用設計是否適合學生能力水平,是否符合學生興趣,是否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是否有助於學生協作學習,是否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準備,是否能提供及時的幫助等等。
本堂課在鞏固內化,語言運用階段充分考慮了建構主義思想,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語用活動。
如調查活動——「通過詢問他人的興趣完成調查表」(見圖5),如申請活動——「幫助他人通過參與俱樂部的申請」(見圖6)。
圖5 調查活動
圖6 申請活動
這些語用活動通常具備以下特點:一是「真實」,具有真實意義的情境,如教師將語用背景放置在真實的校園俱樂部中;二是「緊密」,語用活動不脫離核心語塊的使用,語言運用不脫離核心句型;三是「開放」,信息的完善是開放式的,學生可以在基本結構的基礎上,自由拓展;四是「發展」,語用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屬於「跳一跳,夠得著」的層次,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電子書包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充分運用,創設真實情境,滿足「真實」要求;通過討論、任務、課堂即時測驗、聽讀等線上線下活動的運用,反覆操練核心語塊,滿足「緊密」要求;通過多種輸入手段與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給予學生個性創造空間,滿足「開放」要求;通過綜合作品呈現,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滿足「發展」需求,因此,電子書包模式下,可以更好地鞏固內化,建構語用。
5.E-EVALUATING 形成評價 有效激勵
事實上,筆者認為,電子書包課堂相比傳統課堂最大的不同,是在數據的採集及基於數據分析的評價上。
隨著電子書包的常態應用,課堂學習過程將被最大化程度記錄、保留與進行學習分析,課堂的評價將成為形成性評價,為教與學提供決策支持。
圖7 教師線上評價
顯而易見,信息技術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得以保留,教師可以利用自動統計、廣播、投影等常用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教學效果,在本堂課中,評價貫穿課堂。
如課堂前2分鐘,教師通過平台反饋學生預習情況,並通過「送花」的行為評價學生作品(見圖7);課堂中通過即時自動統計,了解單項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投影有意識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生生之間除了對某個同學的表現進行口頭的評價,也可以在電子書包學習平台上進行互評與自評(見圖8),這些都將成為檢驗教與學效果的證據。
隨著物聯技術的發展,電子書包的評價功能將進一步延伸與拓展,我校自主開發的魔法教棒課堂評價工具,也為電子書包的應用增加更多了數據採集方式。
圖8 生生互評
6.E-REVIEWING 分層回顧 自主發展
有效的作業設計與複習策略將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
在目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存在著一些對複習的誤區,如複習就是背誦課文,複習就是做題講題,實際上,有效的回顧離不開以下幾點要求: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了解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提供差異化輔導;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與學習策略指導等。
因此,筆者不贊同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原封不動地呈現PPT最後一頁預設的作業內容的行為。
在電子書包模式下,教師通過師生活動表現,通過電子書包學習平台的記錄,能較快、較全地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有可能對作業內容進行部分調整。
在本堂課上,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通過快速回顧課堂,發現學生對詞彙的掌握比較透徹,對語塊的運用還不熟練,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掌握情況不一樣,因此教師對預設的作業內容進行了初步的調整,將單純地抄寫單詞的任務進行了縮減,對語塊的應用任務進行了分層,重新設計了課後任務。
(見圖9)
圖9 電子書包應用模式下的分層作業
總結與反思
6E模式遵循著教學的一般流程,能夠適合一般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6E模式的開展不能脫離「對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對學生的關注」。
6E模式下,電子書包能夠被常態應用於我校英語課堂教學。
在模式建構與實踐中,我們需強調以下幾點:
1.重塑教師教學主體意識。
傳統教學中,教師更關注課堂教學,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堂設計,這一切都是因為教師出於自我主角的意識,電子書包應用模式下,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教學主體意識必須發生變化,只有教師真正擁有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更好地接受與實踐6E模式,才會花費比以前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課前課後,關注學習數據,關注個體差異。
2.合理設計人機互動比重。
電子書包最容易被反對者應用的一點是,因為有了設備的介入,人與人的口頭交互變少,不利於語言的學習。
首先,是否因為有了人機互動,口頭交互就會變少?對此,筆者認為並沒有充分證據;其次,的確需考慮到英語學習的語言口頭訓練,不能將語言課上成探究課。
筆者認為,人機互動更多地運用在資源呈現、語用訓練、評價反饋等方面比較合理。
3.重視拓展電子書包內涵。
如果單純地將電子書包模式等同於課堂上使用的一個工具,未免太過狹隘,在6E模式下,電子書包的內涵被大大延伸,它延伸至課下資源的呈現與學習,延伸至課後任務的完成、展現與評價,延伸至課堂學生生成內容的再利用等等。
因此,我們需拓展電子書包內涵,重視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教與學的根本變化。
(彭盼,上海市閔行區薔薇小學)
基於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
混合式教學已成為當前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主流教學模式。在對教學模式要素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對基於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了設計,並在「網站設計與開發」課程實施中開展了兩年多的教學實踐,隨後結合...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要以現代教育理念為知道思想,運用現代學習理論、網絡環境與多媒體技術,對整個教學系統進行規劃,在分析學習者的特點、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條件以及教學系統組成部分特點的基...
移動學習點亮智慧課堂
——以基於電子書包的「三三七」模式為例隨著行動網路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成為當下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與焦點。慕課(MOOC)、翻轉課堂、空中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出現推進了教學的變...
招教英語面試中的情景教學法探析
作為英語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情景教學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對參加教師招聘考試以說課或試講形式為考試內容的考生來說,在說課或試講過程展現「語言美、教態美、板書美」是實施情景教學的...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課程中的應用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簡介混合式教學是傳統學習方式與網絡學習的有機結合,是教學理念的提升。在分析學生需求、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基礎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勢互...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我站在你面前,你還在玩手機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在低頭玩手機。」這個最遠的距離用來形容現在的課堂可以說是相當的形象了。只要有了網絡,你就有了:王者榮耀、微信微博、淘寶天貓……仿佛擁有了整個世界,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