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式精講:束角式-最適合女性的體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瑜伽傳入中國初期,城市白領階層掀起了一股狂熱的瑜伽潮流,而後各大城市的瑜伽館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瑜伽為什麼深受白領階層的喜愛?

除了白領階層工資穩定,收入頗豐,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外,還因為辦公室一族久坐傷身。

一天工作七八個小時,下身血液和體液不循環,這不僅會影響美觀,已經上升到危害健康的程度了。

女性更應該保持體液的循環,美麗才會暢通無阻。

所以後來就出現了符合市場要求的辦公室瑜伽。

其實,只要長期堅持練習幾個能夠改善體液循環的體式,就可以達到效果。

瑜伽中的體式,大部分功能都很全面且強大。

比如今天要分享的束角式。

束角式,梵文名稱為「Baddha Konasana」,「Baddha」的意思是「束縛」、「抓住」或「限制」,而「Konasana」的意思為「角度」,顧名思義,「束縛住這個角度」。


我們可以看到圖片,雙膝彎曲,膝關節成一個銳角,實際上束縛住的這個角度是膝關節的角度。

在束角式中,雙腳跟靠近會陰區域,腳心合十。

這個體式在英文中也經常被稱為「Cobbler pose」(鞋匠式),名字的由來也是源自印度鞋匠。


印度鞋匠

大家看到這張圖片,印度鞋匠經常以這樣的姿勢坐著來修鞋,有時他們會把鞋夾在兩腳心之間,起到固定作用。

這是一個神奇的姿勢,穩定性和柔韌性並存。

束角式可以作為呼吸控制和冥想時的體式。

當以束角式坐著冥想時手掌應該在胸前相合,但是後背要保持挺直,這需要多加練習。

即使是在剛剛吃過飯也可以不用擔心的練習。

這個體式尤其推薦給那些小便失調的人練習。

骨盆和腹部以及背部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並得到了刺激,這個體式可以使腎臟和膀胱保持健康,眾所周知,在印度,鞋匠這個群體是患尿道以及腹腔疾病最少的一個群體,就是因為他們整天都已束角式坐著的緣故。

這個體式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防止疝氣,假如定期練習,可以緩解睪丸的疼痛和墜脹。

這個體式對女性來說也很有益處,與肩倒立第一式以及該體式的其他系統體式一起練習,可以調整不規則經期,促進卵巢功能正常。

懷孕的女性每天以束角式坐幾分鐘,將有助於減少分娩時的疼痛,而且還可以避免靜脈曲張(在Grantly Dick Reed的《無恐懼分娩》一書中就推薦懷孕女性練習這個體式)。

這個體式還能同時塑造髖部的肌肉,減少贅肉。

與蓮花式和英雄式一樣,束角式可以作為呼吸控制和冥想時的體式,當以束角式坐著冥想時手掌應該在胸前合十,但是後背要保持挺直,這需要多加練習。

即使是在剛剛吃過飯也可以不用擔心的練習,只是練習時注意頭部不要放在地面上。

束角式在習練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你的脊背和髖胯得到伸展和放鬆,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處:

1、束角式打開你的骨盆,清理骨盆「負能量」

久坐族對骨盆的傷害尤其明顯,時間長了,身體的廢物都會堆積在人的骨盆位置,如果不及時清理,這些「負能量」會讓你經脈不通、氣血不暢,會對你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而束角式習練可以充分打開你的骨盆,及時清走「負能量」。

2、束角式讓你的身材更挺拔

束角式拉伸了你的脊柱,打開了你的肩膀和胸腔,能有效糾正駝背等不良姿勢,讓你的身體遠離佝僂,女神氣質十足。

3、束角式能按摩腹腔器官,對婦科疾病有預防作用

束角式身體前屈的過程中,腹部器官得到有效按摩,對女性的月經不調、子宮炎症等婦科疾病有預防作用。

4、束角式對脖頸痛和腰椎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束角式在打開髖胯的同時,可以讓你的脖頸和腰椎得到拉伸和放鬆,適當的練習能夠強化頸腰椎部位的肌肉,活對脖頸疼和腰椎病喲輔助治療作用。

5、束角式可以增加頭部供血,舒緩壓力

身體前屈後,頭部在身體前下方,會增加頭部的供血量,幫助大腦得到放鬆和平靜,減輕頭痛、焦慮,舒緩身心壓力。


禁忌


如果你有患子宮脫垂請不要練習這個體式。


接下來我們解剖分析下束角式:


關節活動

當上體直立時,脊柱保持自然伸展。

當上體彎曲時,脊柱輕度前屈(但是屈的幅度不大,否則會消弱骨盆的運動);骨盆前傾;髖關節屈、旋外;膝關節屈;踝關節背屈;足部內翻;肩胛骨與胸廓的解剖位置不變;肩關節旋外(即解剖部位);肘關節屈;前臂外旋;手部與手指屈。


肌肉工作機制

脊柱: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迴旋肌、橫突棘肌群、豎脊肌群保持脊柱的自然伸展狀態,然後重力作用使得脊柱向前並輕微前屈。

腿部:重力作用使骨盆前傾、髖關節屈;閉孔外肌、股方肌、梨狀肌、閉空內肌和孖肌使髖關節旋外。

膕繩肌使膝關節屈;脛骨前肌使足內翻。

縫匠肌也非常活躍,使髖關節屈和旋外。

手臂:前鋸肌與菱形肌之間需要保持平衡以固定肩胛骨在胸廓之上。

肱二頭肌使肘關節屈並使身體向前,而腕部與手指的屈肌共同作用使手抓住足部。

拉長的肌肉

腿部:主要是大收肌拉伸,因為它是產生大腿旋內、伸和內收的肌肉,這與束角式的動作正好相反。

長收肌、短收肌與股薄肌拉伸。

膝關節伸的幅度越大,股薄肌就拉得越長。

由於長收肌和短收肌可使腿部發生屈和旋外,故本式中的外展動作使得這兩個收肌拉長。

由於大腿旋外,闊筋膜張肌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拉長。

臀中肌與臀小肌也隨著髖關節屈的幅度的增大而又一定程度的拉長。

同時,膕繩肌也隨髖關節屈的幅度的增大而拉長。


難點說明

與雙腿加強背部伸展式大致相同,如果太過於注意低頭的動作,那麼整個動作就會集中在脊柱(前屈)而非骨盆(骶髂關節和髖關節)。

因此,注意力應該從臍部往下到足部,而非從頭部到足部。

本式中閉空內肌的作用也使骨盆底肌肉的作用活躍。

這裡引入會陰收束法,可以固定本式的基礎。

根據足部與腹股溝的距離,不同的旋外肌被激活以協助腿向外迴旋,而不同的內收肌則會被拉長。

因此,完成本式時,使足部與骨盆保持不同的距離會很有價值。

二者距離最近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本式對膝關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足部內翻(足底朝上)引起脛骨的迴旋,與膝關節屈結合,就會使支持膝關節的韌帶不穩定。

如果髖關節不是很靈活而且腿是被硬推成本姿勢的話,小腿部的轉矩會影響到膝關節。

有一個保護膝關節的方式是外翻足部(壓迫足外緣使其著地),這就激活了腓側的肌肉,通過筋膜結締組織,可以穩定膝關節的側副韌帶,有助於限制過度的迴旋。

這樣可以使本式的運動更多地集中在髖關節中。


調息

上文中提到,完成本式的注意力應該從臍部往下到足部,而非從頭開始。

換另一種說法,即在完成這個動作時要儘量做到呼吸暢通無阻。

用力低頭會擠壓胸腔,並壓迫腹部,導致這些腔體在呼吸時改變形態的能力降低。

因此,脊柱拉長可以使呼吸更順暢。


練習步驟:


1、雙腿向前伸直,山式坐姿準備;

2、吸氣立直脊柱,呼氣彎曲膝蓋,雙腳腳心相對,雙腳外側應該放在地面上,腳後跟的後部緊靠會陰,保持雙腳大腳趾跟相對,外腳踝保持懸空;

3、 吸氣,延展脊柱向上,雙手向後撥動一下臀肌,坐骨坐實地墊;

4、呼氣,雙手抓住腳踝摺疊腹股溝,身體向前向下;將手肘抵住大腿內側,感覺膝蓋去向地面,如果可以額頭輕觸地墊;

5、下一次呼氣,將身體前屈手臂向前伸展,保持坐骨坐實地墊,如果可以:依次將額頭、鼻尖、下巴點地;

6、保持均勻的呼吸五組,吸氣手掌推地,立直身體回到第二步;

7、最後手扶著膝蓋,收回雙腿向前伸展,放鬆即可。

我們再從幾個層面來了解下束角式。


1 骨骼層面





我們的身體之所以可以停留在某一個體式上,是由骨骼來支撐決定的,骨骼的排列就像房梁一樣重要,所以我們從骨骼的層面看一下束角式。

坐姿狀態的束角式

身體處於坐姿狀態,重心落在兩側坐骨的結節上,下肢的骨骼排列發生了改變。

在下肢上有兩個屈曲,髖關節的屈曲和膝關節的屈曲,由這兩個屈曲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底座。

這種體式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兩個:

1、腰椎後突。

在腰椎上改變了它原有的生理曲度,腰椎變直,甚至向後突,整個身體的背部僵緊而蜷曲,身體僵硬的人容易出現這種問題,男性居多。

2、腰椎前突。

腰椎前突,骨盆的位置隨之改變,腹部前側肌肉的張力開始變大,坐骨趨向後方,身體較柔軟、髖關節柔韌性較好的人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在吉塔 · S.艾揚格(Geeta S. Iyengar)的《艾揚格女性瑜伽》這本書上也寫到:在束角式中應該要上提腹部,也就是肚臍要朝向正前方。

束角式中,如果肚臍是朝向斜下方,代表腰椎的曲度就過於前凸,就需要上提腹部。

上身前屈的束角式


在這個體式中, 脊柱不再保持原有的生理彎曲,慢慢的變成均勻的脊曲,形成一個均勻的弓形。

這是一個上身前屈的體式,肢體承擔均等的壓力,後背肌肉、筋膜的張力開始加大。


這種體式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兩個:

1、身體比較僵緊的人,前屈時容易發生障礙。

當後背受到一些障礙,就容易造成椎體、肌肉、筋膜以及張力的不均衡,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瑜伽的方式放在前側來輔助,大家可以看到這幅圖中顯示的用瑜伽椅的方式來做到。

2、身體比較柔軟的人,前屈時容易利用骨盆的前傾和腰椎的前凸來代替整個髖關節的前屈。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要運用腹部前側的肌群,呼氣時腹部前側收緊向後,用來支撐後方的腰椎,同時坐骨要牢牢地沉向地面。

當我們講到骨骼層面時,一定是跟肌肉層面相連的,因為它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2 肌肉層面



在束角式中,需要用到很多肌肉來共同作用。

當髖關節的外旋、外展時,有闊筋膜張肌、恥骨肌、股直肌,梨狀肌等等;當維持脊柱伸展時,整個背部肌肉以及腹部前側的腹直肌共同作用維持上身挺拔直立。



縫匠肌

另外下方的肌群中,縫匠肌也是比較重要的。

起始於髂前上棘,之後沿著大腿前側往內走,止端於脛骨上端的內側面,是一個斜方向的肌肉。

,據說是由於從前的裁縫師傅工作時總是盤腿而坐,導致這個部位的肌肉用的特別多而得名;還有人說裁縫反覆的去踩縫紉機,這組肌肉非常發達而得名。


縫匠肌可以幫助髖關節外旋,屈曲,幫助膝關節屈曲,如果它僵緊的話,練習束角式時雙膝就會高高在上。

那該如何訓練這組肌肉呢?

一、可以通過仰臥上舉腿式、單腿背部伸展式來訓練這組肌肉。

二、當雙腿高高在上時,也可以利用以下的方式來幫助自己。



做法:

1、坐在疊好的毯子上,後背靠著牆(可以幫助後背肌肉省力,保持整個脊柱伸展);

2、雙手從腳踝下方穿過抓住腳踝,吸氣時,後背緩慢推向牆,呼氣時,手拉雙腳靠向自己。

三、依舊貼牆,如果有牆繩的話,雙手向上抓著牆繩,後背可以有更好的延展。

整個身體的胸腔、腹腔、腹股溝處的空間也會打開並開始延展,呼氣時可以將雙膝緩慢的向下沉降。


如果雙膝真的是翹的非常高的話,利用圖片中的第二種方式,在雙膝下方墊上卷好的毯子。

四、可以用兩條瑜伽帶分別套在大腿根部,兩手各抓住瑜伽帶,呼氣時將瑜伽帶向後拉(圖左);或者將瑜伽帶套在雙腳上,兩手抓著帶子,擴展胸腔,呼氣時雙膝下沉(圖右)。



梨狀肌

束角式中還有一些有限制的肌群,比如梨狀肌。

它很小,卻非常有力量,對髖關節的外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梨狀肌作為六個外旋肌肉中唯一一個起於骶骨的肌肉,能夠穩定骶髂關節。




久坐辦公室、不常運動的人、司機等職業特別需要注意。

久坐會讓梨狀肌變得非常僵硬,當梨狀肌收縮或痙攣時就會發炎,所以有些人會發生臀部的疼痛,這有可能是梨狀肌的症候群,而發炎時也有可能會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

當我們要作用於梨狀肌時,可以用單腿背部伸展式、鴿子式等來慢慢的激活它。

3 關節層面



在束角式中,關節運動包含髖關節的運動和膝關節的運動。


髖關節的運動

在髖關節的活動上,束角式主要有幾下三種運動方式——屈曲、外展、外旋,這三個方向中任意有一個不靈活,都會導致束角式整體水平的下降。



鍛鍊髖關節的屈曲比較容易達到,因為平時的坐姿等都是髖關節的屈曲,比如戰士一式,新月式、幻椅式。

鍛鍊髖關節的外展,戰士二式,直腿的那一側是外展,雙角式兩側都是外展,門栓式等。

鍛鍊髖關節的外旋,單腿的背部伸展,曲腿的那一側是外旋,三角式有一側是外旋,鴿子式也是一個強烈的外旋。


膝關節的運動

膝關節屬於滑車關節,只能曲和伸,如果想讓束角式雙膝向下或打開的程度更大一些時,千萬不要硬壓膝蓋,需要呼叫膝關節。

所以可以看出,在骨骼排列、關節運動、以及肌肉走向上,三者是合為一體的。

但是三者合為一體時,只是身體的架構,這時候要加入一個力的走向,所以我們要從力的層面看看束角式。

4 力的層面


當我們停留在上身挺拔向上的束角式時,這時有三種力存在。


以坐骨為起點的力

一組力是以坐骨為起點,因為坐骨是重心,這個重心同樣是一個發力點;沿著你的脊柱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向上的力可以讓你的上身挺拔向上,讓你的呼吸非常均勻。


向下的兩組力

另外兩組力自然是向下的。

這兩組力從大腿開始,帶動雙膝向下走,是一種螺旋的狀態,順應著大腿肌群或者順應著髖關節的外旋狀態,呈現一個外旋向下的力。

同樣,雙腿有一個外旋向下的力,它必定也有一個相反的力是向上的,於是從雙腿外旋開始,沿著大腿後側慢慢從盆底肌開始向上到腹部,之後沿著肚臍向上,讓腹部處於一個穩定狀態,整個腹內器官有很大的空間。

5 呼吸層面


力的走向,必定要和呼吸相結合。

所以從呼吸層面上來看,束角式靜態保持時,可以把意念很好的放在力的停留上,這時呼吸配合力,可以進入到另外一個層面,即覺知力的層面。

6 覺知力層面


在覺知力的層面,我們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目的來進行。

穩定性

當我們在束角式靜止保持時,覺知力可以放在坐骨上,因為這是重心。

此時呼吸平穩、自然,可以去體會在呼氣時身體的重量平均落在兩側的坐骨上,這時會感覺到身體的穩定性。

空間感

在束角式上,想感知一種打開的感覺時,可以去覺知每一次吸氣時胸腔的打開,更多的去感受腋窩、胸腔幫助你在束角式中找到一種挺拔感,並且在吸氣時去感受髖關節的外旋感,於是從下到上或從上到下都有一種向兩旁打開的感覺。

舒展感

在束角式中,你要去感受身體的舒展時,這時候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覺知力會放在你的脊柱以及脊柱兩側的肌肉上,去體會在吸氣時不斷的往上走,這時候可以藉助瑜伽服的輔助,牆繩的輔助讓自己達到更好的伸展狀態。

力量

在束角式中,你要去尋找一個力量時,可以選擇鍛鍊腿部肌群的力量。

在仰臥姿勢,將彈力帶套在雙腿上,這樣既有一定的束縛力,也有一定的彈性,此時你可以緩慢的打開雙腿,慢慢的再返回做動態練習。

7 力量層面


束角式可以鍛鍊盆底肌群的力量。

在束角式中,我們通常是將雙腳心合十保持體式。

這個體式更多是運用你腿部肌肉的力量,來幫助雙膝下沉。

當我們要啟動盆底肌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

試著將雙腳合十,用力向內推,此時會感覺到從盆底肌群傳遞力量到雙腿,傳遞到雙腳心。


這種做法非常適用於備孕、孕期、更年期、產後重建盆底肌群的女性。

在練習的時候,將覺知力完全放在雙腳心的力量以及盆底肌群上,你會感受到盆底肌群有一股非常堅實的力量,幫助整個人向上托起。

如果只想體會一种放松的感覺,可以處於放鬆的體式狀態,無論是坐姿的束角、上身前屈靠在椅子上的束角、仰臥的束角、倒掛著的束角,都可以讓身體自然的呼吸,去體會上身、骨盆區域打開時身體全然的自由。

8 序列層面


束角可以放在一個序列的開始,以仰臥束角作為一個放鬆的開始,這樣的姿勢,往往適合在經期、孕期、壓力大時練習。

仰臥束角大家都不陌生,可以直接躺著,當然比較放鬆的是圖中的方式,用瑜伽帶、瑜伽磚、抱枕和毯子的幫助,讓自己處在一個穩定、開放的姿勢中,平穩的呼吸停留。


我們也可以將束角式放在一個序列的開始部分,在坐姿中呈現束角,雙膝跟隨呼吸緩慢向上、向下,這種姿勢可以啟動腿部、臀部肌群,站立時就可以長時間讓肌肉保持一種活力。

一堂課我們常見的一個序列,從臥姿到俯臥、到坐姿、到蹲姿、再到站立,最後到臥姿,是遵循一個人的感知和動作發展來進行的。

從孩童時期躺在地面,然後慢慢到坐姿,到爬行,跪、站、行走等,是一套人本有的記憶當中的一種序列,所以說束角式可以作為一個站立的準備,按照伸展的順序開始序列。


同樣,束角式還可以作為站立狀態時的一個放鬆體式,代表著回歸,我們常常看到小baby坐著的時候非常自然的呈現一個束角式,而且非常的快樂。

另外,束角式可以放在一堂課或者一套序列的最後,以仰臥束角作為一個放鬆休息的體式。

9 脈輪層面


從脈輪的角度來說,瑜伽中有「三脈七輪」之說,而在束角式上我們啟動的是兩大輪穴:海底輪和生殖輪。



在束角式中雙腳合十,腳跟儘可能去靠近會陰區域,往上一些,是生殖輪所在之地,生殖輪往下是海底輪。

海底輪

海底輪又稱為根輪,位於脊椎的底部,是最基礎、最本源的一個輪穴,它和土元素有關,是我們身體最下方的一個點,代表著生命力的來源。

在束角式中可以感覺到身體非常穩定,具有一種安全感和存在感。

當我們啟動海底輪後,是一種對自我存在的信任,以及與大地的聯結。

當我們感到恐懼或者空虛的時候,身體內海底輪就無法正常運行。

當海底輪失調、無法正常運行的時候,我們就無法與根聯結,並且海底輪上方所有的輪穴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就不會尊重大地,不會尊重地球。

當我們能夠平心靜氣的與大地聯結,以束角式來穩定住自己,以虔誠的方式來對待地球時,我們就會看到自己最基礎的需求,分辨清需求與慾望,這是在束角當中啟動海底輪所教會我們的。


生殖輪

再往上一個輪穴是生殖輪,它和水元素有關,位於下腹部。

在束角式中,腹部具有空間感,雙腿向外打開,中間是非常飽滿的一個空間,它儲存著我們最原始的記憶。

因為生殖輪和水元素有關,所以這是一種小baby在母親子宮(羊水中)內的感覺,生殖輪是歡愉的中心,也代表了一種創造力,像女性的子宮,它是充滿著創造力。

所以束角式對女性子宮、男性生殖器官都非常好。

在經期、孕期、泌尿系統紊亂時很適合做束角式,一些男性有攝護腺問題時,做這個體式也非常有益。

10 靈性層面


束角式在脈輪層面不斷深入時,靈性層面也在一點點接近。

這個體式從它本有的基礎形態上來看,從下到上是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如金字塔一般。

三角形是最穩固的一個姿態,底座大而穩定,上身伸展而挺拔,大家可以看一下艾揚格他做的體式,是一個完美的束角。



在這樣一個體式中,人要比站立更具有穩定感,下方的腿部豎起之後,形成一個菱形,如鑽石一般,而雙腳心形成合十,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體式。


平時都是雙手合十,是很少能夠雙腳合十的,穩定的三角圖形代表著一種知識與自我的了悟,它象徵著透過我們平日的靜坐、冥想習練能夠收攝心靈,向內去了悟自己真正的、人性的本質,而獲得靈性真知,而這個體式我們常常也會倒過來做,當倒過來之後,我們是一個倒著的三角,代表著一種行動和分享,分享無私的愛,一個正的三角和一個倒著的三角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六角星的靈性形態。



六角星的靈性形態

我們的束角式精講,從鞋匠常坐的姿態到剖析其在骨骼、關節、肌肉的層面,再到呼吸、覺知力、力的層面,以及在序列中如何運用,再到它所啟動的脈輪,最後進入靈性層面。

一個體式不僅僅只是體式,而顯示著鑽石般靈性的光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幻椅式練習體會要點,輔助工具運用

瑜伽體式:幻椅式幻椅式是站立下蹲、曲髖體式。不僅有助於強化雙腿肌肉力量,還延展脊柱,改善骨盆區域血液循環。但是這個體式掌握不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腰部區域疼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