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現狀調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核心提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指導我國新聞實踐的價值觀,其核心觀念強調新聞傳媒是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隨著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大潮,媒介技術聯入網際網路,自媒體、社交媒體等發聲平台不斷勃興,輿論場域中主體多元、傳播關係革新,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新聞輿論工作變得更加重要與迫切。
本次調查試圖探究當前浙江省新聞院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現狀,通過深度訪談,分析探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面臨的問題,由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浙江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本文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訪談了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寧波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湖州師範學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10所高校22名教學負責人及任課老師,以及2位來自業界的資深媒體從業人員。
受訪教師及新聞從業人員的最高從業年數32年,最低2年,平均從業年數14.92年,實現老中青三代全面覆蓋,且分布較為均勻:1至10年工齡的受訪人員占37%;11至20年工齡的受訪人員占38%;21-30年工齡的受訪人員占21%,剩餘31年工齡及以上的受訪人員占4%。
目前浙江省不少高校專門化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才剛起步,教育模式還在探索之中。
從浙江省10所高校關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歷史沿革情況看,可以歸納如下共性:
第一,高校自開設新聞學專業起,在理論教育中已經有意識地滲透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的內核。
其中10所高校中的6所,從開設新聞傳播相關專業起,就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獨立開課,放在較為重要的學科位置。
但總體而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教育缺乏系統性和規範性,師生的重視程度欠佳,課程開設與否取決於選課學生的意願,較為隨意。
第二,10所高校中的3所在校部共建後,調整教學培養方案,加強了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重視度,呈現出選修課調整為必修課、教學時間提前等變化趨勢,以加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了解。
調查浙江省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現狀,可以發現:
1、教師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認同情況較好。
訪談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持認同態度,認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符合我國新聞規律和主流價值觀,在我國實際的新聞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不存在過時的問題。
談及自己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認識時,各位受訪教師的回答還是顯現出一定差異。
有教師傾向於從歷史的角度談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在實際教學中也會選擇在報刊史和基礎理論的板塊進行強調。
也有教師認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充實、完善、創新和發展的過程。
同時,也有教師表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其實已經內化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不需要刻意強調,教學授課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提及。
2、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實踐的多元策略。
儘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高校新聞教育實踐中具有極大的必要性,但高度的理論化和較濃的意識形態意味,往往使教師在實際的新聞教學中遭遇挑戰。
如何在偏重業務實踐的新聞專業課程中更好地傳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認同感,教師採取了不同的授課策略。
——以新聞規範代替理論經典。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增加課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許多老師選擇在講課時以新聞職業道德和倫理法規為出發點,強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的實事求是原則、客觀原則、黨性原則等核心思想。
——多種形式增加課程生動性。
同時,也有許多老師從授課方法和形式上進行創新,儘量避免「假大空」式純理論教學,弱化說教口氣,拒絕「空中樓閣」式教育。
實施教學時,緊跟時事和政策,以生動的實際案例和新聞現象傳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
——促進不同學科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上的進一步合作。
深度訪談中,交叉學科共同建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被多位教師看好。
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其一,師資力量配備隨意。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有高度理論內涵,授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有清晰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才能傳遞給學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思想精髓和方法論要求,這就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相關課程的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在與高校教師的深度訪談中,普遍發現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授課老師的專業要求不夠高,師資力量的配備較為隨意。
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授課教師專業性欠缺。
個別高校對授課教師要求過低,重視程度不夠。
表現在沒有教師精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情況下,該課沒有專業教師能上,最後的結果是交給非對口專業的教師來授課。
第二,授課教師更換較為頻繁。
該現象帶來的後果便是授課教師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傳授缺乏連續性和專業性,長此以往,授課教師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的專家,課程不精,這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新聞觀。
其二,教學模式不夠與時俱進。
如今課堂教育的對象是區別於70後、80後的90後青年,他們成長於全然不同的社會條件和文化情境之中,諸如富裕的物質生活、多元的信息、開放的觀念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成長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 。
那麼,面對網際網路的原住民,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課堂教育就不能只依託傳統物理空間——教室這種教學形式,不能忽視網絡、新媒體在課堂傳授中的作用。
在深度訪談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形式包括課堂授課、舉辦系列講座,教學效果較為不理想,這與課堂的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較為陳舊分不開。
一般的課堂內容包括梳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要人物及其主要觀點,研讀經典著作,期末採用閉卷考試、PPT展示等考核方式,這類修讀理論課程的做法過於呆板,一方面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教學空間局限於教室,考核方式限於書面,對置身於新媒體潮流的90後來說,這種教育方式明顯跟不上要求。
其三,缺乏規範的培訓指導。
浙江省高校與省市委部門共同建設新聞學院以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受到重視。
而多數學校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散落在新聞學理論課程中,尚未形成系統。
面對整個新聞教學環境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重視,從訪談中發現,目前對教學工作的規範還跟不上政策的先導作用。
特別是授課教師的專業培訓較少。
在訪談中,個別教師談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授課教師在2013年7月參加過浙江省委黨校組織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專業培訓。
其四,缺乏適合教學的教材。
在深度訪談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關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材主要有4本。
一是陳力丹老師的教材,其思路遵循傳統思想史「馬列毛鄧」展開,但在應用型本科的高校較難使用;二是邵華澤老師的教材,按照板塊劃分,對於業務上有精湛技能的教師來說十分有益,但難點在於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不夠深入;三為童兵老師的教材,其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闡述較深,但其觀點、方式更加適合研究生學習,對本科生來說偏難;四為教育部推出的馬克思主義的案例教材,實踐中發現與課堂上的理論教材存在脫節。
三、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策略
1、制定全省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可交給省級宣傳部門操辦,形成每半年一次、為期一周的制度化培訓工作,為高校新學期理論課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各高校選派該學期理論課程的教師前往學習。
學習內容包括中共中央關於新聞宣傳工作的講話、馬克思新聞觀理論脈絡、優秀新聞從業者自述等政策結合理論、理論結合實踐的有血有肉有骨的培訓內容。
教師主導的課堂教育是與學生教育緊密相連的,把教師的理論水平培訓到位,對於教師的職場——課堂,將會有實質性的進步。
制定浙江省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培訓計劃,對於深化一線教師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認同與感情,提高一線教師的理論修養,促進課堂教學的規範化、實際案例的與時俱進,具有重要意義。
2、打造全省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聯盟
打造教學聯盟,提供高校教師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學習、課堂業務交流的平台,實現有組織、有質量、有貢獻的交流模式,對高校一線教師來說,高校教學聯盟將是志同道合之人共享智慧、取長補短的頭腦風暴小組,是高校教師教學工作背後有力的幫手。
建議浙江省各個高校輪流作為教學聯盟的主辦方,每年定時定點,誠邀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專家坐鎮,浙江省各個高校的教師前來參會。
交流的形式主要以學術研討會為主,在兩三天的研討會上,各校教師發表理論研究、教學成果、教學心得,同與會嘉賓進行有益交流。
會後各高校教師的研究成果修訂成冊,成為會議的學術貢獻,同樣也是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方面的理論或實務貢獻。
3、修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材及相關著作
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框架、實踐價值有機結合起來的教材尚未出現,缺乏經典教材,及圍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的其他著作。
成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材修訂委員會,將高校的理論研究專家和專攻教學實踐的教師聯合起來,做到理論考慮實踐的需求,實踐結合理論的高度,編著出當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經典教材。
同時,圍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修訂其他閱讀著作,給予學生課堂後的學習選擇,如反映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人物著作、新聞事件著作、攝影作品彙編等等。
用細分化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豐富學生對於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以「眾星捧月」之式,突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論指導意義。
4、跨專業合作,加深師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實質上涉及大學教學中兩個專業:馬克思主義專業、新聞傳播專業。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中,教師本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問題與教學質量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不懂馬克思主義,如何教好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以馬克思主義專業聯合新聞專業的一線學者,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的盲點加以探討和釋義,對於全面完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5、融入新媒體元素
目前在校學生大部分都是95後,他們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長期活躍在社交媒體。
教師與這批學生的交流方式,應該是年輕的、生動的。
在調查中反映出,教師在課堂上以案例的形式來闡發理論觀點較為常見,不僅能強化學生對概念知識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還可以通過圖片、音頻、影像等符號拉回學生的注意力,要運用多種媒體,以圖、文、聲、像並茂的多維方式呈現教學內容,營造富於感染力的教學氛圍,以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求,增強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興趣。
此外,音頻、影像中的情感符號更能激發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內心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與認同。
在課程內容中,多多關注學生喜歡聽什麼,在課程形式上,嘗試嵌套學生目前手頭正在「玩」的新媒體手段,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來彌補學生解碼理論課程的困難。
教師可以嘗試以新媒體課程的設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為課程專門開設微信公眾號,課程相關資料在公眾號上發布,以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點讚數量選擇課堂上精講的內容,把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講到位;再如學生的期末作業以媒體融合的新聞報導、微信推文製作、H5內容製作等取代應試考試、PPT陳述等老套考核方式。
(本文系浙江省委宣傳部共建課題成果)
參考文獻:
①蔡育恆, 沈嘉悅. 新聞院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 現狀與方向[J]. 視聽, 2015, 6: 132.
②董小玉, 秦紅雨. 全球傳播背景下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課程改革的思考[J]. 新聞大學, 2012 (3): 122-125.
③閆方潔. 自媒體語境下的「曬文化」與當代青年自我認同的新範式[J]. 中國青年研究,2015,06:83-86+82.
④徐俊,劉魁. 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化論析[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02:111-117.
⑤薛花. 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情感視角探析[J]. 思想理論教育,2014,10:60-64.
⑥張雯雯,徐明卿. 論主流意識形態在電視新聞中的生產機制[J]. 編輯之友,2015,03:67-71.
作者:韓 蕾,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王軍偉,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思政課的「臉」悄悄在改變
來源:青海日報4月20日下午,青海大學地質系資源勘查專業的大一學生全禮培早早來到綜合教學樓階梯教室,這天下午的課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講課的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教師王永宏。雖然全禮培提前到了...
陳東聚焦:新聞攝影教育不能「紙上談兵」
新聞攝影作為新聞與攝影相結合 的產物,是新聞事件的現場紀實,是以附有文字說明的照片形式進行的新聞報導。我們正處在一個"讀圖時代"。然而新聞攝影人才欠匱乏,新聞攝影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新聞攝影教育體...
「漢語熱」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現狀與課改方向研究
【摘 要】作為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在課程名稱、師資配置、教材建設和教學模式四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在「漢語熱」的時代背景下分析了概論課的現狀,並指出目前的課...
浙江:打出思政育人「組合拳」
·砥礪奮進的五年教育新實踐「我從來沒覺得思政課枯燥,我手上這個創業項目的想法,最初就來自於一堂思政課。」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大三學生李牧洲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
協同推進高校思政工作路徑探索
唐順利摘要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教書育人和學生健康成長全過程,做到責任與使命、教學與管理、內容與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實現多渠道、多角度、多格局的育人目標,不斷提升高...
「改革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工業大學「青馬班」:為「引路人」引路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光明微教育」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動態~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雨竹至今記得,3年前作為青年教師骨幹,第一次上學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班的課程時,自己有些小嘀咕:「從小學到...
陳志強:慕課式思政課?可別光顧時髦只有皮毛
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在力圖通過大聽課、大督查、大改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而教學質量的提升依賴於一個重要的載體,那就是課堂教學...
陳志強:慕課式思政課?可別光顧時髦只有皮毛
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在力圖通過大聽課、大督查、大改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而教學質量的提升依賴於一個重要的載體,那就是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