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工業大學「青馬班」:為「引路人」引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光明微教育」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動態~

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雨竹至今記得,3年前作為青年教師骨幹,第一次上學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班的課程時,自己有些小嘀咕:「從小學到研究生,思想政治課都學了10年了。

當老師了,還要學。

可還能學些什麼呢?」

可真正開課後,她卻被徹底震撼了:「原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這樣的!」

在這裡,她和來自全校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師們讀原著、學經典、悟原理,沒有了學生時代的死記硬背,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交流、思維碰撞與現場體悟:「我開始不斷追問自己:我到底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為「引路人」引路——2013年11月,北京工業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班正式啟動。

3年多來,來自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一線的百餘名青年教師在這裡參與理論學習、社會考察、崗位實踐等多環節鍛鍊,一批既懂馬克思主義理論、又懂專業的青年教師競相湧現。

抓牢理想信念教育,更有章法

「井岡山上4次參觀、4次研討、2次專題教學、2次體驗教學,所觸及的史情、國情、社情、民情仍時常縈繞於心,對個人信仰、責任、平台、團隊的重塑影響至今。

赴井岡山現場教學已過去兩年時間,北工大數理學院教師翟天瑞依舊感觸頗深。

而在參加青馬班之前,他的生活軌跡只是單調地在「講台」和「家」之間做重複運動。

講座聽完就走、報告作了就散,傳統的教育模式無法喚起青年教師情感共鳴,怎樣才能使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更深入人心、更有實效?

不同於以往青年教師思政工作全面覆蓋的做法,北工大青馬班直指青年教師分布過於鬆散導致的思政工作淺層化、表面化、游擊化等問題,讓抓牢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更有了章法。

「當前北工大近千名青年教師分布在學校33個教學科研機構和25個職能部處中。

北工大宣傳部部長邱曉飛介紹,為凝聚這些青年教師,該校構建了黨委統籌、部門聯動的工作大格局:「一是把學習搬回課堂,每周由馬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資深教師著重就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進行授課;二是引入翻轉課堂,分小組進行主題討論,讓交流和碰撞成為常態;三是設計豐富的體驗教學,讓學員們在現場感受有溫度的馬克思主義。

傳播課堂正能量,更有底氣

5萬餘字的《青馬通訊》、13萬字的自編教材、百餘學時的培養課程……

如今,這100餘顆由青馬班盡心培育的「火種」在學校漸成燎原之勢,他們向青年學子傳播正能量時,更有底氣。

「原來也找入黨積極分子談話,但總是老三篇:說入黨動機、學習成績,再談未來計劃,浮在表面、聊不深入。

一期學員、生命學院教師趙麗嬌上完青馬班的課程後,不僅自身理論積澱更豐厚了,跟學生聊起來也更走心了,「現在再跟入黨學生談,不再是考官盤問的氛圍了,而是真正走進彼此內心。

平時學生有升學、就業的疑惑,也總愛來找我。

「只有自己身上有了正能量,才能傳導給學生。

」同樣是一期學員,外語學院教師邵輝把自己從青馬班學來的知識融入到了日常教學中:「在開《跨文化交際》這門課程時,我發現很多大學生對國外、西方很感興趣,卻對自己生活的土地知之甚少。

我就給他們布置調研作業——去北京的胡同、街頭巷尾跟外國人交流。

結果孩子們發現,當外國人很感興趣地問起有關中國文化的問題時,他們卻張口結舌、說不出話,這時再適時引導他們對祖國的愛與認同,事半功倍。

參與學校發展建設,更有動力

前不久,作為「學員導師」,北工大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主任閆建卓參與了青馬班舉行的「大改革里的小舉措」主題論壇,學員們對於學校建設發展的諫言令她深受啟發:「課堂上的青年教師專注於專業教學和理論學習,課堂外的他們同樣心繫著教育事業和學校發展。

人才工作改革與創新、科技項目管理改革、學風建設與班級管理等內容的研討精彩紛呈,這也是在豐富的培養環節中,讓「青馬」學員、材料學院教師馬曉宇感觸最深的:「論壇不僅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搭建了青年教師與學校的溝通橋樑,讓我們參與學校發展建設更有了動力。

如今,一批青年後備幹部已經通過青馬班這個平台成長起來,他們自發組織小型教育管理論壇、積極參與學校各項公益性活動、相約一起帶領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青馬」品牌日漸形成。

學員們紛紛表示:「在這裡,又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熱情與潛力,同時認識了一群具有相同熱情與潛力的人。

而在北工大黨委書記鄭吉春眼中,青馬班正是一項為學校培養「種子」的重大工程:「我們希望能通過青馬班,既帶動廣大青年教師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理想信念,又促進他們思想凝聚、以點帶面,積極參與學校發展建設,真正培養出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湛的『引路人』隊伍。

【短評】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引路人」隊伍

長久以來,淺層化、表面化、游擊化是困擾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題。

如何在分散的狀態下將青年教師擰成一股繩,將其打造成一支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高素質的「引路人」隊伍,值得每個高校思考。

北工大青馬班的實踐告訴我們,不僅針對大學生的思政課堂要把握好「事、時、勢」,針對青年教師的思政工作同樣如此:既要在教學內容上強化實踐導向和問題導向,增強實效性;也要在工作方式上有所創新,通過社會實踐等搭建平台、凝心聚力,增加親和力;還要引導青年教師要站位高遠,通過組織大規模論壇、研討等,將自身置於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洪流中。

內容來源:12月16日光明日報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期編輯:鄧暉 邢妍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