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教學,什麼最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MOOC教學的關鍵,不在於錄視頻,也不在於做幻燈。
最重要的是賦能。
賦能的具體方法,是在認知資源和學習者之間,建立豐富而有效的連結。
疑惑
2017年7月,我參加了第四屆中國MOOC大會。
會議傳達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大規模的MOOC建設即將開始在全國推廣了。
資金、政策已經準備好,連試點工作都已經在福建和陝西等地完成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你所在的學校也會開始鼓勵老師們做MO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
自從2012年興起以來,MOOC已經歷經5年多的發展,相信對於這個概念,你已經不再陌生。
可是,如果明天學校分派你去做MOOC。
你該怎麼做?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要麼是趕緊改幻燈,要麼是去化妝——我得錄視頻啊!
專業的視頻製作公司也是這麼想的。
這次會議可把他們忙壞了,一直在發名片、加微信,希望把所有潛在客戶一網打盡。
問了一下價格,每課時的視頻錄製,根據具體情況,大約1-2萬元。
有條件的學校,可能還會自建新的MOOC平台與MOOC聯盟。
這樣需要的花費,至少還包括系統開發、雲存儲、視頻直播等,當然還有不菲的運維成本。
你先別忙著跑去化妝。
容我問一句,MOOC教學,什麼最重要?
有些事情,如果定義上就沒搞清楚,盲目去做的結果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例如前幾年同樣轟轟烈烈建設起來的精品課,在這次與會專家的口中,99%將被直接丟棄掉。
那都是錢啊!
雖然製作MOOC的費用不會是授課老師自掏腰包,但是錯誤的方向有高昂的機會成本。
你可能會因此錯失MOOC浪潮帶來的大好機會,只能做一個失落的旁觀者。
往正確的方向上前進,即便路走得慢一點,也比向著錯誤的方向上飛奔來得有用。
所以,別急著錄視頻。
讓我們通過本文分析一下,MOOC教學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關鍵
自2013年起,我選修過多達數十門的MOOC課程。
其中獲得正式證書的有20多門,包括3門Coursera專項系列課程(Specialization)證書。
與許多老師不同,我學MOOC不是為了「偷藝」,即旁觀一下別人怎麼上MOOC。
我是真真正正去做學生。
因此,我從學生的真實角度感受到了許多不同MOOC教學方法帶來的學習效果區別。
此外,我還花錢上了一些在許多人看來不屬於MOOC的課程。
雖然現在MOOC也有許多收費了,但這些課程的價格,比一般意義上的MOOC要貴多了。
例如李笑來的新生大學、陽志平的認知寫作學等。
我在羅胖的得到App上甚至獲得了「得到大神」勳章。
這麼多不同類型的課程修下來,我得出的結論是:MOOC教學的關鍵,不在於錄視頻,也不在於做幻燈。
最重要的是賦能。
賦能的具體方法,是在認知資源和學習者之間,建立豐富而有效的連結。
這個結論,你可能覺得過於抽象。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從傳統教學到MOOC的發展演化。
我會帶你從連結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個演化過程。
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怎麼了?
困局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
傳統教學,就是通過教師,把認知傳遞給學生。
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了數千年。
今天我們對它指手畫腳,罵來罵去,實際上經常忽略了它的使用場景。
傳統教學的初衷,根本就不是用於現代學校教育的。
它更適合師徒相傳的一對一討論式教學。
不信,你看看《論語》記錄的對話就好。
在古時候,這種方式一直在私塾教育中應用。
有趣的是,直到今天,傳統教學方式依然有廣闊的市場。
我說的不是學校課堂,而是大學生樂於兼職的家教行業。
從事家教的,往往是低年級的大學生。
他們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接受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等必要師資培訓。
但是他們的教學效果卻並不差。
否則在這個競爭激烈、評價嚴苛的市場中,怎麼可能長期掙得到錢?
他們做的,其實就是從小到大學校老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翻版。
為什麼家教用傳統教學方法沒問題,在學校用起來就有問題呢?因為這是試圖用手工方式實現工業化。
有些人頭腦中,總有一種誤解。
認為教育跟牧羊一樣——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
在他們看來,好馬會跑不吃草,小車不倒只管推。
課堂上多放幾個學生,不就跟家裡吃飯來了客人,多放幾雙筷子一樣嗎?
他們還會想當然地設定,所有學生的思考方式、興趣點和學習進度都是一樣的。
因此,只要能給一個學生講明白,其他人在旁邊聽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你說的那是複製人好不好?
一群地球人組成的群體,哪是這樣同構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
即便面對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授課內容,對不同知識點理解難易和吸收快慢也千差萬別。
北京大學許雅君教授在演講中舉過一個例子。
她上課的時候,第一排正中間坐著個男生,低頭抱著智慧型手機玩兒遊戲。
一節課手沒有離開過螢幕。
但是問他什麼問題都能當場正確解答,一學期玩兒下來,最後考全班第二。
聽眾發出笑聲和讚嘆聲,說這個孩子真聰明!
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門課的知識,那個男生明明只需要花5%的時間就能掌握,為什麼非得要讓他來上課啊?這時間把他扔在自習室或者圖書館,能學多少東西啊!
也正是如此,許老師才篤定開始走上MOOC教學之路。
老師原本只需要和少數學生建立強有力的雙向連結。
現在卻必須和許多學生同時建立連結。
連結的效果如何保證呢?
一個現代學校里的班級,小班也該有20人,大班有50、60甚至更多。
一個老師面對這麼多學生,還得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完成必須的教學動作。
試問老師能怎麼辦?
沒有責任心的老師只能照本宣科。
因為他清楚,如果讓學生自由提問,就沒有下課的日子了。
所以,他的課堂上,師生間原本雙向的連結,變成了單向的輸出。
學生沒有機會向老師提問,更不要說交流探討了。
好的老師會把上課講授部分儘量化簡,擠出來時間做個性化答疑。
也就是掙扎著儘量維護更多連結的質量。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就需要讓學生來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這種掙扎的結果,就是一次教學形式的顯著變化——翻轉課堂。
翻轉
在維基百科上,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定義如下:
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先由學生在家中看老師或其他人準備的課程內容,到學校時,學生和老師一起完成作業,並且進行問答討論。
由於學生及老師的角色對調,而在家學習,在學校完成作業的方式也和傳統教學不同,因此稱為「翻轉課堂」。
這兩年,「翻轉課堂」跟隨者「混合式教學」等概念一起火了起來,被認為具有良好的授課效果,而且是教育的未來方向。
其實這個世界上,哪裡有什麼免費的午餐?
翻轉課堂並不是什麼神跡(miracle)。
它不過是在強力作用下,讓學生在教師之外,又建立了其他通向認知資源的的連結。
仔細想想,從小老師是不是就提醒過你要做課前預習?甚至還要家長監督簽字?你堅持下來了嗎?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把目標提高了,讓你「學會自學」。
請問你真的學會了嗎?
大部分人可能跟我一樣,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麼你可能好奇,那些做了預習和自學的人收效如何呢?
李笑來上中學的時候,開學之前一拿到新學期教科書,就先從頭到尾看一遍。
這樣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專聽那些有問題的環節,不明白再問老師。
有時候不用問,就自然懂了。
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多了一條通向認知的連結,效果就是不同。
翻轉課堂有效嗎?
不一定。
站在連結視角來看,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翻轉課堂建立的連結,是參差不齊的。
有求知慾,而且自學能力強的學生,一下子被解放了。
不僅課前可以獲得老師提供的完整學習路線圖和載體資源,而且因為學有餘力,還可以在課上充分討論,甚至為別人講解輔導。
教是最好的學,這一點老師和學霸們都清楚。
但是那些求知慾不強的學生,情況反而變得更糟糕了。
因為他們課前根本就不會去看,或者不認真看老師布置的內容。
這樣不僅沒有增加和載體之間的連結,甚至連原先和教師的單向連結都變得更弱了——老師默認學生課前學習了資料,所以對相關內容不再詳細講解,而是一帶而過。
這部分學生就更加聽不懂,「從入門到放棄」的周期大大縮短了。
所以,翻轉課堂在不同的環境裡,效果截然不同。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但是,人們大都看不到硬幣的另一面。
有的老師,採用翻轉課堂之後教學效果確實明顯改善。
於是信心大增。
他們更加努力地建設課前學習的資源。
除了書籍、論文之外,還儘量補充多媒體內容。
例如語音、圖像。
有的老師,還會把自己上課的視頻錄製下來,作為資料提供給後面的學生們。
幾輪課下來,資源更加豐富了,教學效果的明顯改善讓名校教師們信心爆棚。
他們會就此止步,把這種殺手級別的教學方式改革,僅僅用於課上這幾十個學生嗎?
顯然不會。
他們的目標是改變世界。
開放
網際網路的特點是信息傳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老師只需要把教學資源公布在網上,不僅本校的學生可以看,外校的學生也可以看。
本世紀初年,MIT等名校開始宣布開放課程給全球學習者,敞開大門歡迎所有人。
這些課程,已經具備了開放特性。
從前你想學MIT教授的課程,是需要考試才能被擇優錄取的。
現在,只要你有一台能聯網的電腦,就可以「上課」了。
從2006年到2011年間,我學習和瀏覽過若干門MIT的開放課程,親眼目睹過平台上的資源是如何的參差不齊。
有的課程,例如6.001提供全套視頻、練習和作業。
有的課程卻只有一些非常簡單的幻燈和文字閱讀材料。
有的甚至只是告訴你書名,想看自己買去。
教育者們興高采烈,等著收穫一次全球普及優質教育資源的碩果。
這種熱情,體現在字幕的翻譯上。
MIT的許多開放課程,都被翻譯成了許多國家的文字。
世界各國,也在紛紛建立本土的開放課程。
試圖把大師們的授課精華保留下來,利用網絡造福所有學習者。
但是效果怎麼樣?
如果效果好,我們就不用對MOOC感興趣了。
原因在哪裡?從連結角度上看,全球的學習者獲得了和MIT等名校學生一樣的載體連結,這固然是個進步;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和MIT的教師之間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連結。
即便課程發布了教學視頻,錄像里的老師也不是老師,只是載體而已。
那時候,已經有其他學校的老師試圖採用混合式教學手段了。
例如讓學生課前學習MIT公開課裡面視頻和文字材料,上課討論。
這樣不是剛好補齊了缺失的教師環節嗎?效果是不是會非常好呢?
未必。
此時翻轉課堂的問題暴露無遺——不是每個學校,都學霸遍地。
近年來不同的科學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結論:好大學和差大學之間,師資水平的區別,遠遠不及學生總體求知慾望的區別。
好大學裡,「我要學」的人占多數。
那些沒有目標,而是「要我學」的人在同儕壓力下,就不得不跟著跑,於是也學得好。
這個事兒我非常有體會,有空細講。
差大學裡,「要我學」的人占多數。
那些有奮鬥目標,堅持「我要學」的人在同儕壓力下,根本飛不起來。
時間長了,他們中的有些人也就懈怠了。
所以,許多二、三流大學裡,老師面臨的困境是——學生們課前根本沒有按照要求去讀書和看視頻。
尤其是,學生們紛紛表示,不喜歡看MIT等名校的教學視頻。
理由聽起來很簡單而充分:
視頻里的老師在給其他人上課啊!又不是給我上,我為什麼要看?
於是,龐大的學習者群體無論是和教師,還是和載體,都沒有真正建立有效的連結。
因為缺乏必要的有效連結,MIT的開放課程搞了10年的實驗,並沒有如預期一般大獲成功。
2012年,換MOOC登場了。
在線
你可以把MOOC的誕生歸結為很多因素。
例如硬體功能的提高,並發在線人數接納能力的增強,以及數據分析和處理水平的改善等。
然而,你可能忽略了,MOOC三大平台,即Coursera, Udacity和EdX,與MIT開放課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線這一條。
你可能覺得我在故弄玄虛——MIT的開放課程難道不是在線課嗎?
還真不算。
什麼叫做在線?不是課程錄像在線,而是老師在線。
錄像放上去,老師就功成身退了?開什麼玩笑?
老師得在線掌控課程。
掌控的方法是給大家出練習題、留作業、考試和答疑。
總結起來,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有反饋。
有了反饋,學習者才能清楚,自己做的到底對不對。
有了答疑,學習者的疑問才真正有可能被高效地解決。
由此,在線學習者才真正能通過載體和教師這兩條連結,與認知搭建起有效聯繫。
然而,這個模式在初始的時候,根本難以為繼。
猜猜為什麼?
因為老師們快要累死了。
每一節課,都會湧現出許多的問題,畢竟學生人數是個龐大的基數。
光是判作業和批改試卷,就足以讓人崩潰了。
你事先根本無法預料,究竟會有多少人來選課。
可能一期的選課人數,超過你在學校一輩子教過的學生總數。
有人說,那還不簡單?可以用計算機判卷啊!
對。
可是你說的只是客觀題。
主觀題怎麼辦?
學生編了一段程序,你可以用電腦運行和評判。
但如果學生寫了一篇作文,你也要用電腦來判嗎?
面對世界各地的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和要求(例如製作中文字幕),前文提到的許雅君教授累到突發耳聾,甚至有永久失聰的危險。
休息了很長時間後,才恢復過來。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老師是超人。
這種磨礪,你真的做好打算嘗試了嗎?
好在你不再需要面對這個惱人的問題了。
因為它已經被解決了。
猜猜看,老師們用了什麼奇招?提示一下,還是和連結有關。
規模
招數很簡單。
計算機網絡中,稱之為「分布式」。
一個你可能更熟悉的名字,叫做P2P(Peer-to-Peer)。
我們提到了學生和認知資源之間的兩個鏈條,分別是教師和載體。
站在學生的角度,連結比以往更多了,一切都很美好。
但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情況就很糟糕。
因為一個教師需要同時連結的,不再是一兩個、幾十個,而是無數個學生。
教師就好比是伺服器,上面放了一首歌。
學生好比客戶端,每個人都想下載這首歌。
所有人蜂擁而上,到伺服器這裡爭搶帶寬來下載同一首歌曲。
什麼結果?伺服器崩潰了。
在計算機網絡界,解決的辦法就是把客戶端也都連接在了一起。
這樣,只要有一個人從伺服器下載了這首歌的一部分,他就成了另一個源頭,大家可以從他這裡同時下載。
每個人,既是下載者,也是上傳者。
這不就是那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嘛?
老師的角色,是規則制定者。
他需要設計規則和制度,把學生們有效地聯繫在一起。
例如設立討論區。
在討論區里,學生的問題不只老師能看見,其他同學也能看見。
一個問題拋出沒多久,就會有學優生跑出來解答,或者有學困生跑出來「+1」了。
有時候,兩個學生可能還會因為不同的解法產生爭議,於是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旁觀者和後來的學習者也可以通過閱讀甚至參與這些討論對話,獲得更為深刻的認知。
老師(包括助教團隊)當然還可以親自答疑。
但是只需要去解答那些沒有其他學生能夠解答的問題。
說實話,這樣的問題真是不多。
不僅是答疑,即便考試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例如我選修的Duke大學《統計學與R》課程。
從頭到尾全都是「Peer assessment」。
每次不僅要交作業,而且必須至少評3個同學的作業,才能獲得自己的作業分數。
教學團隊只需要負責仲裁就好。
寫到這時,不知為何我腦子裡閃現出莊子那句「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在這種同儕壓力下,許多平時課堂上鬆懈倦怠的學生,也會精神百倍的。
因為與線下課堂的相互評判不同,他知道評分時沒人會礙於情面手下留情。
簡單的論壇和同儕評分規則設置,就在無數的學生節點間加入了許許多多的連結。
知識可以來自於書本、錄像,可以來自於老師、助教,也可以來自於無數的同學。
學習者中真的是藏龍臥虎,有的創造性解答連老師看了,都拍案叫絕。
反思
站在連結的角度,我們重新審視了MOOC發展演變的過程。
MOOC的魔力,無非是學習者和認知間的連結發生了重構。
但是為什麼說這是一種「賦能」呢?
MOOC並不能直接改變學生的求知慾。
一個學生如果就是不想學數學,那他根本就不會來上你的數學MOOC,即便是被逼迫著來,也未必能順利完成。
但是MOOC卻可以讓想學習卻學不好的學生改善境況。
最著名的例子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Khan最初,只是在輔導自己的表親。
他的表親——一個小姑娘——對於數學談不上厭惡,而是徹底的恐懼。
因為她從來就沒有能學會過。
從她原先的境況來說,接觸到的載體是不夠好的。
她的教科書顯然無法幫助自己提升數學能力。
而且,不難推斷,她平時接觸的老師,也沒有幫助她建立對於數學足夠好的認知。
Khan的手把手輔導教程,徹底改變了表親的人生——在這裡,她第一次和優質的認知資源載體發生了有效連結。
數學成績從此突飛猛進。
MOOC讓那些想學好一門課程,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建立連結的人有了機會。
如果你計算完成優秀課程獲得證書的絕對人數,會發現已經非常可觀。
從賦能的角度講,MOOC就是成功了。
但理解了賦能和連結,我們就不必要對MOOC的通過率苛求。
因為許多人註冊了課程只是來嘗試的,MOOC從原理上,就無法保證他們會一直堅持。
因為賦能的特性,MOOC確實可以改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讓許多經濟不發達地區的人,可以享受到與一流教育資源連結的機會。
作為老師,你真的不需要在視頻和幻燈製作上花費過多的心思。
對於賦能這個職責來說,它們當然有用,卻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建立豐富而有效的連結。
我們說說豐富這個詞。
連結的數目多了,自然是豐富。
但同樣,連結的類型多了,也是豐富。
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樣的顏值、鏡頭感與表演天賦。
何必非得在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兒上設立如此高的門檻呢?
如果你嗓音好,可以做音頻資料。
把你的課程用充滿磁性的語音展現給更多人。
許多人的學習時間都是碎片化的,他們需要再跑步或排隊的時候學習。
這個時候,聲音比視頻更適合他們。
如果你文筆好,可以寫文章。
把那些適合用文本表達的內容(例如電腦程式設計)清晰展示,讓別人一步步上手跟著學會。
如果你願意分享,可以把自己找到的好教學資源連結給你的學生,甚至更多的人。
讓大家都有第一時間接觸到優秀載體的機會。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不同類型的連結,為MOOC的發展添磚加瓦。
千萬不要忘了,MOOC教學中,僅僅提供載體是不夠的。
你要建立和維護與學生間的連結,尤其要注意建立和鞏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連結。
惟其如此,你才可以聲稱自己在做的是MOOC。
站在賦能的角度,我們沒有必要涇渭分明地說哪些平台是MOOC,哪些不是。
得到App是付費知識服務平台,但訂閱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算不算MOOC?《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算不算MOOC?
這些課程,確實讓千千萬萬的普羅大眾有機會用非常低的成本,體驗到清華北大一流教授的課程內容體系。
每周末,薛老師和寧老師都會親自用音頻來答疑。
而且這些專欄都有留言區和學習小組,學員之間也有機會建立充分的連結關係。
事物是紛繁複雜的。
在其中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洞察。
今天文章的結尾,我願意將吳軍先生《矽谷來信》中的一段文字分享給你。
當大家投資都不理性時,你的機會就來了,當大家都在做表面文章時,你晉升的機會就到了。
同樣,當大家都在炒作概念時,就給予了你使用新思維改變一個現有產業的機會。
祝近安!
討論
你學習過MOOC嗎?你製作過MOOC嗎?能否結合你的親身經歷,談談你認為MOOC教學中,什麼最重要?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如果你身邊有教師朋友,也歡迎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到我們的討論中來。
慕課、微課、翻轉課堂
MOOC是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展於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課程範圍這些課程跟傳統的大學課程一樣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初...
上課只能在教室?NO,已進入混合式學習時代
如今,市場在變、技術在發展、政策在開放,這三個關鍵因素導致了教育行業的變革。科技融入教育成為標配,學習者正在成為新型教學關係中的主體,因此傳統課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學習方式所取代。那麼,什麼是混合...
「顛覆論」下的慕課反思
2008年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或「慕課」)首次出現,其井噴之勢始於2011年秋,同時,Coursera、edX與Udacity...
「慕課」轉型:MOOC+SPOC模式 變軌中國高等教育
本報記者陳海銀廣州報導學生輪流上台講解知識點,任課老師在台下提問,這是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微觀經濟學課的翻轉課堂的情景。「每位學生在課前都要利用課程指定的慕課(MOOC)資源把該學的知識點學完...
雲教育環境下的新教學方式——翻轉課堂
高雲峰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先教後學,所謂「翻轉課堂」是先學後教,把教與學的秩序「翻轉」。翻轉課堂最早是為了轉化差生而發明的,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脈一個坐落在山區鎮上的高中,許多學生由於走讀上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