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領導怎樣管好「老」員工——做到「四要兩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如今,有不少「90後」開始進入管理崗位,資歷更深、年齡更大的「80後」和「70後」企業高管不禁擔憂他們能否很好地完成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的身份轉換。

其實,「90後」管理者只需要做到以下「四要兩不要」,企業高管就毋需為他們心憂。

1、要保持謙遜

為人謙遜要求我們要善於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不論別人怎樣誇獎你,你都要明白自己還遠不是個盡善盡美的人。

與謙遜的人相處,你會發現他在克服困難或實現組織目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堅韌不拔的毅力;

與謙遜的人相處,你會發現他在與你談話和交流中的語氣是如此的讓你信服和心悅;

與謙遜的人相處,你會發現他能夠體諒你的不易,能夠寬容你一時的缺點。

如今,新晉管理者們的下屬多是「90後」,甚至「80後」。

對於同齡人,謙遜是緩解嫉妒和敵對情緒的最佳方式;對於年齡比自己大的前輩,謙遜是一種禮貌和尊敬,能有效獲得前輩對你工作上的支持。

另外,謙遜還能讓你在招聘新員工時給對方留一個良好的印象而吸引他們加入你的團隊。

2、要善於傾聽

傾聽真的是知易行難。

它並不是簡單地聽到了,因為「聽著」的不僅是耳朵,還應有眼睛、腦和心。

就是說,我們所謂的「傾聽」除了聽對方講話外,還要觀察講話人的神情、體態,甚至需要進一步地用心揣摩對方說話的意圖。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管理者在傾聽下屬的匯報時並不只是從單方面的去了解情況,更有效的傾聽應該是360°地傾聽周圍其他同事和上下級的言談。

畢竟,人們在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定的語言情境,然後根據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去過濾和處理信息,最後有意或無意地基於自身利益考量而對他人說話。

作為管理者,應該有這個能力傾聽出下屬話里話外的意思。

作為新晉管理者,如果本身就是從自己所管理的部門裡脫穎而出的,那他在傾聽下屬匯報時可能會更加容易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

但如果新晉管理者是從其他部門或者其他公司空降過來的,那麼,上任伊始就應該耐心地傾聽以了解所管轄部門的日常工作情況。

3、要懂管理分配原理

剛上任的時候,難免會碰到下屬對新晉管理者陽奉陰違的情況。

這個時候,管理者就需要用到管理分配原理了。

所謂管理分配原理,就是當下級向管理者就某個事件請求給予指示或決策的時候將決策權交還給下屬讓其自行決定。

和授權不一樣的是,授權往往是為了便於下級更快、更直接地處理事情。

而管理分配原理的應用情境更多是將影響下屬的決策權交由當事人自行處理,管理者不去考慮各方的利益而讓他們自行權衡利弊。

例如,從來都是單獨出差的某公司業務員A突然要求與業務員B合夥出差,理由竟然是路途偏遠——這擺明了是給新晉管理者的工作找麻煩,難道業務員B能為業務員A修路不成?而懂得管理分配原理的新晉管理者對業務員A說:「好吧!去吧!不過這個項目只能有一個承擔人,你得承擔你們兩個人的營銷費用哦!」業務員A考慮了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單獨出差。

讓員工自行決定自己的行為,一方面有利於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杜絕了不成熟管理者的決策對其他人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4、要展現專業實力

沒有誰願意追隨一名平庸的管理者,當然,極少有管理者能處處顯得卓越超群。

但只需要他能在進行重大決策時適時展現出強大的專業實力,對於信仰「強者至上」的下屬必將追隨。

既然是新晉管理者,既然是初來乍到,下屬對其管理能力還不甚了解。

這個時候,新晉管理者需要適時展現自己的專業實力以贏得下屬的尊重。

一般來說,管理者的專業實力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專業知識,即與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等;

決策能力,即對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能迅速做出判斷,果斷採取行動;

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即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準確的分析及採取有效的解決方法等;

協調及合作能力,即建設和凝聚好自己的團隊,協調與其他部門的工作關係以及資源調配等幫助下屬們提高工作效率。

5、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過去,「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講新上任的官員開始履新時有些勁頭,他們必先做兩三件於百姓有益之事,至於事後是否還會不斷地做好事則難說了。

而在現代企業,「新官上任三把火」已經和過去的涵義有所不同了,它更側重在管理者上任伊始通過就某個事件中犯錯的人進行懲罰來為自己樹立威信。

當然,也有人通過宣布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工作範式或規則來強調自己的存在和權力。

但是,實際工作時我們發現這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作風非但不能確立新晉管理者的地位和威信,反而讓下屬們同仇敵愾地站在了管理者的對立面。

現如今的「90後」崇尚快樂工作,崇尚平等,甚至隱隱有跡象表明他們開始蔑視權威。

一旦觸怒了他們,不定什麼時候選擇用腳投票辭職走人。

史蒂芬·羅賓斯在他的經典管理學著作里把管理者定義為「他通過協調其他人的活動達到與別人一起或者通過別人實現組織目標的目的」。

這就說明了管理者最起碼不能和自己的下屬們處於對立或敵視狀態,否則管理者就無法有效地協調他人的活動,更無法與下屬們或者通過他們實現組織目標。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新晉管理者並不需要一開始就那麼張揚,以溫和的方式慢慢融入已存的團隊,消解他們對自己的不解和敵視,與他們打成一片、和睦共處才是新晉管理者最後完美掌控團隊的最佳方式。

6、不要成為問題解決者

過去的不少「60後」和「70後」管理者凡事都喜歡親力親為,這就使得下屬們養成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工作態度,什麼問題都喜歡先請示領導——這種現象在如今很多國企或央企仍然屢見不鮮。

一方面,滿足了領導內心的權力欲和虛榮心;另一方面,下屬不至於在工作中犯錯而受到懲罰。

於是,下屬們開始變得不再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了,更漸漸開始不再向領導提建議了。

當然,除了剛入職場的「菜鳥」大學生還有那份熱血和激情時不時提提意見、談談個人想法,但他們的這類意見和想法往往並不成熟,甚至顯得幼稚。

最終,職場裡的員工只匯報問題,卻不再主動為管理者提供解決方案了。

他們滿足於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並且他們評估自己勝任自己崗位的標準是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上級指派給他們的任務。

難道提供解決方案是管理者的職責嗎?

並不。

管理者確實有這個能力提供問題解決方案,但新晉管理者要想在職場上走得更久、更遠、更成功的話,就必須視自己為問題解決流程的推進者,而非問題解決者本人。

如果管理者能夠承認「我不確定答案是什麼,不過我想聽聽你們有什麼建議好嗎」?這難道不更能說明他具備管理技能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具備這12種能力,你也可以做管理!

管理二字在很多人的眼中,既熟悉又神秘,甚至有一些身處管理層的管理者,可能也只是知道它的含義,卻很難抓住它的核心本質。法國傳統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曾說過:「管理就是預見、計劃、組織、領導、協調和控...

管理的學問

管理是一門科學,要做好一個管理者,不但要有好的情商,還應有相應的技能。一個善於管理者,首先應了解組織內部員工及他們互動的狀況,傾聽員工心聲,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一個善於傾聽者才不至於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