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球場如何服務於產業?幫裝備生產商找到最合適的消費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球拍製造商們已經開始利用科技幫助球員們選擇適合的裝備,但球員選擇球拍的過程普遍仍不具備科學性。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墨爾本,澳大利亞——坦白地講,這塊智能球場看上去並不如我想像中那般「智能」。

在上月進行的澳網期間,我曾身穿網球服前往位於墨爾本公園的國家網球中心,在室內訓練場參加了一場由監控系統記錄的擊球練習。

我所在的球場是連續幾塊場地中的最後一塊,第一眼看去,這與之前那些標準球場並無不同。

劃線、球網與丙烯酸合成材質的藍色表面,這些要素很難將這塊場地與公開賽上所使用的球場區分開來。

我的嚮導,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官員馬夏·雷德(Machar Reid)隨後向屋椽指去。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11台攝像機,以及一塊巨大的、高懸於球場之上的平板顯示屏。

其中8台為鷹眼攝像機,這款網球追蹤設備已經是網球界的老面孔了,在經過了足夠多的考驗後,鷹眼已經成為了主要賽事中檢驗線審判罰的有力工具。

這類所謂的「智能球場」正在蓬勃發展,以數據與視頻的形式快速給予球員們擊球與移動方面的反饋,目的在於提升指導效果,並吸引網際網路一代參與進網球運動中去。

業內知名的PlaySight公司於近期在全美興建了32塊智能球場,均位於包括奧蘭多諾娜湖在內的美國網球協會下屬的國家級網球學校。

但對雷德和他的團隊而言,這裡的智能球場卻有著其他用途。

這塊場地的設計初衷是測量球拍與擊球表現的細微差別,為精英球員們在選擇裝備時提供更可靠的比較方法。

「球拍是球員賽場表現中的重要一環,關係著對球員而言十分關鍵的獎金數額。

正因如此,一些球員選擇裝備的方法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雷德在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的頭銜是「創新分析師」,這給了他無限暢想的權力與空間。

球拍製造商們已經開始利用科技幫助球員們選擇適合的裝備,但據雷德透露,大部分球員依然在憑感覺選擇球拍,儘管科技為他們提供了確鑿的依據。

雷德表示,他相信憑感覺選擇球拍並不可靠,網球界早就應該引入一套更具分析性的方法了。

球員與球拍公司簽約意味著可選球拍的範圍受到了不小的局限,但即便沒有商業上的約束,球員選擇球拍的過程通常也不具備科學性。

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官員馬夏·雷德在國家網球中心參與分析性擊球練習。

開設智能球場的目的在於減少球員在選擇裝備時的隨意性。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在很多情況下,你把朋友的球拍拿來試試,換拍就算完成了。

僅僅是出於好玩的心態。

」在男子網壇排名世界第62位的美國球員瑞恩·哈里森(Ryan Harrison)說。

雷德與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希望減少球員在選擇裝備時的隨意性。

為了證明方法是否有效,他們邀請我,一個52歲,對職業球員造成不了任何威脅的前威廉士學院的NCAA三級網球選手去當小白鼠。

話雖如此,打網球依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擊球練習的前一天晚上,我需要提前制定目標,以配合實驗:在切削的單手反拍上側重精確性與握拍;正手和發球則更注重力量。

按雷德的話說,「如果將球拍與擊球的不同特性同時考慮在內的話,一共有大約20萬種可能的組合。

但根據我的目標,與百寶力、海德、威爾遜與尤尼克斯等球拍公司有合作的雷德團隊只準備了三款球拍模型,每款模型有兩款球拍可供選擇。

這六款球拍的拍線張力相同,不同的是拍線組合。

與普通球拍不同的是,我的拍子經過了一番「打扮」,這也是雷德團隊的標準流程:塗掉拍框上的噴漆,以遮蓋住拍子上的品牌標誌。

「這麼做是為了避免你受到對球拍偏見的影響。

」雷德表示。

但這種做法可能並不能起到預計的效果,舉例來說,即便沒有品牌標誌,經常打網球的人也能一眼認出百寶力球拍那與眾不同的拍框。

「但你不一定知道球拍模型,」雷德說。

「你也不知道拍線的具體情況。

智能球場對球員動作進行細節性分析。

防止傷病,尤其是上肢傷病的發生,將是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的主要長期目標之一。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很有道理。

就這樣,在來迴轉動的攝像頭下,我連續打了幾個正手抽球與反手切削。

與此同時,墨爾本維多利亞大學運動科學專業的博士生林登·克勞斯(Lyndon Krause)與奧利維亞·坎特(Olivia Cant)則在場邊用筆記本電腦對數據進行著記錄與處理。

配合我擊球的是雷德,順便說一句,他打球相當不錯。

首先進行的是正手練習:一開始,我們兩個站在底線打了不下10個球,之後他又站在離球網稍近的地方給我餵球。

為什麼有兩種選擇?因為對一個球員,至少對我而言,接餵球時更容易重複打出此前的擊球路線。

跟上雷德的節奏倒是其次(但也夠讓我受了),最難的是我要在頭腦中時刻提醒自己那六款球拍間的細微差別。

「我們通常不會給職業球員配備六款球拍,」雷德說。

「他們的需求總是十分具體。

隨後,從令人滿意的2號球拍(輕輕一擊便能打出驚人的力道)到惱人的5號球拍(球接觸拍面時的雜音過多,像蹦床一樣),我記下了每款球拍的特點。

儘管到最後我的思緒已經有些混亂了,但我還是設法按每次擊球的情況對我青睞的球拍進行了排序,並根據顯示屏中呈現的擊球過網成功率、擊球落點以及球速等數據,與雷德進行了探討。

然後,我嘗試著將球打進發球區,作為最後的收尾。

開始幾個球我打得還不錯,後來就沒了運氣。

在博士論文中對發球進行了分析的雷德最後給出了我建議。

「對我們這種年紀的人而言,拋球就是容易向右偏。

」他說。

下一球,我有意控制了我的動作,將球直直地拋向頭頂——變!——果然,一個強有力的成功發球。

運動科學專業的博士生林登·克勞斯(左)與奧利維亞·坎特(右)在擊球練習前布置場地,教練彼得·勒·努里在一旁觀察。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你有沒有意識到你影響了實驗的完整性?」我問雷德。

「我實在是克制不住。

」他回答道。

第二天,雷德和他的團隊向我展示了一份10頁的「表現報告」,其中的諸多表格反映了我的擊球精度與力量等屬性。

報告顯示,綜合來看,六款球拍中最適合我的是尤尼克斯Ezone DR 100藍搭配聚酯-腸線拍線。

我發現,就規格而言,這和我目前使用的海德球拍十分相似。

報告同時指出,如果我想把旋轉和球速提升到新的台階,比我常用的更重一些的球拍(如百寶力AeroPro Drive搭配全聚酯線拍線)或許值得一試——前提是我要加強上肢力量,以降低受傷的風險。

這種清晰的呈現無疑是吸引人的,而防止傷病,尤其是上肢傷病的發生,將是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的主要長期目標之一。

在肩膀與手腕傷勢過於常見的網球界,任何有助於改善現狀的方法都有得到採用的機會。

「這項技術還沒有正式進入網壇,但我相信在幾年之內,它會成為網球的一部分。

」雷德還認為,鷹眼數據會幫助球員們更好地理解傷病風險。

「更多的數據呈現將會是關鍵,」他說。

「僅憑球員的擊球次數與球速等數字,你就可以對比歷史數據,向球員展示他們過去三到四周的負荷,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

目前大量鷹眼數據仍處於專有狀態,對於雷德的智能球場與邊上那間堆滿了「沒有牌子」的高端球拍的工作室而言,只有在職業選手尋求對球拍進行微調時,它們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

雷德透露,澳洲女子網球的兩位領軍人物,薩蔓莎·斯托瑟(Samantha Stosur)與達莉亞·加夫里洛娃(Daria Gavrilova)已經利用這套系統進行了拍線組合測試。

但倘若這套系統真能完全發揮雷德所預想的效益,更多比我這種網球記者強上百倍的網球選手很可能會參與進來,儘管再精確的數字也會有它的局限。

「我認為如果有提高自我的機會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會嘗試的,」哈里森說。

「但如果你的手實在無法適應某款球拍的話,也就彆強求了。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TheNewYorkTimes,作者Christopher Clare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參加網球培訓班讓你少走彎路

網球運動已贏得不少小夥伴們的喜愛,因為網球運動不僅可以帶來健康還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體育運動,有不少小夥伴們去報名參加網球培訓班來進行對網球的的學習,那麼關於初入網球這項體育運動都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欲速則不達,正確掌握網球發球的練習方法

發球,是網球最基本的一個技術,但並不是那麼容易發出一個完美的球。在看網球比賽的時候不難看出發球質量的好快會直接影響選手的進攻節奏。下面就為大家分析如何發出一個好球,如何正確的掌握髮球動作。發球是...

小孩學桌球技巧 桌球比賽的技巧

小孩學桌球技巧1、蓋住反彈球。一手直握或橫握球拍,另一手拿球。在球桌上一手拋球,另一手用球拍蓋住球,並輕輕按壓,要使球拍覆蓋反彈球於桌面與球拍之間,直到停住。這種練習主要是讓孩子熟悉球和球拍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