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回顧|8月MOOC熱文分享,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MOOC致力於為中國以及全球教育進步的思考者與實踐者,提供一個智慧集聚、分享思想、結識同道、共同實踐的開放開源平台

為了方便讀者了解專業文章熱點、關注專業動態,MOOC公號每月10日發布本月熱文,每年1月10日發布年度熱文匯總回顧。

本文作者搜索、匯總了2017年8月在MOOC公眾號發布的教育技術核心學術期刊論文,涵蓋熱文發布機構、科研人才、關鍵詞、摘要、項目基金、發布連結。

8月MOOC熱文分享,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1、發文作者(76人,按姓氏首寫字母排序)

曹培傑、陳純槿、陳麗竹、陳玲、陳敏、陳小格、董艷、范超、馮仰存、蓋瑞•馬特金、高幼萍、葛曉彤、耿春龍、耿潔、顧小清(2篇)、郭炯、郭紹青(2篇)、何克抗、何屹峰、胡秋萍、雷詩捷、李鳳英、李靜、李芒、李如意、李爽、李新房、李英蓓、李玉斌、李子運、劉宏傑、劉軍、劉名卓、劉清堂、麥可·J·漢納芬、歐陽忠明、潘天君、齊宇歆、錢冬明、錢小龍、邱偉華、任友群、沈書生、宋琳琳、蘇丹蕊、蘇宏、孫思、王春暉、王宏麗、王娟、王珊珊、王曉霞、王新強、王雪花、王亞如、王佑鎂、吳砥、吳亞婕、謝青松、徐峰、徐建、徐健銳、徐顯龍、許濤、嚴驪、楊丹、楊亞玉、余勝泉、袁松鶴、張進良、張思、張偉遠、張筱蘭、鍾紹春、鍾永江、周群

2、題目

《國際視野中開放大學的最新發展和關注熱點》

《網絡學習空間升級與學習方式轉變》

《信息技術提升了學生素養嗎?——基於PISA2015數據的實證分析》

《MOOC學習者身份認證模式的研究 ——基於雙因子模糊認證和區塊鏈技術》

《教師工作坊中的用戶行為投入研究》

《職業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基於全國職業院校網際網路學習專項調研的分析》

《從教學結構到學習結構:智慧學習設計方法取向》

《打通網際網路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最後一公里」》

《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發展,趨勢、矛盾與思考——基於《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報告》(GRALEI-Ⅲ)的解析》

《新興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發展趨勢與挑戰研究——《2017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

《批判性思維與網絡探究學習社區模型的關係》

《關於形成性評估與隱形性評估——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 ( 第四版 )》讓我們深受啟發的亮點之三》

《網絡學習空間變革學校教育的路徑與政策保障 ——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七》

《高等教育慕課的價值創造與盈利模式》

《我國教育信息化推進精準扶貧的行動方向與邏輯》

《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語文項目學習》

《技術豐富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知識存儲與共享學習空間(學習空間V1.0)與學校教育變革——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三》

《高等教育信息化應用核心評估模型研究》

《當前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綜述》

《電子書包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未來學校的興起、挑戰及發展趨勢——基於「網際網路+」教育的學校結構性變革》

《論高校教師十大網際網路思維方式》

《促進學生投入的生本學習設計框架——論定向、掌握與分享》

《職前教師TPCLK調查與多元化培養策略》

《個性化教育公共服務模式的新探索——「 雙師服務」實施路徑探究》

《從開放大學視角剖析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智慧教室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及成效》

《國際高等教育領域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例》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慕課商業模式的客戶關係解析》

3、關聯關鍵詞

MOOC、「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教育、2017地平線報告、ALE、GRALE、TPACK、TPCLK、貝倫行動框架、比較研究、差異分析、沉浸式學習環境、成人學習與教育、創客、創客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電子書包、發展框架、發展趨勢、泛在學習、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高校教師、高校實踐、高校信息化、觀點綜述、行為投入、網際網路思維、網際網路學習、活動設計、基於證據的評估設計、技術豐富、技術與教育、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價值創造、教師工作坊、教學存在感、教學活動、教學結構、教學實踐、教學支架、教育變革、教育公共服務、教育精準扶貧、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開放大學、客戶關係、理論思考、麻省理工、慕課、批判性思維、評估模型、區塊鏈、全球國家、認知存在感、認知建構主義、三通兩平台、商業模式、上饒經驗、設計策略、社會存在感、社區模型、身份認證、深度融合、生本學習、生態系統、數據驅動、雙師服務、雙因子模糊認證、網絡探究學習、網絡學習空間、未來學校、小組合作學習、心理建構主義、新興技術、信息化、信息化應用、形成性評估、學分認證、學習結構、學習者、學校教育、隱形性評估、盈利模式、應變發展、語文閱讀、在線輔導、在線交互、知識存儲與共享、職前教師、職業教育、智慧教室、智慧學習、自我決定理論、自主學習、總結性評估

4、發文單位(39家)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

東北師範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教育與職業培訓部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綜合改革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開放大學遠程教育與開放學習研究院

北京景山學校

北京中關村三小課程部

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大數據應用研究院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

貴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遼寧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系

閩南師範學院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系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溫州大學教育技術系

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繼續教育學院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教育學院

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領導力、技術與人類發展學院

5、基金項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重點課題「提升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學科微課程資源開發研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所級部門項目「未來學校發展報告」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慕課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機制設計研究」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部重點項目「教育均衡發展視野下基於MOOC平台的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青年課題「轉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評估研究」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面向自然交互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構建及應用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於貝葉斯方法的社會網絡大數據使用與隱私保護平衡機制研究」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學習資源數字出版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之課題三「學習資源數字出版和電子書包標準研究與檢測工具開發」

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網絡學習空間的內涵及其應用模式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於數字認證的MOOC誠信機制研究」

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2015年度項目「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應用模式實證研究」

科技部創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大學生創新發放訓練體系構建與應用示範」

北京師範大學引進人才工作運行和科研啟動項目「遠程教育專業的學科建設「

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青年骨幹個人項目「網絡環境下學生深度學習的評價與預測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項目」

2015年度江蘇省教改重點課題「江蘇省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規範研究」

2015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項目「網絡環境下著重理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

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即時信息的遠程師生互動策略研究」

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追求卓越:網際網路+背景下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機制與策略研究」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大數據支持下優化教師網絡研修行為的策略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教育科學專項資助

西藏民族大學校內一般科研項目「藏族大學生MOOC學習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西藏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西藏高校在線課程創新設計研究」

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創新支持計劃項目「cMOOC創新能力培養模型構建及在西藏高校中的應用研究」

浙江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教學設計與課堂學習研究」

核心要點

《國際視野中開放大學的最新發展和關注熱點》

作者:張偉遠、謝青松、王曉霞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大數據應用研究院、北京開放大學遠程教育與開放學習研究院

期刊:《遠程教育雜誌》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第241期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普通高校大規模加入遠程教育發展行列,遠程教育不再是開放大學的特權,開放大學如何轉型創新走出困境,已成為全球開放大學關注和探討的熱點。

因此,有必要描述和分析國際上開放大學的最新發展、面臨挑戰以及關注熱點。

目前,國際上開放大學的數量仍在上升,並出現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尤其是由普通高校聯盟合建的私立開放大學,充分利用聯盟成員高校的聲譽和影響力,成為新型的開放大學的辦學模式。

隨著國際上資歷框架和學分互認的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大英國協32個小國的政府合辦的虛擬大學,為學習者進行跨國的資歷和學分互認提供了國際平台,也開創了開放大學的新模式。

普通高校提供遠程教育的規模擴展,導致了部分傳統的開放大學教育市場不斷縮小和學生人數的下降,有的開放大學試圖通過擴展多樣化教育增加生源走出困境。

在這種形勢下,國際上的開放大學關注和探討的熱點是什麼?從國際遠程教育組織的最新文獻來解讀,可以歸納出開放大學當前和未來關注和探討的八大熱點主題,即:(1)開放大學的領導力;(2)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機制;(3)開放教育資源和MOOC課程;(4)全納和公平教育;(5)遠程學習者和學習支持服務;(6)遠程在線教學論;(7)大數據和學習行為分析;(8)信息交流技術的應用。

在我國開放大學面臨著再認識和轉型的關鍵時期,對開放大學關注熱點及策略發展的研究能為我國開放大學的發展帶來的現實啟示作用。

關鍵詞:開放大學;遠程教育;開放學習;比較教育

項目基金:北京師範大學引進人才工作運行和科研啟動項目「遠程教育專業的學科建設「(3122321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連結:《國際視野中開放大學的最新發展和關注熱點》

《網絡學習空間升級與學習方式轉變》

作者:李玉斌、蘇丹蕊、宋琳琳、陳小格、李爽

單位:遼寧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系

期刊:《現代遠距離教育》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第172期

摘要:在相關政策推動下,網絡學習空間在數量上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但與「人人通」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也沒有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在這種背景下,通過探討網絡學習空間的發展歷程、應用現狀與問題、升級旨向與關鍵技術以及網絡學習空間支撐的學習方式轉變等議題,給出如下建議:從學習基礎設施視角出發,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增強現實等技術的助力下,構建具有多元協同、虛實融合、精準分析和「雲網端一體化」的網絡學習空間;從滿足需求出發,將網絡學習空間深深地嵌入學習服務的關鍵環節,打破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網絡教育的服務壁壘和業務邊界,推進學習方式供給側改革,構築「五維一體」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建立更加及時、精準的學習服務和評價體系。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學習方式;網際網路+

項目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網絡學習空間的內涵及其應用模式研究」(編號:BCA160048)。

文章連結:《網絡學習空間升級與學習方式轉變》

《信息技術提升了學生素養嗎?——基於PISA2015數據的實證分析》

作者:陳純槿、顧小清

單位: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

期刊:《開放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3期

摘要:信息技術資源投入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否顯著提升了學生素養及學業水平,是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研究領域的焦點問題。

基於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5年對我國北京、上海、廣東和江蘇四省市的測試數據,本文旨在從教育信息化視角探討和分析我國四省市學生數學、閱讀及科學素養,並側重考察信息技術資源投入及應用對學生素養的影響。

研究發現,在控制學生家庭背景和學校生源背景後,生均計算機數對鄉村學生數學、閱讀及科學素養都有微弱的正向影響,但對城市學生素養的影響顯著為負。

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學生在常規教學工作日上網時間越長,學生素養成績就越低,尤其是對上網時間每天4小時以上的學生產生的負向效應最大。

家庭背景、學校生源背景和城鄉發展不均衡是導致學生素養成績差距的主要來源,信息技術使用偏好和使用時間的影響僅次於學校地理位置的影響。

基於以上發現,教育信息化應當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創新發展的戰略重點和優先領域,深入推進覆蓋城鄉、重在鄉村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加大信息技術資源向生源背景薄弱的鄉村學校傾斜投入;依託信息技術整合各類資源,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對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差距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學生素養;PISA;夏普里值分解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青年課題「轉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評估研究」(CFA140139)。

文章連結:《信息技術提升了學生素養嗎?——基於PISA2015數據的實證分析》

《MOOC學習者身份認證模式的研究 ——基於雙因子模糊認證和區塊鏈技術》

作者:李鳳英、何屹峰、齊宇歆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閩南師範學院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系

期刊:《遠程教育雜誌》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第241期

摘要:近年來,MOOC學分認證越來越受關注。

學分認證不僅是MOOC和傳統教育接軌的突破口,亦是MOOC服務的焦點之一。

為了防止MOOC學習者冒名頂替、抄襲和認定其原創,有必要對學習者身份進行認證。

然而,在目前的虛擬網絡中對學習者的身份認證是困難的。

人工監督和傳統的認證模式不能彰顯MOOC優勢,在線教字認證才是MOOC學習者身份認證的趨勢。

造成MOOC學習者身份識別困難的原因多種多樣,在分析比較國際上MOOC「三駕馬車」及其他在線教育對學習者身份認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基於雙因子模糊認證和區塊鏈技術的MOOC學習者身份識別模式和解決方案,尤其是區塊鏈新技術應用在學習者身份認證方面,嘗試了一些新的探索,以期為MOOC可持續發展研究提供借鑑和參考。

關鍵詞:MOOC;學習者;學分認證;身份認證;雙因子模糊認證;區塊鏈

項目基金: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於貝葉斯方法的社會網絡大數據使用與隱私保護平衡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6BGLO03)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於數字認證的MOOC誠信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4YJA880033)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章連結:《MOOC學習者身份認證模式的研究 ——基於雙因子模糊認證和區塊鏈技術》

《教師工作坊中的用戶行為投入研究》

作者:劉清堂、雷詩捷、張思、王亞如

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湖南第一師範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現代遠距離教育》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第172期

摘要:隨著教師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大,基於工作坊的教師研修成為一種新的教師研修模式,教師工作坊中的在線討論是促進教師知識共享、提升培訓質量的重要手段。

為探究目前教師工作坊中研修教師的行為投入現狀,以及各行為之間的關係、性別差異、登錄時間規律,研究對象選取「國培計劃2014」中以「如何上好枯燥無味的拼音教學」為主題的典型工作坊。

結果表明:研修教師的整體行為投入度一般;需要對部分教師進行干預,並著重對男教師進行干預,提高其積極性;登錄間隔規律與研修教師的參與、專注、交互都相關;同時交互影響研修教師的專注度。

因此,需鼓勵坊主參與交互以提升研修教師的專注度和堅持度;在適當的時候對研修教師進行干預及資源推送有利於改善培訓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教師工作坊;行為投入;在線交互

項目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大數據支持下優化教師網絡研修行為的策略研究」(編號:15YBA099)。

文章連結:《教師工作坊中的用戶行為投入研究》

《職業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基於全國職業院校網際網路學習專項調研的分析》

作者:耿潔、劉宏傑、王珊珊、徐健銳、王新強

單位: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綜合改革處、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6 總第365期

摘要:當前,職業教育領域的網際網路學習正邁入起步發展的加速期,為充分了解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及職業院校學生網際網路學習現狀,2016年教育部職成司組織了專項調研。

該文基於調研,從職業院校的網際網路學習可接入性、學習環境、學習服務、學習動機、學習類型、學習效果、學習體驗等七個維度客觀地呈現了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情況及學習網際網路學習狀況;總結出職業院校網際網路學習的總體特徵,提出要深化對職業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的認識,加強支持網際網路學習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職業學校網際網路學習的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環境,加快提高職業院校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擴大市場參與設施建設與資源開發力度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學習

文章連結:《職業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基於全國職業院校網際網路學習專項調研的分析》

《從教學結構到學習結構:智慧學習設計方法取向》

作者:沈書生

單位: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期刊:《電化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8期

摘要:目前,我國教育領域正在積極引導智慧校園建設,關於智慧學習的探索,也已經成為廣大研究者和實踐者關注的重要內容。

文章結合新型學習時空的變化,從目標、過程、方法與結果等方面,剖析智慧學習的內涵;從教育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出發,提出從教學結構向學習結構的轉變思路,以實現真正的智慧學習;對教學結構的現實存在、原因及變革可能性等進行了分析,比較了學習結構視角下智慧學習要素的變化,並嘗試構建了指向智慧學習的基本範式。

關鍵詞:智慧學習;教學結構;學習結構

項目基金:2015年度江蘇省教改重點課題「江蘇省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規範研究」(課題編號:2015JSJG070)

文章連結:《從教學結構到學習結構:智慧學習設計方法取向》

《打通網際網路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最後一公里」》

作者:周群

單位:北京景山學校

期刊:《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發表時間:2017年第1期

摘要:如何為語文學科插上網際網路之翼?打通數字化教學的「最後一公里」需要打通觀念上的「最後一公里」、技術上的「最後一公里」和方法上的「最後一公里」。

文章連結:《打通網際網路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最後一公里」》

《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發展,趨勢、矛盾與思考——基於《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報告》(GRALEI-Ⅲ)的解析》

作者:歐陽忠明、楊亞玉、潘天君、葛曉彤

單位: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期刊:《遠程教育雜誌》

發表時間:2017年5月第4期 第35卷總第241期

摘要: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西貝倫召開第六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制定了《貝倫行動框架》,並從六個維度明確了各國應實現的政治承諾和行動綱領。

此後,為監測各國政治承諾的實現情況,從2009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發布了三份《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報告》(GRALEI-Ⅲ)。

基於對這三份報告的系統梳理,發現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ALE)領域呈現出五大發展趨勢:一是ALE的價值導向從工具性向賦權性轉變;二是ALE的活動範圍從單一性向全面性轉變;三是ALE的治理方式從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轉變;四是ALE的數據搜集從籠統向精細轉變;五是ALE的信息通信技術從局部覆蓋向全面覆蓋轉變。

同時,這三份報告呈現了全球各國ALE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富有挑戰性的戰略願景與舉步維艱的行動計劃之間的矛盾;與曰俱增的參與率與步履蹣跚的投入之間的矛盾;蘊含豐富的大數據與碎片化的數據搜集之間的矛盾;多元化群體的學習訴求與單一群體的學習滿足之間的矛盾等。

基於這些矛盾,我國在建立完善的ALE體系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好四個問題:一是把政治願景變為具體的行動計劃;二是建立可持續的經費投入機制;三是建立國家級資料庫平台;四是聚焦重點群體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成人學習與教育;ALE;GRALE;貝倫行動框架;全球國家;發展趨勢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青年課題「轉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評估研究」(CFA140139)。

文章連結:《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發展,趨勢、矛盾與思考——基於《全球成人學習與教育報告》(GRALEI-Ⅲ)的解析》

《新興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發展趨勢與挑戰研究——《2017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

作者:李新房、李靜、劉名卓

單位: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開放教育學院

期刊:《現代遠距離教育》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第172期

摘要:國際新媒體聯盟(New Media Consortium,簡稱NMC)發布的《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已成為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與革新的指南,影響著新興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與發展。

《2017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的發布,再一次吸引了國內外學者的眼球。

該地平線報告採用德爾菲法,預測高等教育未來5年所採用的六項關鍵技術、六個發展趨勢、六項挑戰。

六項關鍵技術:自適應學習技術、移動學習、物聯網、下一代學習管理系統、人工智慧、自然用戶介面。

六個發展趨勢:混合學習設計、協作學習方法、日益注重學習測量、重新設計學習空間、推動創新文化、深度學習方法。

六項挑戰:提升數字素養、整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成就差異、數字公平、管理知識老化、重塑教育者角色。

通過解讀報告,分析了新興技術影響高等教育的教學、學習和創新等問題,並對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做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2017地平線報告;新興技術;高等教育

項目基金:西藏自治區青年教師創新支持計劃項目「cMOOC創新能力培養模型構建及在西藏高校中的應用研究」(編號: QC201547);西藏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西藏高校在線課程創新設計研究」(編號:Jg2015-31);西藏民族大學校內一般科研項目「藏族大學生MOOC學習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編號:17MDY03)。

文章連結:《新興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發展趨勢與挑戰研究——《2017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

《批判性思維與網絡探究學習社區模型的關係》

作者:吳亞婕

單位:北京開放大學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發表時間:2017年4期 總148期

摘要:「網絡探究學習社區模型」是國際在線學習領域中分析網絡探究學習影響因素的重要理論框架。

在此框架中,教學存在感、社會存在感與認知存在感三要素交互作用,為學習者創設氛圍,提供內容選擇與對話支持,通過網絡學習交互與協作,促進學習者進行高階學習。

框架中三要素之間顯著關聯、彼此影響。

此外,社會存在感表現出與學習滿意度、協作學習、交互等因素相關;教學存在感與批判性思維相互關聯;批判性思維依賴認知存在感;社會存在感是批判性思維的載體;學習者個體因素在其認知參與和獲取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網絡交互與協作探究學習中,學習者運用批判性思維優化學習策略、解決問題、做出決策,提升其學習質量。

綜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並採用問卷調查和多元回歸分析發現:批判性思維作為獨立影響要素存在於網絡探究學習社區模型中,與教學存在感、社會存在感共同影響認知存在感;教學存在感和社會存在感通過批判性思維這一中介變量間接影響認知存在感。

強調批判性思維的探究社區模型,有助於指導學習者在探究學習中進行更有意義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網絡探究學習;教學存在感;社會存在感;認知存在感;批判性思維;社區模型

項目基金: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青年骨幹個人項目「網絡環境下學生深度學習的評價與預測研究」 (2014000020124G048);2015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項目「網絡環境下著重理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2015JSJG288)。

文章連結:《批判性思維與網絡探究學習社區模型的關係》

《關於形成性評估與隱形性評估——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 ( 第四版 )》讓我們深受啟發的亮點之三》

作者:何克抗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6 總第365期

摘要:該文介紹了總結性評估、形成性評估和隱形性評估,特別是後面兩種評估(即形成性評估和隱形性評估 ),文章著重從其基本內涵、核心要素以及不同教學環境下的評估方式和應用案例等方面,既深入地介紹了第 25 章作者的觀點,也從不同角度詳細描述了個人的感受和體會(具體體現在對該文的組織與論述上)。

關鍵詞:總結性評估;形成性評估;隱形性評估;基於證據的評估設計;沉浸式學習環境

文章連結:《關於形成性評估與隱形性評估——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 ( 第四版 )》讓我們深受啟發的亮點之三》

《網絡學習空間變革學校教育的路徑與政策保障 ——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七》

作者:郭紹青、張進良、郭炯等人

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期刊:《電化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6期

摘要:文章在「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前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網絡學習空間促進班級教學變革的階段特徵,梳理了網絡學習空間變革學校教育的路徑,並針對不同層次的網絡學習空間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挑戰,給出了有效促進網絡學習空間應用的政策建議。

界定網絡學習空間的定義,從動態性、進化性、聚合性、聯通性和適應性等五個特徵來對定義進行闡釋。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網絡學習空間;學校教育;三通兩平台

項目基金: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2015年度項目「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應用模式實證研究」(項目編號:MCM20150606);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追求卓越:網際網路+背景下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機制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413)。

文章連結:《網絡學習空間變革學校教育的路徑與政策保障 ——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七》

《高等教育慕課的價值創造與盈利模式》

作者:邱偉華

單位: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經濟研究所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總148期

摘要:慕課的誕生和發展為高等教育創造了一個開放競爭的市場。

作為一種新的高等教育產品,慕課必須切實為學習者創造價值,以及基於價值創造原則創新盈利模式,才可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質上,慕課的價值創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為學習者提供精品知識內容、對學習者進行有效教學訓練、使學習者實現能力認證。

一定程度上,慕課為學習者創造價值的多寡,決定了高等教育自由市場上學習者選擇慕課的幾率大小,也決定了慕課利益相關者能否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

對慕課盈虧平衡分析表明,當前除了少數擁有大量學習者的熱門課程能夠盈利外,多數課程給大學帶來的收入不足以彌補課程開發和運行的成本。

為提高慕課的盈利能力,各國慕課平台已突破提供單一課程的局限,推出慕課學分、微專業證書、基於慕課的學位等高價值產品來吸引學習者。

我國慕課應借鑑國際慕課產品的創新,設計適合中國學習者的慕課產品,從而增加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

具體有四點建議:一是建議教育部成立「中國慕課學分課程聯盟」,二是建議開設慕課的大學聯合推出熱門領域的微專業課程,三是建議引進慕課的大學開設混合教學課堂,四是建議慕課平台充分挖掘增值服務。

關鍵詞:高等教育;慕課;價值創造;盈利模式;比較研究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慕課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機制設計研究」(DIA140306)。

文章連結:《高等教育慕課的價值創造與盈利模式》

《我國教育信息化推進精準扶貧的行動方向與邏輯》

作者:任友群、馮仰存、徐峰

單位: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發表時間:2017年4期 總148期

摘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十三五」規劃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新時期扶貧脫貧工作新理念,且明確指出教育扶貧是扶貧開發新階段的主要路徑和措施。

教育扶貧的目標為兩大方面:一是 對扶貧對象進行經濟資助,二是為貧困對象在學習上提供支持。

實現這兩大目標,教育扶貧必將向教育精準扶貧轉 變,而教育信息化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動方向和邏輯,即以信息化促進教育扶貧對象精準、項目精準、資源配置精準、過程監控精準、成效評估精準、貧困地區教師培訓精準。

因此,信息化促進教育精準扶貧路徑探索,重點是貧 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設,關鍵是發揮教育數據與各級扶貧系統數據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準扶貧數據網,以數據驅動教育精準扶貧,實現大數據的支撐價值。

江西省上饒市政府的「網際網路+教育精準扶貧」解決方案實踐,為貧困地區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門檻、便利連通、資源共享、疊代升級簡單快捷的信息化促進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經驗。

關鍵詞:精準扶貧;信息化;教育精準扶貧;數據驅動;上饒經驗

文章連結:《我國教育信息化推進精準扶貧的行動方向與邏輯》

《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語文項目學習》

作者:耿春龍

單位:北京中關村三小課程部

期刊:《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發表時間:2017年第1期

摘要:語文項目學習是通過創建與真實生活對接的語言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習得豐富的知識,從而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協同發展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但在現有的班級授課制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學習的方式方法都會受到相應的限制。

文章連結:《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語文項目學習》

《技術豐富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作者:錢冬明、李如意、高幼萍

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6 總第365期

摘要:構建以電子書包為代表的技術豐富課堂環境,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數位技術支持下的教育活動實踐,是目前中小學開展智慧學習的實踐熱點。

該文在上海市閔行區電子書包項目實踐應用的背景下,研究針對教師難以在技術豐富環境下有效融入信息化技術開展教學這一困惑,以小學語文閱讀優秀課堂實例為依據,通過分析 35節優秀教學課例視頻,用自底向上的方式探索技術豐富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從教學環節、實施方式、組織形式和教學時間四個維度出發,依據實踐數據分析得出目前電子書包環境下語文閱讀課教學活動的一般模式,從而為教師開展常態化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術豐富;電子書包;教學活動;語文閱讀

項目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學習資源數字出版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之課題三「學習資源數字出版和電子書包標準研究與檢測工具開發」( 項目編號:2015BAH33F03) 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連結:《技術豐富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知識存儲與共享學習空間(學習空間V1.0)與學校教育變革——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三》

作者:張筱蘭,郭紹青,劉軍

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貴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期刊:《電化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6期

摘要:文章在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驅動的技術交叉融合對網絡學習空間三個子系統產生影響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網絡學習空間的基本架構及功能,聚焦此階段網絡學習空間的核心特徵為資源的網絡化存儲和共享兩個方面,將此階段網絡學習空間命名為知識存儲與共享學習空間(學習空間V1.0)。

通過對教學活動核心要素的梳理,從教師、學生、學習資源、教與學環境、教學組織形式等五個方面分析了學習空間V1.0對學校教育產生的影響,認為學習空間V1.0對學校教育的核心作用是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 知識存儲與共享; 教育變革

項目基金: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2015年度項目「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應用模式實證研究」(項目編號:MCM20150606)

文章連結:《知識存儲與共享學習空間(學習空間V1.0)與學校教育變革——網絡學習空間內涵與學校教育發展研究之三》

《高等教育信息化應用核心評估模型研究》

作者:陳敏、范超、吳砥、徐建、王娟

單位:華中師範大學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年3月 總第362期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配置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規模,高等教育信息化已逐步從「建設」階段向「應用」階段邁進。

高等教育信息化應用評估是了解高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狀況,促進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構建有針對性的信息化應用評估模型對深入評估高校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高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發展進程有重要作用。

目前大多數高等教育信息化評估模型主要從信息化水平的整體發展角度出發,而專門針對信息化應用的、系統的評估模型極少。

本研究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當前的信息化發展階段,從信息化應用的角度出發,對高校信息化應用進行系統分析,綜合運用文獻計量法、解釋結構模型法、專家調查法等方法構建了一個針對高等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核心評估模型,並基於該模型對某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開展評估實踐,以期為後續相關研究提供借鑑與參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信息化應用;評估模型

項目基金:華中師範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教育科學專項(項目編號:CCNU16JYKX25)資助。

文章連結:《高等教育信息化應用核心評估模型研究》

《當前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綜述》

作者:王佑鎂

單位:溫州大學教育技術系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發表時間:2017年4期 總148期

摘要:我國高校創客教育的實踐路徑有兩個源頭:一是新技術革命與新工業革命背景下,國際創客運動與全球教育改革互動助推了創客教育的發展,使之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取向;二是國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蓬勃發展,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這將有力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

祝智庭教授認為,廣義上創客教育應是以培育大眾創客精神為導向(Make Spirit-Aimed Education)的教育形態,狹義上的創客教育則應是一種以培養學習者創客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模式。

從現實看,創客教育是一種融合信息技術,秉承「開放創新、探究體驗」教育理念,以「創造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和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這一模式有利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社會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實踐性。

在此背景下,國內高校通過優化資源、融合專業、面向創新、兼顧創業,系統開展創客教育,並且從體制機制、機構、模式、課程、教學等不同要素的創新與整合出發,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以創客發展為核心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的創客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綜合性的複合型教育,強調創客精神培育、創客文化的積累,重視過程性的、發散性的培養實踐;上海財經大學以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為突破口,培育一流創新創業人才和青年創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將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納入大學整體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中,形成創業教育融入大學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態勢;寧夏大學從生態系統理論視角探索高校創客教育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實踐運行;黑龍江大學確立了「面向全體、基於專業、分類培養、強化實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融入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山東理工大學強調創客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實現由單純的「知」進化為「知、行、創」的統一;溫州大學積極探索高校創客空間建設新模式,構建「1+X」的分布式創客空間,系統推進面向全體學生、融入專業教育的創客教育教學體系;浙江科技學院構建了由「理念-路徑-機制」組成的「343」創業教育體系;柳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創客精神引領「素養·管理·創新」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創新與創業教育並舉、創業與就業相結合、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教育體系。

為充分展現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現狀及理論思考,釐清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理論認識,助力中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圍繞「高校創客教育」這一主題進行梳理和思考,這些觀點綜述充分展示了不同高校獨具特色的創客教育實踐,同時體現了各高校在實踐中的深刻認識。

關鍵詞:創客教育;高校實踐;理論思考;觀點綜述

文章連結:《當前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綜述》

《電子書包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王春暉、孫思、鍾紹春、鍾永江

單位:東北師範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

期刊:《中小學數字化教學》

發表時間:2017年第1期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催生出了數字化學習。

李克東教授曾提到,「數字化學習是資訊時代學習的重要方式」。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學習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電子書包已經被列為一種現代化教育裝備進入課堂。

這種數字化工具大範圍走進我國的中小學課堂,對優化教學過程、提供輕鬆活潑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章連結:《電子書包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未來學校的興起、挑戰及發展趨勢——基於「網際網路+」教育的學校結構性變革》

作者:曹培傑

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7 總第366期

摘要:未來學校是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它倡導重新設計學校,通過空間、課程與技術的融合,探索「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學校結構性變革。

該文梳理了學校的歷史變遷,分析了國內外相關實踐現狀,提出未來學校的四個發展趨勢:未來的學習空間將從「為集體授課而建」轉向「為個性學習而建」;未來的學習方式將突破強調標準統一的傳統教學秩序,允許不同學生用不同的時間學習不同的內容;未來的課程將根據真實問題設置主題,通過跨學科整合,加強知識學習向實踐創新的遷移;未來的學校管理將採用彈性學制和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年級和班級的管理體系,利用大數據提供精準的教育管理服務。

關鍵詞:未來學校;「網際網路+」教育;教育信息化

項目基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所級部門項目「未來學校發展報告」(課題編號:GYH2016019)的研究成果。

文章連結:《未來學校的興起、挑戰及發展趨勢——基於「網際網路+」教育的學校結構性變革》

《論高校教師十大網際網路思維方式》

作者:李芒、李子運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期刊:《電化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第8期

摘要:網際網路作為這個時代核心的工具形態,正在改變著人類反映世界的方式。

人類應該採用網際網路所規定的思維方式審視存在於網際網路時代的萬事萬物。

人類正是在這種不斷改變反映方式的進程中獲得進步的。

基於網際網路的本質特性和高校教師工作特點,提出高校教師應該具備的關聯式思維、包納式思維、生成式思維等十項網際網路思維方式,以期幫助高校教師修正固有看法,以網際網路為出發點審辨當下與未來的教育生態。

關鍵詞:高校教師;應變發展 ;網際網路思維

文章連結:《論高校教師十大網際網路思維方式》

《促進學生投入的生本學習設計框架——論定向、掌握與分享》

作者:李英蓓、麥可·J·漢納芬

單位: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領導力、技術與人類發展學院、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教育學院

期刊:《開放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8月第23卷第4期

摘要:生本學習是一種將學生視為自主學習掌控者的方法。

近年來,研究者和一線教師對生本學習的關注與討論不斷升溫。

然而,如何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設計、開發和應用生本學習,學界尚未提出通用的綜合框架。

為了明確指導原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本文梳理了相關理論、應用案例與研究證據。

生本學習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建構主義、心理建構主義與自我決定理論。

目前對這三大理論的獨立研究已較為深入,但還需進一步探索三大理論的相互關係並綜合提煉。

本文認為:自主性、教學支架、現實受眾是實施生本學習的三個關鍵因素;生本學習的內容包括動機、認知、社會交往與情感四方面,基本框架包括定向、掌握、分享三個步驟。

實施過程包括:1)讓學生自主掌控學習過程、明確學習意義並樹立目標;2)提供元認知、程序性、概念性、策略性教學支架,支持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掌握學習內容;3)學生創作並廣泛展示學習成果,而不僅僅由老師評分;實施生本學習有十條設計原則。

本文主要為研究者與一線教師提供生本學習概念模型與實施原則,最終加強學生主動投入學習。

本文首先按時間順序回顧生本學習理論,並試圖總結生本學習特徵;然後梳理自我決定理論、認知建構主義與心理建構主義的內容與關鍵結構;最後提出定向、掌握、分享學習模型以及相應的設計原則。

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與原則將有助於師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得到有益的幫助,最終為現實受眾呈現學習結果。

關鍵詞:生本學習;認知建構主義;心理建構主義;自我決定理論;自主學習;教學支架

項目基金:浙江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教學設計與課堂學習研究」(DCL001)。

文章連結:《促進學生投入的生本學習設計框架——論定向、掌握與分享》

《職前教師TPCLK調查與多元化培養策略》

作者:董艷、陳麗竹、胡秋萍、王宏麗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4期/ 總148期

摘要:TPACK是衡量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指標。

當前關於TPACK的研究已逐漸從一般學科拓展到具體學科。

TPCL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是基於TPACK建立的針對漢語專業教師的量表。

利用TPCLK對某師範院校261名漢語職前教師的調查分析發現,漢語職前教師TPCLK水平較低,需要加強信息技術培訓,促進其與學科教學法知識的整合;而職前參與教學實踐,會對教師學科內容知識(CK)、教學法知識(PK)、技術知識(TCK)等有所幫助,但卻無法提升他們的技術教學法知識(TPK)以及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內容知識(TPCK)。

培養單位應重視ICT對基礎教育產生的「革命性影響」,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納入特 定學科的職前教師培養課程體系,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與方法學習,切實提升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科教學的能力基礎。

同時,培養單位還應重視實習環節的規劃,為職前教師提供更大的空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關鍵詞:職前教師;TPACK;TPCLK;教學實踐;差異分析

項目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重點課題「提升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學科微課程 資源開發研究」(SKZZB2014030)。

文章連結:《職前教師TPCLK調查與多元化培養策略》

《個性化教育公共服務模式的新探索——「 雙師服務」實施路徑探究》

作者:陳玲、余勝泉、楊丹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期刊:《中國電化教育》

發表時間:2017.7 總第366期

摘要:教育公平在現時代已經從實現配置公平、機會公平向實現獲得公平轉型,但是如何實現優秀師資資源合理配置仍是難點和關鍵;同時,目前中高考強調增強學生的選擇性,但如何保護、發現學生特長,並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個性化、揚長學習存有教育供給不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文基於「網際網路+」 教育角度提出「雙師服務」概念,並基於「智慧學伴」教育平台,從如何實現師生精準匹配,如何開展雙師微課和雙師在線輔導的具體實施過程進行了描述和介紹;最後,該文結合北京市通州區雙師服務試點數據,對雙師服務效果進行了說明,並從教育供給形態、促進教師在線流轉、實現學生個性化精準學習等方面對雙師服務特點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關鍵詞:「網際網路+」教育;雙師服務;教育公共服務;在線輔導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國家一般課題「智慧教育環境的構建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BCA140051)

文章連結:《個性化教育公共服務模式的新探索——「 雙師服務」實施路徑探究》

《從開放大學視角剖析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作者:蘇宏、袁松鶴

單位: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國家開放大學社會教育與職業培訓部

期刊:《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4月 總第148期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亟需探討的核心問題。

遠程教育是整合技術的獨特教育形式,因此從遠程教育機構尤其是開放大學的視角切入,深入分析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基本認識和框架,有助於把握其未來發展。

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或目的,是要增強學習者的學習體驗,促進教育機構規模、成本、質量三者之間均衡發展;融合的產物表現為產品層面的教學軟體和質量層面的對產品的系統設計;融合的效果體現為教學模式和運營模式的創新。

遠程教育領域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基本框架,表現為平台功能系統和技術團隊的定位與管理兩個方面。

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泛在學習,首要表現是移動學習,其推進需要綜合考慮用戶需求、推進路線和政策環境三方面的因素,只有三者協同推進,才能真正實現泛在學習和終身學習。

關鍵詞:開放大學;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發展框架;泛在學習

項目基金: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即時信息的遠程師生互動策略研究」(09A178)

文章連結:《從開放大學視角剖析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智慧教室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及成效》

作者:徐顯龍、王雪花、顧小清

單位:東師範大學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東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

期刊:《開放教育研究》

發表時間:2017年8月第23卷 第4期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技能的重要教學方法,智慧教室作為一種典型智慧學習環境的物化,其建設與應用能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本文首先從當前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其對教室環境的新需求;其次,在剖析智慧教室的內涵、功能、技術特性和系統構成基礎上,設計了智慧教室支持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框架;再次,以上海某中職學校為試點,在學校智慧教室的支持下,提出小組競賽、學習測評、學生討論和展示分享四種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及其實施步驟和設計策略;最後,文章設計了智慧教室中運用FAB法介紹商品的學習活動,並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從學生和教師視角對這些活動的應用效果進行評估。

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對智慧教室小組合作學習的環境、活動組織和效果的滿意度高於傳統教室,除了在學習內容方面,男女生的滿意度不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

關鍵詞:智慧教室;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設計策略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面向自然交互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構建及應用研究」(DCA140237);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項目」(17DZ2281800)。

文章連結:《智慧教室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及成效》

《國際高等教育領域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例》

作者:許濤、嚴驪

單位: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期刊:《遠程教育雜誌》

發表時間:2017年第4期 第35卷總第241期

摘要:麻省理工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見證了大量創新創業項目、課程、競賽、活動以及基於麻省理工師生創新成果的眾多初創企業的誕生和發展,形成了極富多樣性、包容性和開放性的麻省理工創新創業精神和文化,深刻影響了美國以及全球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實踐。

因此,全球眾多高等教育機構將麻省理工創新創業生態模型,作為發展並衡量其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的標準。

通過全面描述麻省理工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經驗和成就,從創新創業教育學位和課程、創新創業教育組織和管理、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全球化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競賽和獎項以及創新創業法律服務等六個方面,建構並論述了麻省理工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模型及其構成要素,分析了麻省理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的理念和原則,指出麻省理工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對我國「雙創」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和高等教育機構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麻省理工;創新創業教育;創客;創客教育;生態系統

項目基金:科技部創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大學生創新發放訓練體系構建與應用示範」(項目編號:SQ2015IM3600024);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學號:20160626506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連結:《國際高等教育領域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模型和要素研究——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例》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慕課商業模式的客戶關係解析》

作者:錢小龍、蓋瑞•馬特金

單位: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繼續教育學院

期刊:《現代遠距離教育》

發表時間:2017.4 總第172期

摘要:美國一直是作為慕課運動的主體和引領者存在,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為代表的少數美國研究型大學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創建了一系列成功的慕課商業模式,實現收支平衡或基本的盈利。

根據奧斯特瓦德的商業模式畫布理論,客戶關係是商業模式極為關鍵的構成元素,強調根據客戶細分類型與特定客戶群體建立的關係類型。

美國研究型大學慕課採用各種創新策略和方法來構建良好的客戶關係,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慕課客戶關係特徵主要體現於流行文化的運用、討論區功能的發揮、大數據分析以及開發真正滿足需求的課程。

為了深化客戶關係,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與客戶群體建立價值創造聯合體,致力於在滿足客戶群體實際需要的同時共同創造經濟價值,但同時面臨一些棘手的難題。

關鍵詞: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慕課;商業模式;客戶關係

項目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部重點項目「教育均衡發展視野下基於MOOC平台的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編號:DHA140275);南通大學創新人才基金資助。

文章連結:《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慕課商業模式的客戶關係解析》

☟ 這裡有料有看頭!☟

MOOC(openonline)

在線教育和學習(MOOC、SPOC、MPOC等)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交流、開放開源基地,探討構建未來學習平台和未來教室創新方案,實踐未來教育的模型——「新維空間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技術的創新應用:反思與展望

作者簡介:戴維·梅瑞爾,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名譽教授;汪瓊,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任友群,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桑新民,南京大學教授;李克東,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袁莉,...

創客時代的教師要會「創課」

作者:白 浩 2013年4月8日,德國政府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了「工業4.0戰略」。從此,「工業4.0」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被很多學者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的工業革命不再...

MOOCs理念下高等教育開放化教學變革研究

本文從分析高等教育變革說起,並進一步研究MOOC給高等教育變革帶來的契機,特別是給高等教育教學手段的改革及實施引領了方向。深入剖析了相關開放化教學手段的變革思路和案例,指出不足的同時提出了開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