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你知道嗎? | 俗人閒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把自己讀過的書大致分為三類:講述思想觀念的書,傳授方法工具的書,傳播知識信息的書。

當我們閱讀這三類書的時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到取得最好的效果。

去年聽一個讀書講座,主講人也是一個於讀書很有心得的人。

他講,某某書我讀了三四十遍。

雖然這是一本我沒有讀過的書,但是我很懷疑,有什麼必要一本書讀三四十遍呢?

今年新結識一位讀書的朋友,讀書很多,知識豐富,交流起來讓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他向我推薦李忠秋的《結構思考力》,並說,這書我買了三本,單位放一本,家裡放一本,還有一本在背包里,隨時帶在身邊。

這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值得隨時捧讀反覆閱讀呢?

三個月前吧,有機會觀摩拆書幫的交流活動,使我對讀書學習思考的方法發生了興趣,於是就買了朋友推薦的《結構思考力》,還有二十年前讀過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等,準備突擊捋一下。

我的想法,所謂方法與訣竅,都屬於「不說出來神秘莫測,一旦見光不過如此」的。

我很快就把這幾本書速讀了一遍,就是看了、知道了、基本理解了,感覺果真不錯,是好方法,然後就放下了,去看計劃好的下一本書。

十一假期,有機會反思這一段的讀書學習及寫作,發現我並沒有把結構思考力應用到實踐中,讀書的時候我沒有有意識地從結構的角度去理解書中內容,寫作的時候我也沒有有意識地使用結構思考力提供的方法來思考創作。

就是說,對《結構思考力》的閱讀我僅限於閱讀,僅限於知道,並沒有用到——把它提供的好方法有意識地落實到實踐中。

這一問題的發現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意識到,讀不同的書,是要用不同的方法的。

我把自己讀過的書大致分為三類:講述思想觀念的書,傳授方法工具的書,傳播知識信息的書。

這三類書,當我們閱讀它們的時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到取得最好的效果。

《結構思考力》《思維導圖》這類書屬於傳授方法工具的書,還包括我正在閱讀的《非暴力溝通》《如何實現有效社交》。

這類書的特點是主要傳授做事的方法及工具,使我們能夠更高效的做事。

比如《結構思考力》《思維導圖》是傳授思考的方法與工具;《非暴力溝通》《如何實現有效社交》是傳授溝通、交流的方法與工具。

我們讀這類書是為了應用,也就是為了解決我們實際工作生活中的「事」的問題,比如提高思考能力與維度,提升社交溝通能力與效率等。

這類的書,關鍵在用,在用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會回到書上找答案,所以,就需要或造成了反覆閱讀。

老杜上篇文章發出去後,朋友給我留言揶揄我:「所有的字都認識,可碼在一塊卻不知道說啥。

讀這類傳授方法工具的書的感覺往往是在這種感覺上更進一步:「所有的字都認識,碼在一起也知道是啥意思,可就是用不明白。

」書中那些看似簡單的工具方法用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比如《結構思考力》的「明確理念打基礎,基於目標定主題,縱向結構分層次,橫向結構選順序,形象表達做演示」,比如《非暴力溝通》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都是看似簡單,想具體落實卻很難做到。

所以,李忠秋不僅寫了書,還開辦《邏輯思考力》培訓班,《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在世界各地辦培訓班,就是努力通過強化培訓,來把這些好的方法變成習慣,從強制到自覺,從有意識到無意識。

中國有句俗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中國傳統的讀書法,最經典的書籍,比如四書五經,不僅是要讀百遍,更是要背下來的。

這類所謂「經」的反覆強化閱讀背誦,是因為這些書中的內容不僅要讀懂道理,更是行為準則,要落實在行動上。

比如《論語》,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比如《尚書》:「天令其亡,必令其狂。

這些雖然是大道理,卻要讀書人在行動中去落實,做人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別人不理解;做人不要太狂妄,否則沒有好下場。

古人讀「經」,也為了學以致用,強調「用」。

本質上是把「經」當成了工具書,比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是大道理,又是日常需要遵循的行為準則。

然而,現代人讀「四書五經」就不是當做傳授工具方法的書來讀了,更重要是當做講述思想觀念的書來讀。

用法不一樣了,讀法也就不一樣,了解即可,沒必要一定背誦。

講述思想方法的書,老杜不久前讀過的《壞世界研究》是,正在讀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重新發現社會》是,羅輯思維的講座基本都是。

這樣的書,需要的不是背,甚至不是記,而是理解,理解了其中所傳達的思想就好了,至於具體的文字,不需要死記硬背,更不需要反覆閱讀。

還有一種書——傳播知識信息的書,比如我現在在讀的《世界文明史·希臘的生活》,比如各種史書、地理書、旅遊書之類,它的目的主要是傳播相關的知識與信息,古希臘人是如何生活的,歐洲地理是怎樣的,去美國旅遊有哪些值得參觀的景點兒等。

這類書,我們只需知道個大概,甚至不用記得很詳細,只要大致知道它的內容,需要時再去查書或網上搜就好了。

在寫這篇小文的時候,朋友在圈兒里貼出個橫幅,讓我們猜其中的字。

說實話,我一個也不認識。

但是,我知道在哪裡能夠找到它們,我有一本《漢字圖解字典》,右屬第一個字有一個酉字邊,所以我就去查酉字偏旁,查出是個飲酒的「飲」,然後又依次查出了「饗共舞」。

只是在查「共」的時候差點兒錯認成「而」。

我不用把每個字的古今各種體都記下來,我只要知道在哪裡能找到它們,就行了。

《漢字圖解字典》就是這類傳播知識信息的書。

這裡要強調一下兩類書的區別,字典是工具書,它本身是工具;而我們講的《結構思考力》等是傳授工具方法的書,是其內容教授我們做事的工具與方法,其書本身不是工具。

(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將學到的知識化為能力?

讀完一本書很容易,但是把書中知識思想變成自己的,這件事並不容易。我之前也很喜歡看書,大學的時候少說也讀了幾百本書,更不要說上班之後了。但是直到幾年前,我才真正對讀書有了新的想法。從那之後,我便開...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