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丨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天一本書,簡短的介紹加上我的讀書筆記,一來讓讀者先感受一下是否有必要去讀這本書,二來是讓沒時間去讀這本書的讀者對此書有個大概了解。

人類的意義在於探索宇宙,而個人的意義在於提升自我。

讓我們一起領略閱讀之美。

一種適合職場人士的讀書方法,不用為了讀不完一本書而發愁,因為根本不需要徹底讀完,找出對自己工作有啟發的地方,聯繫以往的經驗,想想那些經歷可以被書中的理論解釋,並以此來考慮將來如何應用這個對工作有益的理論。

這就是拆書幫的主要方法,拆書幫強調的永遠不是這個理論有多麼新穎牛逼,而是如何把這個理論聯繫經驗並思索如何應用。

所以不要因為拆書幫的理論淺顯易懂而嗤之以鼻,它是拿起來就能用的方法論。

(所以豆瓣評分兩極分化)

雖然這種方法不太適合研究型的學院派,但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學以致用法則。

適合那些想通過看書提升能力但又覺得沒時間的職場人士。

筆記如下:

第一章 讀書為什麼這麼難

● 問題一:沒時間、沒精力

● 問題二:看不懂、記不住

● 問題三:看不下去

●針對以上問題的方法必須具有的特徵:

1、不會成為新的生存負載,用零碎時間即可完成。

2、以學習者為核心。

3、致力於能力提升和行為改變,而不是致力於知識的整理與記憶。

●符合以上要求的方法就是拆書幫。

●對個人而言,拆書幫就是把圖書的知識轉化為你的能力。

不需要通讀全書,只要應用拆書幫的方法自己閱讀,或參加拆書幫線上或現場學習,按照拆書家的引導和要求,拆解出你自己的案例,把書中的知識拆為己用。

●對企業而言,拆書幫能創造一種持續的學習活動。

如果銷售人員的談判能力是個必須解決的瓶頸,那麼不需要談判課程。

只需要採購關於談判的經典圖書,讓企業內部的拆書家組織一兩次拆書幫活動,銷售人員就會從中得到許多啟發,而且他們得到的指導都是經過自己的反思得出來的,可操作性強,不容易遺忘。

●閱讀本身也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都不能創造價值。

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

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來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後。

●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繫;重要的不是記住,而是能夠應將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沒有必要讀完一本書。

第一是相當多是你不需要學習的。

第二是讀的越多,不見得用的越多。

第三是只要能在工作中用上一點,圖書給你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值回書價。

第二章 這樣讀書就夠了

●成人教育學五大公理:

1.自我導向。

成人學習者能夠參與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規劃、實施和評估自身的學習經驗。

成人教育應該是一種師生間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方式。

2.關聯經驗。

成人具有豐富的而且不斷增加的經驗,這些經驗應該作為學習資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

3.強調實踐。

成人的學習的能力和意願,更傾向於實用。

選擇學習內容,首要考慮是「是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

成人學習更多的就是一種問題中心的學習而不是學科中心的學習。

所以,成人學習沒有必要過分追求理論的深入、體系的完善、細節的論證,足夠解決問題就好。

5.內在驅動。

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內在因素(希望解決問題、增加能力和自我實現)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試、考核、證書)的驅動而學習。

●學習者反覆進行「體驗」和「反思」,從而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將知識應用到工作與生活之中。

這個反覆進行的過程稱之為「拆解」,或「拆為己用」(Appropriation)。

●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拆書幫,實際上都包括高效成人學習的3個核心環節:閱讀、引導促進和拆為己用(RIA)。

R(Reading)閱讀圖書片段 ,I (Interpretation)拆書家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學習者拆為己用。

●拆書幫3個核心環節的作用:

1、首先讀一段圖書的內容,只要片段即可,不需要整本書。

2、然後,拆書家大概重述和講解了一下剛剛閱讀的知識,進而要求學習者回顧自己的經驗。

3、學習者理解了這個知識,再響應拆書家的要求聯繫自己的經驗,給出了自己的案例。

●在一個人的拆書幫中,看不懂的地方跳過也無妨,關鍵的問題永遠是怎樣能把看懂的知識用上。

第三章 通向高級學習者之路

●拆書幫便簽讀書法:

●便簽法的目標主要表現在:

1、緩解書太厚讀不完給自己帶來的壓力。

2、幫你集中注意力。

3、聚焦于思考和應用,而不是知識本身。

4、保持興趣、效果外顯化。

5、方便事後整理。

6、加快學習進度。

7、能更有效地處理晦澀難懂或重要的地方。

●便簽法的3個基本原則:

1、對閱讀要有不同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對書負責的階段,而要明白閱讀致用類圖書的目的一定是應用。

2、使用便簽是為了在閱讀時保持清晰的思路。

3、採用簡單易用原則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

這樣你就可以把心思集中在閱讀和思考上,而不是費盡心思地掌握便簽法。

●工具有以下幾樣:

1、3本不同顏色的便簽紙。

分別用來做3類筆記(I、A1、A2):

第一類拆解(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第二類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第三類拆解(A2):以後我怎樣應用。

2、一組多色指示標籤。

3、一支筆。

●便簽法的操作步驟如下:

1、確定你要讀的是致用類的圖書,你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並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

3、遇到核心觀點、重要建議,或者較難理解的地方,先判斷這對我是否有用。

如果有用,則放慢閱讀速度,細讀相關內容。

4、拿一張I便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知識點,或者總結啟發,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5、回顧自己有沒有經歷過,或者見到過類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張A1便簽,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6、結合讀到的知識(觀點/建議/啟發)與自己的經驗,設想自己今後可以如何運用。

總結的內容應該是具體的而非籠統的,寫在一張A2便簽上,貼在相應位置。

7、在有便簽的頁面邊緣,貼上一張指示標籤,以示提醒。

8、用此法讀完整本書後(或者讀完自己認為值得讀的部分之後),把所有的A2便簽拿出來貼在牆上,提醒自己日後應用、改變行為。

●注意事項:

1、若原知識非常簡明易懂,則可以不用I便簽,只在重點內容下面加下劃線或在側面做邊劃線即可。

2、寫的內容要儘量控制在一張便簽之內。

有時I和A1便簽上的文字會較多,那麼可以再加一張便簽。

A2便簽上的文字則無論如何不能超過一張便簽。

如果你想到3個應用點或行動計劃,那麼就寫3張A2便簽吧。

3、指示標籤是用於提醒自己這一頁有便簽,尤其是拿出A2便簽之後。

4、其實要很自如地運用便簽法,最挑戰的地方在於能夠自己給出I,然後拆解出A1、A2來。

●3種實踐方法:便簽讀書法、拆書幫現場學習和拆書幫俱樂部。

●先有經驗(體驗),然後反思,再應用於生活(體驗),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學習螺旋:體驗-反思-體驗-反思……對於同樣一個知識,學習者進行越多次的「體驗-反思」學習螺旋,就越能應用這個知識。

第四章 拆書幫與成人學習理念

●解決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問題發現階段,以創造性思維為特徵,發現新問題、新障礙,並對其進行回應的過程。

2、問題解決階段,為當前明確的任務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

平時說解決問題,更多強調這一階段。

●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深刻的表現在於:當大部分人沒有發現那裡有問題的時候,你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在拆書幫的A(拆為己用)環節,學習者聯繫自己尋找案例的過程,不僅鍛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鍛鍊了發現問題的能力。

●「學以致用」有兩種方式:

1、一種叫擴張(Accretion)。

知道自己能力哪裡不足,學習彌補這一部分,並應用於實際,這就是擴張式的學以致用。

2、一種叫重構(Restructuring)。

讀者在學習中改變從前的思維模式,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

這是重構式的學以致用。

第六章 沒有你拆不了的書

●實用類圖書。

確定知識片段的方法比較簡單——找建議、找黑體字。

實用類圖書都會給出具體行動的建議。

書中還會有大量的案例、解釋、前因後果的說明、適用條件的限制、細緻入微的指導,等等。

這些內容不用特意複製下來發給學習者,如果有必要,在講解環節由拆書家口述即可。

●理論類圖書。

拆書家要找出作者的主要結論,總結核心理念,然後在講解中將之轉化為建議。

一本優秀的理論類圖書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它會提出一些此前未明確提出的觀點或理念。

一本行為心理學教科書,可以分解為行為心理學是什麼的觀點、研究它的意義是什麼的觀點、對它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觀點,以及每個部分的最新研究成果匯總。

其中,大部分內容對於學習者希望達到的目的都沒有太大意義,拆書家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些對我們有指導意義的觀點或理念。

●敘事類圖書。

能夠拆解敘事類圖書的前提是,拆書家個人的歸納能力、演繹能力和知識儲備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水平——別人看到的是故事,他卻能從中看到啟發;別人關注的是情節,他卻能聯想到自己該怎麼做;別人看完後感嘆,他看完後卻能超越。

對敘事類圖書(小說、傳記、歷史等),拆書家可以從如下4個方向尋找可供學習者拆為己用的片段:

1、找人物做得好的地方。

2、找人物做得不好的地方。

3、超越人物表現,看原則;脫離通常的好壞評價,從結果和利益的角度來評價;考慮人物的動機。

4、找衝突。

找那些憑藉自己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也無法解釋的地方。

找那些和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一樣的地方。

找那些和大眾的想法、做法不一樣的地方。

●一些可以練習拆書的實用類書籍:

《談判分析》霍華德•雷法

《談判力——哈佛談判項目精華》羅傑•費希爾

《活學活用博弈論》詹姆斯•米勒

《利害衝突》弗雷德•簡特

《哈佛經典談判術》馬爾霍特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信息社會,做一個高級學習者

如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從一睜眼就在接收著這個世界發生的各種過去,正在,將來的種種信息,如果不加以過濾的接受,我們真的就被信息綁架了,跟著信息打轉,沒有自己的想法了。想想都可怕,你想想...

這樣讀書永遠都不覺得夠

時隔5年,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第二版以讓人為之眼前一亮的內容呈現在大家面前。一個多月前以預售的方式購買這本書後,每天就在心理想著什麼時候書什麼時候發貨啊。拿到書後,用4小時的時間看完了,...

簡單實用的便簽讀書法

最近在閱讀《這樣讀書就夠了》的過程中,發現書中介紹的拆書幫便簽讀書法非常好用,特別是在閱讀致用類書籍的時候。下面將我對書中RIA便簽讀書法的認識做一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