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這樣讀書就夠了:給所有買了書、讀不完而心懷愧疚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首發於「每日讀本書」公號 (a-dushu)

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423本書

注: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周三¥0.99獲取電子書

這樣讀書就夠了

豆瓣評分:9.0

出版時間:2017-12

1100+評分

【每早六點 15分鐘 閱讀一本書】

書蟲評論:向下滑動查看)

  • 記得有句經典的廣告詞「女人說也許,還不是半推半就嗎?男人說夠了,其實再多也不夠……」同樣,當有人說《這樣讀書就夠了》的時候,你就應該注意,這樣讀書的方法,足夠你受用一生,但使用這樣的讀書方法,幫助自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會讓你讀再多的書,也不覺得夠!

  • 沒見過這麼實在,信息密度這麼高的書。



  • 提問式引導比直接告知答案學習效果更好,是的,我一直知道這一點,但是課堂上拋給學生的腳手架對於他們來說又不太合適,比起做心理諮詢,課堂上設問的難度要更大。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這本書,本科時覺得味同嚼蠟就再也沒拾起過,拆書過後,探索式提問+神入,這個技巧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書讀百遍不行,還要從不同角度加工,才能其義自見)。

    成年知識受眾的心態莫不是——自己萃取的知識,比他人硬塞的好。

  • 之前對拆書幫一知半解,通過這本書可以詳細地了解拆書的原理、操作方法,還有一些學員的反饋。

  • 看過趙周老師的第一版書,便簽讀書法讓我受益匪淺。

    用簡單的三個便簽就能把書中知識拆為己用。

    這是第二版,在拆書法基礎上增加了我最需要的知識體系。

    希望所有把致用性書當催眠工具的人來看一看,絕對有用!

  • 這本書,一如拆書幫的風格,理論翔實,思路清晰,毫不浮誇——試看市面上有多少書經得住前面十二字的考驗? 這是一本關於個人能力提升的工匠之書,如果你還對讀書焦慮,還對知識焦慮,還對成長焦慮,請先放下別的,靜心把這本讀完吧。

  • 很久沒有在讀書的時候有想拍大腿的恍然大悟的衝動了! 原來我以為書讀了記不住是問題,沒時間沒精力讀書是問題,糾結於要不要報這個微課那個微課,讀了這本書,可算知道了,原來我關注的都是錯誤的問題! 現在迫不及待想根據書里的方法升級自己的學習能力!

  • 讀書方法論,對買了書不讀或者不會讀書的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語錄:向下滑動查看)

  • 拆書幫便簽讀書法,幫你把圖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建議在閱讀致用類圖書時使用,用三張便簽跨越「心有所動」到「真能應用」的鴻溝: I:便簽上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原文;A1:便簽上反思自己的相關經驗(要求真實); A2:便簽上規劃自己如何應用(要求具體)。

  • 學習者把圖書的知識轉化成了自己的能力。

  • 職場工作者們的學習需求是:他們並不需要大師,他們需要一個老師,這個老師能夠教給他們真正的(雖然也許是初級的和簡單的)管理學、營銷學、溝通和心理學,還要讓他們放下對學習的恐懼。

    最關鍵的是:這些知識要能用得上。

采銅、林少、肖知興、黃有璨、姬十三、吳曉波聯袂推薦;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招商銀行、銀聯、順豐、廣東移動等企業認可的學習策略;「便簽學習法」+「RIA現場學習」:重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職場競爭力。

內容簡介

影響百萬人的拆書幫創始人趙周教你升級個人學習力,把知識拆為己用

采銅、林少、肖知興、黃有璨、姬十三、吳曉波聯袂推薦

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招商銀行、銀聯、順豐、廣東移動等企業認可的學習策略

「便簽學習法」+「RIA現場學習」:重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職場競爭力

內容簡介

知識焦慮時代,每個人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都有讀不完、沒時間、看不懂的困惑。

《這樣讀書就夠了》針對如何處理繁雜信息、如何高效疊代知識、如何將常識學以致用的問題,高級學習者的殺手鐧是:

1. 具備高效能學習力,把知識拆為自己的能力。

2. 構建個人知識體系,讓一切學習助力我成為專家。

《這樣讀書就夠了》是拆書幫創始人趙周基於《這樣讀書就夠了》*版的完善之作。

拆書法與成人教育學的五大公理一脈相承,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關聯經驗,聚焦實際問題的解決。

落到實處即是供組織學習的「RIA現場學習」和供個人學習的「便簽學習法」。

這本書將讓你收穫更高級的學習方法。

通過便簽法的使用和拆書家的講解,學習者能快速直擊一本書的精髓,並將其轉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能力。

拆書幫曾服務無數企業、商學院、讀書會,它所提供的不只是針對知識的解讀,更是對學習者反思力和行動力的催化。

學習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

擁有學習力,你就擁有了對生活的掌控力。

作者簡介

趙周 拆書幫創始人,教育實踐家,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特聘專家,《經濟觀察報》《銷售與市場》專欄作家,著有《拆出你的溝通力》《這樣讀書就夠了》等暢銷書,並有多本譯作。

拆書幫是中國*大的非營利性學習愛好者組織,踐行通過學習改變行為,「釋放學習促進者的能量」。

截至2017年10月,拆書幫在全國擁有33家正式分舵,18家籌備分舵,覆蓋40多個城市。

每個分舵每周舉辦一次線下拆書活動,目前已培養出1100多位拆書家,深度影響數十萬人的學習與生活方式。

短 評

拆書學習法敦促學習者從知識出發,聯繫自我、付諸實踐。

在實踐和知識相遇的一剎那,火星四濺,學習終於發生了。

從成人學習的理論來看,這一剎那的稀缺性、珍貴性、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尤其是在處處都是標準答案、萬能靈藥和心靈雞湯兜售者的成人學習領域。

——肖知興教授 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總經理課程(AMP)創始主任

4年前初讀《這樣讀書就夠了》*版時,我就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

趙周老師所提倡的學習一定要「致用」的理念,我一直謹守並受益良多。

如今,這本融入了趙周老師諸多新思考的書得以再版。

我真誠地向每一個學習者,尤其是每一個對「如何學習」這件事感到糾結的學習者推薦。

——黃有璨 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運營之光》作者

書應該怎樣讀,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趙周說,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不同目的有不同的讀法。

這道理看起來複雜,但實踐完你會發現,這才是*簡單的讀書法。

從這本書開始,更新你的讀書體驗吧。

——姬十三 果殼網CEO、分答創始人

趙周老師是十點課堂的學習力導師,他的課提倡以自我需求為中心的高效學習,思路清晰、啟發性強,非常受學員的歡迎。

——林少 十點讀書創始人

朱熹談讀書的方法,有八字要訣:「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意思是看書要耐心玩味,並且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來體會。

拆書幫幫主趙周老師的一套讀書實操方法,不僅跟先人的高見遙相呼應,而且貼合了當下職場人的終身學習訴求,是經過了千百人驗證的、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在這本書里,趙周老師不僅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讀書、拆書方法,而且對學習這件事作了深入的思辨,體現了一個資深書蟲的理論素養和真知灼見。

相信閱讀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有所啟發。

——采銅 心理學者、《精進》作者

對於任何一本書,讀者都可結合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閱讀的內容,從而在*短的時間內把一本書的精華「拆為己用」。

在我多年的閱讀和寫作生涯中,也經常用此法讀書、收集資料,頗有成效。

故向職場中人推薦。

——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出版人



讀書,不僅要讀,還要思考與實踐

作者:明天會更好

時間:2014-05-21

很偶然的一個機會,在網上讀書頻道發現這本書,因為自己一向喜歡讀書,所以對這個書名很感興趣:什麼叫「這樣讀書就夠了」?趕快在網上讀讀看。

這一看不要緊,停不下了,一下午的時間讀完了,發現自己竟然在讀書筆記上記了8頁的書摘。

以前,很認同「開卷有益」,總認為書讀得多了,總是有好處的。

但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很多書都是白讀了,特別是一些實用類的書,當時讀的時候心潮澎湃,激動萬分,覺得自己掌握了能在生活中應用的方法,從此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可讀完幾天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生活從來沒改變過什麼,自己還混混噩噩地不知什麼原因。

現在終於知道了:「閱讀完一本書或書中的片斷,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繫;重要的不是記住,而是能夠應將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讀書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都不能創造價值。

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

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來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後。

」自己以前的讀書,不是只停留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嗎?有時甚至都談不上記憶,更不用說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繫,並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了。

這個需要自己立刻改變,讀書不僅要讀,還要思考與實踐。

我突然聯想到豆友「鼴鼠的土豆」,她是我豆瓣的啟蒙老師,是非常優秀的一個人,也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個人。

我現在突然知道她為什麼優秀了,她不但讀了很多很多的書,而且每看一本書就寫一篇書評,我曾看過她寫的很多書評,每篇書評中都能從中看到她讀書的收穫,以及與實際的聯繫和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而且她還能把生活中聽來的東西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這些我從她寫的豆瓣文章中總能看到。

我不知土豆看過這本書沒有,但我覺得她已經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了。

書中還提供了測試自己讀書能力水平的小測驗,我很感興趣地測了測,自己猜想,怎麼也能算個高級學習者吧。

可測完後,發現自己竟然只是初級學習者,而且是得分很低的初級學習者:「初級學習者對學習的理解,更多是對知識的記憶,要麼記住,要麼歸納大意。

」不,我甚至不如初級學習者,因為自己看書有時只看熱鬧,連「歸納大意」都做不到。

以後學習的路還很長啊,我要去買這本書,不但自己要多看,還要給閨女看,因為閨女也喜歡看書,但我估計她也不會讀書。

我剛才在看豆瓣上其他人對此書的的評論時,竟然發現有個人在書評後留言:我根據你的書評買了此書,但發現是白費錢。

我很詫異:都說人有差異,但沒想到每個人竟然是如此的不同,看來同一本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收穫。

我只能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從中收穫很大,我相信我能從此改變自己看書而不思考的壞習慣。



難得看完後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作者:一世長安

時間:2018-01-06

跳過科學直奔建議是沒用的,了解了每個策略背後的原因才有助於實施。

——凱利.麥格尼格爾。

《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

《這樣讀書就夠了》是趙周老師寫的一本個人學習力升級指南。

中信出版社已經是第二次出版啦,而且還是精裝版的,封面也超贊的好看。

此書多次提到拆書幫,我覺得特別厲害,反正我已經加入了拆書幫的微信。

早在2012年便出版了第一次,而2017年重新又融入趙周老師諸多新思考得以再出版。

光看書名就知道是教人如何去讀一本書的,但當我翻開內容的時候才發現,這書豈止光書名說的那麼簡單?簡直就是讀書類的經典。

裡面乾貨滿滿,看完我也是受益頗多的。

我本身就是懶癌症患者,總想著反正書是我的,想啥時候看就啥時候看,至今漲下來的書少說也有半個書架那麼多沒看,有一些粗略翻開過,沒什麼用就一直晾在那裡,有些喜歡的就經常翻,但很少。

我也很少做筆記什麼的,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吸引的放不下了,同樣也是我第一次邊看邊做筆記。

為此我還熬夜看這本書,懶癌什麼的都被治了一大半……

我帶著問題來讀這本書。

究竟如何讀一本書才算讀到這本書的精華,如何才能讀懂一本書和怎樣把書中的內容轉變為自己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等問題來讀這本書,希望能找到答案。

這是正本書的大概流程圖,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便簽學習方法和拆書。

學生年代,我們會劃重點,做筆記。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照原文來寫,特別是政治和歷史,更是這樣,抄寫和背誦書中的內容,這樣會給我們的考試成績加分,但這樣我們永遠也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話複述出來和加以修改、添加我們自身的感受進去,這樣能加深印象。

便簽學習方法 :我們要明確目標:提升學習能力。

我們要多做筆記,但不是摘錄原文的內容,而是通過三張不同顏色的便簽來記錄所感所想所受。

便簽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信息

便簽AI:描述自己的相關經歷

便簽A2:我的應用(即目標與行動)

在I便簽上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相關的信息,可以是自己的總結、啟發、或者是有價值的提醒。

都可以寫在便簽I上面,然後貼在相關處。

而通過自己本身看的這本書,有沒有與作者有相同的經歷或者有類似的事情,寫到便簽A1上,便把A1貼在便簽I的旁邊。

再把今後的目標,如何實施行動寫到A2上貼在相關的地方上。

這樣不僅下次翻書能及時看見當時是什麼感受,還能看看自己定下的目標有沒有實施行動。

學了便簽法之後,我在微信上面看見自己喜歡的文章的時候不再是急著轉發與分享了。

而是冷靜下來,想一想,然後嘗試著運用自己的話簡明的概括一遍,再一起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的人看見。

這樣有些很懶的小夥伴在看到我寫的縮減版的文章後可能會感興趣就點進去看了,而不是一看見連結就走掉。

這樣沒有效率也浪費大家的時間和朋友圈的「內存問題。

今日推送 《這樣讀書就夠了》

周三電子書¥0.99

Kindle電子書 ¥12.99原價¥48.00

作者其它作品請聯繫讀書君

▼ 點擊獲取"1折電子書" 每日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讀書永遠都不覺得夠

時隔5年,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第二版以讓人為之眼前一亮的內容呈現在大家面前。一個多月前以預售的方式購買這本書後,每天就在心理想著什麼時候書什麼時候發貨啊。拿到書後,用4小時的時間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