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大咖壓軸,現代特殊教育編輯部攜手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主辦「對話新課標·共享新課堂」首場培訓圓滿結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對話新課標 · 共享新課堂

6月9日,由現代特殊教育編輯部攜手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聯合舉辦的「對話新課標·共享新課堂:三類特校音樂(律動、唱遊與律動)教師新課標培訓」大咖壓軸登場。

上午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楊立梅:「提高藝術學習興趣——讓特教兒童在快樂中成長」

楊立梅教授指出——

音樂教育可以使兒童體驗快樂、培養興趣。

這裡所說的「培養興趣」不僅僅是指對音樂的興趣,同時指由音樂引發的對世間一切事物的興趣和渴望,欣賞和接納的態度,使孩子們獲得一個快樂的童年。

這份快樂和興趣將為「人之初」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

兒童的音樂活動是說、唱、奏、舞的綜合形式,也符合兒童的感覺是統合而不是分化的特點。

早期階段通過音樂的母語獲得的音調積累,對繼承民族音樂文化傳統、發展音樂的創造性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我們要通過對特教兒童音樂教育目標與教學策略的探討,了解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進行音樂藝術學習的規律,促使當代教育觀念融入到音樂教育的實踐之中,使音樂教育在特教兒童的成長中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的內容一般包括有:唱歌活動、節奏活動、打擊樂器活動、舞蹈活動、音樂、舞蹈、影視的聽、賞活動。

教學活動中,它們之間是相互交織、組合、影響、關聯的關係。

兒童階段的藝術活動是語言、動作、音樂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行為,而使它們融合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節奏,所以節奏是兒童最容易引起興趣和感覺的音樂要素。

可以選擇時值均勻、簡單的兒童歌曲,歌唱時伴隨身體動作,體驗穩定的律動,感覺穩定拍。

注意應該使短小的歌曲多次連續重複地演唱,這可以幫助兒童感覺到拍子的連續運動。

引導幼兒感受和掌握穩定拍的活動,要注意的是,不但要能夠從動作上感覺到,還要能夠從聲音上聽得到。

除了固定位置的活動,還可以採用走隊型伴隨歌唱的形式,例如走出兩個不同方向的同心圓,走出蝸牛形,蛇形,過橋形等隊列,還可以伴隨著轉身改變前進方向、交換夥伴等動作,來增加活動的趣味。

練習中還可以使用踏腳、拍手、走路、敲擊小型打擊樂器等,以穩定節拍伴隨歌謠或歌唱。

注意在歌謠或歌曲有休止拍停頓的時候,穩定拍也不停止,使兒童體驗連續的、均勻的節拍運動,這也為兒童以後感知和掌握休止拍節奏做準備。

逐漸引導從感受穩定拍感進入到感知節奏。

對節奏感知的開始階段,不需要多講道理,而是要通過遊戲的形式促使學生的體驗、感受,積累感性體驗。

多聲部聽覺和多聲部的協調配合是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只要有較好的方法,通過遊戲的形式,早期階段也可以進行基礎的練習,而且應該對這種能力儘早培養。

我們不主張讓孩子們學習正規的樂譜,但是可以結合遊戲性活動和感性體驗,從節奏的「標記」進入感知符號的活動。

唱歌是最直接、最自然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享受音樂的美感和快樂的活動。

通過歌唱,發展了兒童對節奏、曲調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唱歌應該與其他活動如舞蹈、遊戲、演奏等結合,進行綜合性的藝術活動。

教師的良好范唱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孩子首先是通過觀察、模仿教師來學習歌唱的,教師的歌唱狀態和方法直接影響著幼兒。

教師應該富有歌唱的飽滿情緒,能夠用良好的發聲和表情、聲調優美地歌唱。

教師的歌唱應該注意旋律的句式、呼吸和清晰的發音吐字,並且能夠充分表現出歌曲的特點和藝術形象,因為教師的優美歌唱對兒童是極有價值的音樂經驗,是引導他們歌唱的示範。

兒童的歌唱活動不需要過分強調正規的、技術性的發聲練習,主要通過觀摩教師的良好范唱來感受和理解如何獲得良好的發聲。

模仿是兒童積累經驗的方式。

兒童通過觀察、然後模仿,是重要的音樂學習方式。

學唱歌曲的特點就是先從簡單、重複的旋律片斷中跟隨模仿,再逐漸完整歌唱的。

我們需要探索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有效途徑,為兒童提供充滿活力的感官刺激,通過體驗獲得感知。

還需要在從容進行、不匆忙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實際能力獲得真正的提高。

兒童律動包括具有節奏性的模仿動作、兒童舞蹈等。

律動的動作應結合兒童的實際,動作幅度不要過大,變化不宜過多,力求有趣味,應引導兒童自行創編,發展創造性。

與律動相配合的音樂宜節奏鮮明、短小規整,便於記憶。

通過舞蹈活動可以發展兒童的節奏感,提高對音樂情緒的辨別、比較的能力,發展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動作的協調性,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音樂欣賞也應該結合遊戲性活動,還可以與簡單的創作活動相結合。

聽覺能力的培養應該放在音樂學習的首位,而且要貫穿於各項學習內容的始終。

下午

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副研究員許洪帥:我的故事和我的理解

許洪帥副研究員指出——

「每課一歌/曲」是我國學校音樂教學的基本方式。

即一節普通的中小學音樂課,圍繞國家教材某單元中的一首歌曲/樂曲,根據教師課前設計的教學目標,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在缺失關聯複習已學和教學內容基礎上,教師針對該作品的「所有學點」亦或「重難點」通過不同方式學唱或聆聽予以「解決」,粗放地教會一首歌曲/樂曲,最後再將其情感硬性提高到某種類別化的態度或者價值觀層面「升華」本課,完成教學目標。

如果音樂課只圍繞一首歌/曲展開,而沒有任何溫故而知新的內容輔助、環節設計和教學策略的機智跟進,即便運用再多的教學手段和先進方法,音樂課也很難有質量層面的積累和提高。

因此,若想完成更多的教學目標、與之匹配的教學內容,音樂課本身就需要更多螺旋式的重複設計和有層次、有難度、有挑戰的有機複習,需要在教學原理、教學機制和教學策略上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投入,需要更有質量、有效益的教學實施。

順序性音樂教學是一種以穩步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水平為根本,通過音樂教學方式轉型促進音樂教學結構整體優化,實現學校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和效益增值的音樂教學方式。

基礎音樂課程教學以中華傳統民歌為音樂母語的節拍、節奏和音高教學為循序基點。

在此基礎上,搭建選旋律發展、調式調性、句式結構、多聲歌唱和音樂創作發展框架,結合速度、力度、音色、和聲、織體、對位和配器,圍繞國家課程,輔以實驗教材,形成了學點清晰、梯度銜接、多維融合、貫連發展的學年內容標準、作品學點細分、教學要點支撐、學段成就標準和教學輔助用具五位一體的音樂課程漸進發展邏輯框架解決方案。

要將「每課一歌/曲」的粗放教學轉向精益教學。

其「精」主要指在教學準備、設計、實施和評估等教學要素組織過程中採取的精心態度、精熟手段、精講策略和精準方法,以及師生互動展開的體驗活動在教學整體結構上表現出來的某種精聽、精唱、精讀、精寫、精動、精創等行為特徵和思維傾向;其「益」主要指激發、吸取和分享師生的積極反應、表現和創造,關注教學任務的注意力調控,適時壓縮精做次數,實施評估教學行為,及時施加體驗管理,加快複習與應用的融合。

精益教學能夠促進師生一步步養成敏銳的感性反應、細膩的藝術表現和積極的審美行為習慣,懂得精細和深度體驗價值的創造和浪費之間的差異,揭示如何由內而外地將質量管理融入音樂教學之中,實現教學即管理、體驗即創造的實踐哲學。

花 絮

浸潤「仁愛」文化,體驗特教學校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感動瞬間,有您一起見證

志願者,因愛而相逢

MORE

點這訂閱《現代特殊教育》

編輯|華麗

向上滑動

微信公眾號

zwzgtj xdtsjy

新浪微博

現代特殊教育

今日頭條

掌握中國特教

一點資訊

掌握中國特教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以使命擁抱生命,

服務特教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律音方寸求動樂情可歸

律音方寸求 動樂情所歸——淺議小學音樂律動教學的有效開展王舒璇提要: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律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採取遊戲、表演、舞蹈、節奏等綜合性音樂手段進行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把音樂學習與...

扭起來、跳起來!幼兒園律動到底怎麼玩

「律動」是幼兒園小朋友喜歡的活動之一,伴隨著音樂,孩子們擺動著身體……可是,怎麼看怎麼像「群魔亂舞」……可能有些老師會說「孩子們跳得很開心啊」。但,畢竟律動和亂跳是不能劃等號的。1根據幼兒的年齡...

看北京海定名校的老師如何教少兒舞蹈

曾經看過一句話:作為一個舞蹈老師,很多時候難的不是教學,是眾口難調!嚴了,家長說你太嚴厲,「我們只是讓孩子學一個愛好,孩子開心就好。」鬆了,家長說你不負責,「我們花錢是讓你教技術,不是讓你帶孩子...

招教面試之中淺談小學音樂教學法

在素質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的實踐活動。有人說:「音樂是熱情洋溢的自由藝術,...

律動對聽障兒童有重要意義

藝術活動,它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活躍思想,完善品格,是鍛鍊身心的美育內容。我們希望「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每一隻鳥兒都歌唱 」律動是兒童隨著音樂節拍,進行的有節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它主要包括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