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動對聽障兒童有重要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藝術活動,它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活躍思想,完善品格,是鍛鍊身心的美育內容。

我們希望「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每一隻鳥兒都歌唱 」

律動是兒童隨著音樂節拍,進行的有節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它主要包括舞蹈,體操,遊戲,音樂。

通過律動提高幼兒的素質,發展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個性,然而對於聽障兒童來說律動課則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律動教學使聽障兒童發展智力,提高身體素質,使其身心得到協調,均衡,健康的發展; 發展視覺,觸覺,振動覺,殘餘聽力和語言,培養聾兒的節奏感,協調感,提高模仿,表達,自控,空間定向以及對韻律的初步感受,欣賞和表現能力,通過美育陶冶情操,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美,發現美,從而創造美。

一.律動教學與聽覺訓練:

其目的是儘早利用聽障兒歌的殘餘聽力,培養他們注意聆聽的習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對日常各種聲音的辨別和理解能力。

1.在培養聽覺察知能力方面:律動課上的音樂則顯得很重要,有意識地製造音響,讓聾兒感受到聲音的存在,並教會聾兒運用表情、手勢、動作或語言等方式,表示聽到了聲音,這是聽覺訓練的基礎。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當聾兒踏著音樂在活動室蹦蹦跳跳時,他們臉上開心的表情,手舞足蹈的動作,開心笑時自然流露的聲音無不感受到了聽到音樂的快樂。

2.在培養聽覺注意能力方面:激發和調動聾兒聽取各種聲音,尤其是語言聲音的興趣,逐步養成聆聽的好習慣。

如:《哈巴狗》《小金魚》《走路》等,與小動物有關的,簡單上口的兒歌,動物對於聽障兒童來說是不陌生的,又很喜歡的,小動物們具有代表性的動作是孩子們易於接受和掌握的,動作的模仿,耳朵的聆聽,歌詞的念白從視覺,聽覺,語言三個方面更加激發,調動了聾兒的興趣和聽覺注意能力以及動作的發展能力,比如小狗啃骨頭,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小朋友想到「汪汪汪」,一組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小朋友回想起一句歌詞,因此律動教學在培養聽障兒童聽覺注意能力方面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3.在培養分辨不同聲音能力方面:通過動作的模仿、聲音的對比等,幫助聽障兒童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作出相應動作的反應。

例如:是什麼聲音、誰發出的等,使其在聽覺定向、聽覺辨別、聽覺記憶方面得到鍛鍊,增強形成聽覺概念的能力,同時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這種訓練對聾兒具有很實際意義。

例如:在學習律動《敲大鼓》的課中,用手去敲鼓發出「咚,咚」聲,讓其從視覺,觸覺,聽覺去感受聲音,記住聲音的特點以及是鼓發出的聲音,那麼怎麼才能更好的記住這有特點的聲音呢,動作則起了很好的作用,模仿敲鼓的動作律動:雙手握拳,伸出食指做鼓棒,模仿敲鼓的樣子,可以慢敲,可以快敲,也可以雙手輪流敲,變化不同的節奏讓聾兒感受並記住「咚」這有特點的聲音,在動作中記聲音,聽聲音,通過舞蹈動作的條件反射更加強了記憶,兒童由於年齡小,好動,好玩是天性,玩中學,學中玩,不知不覺不僅記住了聲音的特點,又發展了動作的能力。

再例如:在模仿動物律動的教學中,小鳥飛,小魚游,小兔跳,烏龜爬等是兒童最喜歡模仿的動物,動作也比較簡單易學,在學習的時候也很有興趣,在聽著舒緩的,抒情的音樂旋律時,可以配合著做小鳥飛,蝴蝶飛的動律;在聽著節奏較鮮明,節奏感較強的旋律時,可以做小兔跳,青蛙跳等動律……,比如幼兒很喜歡的《小孩小孩真愛玩》的遊戲,「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聽!」然後發出指令「可以讓幼兒學習小動物」。

比如幼兒廣播體操《世界真美好》的小動物模仿,感受不同的動物律動體驗的音樂旋律是不同的。

當放到舒緩的音樂旋律時,聾健合一班的聽障兒童,都能做出相應的抒情的緩慢的動作,當放到節奏感較強的旋律時,大部分能夠做出和音樂旋律,節奏吻合的律動。

二.律動教學與發音訓練:

人類語言的生理基礎是由聲帶振動發音並由呼吸器官、咽腔、口腔、鼻腔等器官協調活動所產生。

要使聽障兒童清楚流利地說出每一個字音,就要訓練他們來掌握各種發音技能。

1.在呼吸能力訓練方面:我們都知道呼吸是發音的動力,說話時呼吸量不足或控制不好都影響語言的清晰度和流暢度。

一般在語言康復訓練中主要通過做呼吸操、呼吸遊戲等,幫助聾兒掌握呼吸要領,增大肺活量,自如地控制呼吸,為發出宏亮有力的聲音打下基礎。

那麼律動和它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們都知道運動,例如跑步就是增大肺活量的好辦法,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幼兒喜歡蹦蹦跳跳,喜歡在律動課上盡情的舞蹈,釋放自己的快樂,數節奏的聲音洪亮有力,他們在舞蹈中運動著,自然而然的增大了幼兒的肺活量;其次,舞蹈也是講求韻律呼吸的,身韻中的提,沉,含,展,沖,靠,移無不在律動課上,在舞蹈動作中有所體現,最大程度上的為呼吸的控制奠定一定的基礎。

2.在語言節奏訓練方面: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差,對於聽障兒來說更加難,一般簡單的x x | x x 的節奏型,聽障兒童在掌握的時候會出現節奏不穩,忽快忽慢的問題,稍微把節奏加一點變化,x x | xx x, 能掌握的就更少了,因此在平時的練習中,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發現和理解節奏,其實,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充滿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動物的叫聲,敲鼓的咚咚聲等。

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鼓聲:咚 咚,狗叫:汪 汪(x x )……動作配合節奏,配合語言,邊說,一邊用手打出節奏,再用動作去表現它,用歌表演的形式完成,教師帶著做,不僅提高興趣,潛移默化中,語言節奏也得到了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