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10位代表這樣建言獻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9日,全省師範教育工作座談會召開。

副省長楊興平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師範學院、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成都市金牛區機關第二幼兒園、眉山市第一小學、四川大學附屬中學、什邡市職業中專學校、綿陽市涪城區特殊教育學校負責人和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師姚嗣芳、西華師範大學學生黃俊彪在座談會上發言,他們針對實際,深入探討了當前師範教育的問題和難點,為建設更強教師隊伍、振興教師教育獻計獻策。

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

四川師範大學以培養「四有」好教師為引領,將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確立了「三心四能五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五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全面修定培養方案,系統實施專業核心課程、「十個一」教育養成等系列制度,系統培養師範生的學科素養、教育素養、社會素養,著力培養有教育情懷、有教育夢想、有教育理念的新時代教育工作者。

學校系統開展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創建「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開展師範生本-碩-博貫通培養,加快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教師;堅持對接鄉村振興和教育扶貧,大力推進公費師範生教育、扶貧頂崗支教等系列改革,建設了「新農村建設學院」等新型育人平台,努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鄉村教師,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成都師範學院院長陳寧

成都師範學院在教師教育領城著力培育辦學特色,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是推進師德養成與人才培養過程有機融合。

堅持將「師德養成」教育貫穿師範生培養的全過程,形成了「立德一融通一踐行一內化」的師德養成體系。

二是推進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有機融合。

積極與市(州)教育部門建立廣泛聯繫,鼓勵學校教師深入中小學一一線,掌握中小學實際需求。

建立專業發展首席專家工作坊、名師工作室等,依託國培省培項目遴選一線名優教師,作為師範生培養兼職教師。

三是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

落實「網際網路+教師教育」創新行動計劃,遵循「以協同創新突破瓶頸、以應用驅動加強建設、以深度融合變革教學、以提升能力優化服務」的理念,建立了政府支持、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的UGSE協同模式。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王向東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堅持「綜合+長項」 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著力於小學教師「全科培養」和幼兒園教師「融合格養*。

學前教育專業突出「童心、真愛、自然、半越」的人才培養,小學教育專業以「三向「(向農、向小、向基層)服務定位實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提得高」的人才培養。

學校以重點專業建設為龍頭,帶領專業群發展,打造教育專業品牌。

現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2個,省級重點(骨幹)專業1個。

建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為全省唯一的專科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有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及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3門。

成都市金牛區機關第二幼兒園園長黃潔

學前教育階段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教師作為幼兒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其綜合素養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的觀點有三:

一、增強職業認可度

政府應關注學前教師的職業尊嚴問題,媒體宣傳不能以點帶面,個別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缺乏不能代表整體隊伍的狀況,加強正面積極的引導,讓學前教育成為受人尊敬、尊重的職業,吸納優秀的學生願意、渴望成為一名幼兒教師。

二、重視專業課程學習

學前階段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與中小學教師的分科教學有根本上的不同,需要教師在唱歌、跳舞、彈琴、普通話、繪畫等方面掌握基本技能和相關教學法。

師範院校應在課程設置上與幼兒園實際工作接軌。

三、重視人文素養

師範院校應重視學前教育師範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學習用陽光健康的心態面對兒童和家長,將專業化發展作為成就職業幸福感的重要路徑。

眉山市第一小學校長徐長華

我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師生畢業生,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成是昔日師範教育的「產品」。

多年從事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說是師範教育的「用戶」。

目前,師範教育課程分為教師教育課程、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學科專業課程三大類。

這樣的分類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關鍵是每類課程的內容有沒有小學教育所必需但是又沒有列進去的。

據我對近10多年來的師範畢業生了解,教師崗位需要的某些基本知識和能力在有的師範院校的課程內容中很少涉及甚至沒有涉及。

比如,如何寫好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如何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等,部分師範生在校期間沒有學過,或者學得很膚淺。

建議在教材選用上應儘量選擇理論闡述與案例結合緊密的教材。

我們目前的一些教材內容陳舊,和30年前我們學的教材沒有多大的區別。

建議將基礎教育中的知名教師、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列入相關的教材內容,讓師範生在校時就了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學校一線知名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式。

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米雲林

我想從「有紮實知識」這個角度談談師範院校人才培養的問題。

這裡「紮實知識」的內涵包括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一、中學呼喚有紮實學科專業知識的師範生。

中學總是要追求優質教學,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清晰理解知識,還要理解知識背後的思想方法,進而感悟知識與思想方法背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要實現這樣的追求,走上教師崗位的師範生必須具有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

二、中學呼喚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師範生。

我們期望師範生在大學期間應該高質量地完成兩個研究課題,一個是學科專業的有創新價值的研究課題,另一個是結合自已學習過程的學法教法的研究課題。

三、中學呼喚具有紮實教學基本功的師範生。

中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體現,例如,工整規範、形態優美的板書板畫,不僅促進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規則意識。

什邡市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夏時木

就中職學校而言,建設一支具有職教特點的高能力師資隊伍,是中職學校發展的長遠大計。

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制約中職教育發展。

我認為,一是職校教師應姓「職」。

中職學校對師資素質有著特殊的要求,需要素質全面、基礎紮實、技能嫻熟,能夠勝任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其師資培養應該具有職教特點,應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等方面強化職教特色;

二是職校教師應有「能」。

職教師資培養過程中,一方面應強化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另一方面使其熟悉與專業相關的基本技術技能,並學習相關職業的工藝設計和技術開發要求,加強企業實習實踐,掌握生產流程和規範,培養其職業認同和工匠精神。

三是職校教師應懂創新。

中職教師不僅會做「教者」,更要成為「學者」,要能夠引領教學改革。

在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未來職教師資的職業教育理念更新、專業技能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緊扣「專業性、技能性和學術性」等特性。

綿陽市涪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麗

對於特殊教育來說,師資問題是長期存在並嚴重製約其發展的大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配置不足;第二,特教專業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第三,特教專業教師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我們基礎一線,對特殊教育師資來說真的是求賢若渴。

建議:首先,政府在增加辦學硬體投入的同時,可否在師資的配置上給予特殊教育學校政策的傾斜,按比例配足教師,有計劃地提高特教教師的待遇和社會認同感。

其次,有特殊教育培訓資質的高校能否讓我們的中青年轉崗教師有一個相對較長、較系統的專業培訓機會。

第三,高校在加強培養專業技能的同時,能否進一步注重對學生理想信念、人生價值觀、職業價值認同的培養和教育,從源頭上防止本就稀缺的專業人才再政行流失。

第四,特教學校加強教師心理的引導,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成就感。

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教師姚嗣芳

我是成都師範學校81級的學生,如今已從教33年。

當年的成都師範學校不僅是一所培養教師的學校,更是塑造教育人格的搖籃。

聯繫自己的成長經歷,對於師範教育的改革我有以下思考:

一、師範院校要根植學生熱愛教育的激情

建議改革師範院校的招生制度,提高師範生的生源質量,吸引有情懷、素質高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院校;師範院校與中小學密切合作,建立協同培養機制,讓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走進高校擔任指導教師,特別是讓師範生有更多的機會到中小學見習實習,接觸一線優秀的老師,切實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崇高與幸福;提高教師的待遇,特別是加強對公辦學校的教育投入,讓教師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二、師範院校要為學生奠定事業發展的基石

當年,成師依靠簡陋的設施,竭盡所能,設置豐富多樣且可選擇的課程,使我們具備了作為一個教師的較強的基本功和基本能力。

建議師範院校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要與中小學師資需求全面對接。

應優化課程設置,重視基本功和應用技能的培訓,而且要關注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加大技能類與實踐性課程的比重。

三、師範院校要給予學生不斷前行的力量

師範院校不僅要讓學生擁有激情,更要讓他們獲得力量。

首先,師範院校的老師應該是極具人格魅力和學術魅力前久。

第二,師範院校應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與良好的習慣。

第三,師範院校要給予畢業生持續的關注與幫助。

西華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黃俊彪

我是來自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公費師範生黃俊彪,2016 年,公費師範生的優惠政策圓了我的大學夢、教師夢。

在這幾年的學習當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公費師範生政策的特點和優勢,感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學校給我們帶來的關心和愛護。

西華師大公費師範生培養的特色和亮點有: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 創新培養模式。

一直以來,學校緊緊圍繞「師德高尚、專業水平較高、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培養目標,不斷優化公費師範生培養方案指導意見,創立了公費師範生培養導師制,構建了課堂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方位育人體系。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培養質量。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需求導向,充分把握市場對專業人才在知識、能力、素養方面的新要求,構建了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養提升為要素,以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教師課程、實踐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三是完善保障體系,確保育人成效。

學校對公費師範生的教育、管理和資助十分規範、有序,嚴格按照有編有崗、統一考試、簽訂協議、公費培養、定向就業、履行服務期承諾的原則進行培養和使用。

我校歷年公費師範畢業生就業履約率超過了95%, 培養了一大批紮根於教育前線的優秀人民教師,為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文丨劉磊 夏應霞

圖丨劉磊

編輯丨向穎

川教之聲

公眾號

教育導報

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基礎教育看師範院校改革

近年來,校長們普遍反映新招聘教師存在幾個問題:職業精神不足,把教師當職業而不是事業,不願意當班主任,不願意挑重擔;專業功底不紮實,在學科知識、教學知識、課程知識、學情分析、教育情境等方面都有欠...

跟崗見習:應用型師範生培養新模式

師範院校是地方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搖籃,承擔著為地方基礎教育事業培養與輸送師資的重要責任。各師範院校應順應教育改革潮流,不斷改革師範專業教育理念,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切實提高師範生教學技能,彰顯...

「不改名」的師範院校如何維持特色

1月15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181所師範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脫帽,聚焦教師培養主業,改進教師培養機制、模式和課程,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不少人對師範院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