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名」的師範院校如何維持特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月15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181所師範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脫帽,聚焦教師培養主業,改進教師培養機制、模式和課程,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

不少人對師範院校學生的第一印象是:「你畢業只能做老師吧?能賺大錢嗎?」這或許是偏見,但師範畢業生收入一般、師範院校生源質量下降、招生分數線走低,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某些知名師範大學面對教育潮流的變動,也採取了相應對策。

一些師範院校嘗試轉型為綜合類大學。

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在其百年校慶時就提出,將在未來15年內,將其建成為一所綜合性、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

其後,全國多地師範院校紛紛開始「轉型」。

還有師範學校與其他學校合併為綜合性大學,比如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為西南大學。

一些師範學校在學科設置上達不到綜合類大學的要求,就儘量在校名上「跟上潮流」,在「後綴」上提升檔次。

另一些師範院校縮減了師範生比例。

歐美國家純粹的師範大學並不多,名列世界前列者只有巴黎高師等個別大學,其師範教育往往被安置在綜合類大學裡的教育學院。

在國內,這樣的轉型也逐步開始,比如,華東師範大學在2015年起明確逐步縮減師範類本科招生,學校成立教師教育學院,師資培養被統一納入教師教育學院。

但是,師範大學轉型,不意味著要放棄專業的師範教育,反而應該突出特色,改善資金、師資、基礎設施等方面,籍此吸引到更好的師範生源。

這正是此次要求師範院校「不改名」的現實考慮。

那麼,誰來保證不更名、不脫帽的師範院校維持特色和水準,甚至比那些「轉型」的學校更有競爭力呢?這就需要秉持一個原則:讓師範教育回歸師範本身。

現在有些高校一面維持著原有師範生培養模式,一方面又搞著其他創收項目,非但整體教學質量沒上去,還丟掉了特色。

師範教育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都有較高要求,一般來說,在大三下學期時,師範生會完成理論課程,開始為期兩個月到半年不等的實習,實習單位可以接受學校安排,也可以自己聯繫。

有些不打算畢業做老師的學生,就會借實習的機會,考研、找其他工作的實習等。

個體選擇雖然得到了尊重,但整體的師範教學質量就打了折扣。

師範培養模式理應更清晰。

很多學生在高考後填報師範專業時,並沒有明確職業規劃,或者入校後改變了最初的教師理想,師範教育和學生的職業選擇之間存在著矛盾。

因此,設置更加靈活的師範教育模式十分必要。

比如,學校允許學生在大二時改變專業屬性,想當教師的學生可以成為師範生,而師範生也可以選擇離開。

另外,我們也該改變對師範教育的「偏見」了。

正如歷史學者叢小平在《師範院校與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形成》中所述,傳統的師範教育對中國教育和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功不可沒。

儘管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師範教育不再發揮那麼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師範教育依然改變著無數青年的命運,「不改名」的師範院校應發揮主流的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