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願不願意,人工智慧要儘早融入青少年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內容正式進入了全國高中「新課標」。

在編程課等人工智慧教育在社會掀起一陣學習風潮之時,也普遍出現有編程學習觀念不足、校內人工智慧教育開展氛圍不足等問題。

如何進一步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以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是當下的重要議題。

在近日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未來網與編程貓聯合承辦的"新時代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當下人工智慧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提到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作用,我們經常會提到,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通過面部識別、動作、回答等監測能力,幫助家長和老師更加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人工智慧,大數據會減輕老師們的教學壓力,同時可以共享更多優質教學資源,有助於緩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讓更多孩子接受到同等質量的教育。

但其實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那目前人工智慧真正給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未來網總編輯萬興亞談了自己的幾點體會:

1、學生的科技素養教育得到了普及,成果也非常豐碩。

2、在培英教學方面,有一些機構利於人工智慧也做了很多活動,讓孩子們用更加生動的手段去接觸英語學習。

而且活動都在室外的,也均可視化,學生對科學感興趣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意料。

3、國家教育部門非常重視對相關人工智慧的布局和要求,下了很深的功夫,推出了很多措施,比如國家專門把科學列為課堂教育;南京還將人工智慧列入課堂的選修課。

4、呼籲大家,一定不要錯過這麼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定要積極的去擁抱人工智慧和科學素養。

當下人工智慧非常熱,也有一些企業為了吸引投資者的關注,總會陷入一種為了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的狀態,從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前副館長丁新談到,目前教育信息化時代從1.0,現在邁向2.0未來教育信息化,我們期待人工智慧對教育帶來更大,更深刻的變化。

他還提到:「做人工智慧也好,做未來教育也好,智慧教育也好,把技術說的很懸乎。

我認為技術不能捆綁教育,也不能捆綁老師,也不能捆綁學生

我們一定要利用技術讓每一個學生的智慧和潛能得到體現,首先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其次能夠讓每個人的潛能發揮到極致,這個教育才算是成功了

此前,朗播網創始人杜昶旭接受億歐採訪時也談到,雖然當下人工智慧非常火熱,但是我們不能為了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任何技術,包括AI,一定要找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同時還要有相應的數據模型支持,否則,這就是為了賣一種藥而發明一種病。

同時在科技教育發展中,丁新還提到要保證教育信息化,學校必須擁有多媒體教學環境,教師能用多媒體上課,學校能在多媒體課堂學習,這才是信息化。

據丁新介紹,我國目前8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設備。

其次我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個專業學習網站。

今年教育部啟動教育信息化2.0,即是要把外生變量轉化成內生變量,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

丁新認為,市面上的所有教育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大資源概念,不要關起門來做一個小小的平台,今後平台肯定是開放的,未來平台頂層數據必須是打通的

第二是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要轉向信息技術素養培養。

第三是要從應用融合轉向創新融合。

「人工智慧的深入和普及,對教育理念已經形成了衝擊,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所以人工智慧知識要儘早地融入到青少年體系教育當中

丁新認為大家要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的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構建包括智能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智能體系。

在2月初教育部剛印發的《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中,關於「全面深化教師隊伍改革」的要點首次明確提出,要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計劃。

更多時候,當提到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時,更多的論調都集中在了對學生的教育上,而對於教師在人工智慧技術變革下的專業能力發展,還少為提及。

中國教育學會監事長、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原秘書長楊春茂提到,「我們要新的教育內容就需要新的教師,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教育融合的時代,教師應該主動實現新技術的變革,認真反思,機器和人類有的能力,從而有針對性的改變改進我們教學方式。

此外科技教育時代,對於學生培養,除了知識和技能培養,還有價值觀塑造。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文莉稱,「數字時代,一定要有良好的價值觀來驅使。

因為現在科技發展十分先進,人們很容易在科技中迷失自我。

無論是AI技術亦或是其他技術始終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來面對和指導

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長寧區青年聯合會和億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將於2018年6月13-15日在上海長寧世貿展館舉辦。

峰會期間,將於6月15日上午同步舉辦「智能+教育峰會」,圍繞AI在教育行業中的具體應用,探討自適應學習能否做到個性化?教育+AI才是未來的希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應如何規避新的職業風險?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不可能集體失業,只有一部分或因消極怠工、或因盲目樂觀空虛、或因滯於時代發展且缺乏創新力的教師或許會失去教師這一職業,但就像有一部分將失業的教師,同樣,也有一些永遠都不會失業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