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李萬渠:我的翻轉課堂之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翻轉課堂之偶然與必然
我的翻轉課堂之旅一共經歷了五個階段。
這真是一段艱辛又難忘的幸福之旅啊!
第一階段是從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培養目標的指引下,我和一位同事先後在我院建築工程技術專業開設的職業素養與拓展的項目化課程《建築行業信息收集與整理》和《建築構造模型》中,採用了通過QQ群發布課前學習材料,或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團隊的形式開展研究、討論、完成調查報告、匯報ppt、建築構造模型製作等任務,課堂上進行成果的展示分享的方法。
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這是一種類似於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只是認為這樣能更多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第二階段是2014年4月,我在學院示範建設期間,與全院教師一起聆聽了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遆佳老師的講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介紹。
初次接觸到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理念,當時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也記住了翻轉課堂這個獨特的名字,但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進一步地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和操作技巧。
第三階段是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通過網絡結識了「職教鲶魚」侯銀海老師,經過他的推薦,接觸到了藍墨雲班課手機APP,加入了藍墨教師交流群,開始使用該軟體輔助教學、開展課外活動。
第四階段是2015年10月底,經過我系馮金鈺老師推薦、聽了藍墨教師群里煙臺大學賀利堅老師的講座後,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進行了7周的《翻轉課堂教學法》慕課學習,較為系統地學習了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方法,最終獲得了優秀證書。
第五階段是2016年3月—7月,我正式開始在《建築識圖與構造》課程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進行試點,主要是依託藍墨雲班課手機APP的平台開展教學。
翻轉課堂的實施——以《建築識圖與構造》課程為例
1、學情分析
由於該班是單獨招生組建的班級,我提前了解到班級由單招升入的普高生和職高生所組成,此前一些課程的老師反饋,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學生基礎差、主動性差。
我在第一次課前就通過輔導員通知了同學們在課前安裝好藍墨雲班課手機APP,並用自己的頭像和學號進行註冊。
在第一次課上,我首先通過藍墨雲班課「頭腦風暴」功能對學生進行了「我心目中理想課堂」的調查,同學們普遍反饋到理想的課堂是快樂活躍、參與度高、有互動討論、個性化的課堂。
我給同學們播放了一些介紹翻轉課堂的視頻,精美有趣的視頻資料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了同學們對配合老師改革,以及對翻轉課堂強烈的興趣。
接著,我給同學們發出了《翻轉課堂課前學情調查問卷》。
根據學生們反饋的問卷表,得知班上總共49人,其中普高生25人,職高生24人,幾乎對半分,而其中有14人對建築構造的知識有些印象,有11人能較為熟練識圖。
我得出的結論是:讓普高生和職高生組成小組共同體,採用同伴學習、小組討論等方法,取長補短;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也便於老師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一對一個性化指導。
下課時,我發放了《我的高中(中職)生活》的任務單,布置了第二次課的課前任務和課堂活動。
課前任務是班委組織,按普高生和職高生搭配、男女搭配原則進行分組,確定組長、組名、組徽、口號,並結合此表格內容,以「我的高中生活」為題目,小組合作製成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8分鐘PPT。
課堂活動就是各組選2位代表上台匯報。
通過各小組的匯報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普高生眼中的高中生活是充滿壓力、緊張而拼搏的三年,職高生眼中的高中生活是輕鬆有趣的,特別因參加各種實訓而帶來成就感。
2、課程定位
我院土建類專業採用的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4+2+X」人才培養模式。
「4」是指四板塊的課程結構,包括專業基本技能板塊、綜合實訓板塊、崗位實習板塊、職業素養與拓展板塊,「2」是指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雙證融通,「X」是指綜合素質的培養。
各專業教學團隊在該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下,進行了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
通過對目標崗位群分析所需的職業能力,對職業能力進行歸類,將所需職業能力分為了行業通用能力、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
再根據能力層次歸納典型工作任務,對歸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加工,完成了專業課程的設置。
又基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拓展設置了選修課和第二課堂,最終構建了「一主線、二貫通、三結合」的課程體系。
這裡的「一主線」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二貫通」是指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培訓貫通,「三結合」是理實結合、工學結合、做人與做事結合。
以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為:面向建築行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必備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專門知識,具備施工員、技術員、質量員、安全員、資料員、材料員的基本工作能力,具有「嚴謹、審慎、精細、誠實」職業素養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建築識圖與構造是建築工程技術及工程造價等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是專門培養土建類專業就業崗位中所需的行業通用能力——建築工程圖的識讀、繪製及常見建築構造設計能力的一門必修課,在專業課程體系的四板塊中屬於專業基本技能板塊的課程,是獲取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雙證的必備知識,也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合作、社團實踐能力,參加技能競賽等第二課堂的綜合素質的過程。
3、教學內容
本門課程是設在第1、2或第2、3學期,與建築材料、工程測量、工程力學等專業基本技能課並行開設,並為後續學習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建築施工組織、建築工程計價與計量、建築信息模型(BIM)等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程主要由三部分內容組成,分別是建築製圖與識圖基礎知識、建築構造和建築工程施工圖識讀。
具體的培養目標如圖所示。
本課程周課時為4學時,總學時96學時,分為兩個學期教學。
現在是第二個學期,我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內容是建築構造和建築工程施工圖識讀兩大部分,為了試點翻轉課堂教學法對所有課程的普適性,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暫時沒有採用項目導向進行整合。
4、實施過程
在課程教學中,我融入了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方式」,採用翻轉課堂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JITT即時教學等多種宏觀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講授法、角色扮演法、分組討論法、現場教學法、視聽法、圖片展示法、頭腦風暴法等微觀教學方法。
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交互進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習成效。
利用學院的網絡課程平台、超星慕課教學平台、藍墨雲班課手機APP等平台實現了課程資源數字化、學習資源碎片化,為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與拓展學習提供了條件,為學生學習開闢了新途徑。
我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一個是課前自主學習+小組討論,一個是課課中測試+精講+互動+討論,一個是課後總結提高+拓展。
老師在課前發布視頻、課件等資源及相應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並開展小組討論,然後完成個人及小組任務,指定時間上傳到藍墨雲班課手機APP;課上,老師利用藍墨APP開展測試,檢查課前學習,根據結果和課前反饋情況精講重點難點疑點,開展小組討論,深入內化課前學習的知識,展開答疑、作業等即時互動,老師在課堂現場進行個性化指導;課後完成老師布置的個人或小組協作的綜合任務,起到總結、提高和拓展作用。
在翻轉課堂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學習的作用,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每一次翻轉課堂教學,我首先會制定《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任務單》,包括學習內容、翻轉課時、學習目標、課前任務及課堂活動計劃。
我會針對學情分析、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課前學習進行精心的設計,包括視頻、課件、動畫等資源的準備與製作、課前個人學習和小組討論學習任務的布置。
同時設計出課堂活動的環節、內容和形式,一般包括課堂測試、疑難問題分析講解、頭腦風暴、分組討論、成果展示、現場識圖、提問答疑與繪圖等活動,並以書寫「出門條」的方式要求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進行簡要總結,通過藍墨雲班課頭腦風暴進行提交。
最後會根據教學需要布置課後提高與拓展訓練的綜合任務。
也將課後的總結提高和拓展訓練的任務一併設計到任務單里。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任務單示例
課前任務發布、上傳資源、作業提交及答疑
課後提高拓展的小組任務示例
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我充分利用藍墨雲班課手機APP軟體,進行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問卷調查開展學情分析,實現了每一次的課前任務發布、自主學習、督促評價,課上籤到、測試、分組討論、作業、搖一搖抽問、頭腦風暴、隨時隨地與學生互動、答疑,課後總結統計經驗值等功能。
5、教學評價
結合我院傳統的考核評價機制,我將本課程的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即平時成績占40%和終結性評價即考試成績占60%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是依據藍墨雲班課的經驗值和實訓成績來評定,通過藍墨雲導出的經驗值數據進行加權計算,最後得出平時成績,多樣化的考查方式使評價結果高效又科學。
考試成績是通過考查施工圖的識圖與構造知識的應用能力為目標的主觀題試卷進行測試。
該評價方式的特點是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過程性評價與傳統考試的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科學高效,易操作。
過程性評價(平時成績)計算示例
6、教學效果
本期的翻轉課堂教學已經結束,我再一次進行了調查問卷,讓學生從課前學習花費的時間、對本期翻轉課堂教學的評價、對自己的評價、對小組合作的評價、對本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以及選擇翻轉課堂還是傳統課堂教學等方面反饋。
以下為問卷結果。
調查的結果呈現出大部分學生每周在課前要投入60分鐘左右進行學習,他們能主動學習,提升了自學、同伴互助及團隊協作能力,小組能有效合作,得到了珍貴的友誼,學會了製圖基本方法、掌握了常見建築構造,具有施工圖識讀的能力和正確查閱規範的素質。
我同時還請同學們對今後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建議、對《建築識圖與構造》課程改革的建議、對翻轉課堂的普適性、對老師開展教學改革的看法以及對藍墨雲班課軟體的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總結與改進
從學生問卷及評價的結果來看,本學期翻轉課堂教學法的試點基本是成功的,達到了我預期的試點目的。
翻轉課堂教學法是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習效果,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團隊協同的能力,可以適合在大多數的課程中。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有許多值得思考改進的地方,比如發布任務的時間要提前2-3天,每周課前學習時間應控制在60分鐘左右,討論話題應精簡深入、課前學習緊密結合教材、引用實際的工程項目引導進行識圖學習及構造設計的方法,真正實現做中學,做中教等。
老師們應特別注意,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個性化特徵,而不是老師的講授或教,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是關心關注每一個人的課堂。
今後我將從以下方面持續探索改革之路:一是以工程項目識圖為導向來改革教學內容;二是在建築識圖與構造課程中實現翻轉課堂和SPOC雲班課教學的常態化;三是開發數字化教材以配套雲班課平台的使用;四是繪製課程知識與技能的譜系圖,彌補翻轉課堂學習碎片化的不足,體現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五是團隊共同製作課程的系列微課,增加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李萬渠,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
面向高階思維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本文將高階思維培養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機結合,構建了面向高階思維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並結合教學設計,梳理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培養高階思維的教學設計流程,最後通過設計教學案例,為一線教師提供教...
「翻轉課堂」,怎麼「轉」才有「力」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開始使用視頻軟體錄製PPT並附上講解聲音。...
翻轉課堂優化邏輯學課堂教學探析
翻轉課堂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產物,為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創造了條件,如今已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如何把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中。文章從翻轉課堂的內涵入手,立足於目前高校邏輯...
談高中數學課堂中翻轉教學的應用
摘 要:近年來,信息技術已經與課堂教學緊密的聯繫起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存在很多難點疑點,而老師不一定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幫所以學生解答問題排除疑惑,而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及硬體設備的支持,學生可...
基於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
混合式教學已成為當前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主流教學模式。在對教學模式要素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對基於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了設計,並在「網站設計與開發」課程實施中開展了兩年多的教學實踐,隨後結合...
「翻轉課堂」在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翻轉課堂」在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楊雪 自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科學教師喬納森·貝格曼(Jon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Sams)的翻轉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