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下班後高效能讀好一本書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昨天我一個朋友問我能不能分享下讀書的感悟和方法,我硬著頭皮寫下了這篇文章,其實我是很少寫書評的,以前讀書也是學沫級,今天分享只是我個人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具有普適性噢;

但我相信,只要你細心體會;

那麼本文你至少可以收穫三點:

1.如何篩選一本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書;

2.如何高效的整理書中的精華;

3.如何把這些精華有效的用於改變自己;

第一 如何篩選一本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書;

①目的:明白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讀書或者找書的原則是:「功利」的找書的用處,書讀的不多,但我一旦讀了,那麼有兩個步驟會做的比較充分,一是篩選的過程,一個是怎麼用的過程;

在我個人看來,沒有目的閱讀就是耍流氓,我們習慣性的刷朋友圈、微博、微信,大部分只是在沒有目的的消磨時間,本身並不是帶來多少成長,甚至是負成長;

因為你你在耍的時候,那些比你優秀的人下班後已在策馬奔騰,在飛速的成長(你會絕望嗎?放心,他們一定會那樣做的);

所以你的時間應該比他們更加的可貴,停止就等同於退步,如果你在彌補和他們之間的落差的同時還想要超越他們,那你需要更加的努力;

這就好比你和一個馬拉松的冠軍比賽跑步,他早已擁有強健的體魄、心理素質、耐力等等,而你還是一個身體羸弱、不具備任何實戰經驗的跑步小白(你知道有多懵逼麼?);

我是怎麼做的呢?

比如前天我讀了這本《普通人成長必備的高效能手冊》,吸引我眼球的是高效,因為我一直在致力於探索提高我工作學習的效率,所以這就是我的目的;

我在我的知識的管理和時間的管理上亟待改進,而我正在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果不其然,這本書在時間管理和知識體系的打造上幫了我大忙(感謝作者kyle);

所以明確的目的很重要!

②明確你需要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

只要你的目的足夠明確,這一點無需解釋,單獨提出來只是提醒你篩選的重要性和透明度;

比如我會首先大概瀏覽下目錄,看看有沒有我需要的這兩個關鍵點再開始閱讀(畢竟標題黨也很多),並且直奔主題;

一本書作者需要傳遞的往往不是單一的觀點或者一個層面,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篩選信息比索取信息顯得更重要

所以大可不必吃透整本書,或者你有時間再去看也不遲,否認直接放棄,包括那些對你根本沒用的章節;

當然有一些系統的知識技能的獲取這一招就行不通,比如醫學,先有解剖然後才去了解生理病理,最後才走向臨床醫學,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行不通,這是一個例外;

第二 你準備怎麼獲得或者掌握這些東西?

這一點非常的關鍵,直接決定了你是不是有效的讀好了這本書;

我是怎麼做的呢?

1.用筆做筆記;

2.用WORD做筆記;

3.用思維導圖做筆記;

總結:做筆記。

讀任何一本書總有它有價值的地方,先不管它的價值有多大,你首先要精選出來,記錄下來,你翻開你的書櫃就知道,1本書再去讀第二遍的機率基本為0

無論生命精彩還是平淡,當你走過後都是一片燦爛

沒有痕跡,歲月會把一切都淡忘掉,沒有人能夠永葆青春,但是我們可以記錄下來,比如: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寫晨間筆記和持續寫文章;

讀書亦是如此;

那我是如何做筆記的呢?

直接的說,前面兩種都已經被我淘汰了,因為低效,用筆做筆記超級慢,筆記本很難保管,我以前就是因為丟失了一本筆記損失巨大,再也找不回了;

Word的功能很強大,方便攜帶和整理,上傳到雲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都可以看,打開你的筆記隨時可以反覆的複習查看;

顯然優點很多,我早期也是這樣做的,但是我去年就找到了比這個更高效的辦法--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後文詳述);

第三 如何把這些精華有效的用於改變自己;

這幾乎成為了所有人的痛點,無數人在讀了一本甚至很多書後發現並沒有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所以很自然的認為讀了「沒用的」書或者「假書」;

其實只是你的方法不對或者你沒有做好我前面講的篩選,大部分人能做點筆記並整理下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具體怎麼做呢?

分五個小步驟:

step1.整理並篩選你需要的要點;

在你讀了一本書後基本可以分為三大板塊:一塊是對你沒用的,一塊是你覺得有用但是現在沒用的;一塊是現在就可以馬上有用的;

我通常會把後面兩塊在邊讀書的同時就用用思維導圖把筆記做出來,把關鍵的要點做好標記並整理;

step2.把這些要點和你現成的知識形成連結

評估新學的知識有沒有用的原則:是否和你現有的知識形成了連結;

有以下兩種實現方式:

1.讀完之後立刻寫下你的感悟,總結下可能的用處,以待後面調用的時候立馬拿去用;

當畢業上班後,我們很難有精力一次性讀完整本書,所以要儘可能避免時間碎片化,既然已經花了那麼多時間,那麼我會選擇儘可能挖掘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目前我用思維導圖製作筆記超過700張,之所以一直堅持做,就是因為它帶給我無窮的價值,在時間管理、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等等都持續發揮著作用;

我一點也不捉急,我在享受這個過程,我相信我相信的--量變終會產生質變

2.比照你讀書的目的立刻對接;

比如我在前天我讀的這本書後,用思維導圖總結了兩個大的方面:時間管理和自我提升,都是一些馬上可以用的方式方法,我就會對比我原來晨間筆記和今日計劃模塊中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我會分條總結對照;

step3.把形成新的認知的東西和你的東西互換;

在我總結之後,我通常直接把好的東西拿過來匹配我現成的知識網絡,並剔除那些陳舊的不適合的版塊;

比如昨天我就花了足足2個小時把知識管理和時間管理的思維導圖版塊進行了更新換代,把自我提升的版塊嵌入和整合到我整個知識體系中;

step4.用一段時間實踐檢驗它;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實踐出真知,比如雖然這些時間管理的新理念、新認知比我現在的超前,而且肯定可以在時間的管理上一個新的台階,但也許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這套理論和方案並不適合我,那我就要立刻調整,直到找到全新的認知的升級;

step5.不斷優化更新疊代;

即使經過我整合的這套理念完全適合我,但是時間在流轉,環境在變化,認知在升級,到了某一個階段又可能不適合了,這個時候就是更新換代的時候了;

比如原來的黑白電視到彩電,現在都是網絡電視,如果廠家不更新換代,那麼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任何事物規律都是一樣的,讀書學習亦是如此;

(本文要點已囊括其中)

相關閱讀:

1..透露XMind思維導圖的5種最實用應用模型及安裝軟體;

2.怎樣深度學習一篇高價值的文章?

我是jimmy,一位特立獨行的行業探索者,正在嘗試用一張思維導圖來共享高價值資訊。

.本文歡迎轉載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思維導圖該怎麼用?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

推薦給你7種教師資格筆試高效複習方法

1、明確學習目的不同的目的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如果有可能把這個目的寫下來,越明確越好。比如考試、三天之後出個報告、 讀懂一個陌生行業的項目說明書、解決某個具體問題, 注意花一點時間計劃一下準備做什...

「Alevel學習技巧」:如何通過思維導圖拿到全A*

上學的時候,有些同學輕輕鬆鬆就能拿到高分,而有些同學熬夜學習、拚命刷題,但每次考試都讓人慾哭無淚!最後化為一句:難道我這腦子天生不適合讀書嗎?其實,不是的。學習好的同學,不是因為智商比你高。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