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與輸出型學習:高效收穫知識、技能、多重身份的要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越來越覺得「你的時間花在哪兒,你的收穫就在哪兒」的說法很有道理。

反思我自己近兩年的工作,因為非常關注圖書營銷,每天工作之餘會花大量時間在了解最新知識、借鑑優秀同行、總結運營規律上,結果就是,即使馬上需要跟人討論新媒體營銷話題,我也不會慌張,能夠很快整理出思路,給出不那麼空洞的應答。

相比之下,喊了很久的「我要學習寫作」,卻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兩年前開了一個公號,直到現在才發了四篇文章……最近讀了《整理的藝術4:升職從整理開始》《整理的藝術3:創意是整理出來的》兩本書(為什麼先說4後說3,後面我會提到)才恍然大悟:真正有效的學習不是靠喊口號,也不是靠毅力,而是靠正確處理知識輸入與輸出的關係,在知識輸入和輸出上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不能偏其一方。

以下,我將詳細分享自己閱讀兩本《整理的藝術》時的讀書筆記,介紹這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觀點。

先來界定下「輸入」和「輸出」。

我理解的「輸入」就是通過閱讀、聽音頻、參加微課、輔導班、考試複習等各種學習方式,把知識儲存到自己大腦的過程。

「輸出」則是通過寫作、演講、授知識課等各種分享方式,把知識傳遞到「我」之外的介質的過程。

一直以來,我都有想要寫東西的願望(不是想當作家,而是想把文字作為一種自我表達方式。

對我來說,寫作本身就是最大的犒賞),但是我很少動筆。

我當然也可以隨口說出各種你能想像得出的藉口,然而仔細想想,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我沒有東西可寫,因為我輸入太少

雖然工作與書有關,經常接觸最新最好的新書,我卻沒有認真讀過幾本,沒有輸入,當然就沒有觸發點,也就沒有「寫作」這一輸出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當我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時非常震驚,空有一腔熱情而不去努力,夢想就只能是空想。

所以幾乎不進行功能性閱讀的我,當即決定好好讀一下這兩本《整理的藝術》,並把這次「輸入」轉變成了今天這篇「輸出」。

《整理的藝術4》從七個維度介紹了相關的整理術,分別是工具、時間、考試、習慣、環境、語言和職業整理術,這七個方面互相獨立又有交叉,比如在講工具整理術和考試整理術時都有提到「輕鬆耳朵整理法」,而「有效利用零散時間」則在時間整理術和語言整理術中都有涉及。

這裡,我不打算簡單羅列各項具體的整理術,如果你想詳盡了解看書就行了。

我只把書中跟「輸入」和「輸出」有關的內容抽離出來,從這個維度來分享。

先來說跟「輸入」有關的內容。

我把作者小川山介在書中介紹的輸入式學習方法總結如下:

1、利用零散時間學習,「零存整取」

如利用上下班路上聽錄音、聽英語等。

現在社群微課非常普遍,但往往社群語音直播分享的時候你未必有時間聽,比如我,因為有孩子,很多微課是晚上八點開始,那時候我要陪孩子,要和家人交流,沒辦法保持長時間在線收聽。

社群微課的好處是錄音可以回聽,什麼時候聽呢?上下班路上最合適。

我自己之前喜歡在上下班路上聽喜馬拉雅電台的廣播節目,不過後來發現在嘈雜的車廂里需要把手機音量調到很大才能聽清,而這個音量在相對安靜的環境裡我其實都是接受不了的,太震耳朵。

難道就沒辦法解決了嗎?買個降噪耳機就解決了!這也是書里的建議。

我覺得非常好,打算一試。

有了降噪耳機,利用kindle及其他閱讀軟體看書、看各類複習資料也都不成問題。

這樣,即使是在亂糟糟的公共場所,我們也能擁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移動書房」了。

現在的人都很忙碌,這樣的零散時間每次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分鐘,但如果能持續充分利用,你也能和《整理的藝術》的作者小川一樣,上班的同時順利通過各種資格考試、掌握足夠出國留學的單詞量、收穫獨一無二的職業身份

長遠來講,它或許就是你實現夢想的基石——這也是我說的「零存整取」的意思。

2、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很多人都在用,我才接觸沒多久,第一次嘗試時覺得不得其法,第二次就很順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思路理清了。

思維導圖既可以幫你發散思路,又能提高集中力,非常靈活。

可以用它來記讀書筆記、會議記錄、工作計劃等,但也不是什麼問題都可以拿來做思維導圖,這方面我也是新手,只看過一本暖呼呼寫的《畫出你的答案》,是講手繪思維導圖的,比起通過電腦軟體學做思維導圖輕鬆易懂,順手推薦給大家。

如果想深入了解,很多人推薦看思維導圖奠基人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新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據說很薄,但很經典。

《整理的藝術 3:創意是整理出來的》P195,會議記錄,個人覺得可以結合思維導圖來做

3、利用印象筆記創建個性化學習資料庫

印象筆記跟思維導圖都屬於學習工具,我也是最近才剛學習使用,不過真是一見傾心!因為可以把文字和圖片式的隨想、備忘、靈感、文章、知識點、名片甚至語音等所有你可能用得著的信息集中儲存,印象筆記更像一個私人資料庫

降噪耳機沒買來之前,地鐵如果有座,我會拿出書來翻幾頁,感覺有啟發的地方就記在印象筆記里,如果需要記錄的文字篇幅大或者是圖表格式,還可以直接拍照保存在印象筆記里,這點很贊。

另外,網頁內容(包括手機網頁)也可以直接保存到印象筆記里,而且網頁所見即印象筆記所得。

這樣,只要有時間,即使沒有網絡,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開事先存好的網頁內容進行閱讀啦。

用印象筆記還有一個好處,你可以把工作中常用的數據信息存到一個單獨的筆記本里,這樣,即便你的領導隨時發問,你也能馬上打開印象筆記找到相應的數據對答。

記住所有的數據不太容易,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能隨時隨地取出查用這些數據。

至於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靈感,等到時機合適擴充成文案或文章什麼的,也很方便。

這裡想多說一點,很多人都會隨手把看到覺得好的內容存下來,點擊收藏這個動作非常簡單,然後就是幾乎不會再次打開……這樣的「收藏式學習」無意義

我們如何留住這些信息?如何進一步將這些流通型信息轉換成庫存型信息?你需要的是及時分類整理這些信息,也就是說,你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你收藏夾里的內容,沒來得及學習的信息儘快打開學習,用處不大的信息果斷刪掉,可以精簡合併的信息集中到一起歸檔。

關於這點,《整理的藝術3》中「創意整理術11:留住稍縱即逝的創意」一節有詳細講解。

不把信息當作知識,不把收藏當作學習,不把閱讀當作思考,不把儲存當作掌握。

」這是我從別處看到的幾句話,感覺非常有道理,也分享給你。

4、與朋友建立更多的連結

工作了幾年的人都知道,一項工作能不能完成,能不能出色地完成,有時候跟工作技能高低無關,而是跟你是否有相匹配的人脈資源有關。

即使你初涉某個領域,如果能找到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與他們建立起人脈關係,將他們組合起來,一樣能把工作完成得很好。

人脈不是你通訊錄上的一個個人名,也不是朋友圈裡的點讚之交

想一想,那個所謂的「大人物」在你的通訊錄里僅僅是一個名字,一條記錄,幾次匆匆會晤勾連成的模糊的平面?還是一個立體的人?你在別人的通訊錄里呢?所以,多多聯繫你通訊錄上的好友吧,不是在微信、簡訊上的彼此問候,而是主動拿起電話,有意識地約見對方,通過聲音介質或面對面的溝通,彼此真誠交換信息、交流想法,這也是一種輸入型學習。

尤其是當你的朋友是某方面的專家時,這種交流往往能給你帶來很所意想不到的收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在行」等知識共享平台,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個道理。

5、利用學習小組、社群等督促自己學習

拜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所賜,職場人的學習從未像現在這樣便利,我們很容易就能拉到一群趣味相投的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只需轉發朋友圈並截圖就能參加各類社群微課,大家圍繞一個共同的知識目標聽課、討論、共享學習筆記。

「朝夕日曆」「有書」上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跟你一起進行「21天打卡」「每周讀完一本書」的活動,這類平台大多提供跟職場、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分享,只要你把自己的零散時間利用起來,還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

關於如何利用零散時間的話題,下面還會專門提到。

6、教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手段

這也是《整理的藝術4》給我的又一個很大的啟發。

正如這本書的作者所言:通過「教」,我們能把知識學得更深更透。

作者還提供了關於「學習過的內容你理解了多少」這個問題的調查結果:

聽到的內容10%

看到的內容15%

聽到又看到的內容20%

和別人交談時40%(所以我前面說到與朋友見面聊天是很有道理的呀)

親身體驗時80%

(看到這幾個數據忽然想到我的日常工作,圖書營銷其實也應該充分利用人對信息的掌握特點,在目標讀者能看到、聽到的地方都進行推送抵達,不同的傳播形式交互作用,會進一步放大營銷宣傳的效果。

作者在給出這些數據後又說:「其實,還有一種比親身體驗效率還要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教。

因為根據上述調查,『教的時候』理解度高達90%」。

作者自己就是按照以下順序,通過「教」來促進「學」的。

1.和學習小組的成員相互學習;

2.把學到的知識教給公司的團隊成員;

3.把學到的知識寫到博客上;

4.寫成供雜誌連載用的稿子;

5.用作工作坊的主題;

6.用作研討會、進修的主題;

7.寫成書的底稿。

「教」本來是一種輸出型學習,但是在輸出信息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輸出的東西進行加工,以讓它變得越來越有魅力。

這樣,通過在不同的場合「教」,你對這一內容的理解就會越來越深刻。

作者進一步指出:「當我們輸出某些信息後,可以把這些輸出信息再度輸入,據此可以獲得更多的輸入信息。

當我們想到一個好主意之後,它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主意。

」(《整理的藝術3》,P91)

除了以上提到的輸入型學習方法,作者還提到一些有關輸入型學習的小技巧

比如如果一項學習內容有很多教材都可以參考,那麼,可以把其中的一本教材作為主教材,通過抄寫、縮印等方式把所有信息都集中在主教材上,把主教材作為匯總了所有信息的工具充分加以利用,這樣,你就可以很放心地把需要學習的知識點一網打盡啦。

我在準備這篇文章的讀書筆記素材時,因為《整理的藝術4》中涉及輸入和輸出型學習的知識點更多,所以我就把《整理的藝術3》中幾處相關內容都記在了《整理的藝術4》上,我真正開始寫的時候,只要拿出一本書就可以了。

當你通過以上方法實踐有了更多「輸入」,才可能有高質量的「輸出」。

如何「輸出」?自媒體時代,你可以藉助各種媒體平台,比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簡書、知乎等等創建個人的輸出平台體系,儘可能廣泛傳播你輸出的內容,慢慢把自己做成品牌。

當然,如果你覺得輸出本身就是意義,也可以不去花時間創建、運營各種自媒體平台。

輸出型學習需要集中的時間,比如周末或清晨,我就知道有很多職場爸媽喜歡早上早起寫稿子、做推送。

而「睡夠覺」 有利於記住所學知識,所以晚上不要進行輸出型學習,最好用於輸入希望在睡覺時能夠記住的內容。

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否則第二天精力不濟,效率低下,輸入與輸出不能很好地進行,得不償失。

不過,這只是作者的建議,每個人有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這篇文章就是我用晚上寶寶睡著後的時間,拿手機反覆修改而成的。

我屬於那種無論睡多晚,第二天上班都精神抖擻的類型。

說完輸入與輸出,再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合理利用零散時間,那麼怎麼做才是合理呢?這涉及到時間管理方面的知識,這方面我還沒開始接觸,這也是我接下來的學習目標,所以就簡單把作者在這兩本書中提到的相關觀點和建議列出來吧。

作者認為,影響一個人能否通過考試(做成某事)的最大因素,不是他有多聰明,而是他如何安排時間。

「零散」 被稱為「沒有競爭的藍海 」。

「 同時」與職業的橫向發展及雙軌制職業生涯相關


在學習中掌握的 「零散」 與「同時 」兩個技能不僅是兩種學習方法,還是與人類的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技能。

(《整理的藝術3》)

我個人理解,「同時」既指在職業之外發展一種新的可以立足的技能,也指在做一件事時把學習也加入進來

就前者而言,可以用當下流行的一個詞解釋:打造雙重/多重身份。

很多職場中人上班時是會計師、公務員、編輯、律師,下班後卻是專欄作者、自媒體大咖、占星師或PPT達人。

有的人甚至「身兼數職」,並能在其間自如地來回切換。

對此,小川山介也有精彩比喻:個人活躍於各色舞台當中,如果可以拿分數來作比喻的話,我想稱之為「替換分母」。

這個比喻真是很妙,個人是分子,各個領域是不同的分母,分子若想活出多彩人生,就盡力去掌握多重技能,到不同的領域去享受生命的多種可能吧!

「同時」的第二層含義更接近「有效利用零散時間」的說法,比如邊散步邊練習聽力,把「學習時只動腦」轉變為「調動身體所有的感官進行學習」。

再比如邊做家務邊聽音頻,兩件事情同時完成。

同時進行的兩件事不能相互干擾,否則就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說到這裡還想多說一句,上班時間要集中精力把工作完成,下班後才有時間進行自我提升學習。

這樣,工作之外的學習才能與工作產生協同效果。

說起來,有效利用零散時間有這麼多好處,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這樣做呢?因為有效利用零散時間也意味著你要以失去悠閒的生活為代價,換來長遠的、不確定的、具有夢幻色彩的生活方式。

在《整理的藝術3》中,作者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

為構築自己的職業生涯而學習,趁著年輕,不斷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在學習上,保證穩賺不賠。

但是一旦決定要學習,我們首先要做的決定「放棄」

比如,「不加班」「每周只喝兩次酒」「減少花在興趣上的時間」,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需要改變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所以很多人很難堅持下去。

換句話說,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計算的不是「金錢」的投資回報率,而是「被迫放棄的樂趣」的投資回報率。

那麼,我們怎麼激發輸入與輸出型學習的動力呢?作者提出了一個建議我覺得非常好:為五年後的自己命名,經驗、體驗、人生、生活方式,怎樣去設計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內容呢?現在學習的可能只是一塊「小磚頭」,重要的是五年後通過「小磚頭」建造起來的「大房子」。

為了養成「砌磚頭」的好習慣,一定要想清楚理想中的「家」是什麼樣,並為這個家命名。

(《整理的藝術3》)如果你真心想成為某個領域的達人、專家,這種把未來變得可期的做法能給你持續的動力。

我們常常聽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說法,也常常佩服能夠隨機應變的人。

表面上看是隨機應變的處理方式,實際上有著內在的邏輯,具備這種能力的往往是有著足夠的內在智慧的人,能夠靈活應對身處的不同環境的人。

內在智慧和靈活性表現既有多樣性又有連貫性。

雖然平時的輸入和輸出看似「臨時措施」,卻貫穿著某種連續性。

同樣,掌握輸入與輸出的學習方法,也能使我們靈活應對環境的變化,在職場、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有效地把信息轉化成知識?

在《低智商社會》一書中提到,媒體雖然已經把資料整理歸類完成,但這些資料並不是你真正該關心或學習的,要成為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必須經過自己的進一步分析整理後,才能提練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那麼在這個信息...

提煉後的知識才是力量(值得推薦)

有很多人都知道使用印象筆記做為知識管理的工具,但絕大多數人都停留在收集過程中,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會收集到印象筆記中,然後就結束了,收藏的文章很少去再次閱讀。知識並不是力量,在知識管理過程,收集只...

推薦給你7種教師資格筆試高效複習方法

1、明確學習目的不同的目的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如果有可能把這個目的寫下來,越明確越好。比如考試、三天之後出個報告、 讀懂一個陌生行業的項目說明書、解決某個具體問題, 注意花一點時間計劃一下準備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