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乾貨」健身只做臥推,硬拉,深蹲三大項,會有效果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說結論:會,而且效果碉堡了!

個人認為,高頻率、少動作、容量遞進的訓練模式,是增肌增力里比較好的方法。

親測,不管是要增肌還是增力,只要合理安排的話,即使只練三大項也會有很好的增長。

我也一直不厭其煩地強調這一點。

原理很簡單:如非必要,毋增實體。

砍掉你不需要的,剩下的才是有價值的。

新手的問題往往是做了很多garbage exercises,把時間精力都浪費在對他們來說沒營養的動作上——不信你看,天天只拿著小啞鈴彎舉的,到最後二頭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如果能始終專注於高投入產出比的複合動作,大部分人都能飛速增長。

無他,增力需要肌肉的增長、神經募集肌肉的能力提升以及動作技術的打磨,增肌需要肌肉承受阻力、身體承受壓力進行合成代謝以及肌肉纖維產生微小創傷。

而高頻、大量地練習少數幾個多關節動作,保證你能專注地練習動作、提升發力技術,並通過在大壓力下超量恢復實現增肌增力。

可惜的是,一是因為人固有的直觀思維,下意識認為練胸大胸、練手臂大手臂,結果撿了西瓜丟了芝麻;二也是網際網路上不加鑑別的信息太多,總有那麼幾個營銷號會告訴你,「8個動作打造完美胸肌」、「每天10個動作增大臂圍」,然後就是簡單粗暴地羅列一些動作,配幾張好看的模特照片。

有用嗎?可能有,但我絕不認為這些是最高效的。

無論是州長,還是更古早的Reg Park,都崇尚少動作、高頻率、大重量的練法,他們的訓練計劃放到今天都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增力計劃。

我個人認為,增肌和增力都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一個好的力量訓練計劃,短期內聚焦於增肌或增力的最大化,但長期內又能通過增肌周期與增力周期的交替,實現兩者的相互提升。

經典的計劃如Madcow 5*5,最早是由傳奇教練Bill Starr為手下的橄欖球隊員編纂,其原始版本簡單、粗暴得令人髮指:一周三練,每節訓練課只練深蹲、臥推與高翻,5組5次,每組重量遞增。

這雖然有些忽視個體差異,但極大地保證了訓練效率——最短時間,最大產出,沒有什麼精準練胸雕刻背部,就是個干。

目前流傳的Madcow 5*5也有不同版本,但基本不會背離簡潔高效的原則,無論增肌者還是增力者都很喜歡,這也是經典之所以經典的原因。

當然,只練大項的難點在於如何合理安排容量、強度、頻率、變式動作等因素,並能動態調整自己的訓練計劃,這對計劃能力及訓練經驗有一定要求。

個人簡單梳理了一下,提出一套分訓練水平的方法論給大家作為參考。

我也不排斥在三大項之外增加一兩個動作,前提是——你·真·的·需·要·嗎?


以一周三練為例:

  • 第一階段:純新手

對於純新手,最好每個動作模式只練一個動作,每次訓練課都練一遍三項(不一定是力量舉三項,也可以是別的動作,只要是蹲推髖各一個即可,重要的是堅持這個動作;硬拉可以一周只練一到兩次或者降重、降量但保證頻率),強度在50-60%,3-5組,每組用1/2N的次數(如10RM≈70%的重量只做5次),保證動作質量並反覆打磨動作。

這個階段可以每周每項增加1組、達到5-6組之後加重2.5%-5%,回滾到3-5組(上肢容量可以比下肢多50%以下)。

這種模式下比較經典的訓練計劃有starting strength等。

記住,新手必須保證動作質量,一組、一次都馬虎不得。


  • 第二階段:「老」新手

當上述手段失策時——無增長或訓練計劃無法完成,說明你已經不能再無腦增長,需要開始逐步增大重量、合理安排容量。

此時重量可以提升到70-80%,依然3-5組,每組避免力竭、留有1-2次甚至2-3次的餘力(Josh Byrant所說的「1 rep shy」)。

硬拉的容量或強度可能需要再降低一點,頻率可以減少到一周一次,其餘訓練日的髖鉸鏈動作用壺鈴擺舉、啞鈴/六角槓羅馬尼亞拉等代替,以減小對下背及中樞神經的壓力。

蹲、推也可以適當地各選一天用變式替代(實力推替代臥推,前蹲替代後蹲等),以減少疲勞並增加新的刺激。

此時依然要以容量為導向進行增長,一周復一周地不斷從MEV(Minimum Effective Volume,最低有效容量,達不到則訓練無效果)增加到MRV(Maximum Recoverable Volume,最大可恢復容量,超過了則難以恢復),然後再加重回滾。

加重回滾的方式跟PHASE 1相近,可以稍微再保守點。

類似的計劃有Madcow 5*5等,將划船換成其他髖鉸鏈動作、DUP模式改成線性模式基本就是我說的這樣。

這個階段可以走很久,注意多按摩拉伸、保證熱量、疏解精神壓力以保證恢復、避免傷病;如果單次訓練課表現不佳,也可以適當調整。


  • 第三階段:中階開始

再次遇到瓶頸時,說明你已經有較好的訓練基礎,開始觸及更高層次的領域,再迎頭猛進身體難以恢復。

這時會有個悖論,一方面既需要更高的刺激,才能帶來超量代償;另一方面,刺激過大、過久,反覆試探身體極限,容易傷病。

對應的策略包括:

① 引入更長周期的安排,每個階段分別側重肌肥大與力量提升,其中大重量的力量提升階段不宜過長——比如8-12周增肌、4-6周增力。

類似的計劃有Candito 6周計劃;

② 要麼降重增量(如Sheiko體系的部分計劃,重量保持在60-70%,保證能採用較大的容量),要麼增重降量,總之強度與容量是此消彼長、難以長期兼顧的。

具體對應關係可參考Sheiko六周新手訓練計劃內容;

③ 增加更多變式,帶來新的刺激、同時避免同一肌群過度疲勞,極端的可能一周內三個訓練日都用不同的動作(如周一賽事推、周三坐推肩、周五上斜啞鈴推);單個動作的訓練頻率可以適當減少。

④ 每個中周期都刻意安排deload week進行休息,甚至是持續好幾周的deload。

Josh Byrant提供的最簡單的deload方式,是照搬上一周的計劃,但是重量與容量只有70%。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很久,很久,很久。


  • 第四階段:超越中階

這種水平太高了,已經觸碰基因的自然極限,加上這個時候個體化差異表現顯著,訓練編排及執行難度都比較大,在此難以置喙。

以上建議搭配合格教練的指導食用,避免因為動作不規範引發不必要的傷病。

舉鐵講科學,訓練要合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