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找不到背部發力感怎麼辦?老胡解密:教練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

找不到背部發力感,是很多人健身時遇到的問題,之所以背部的發力感比較難掌握,因為背部是我們身體的後面,不能直觀看到,也很不容易用手觸到每個部位,

所以,感官的不敏感導致了背部肌群發力感難以掌握。

與背部情況相反的是肱二頭肌群,它們在目可視,觸可及的範圍內,誰都知道怎樣發力。

那麼我們用什麼辦法,才能找到背部的正確發力方法呢?

答案就是了解背部的形態與功能

背部肌群

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明白背部肌群是怎樣分布的。

例如斜方肌在什麼位置,背闊肌在什麼位置,豎脊肌在什麼位置,如何才能精確控制它們。

很多人在健身房和教練學私教,教練做示範,學員模仿,這樣的確會有所進步,但依然有很多人找不到感覺。

因為教練是不會教給你運動解剖學的,那是他吃飯的本錢。

當然,如果有教練願意教,可能也有很多人不想學。

因為覺得枯燥。

言歸正傳,要想解決背部發力問題,就必須了解肌肉形態和功能。

當然全身肌肉都是如此,

正文

下面老胡就從背部肌肉形態和功能兩個方面,再結合實際動作予以解答。

背肌結構圖

背部肌群的形態

背部肌群是背部骨骼肌的總稱,包括斜方肌,肩胛肌群(大圓肌,小圓機,岡下肌,菱形肌等),背闊肌,豎脊肌等。

在這些肌群中,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是最大的三個肌群,做所有與背部有關的動作,都離不開這三大肌群的主要發力作用,

所以,我們就重點講解這三大肌群的形態和功能。

學會了有意識的控制這三大肌群發力,其它的背部輔助肌群也會同時被鍛鍊到,也就掌握了背部肌群的發力技巧。

1 斜方肌的形態與功能

紅色為斜方肌

01 形態

斜方肌位於頸部和背部的皮下,一邊呈三角形,左右兩邊相合成斜方形。

斜方肌將顱底骨,肩帶骨和脊柱相連,起懸吊肩帶骨的作用。

我們一般把斜方肌分成上束,中束和下束三個部分,在人體正前方可以看到的是上束部分,中束和下束在肩胛骨和脊椎之間。

(練習: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斜方肌的正確位置)

02 功能

近固定時,

A上束收縮,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後縮。

B 中束收縮,肩胛骨後縮,上迴旋。

C 下束收縮,肩胛骨下降,上迴旋。

遠固定時,

A 一側收縮,頭部向同側屈和向對側迴旋。

B 兩側同時收縮,頭部和脊柱伸直。

在斜方肌的訓練中,主要用到的都是近固定的功能,所以我們就針對近固定的三個功能來詳細解答。

03 動作詳解

槓鈴提拉

A上束收縮,肩胛骨上提,上迴旋,後縮。

(練習:嘗試聳肩,然後雙肩向後移動,同時兩側肩胛骨相互靠攏。

在我們做槓鈴聳肩的時候,雙手抓住槓鈴,肘部微彎曲,向上聳肩,這時用到的就是斜方肌上束在發力。

槓鈴提拉也是一樣,雙手窄握槓鈴,將槓鈴提拉至胸口,這時肩胛骨就在上迴旋,肩胛骨上提,斜方肌上束就在發力。

B中束收縮,肩胛骨後縮,上迴旋。

(練習:站立姿勢,屈肘抬起小臂,好像準備跑步一樣,身體保持不動,雙肘同時向身體後側移動)

採用寬握距,做坐姿划船時,隨著橫杆拉向身體的同時,肘部感覺遠離,肩胛骨要後縮,向上迴旋,最終肩胛骨完全收縮。

做寬握距俯身划船時也一樣,身體前傾90度,槓鈴拉向胸口,兩肘部感覺逐漸遠離,收縮肩胛骨完成發力。

寬握俯身划船 拉向胸口

C 【下束收縮,肩胛骨下降,上迴旋。

練習:站立姿勢不動,向身體兩側斜向下45度伸直雙臂,收縮肩胛骨,緩慢向身體後側移動雙臂)

做v型坐姿划船時,v型把手向身體移動時,要夾緊雙肘,肱骨(上臂)向身體後側移動,目的是讓背闊肌收縮,

但同時把手要拉向下腹部,並且下降肩胛骨,這個動作就是由斜方肌下束收縮來完成的。

所以,做這個動作時,要把v型把手拉向下腹部,那就要同時下降肩胛骨,並且上旋。

斜方肌的上,中,下三束,有各自的功能,但一般都會共同發力完成動作,只是其中某一束是主發力,其它協同發力。

2 背闊肌的形態與功能

紅色為背闊肌

01 形態

背闊肌位於胸部後外側皮下和腰背部區域。

呈直角三角形,上內側銜接斜方肌,是背部最大的闊肌。

(練習: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背闊肌的正確位置)

02 功能

A 背闊肌收縮時,使肱骨後伸,內收及旋內。

B 向上高舉的雙臂,向背內側移動。

背闊肌的收縮,一個是後拉動作,另一個是下拉(上提)動作。

03 動作詳解

肱骨後移,夾肘,拉向下腹部

A 【背闊肌收縮時,使肱骨後伸,內收及旋內。

練習:站立姿勢,屈肘抬起小臂,好像準備跑步一樣,身體保持不動,雙肘同時向身體後下側移動,同時夾肘)

窄握距,夾肘,拉向下腹部的划船動作基本上都是背闊肌發力的。

例如槓鈴划船,雙手與肩同寬握槓,屈膝,身體前傾45度,槓鈴拉向下腹部,夾肘的同時上臂(肱骨)向身體後側移動,這就是背闊肌在發力。

再比如v型把手坐姿划船,v型把手拉向下腹部,上臂向身體後側移動,同時夾肘。

上臂向後側移動就是「肱骨後伸」,夾肘就是」內收」。

肘部向體側接近

再看第二個功能:

B【向上高舉的雙臂,向背內側移動。

(練習:坐在椅子上,挺直腰背,高舉雙手,以肘部為引導,將肘部逐漸接近身體兩側)

代表動作就是引體向上和高位下拉。

做引體向上時,肱二頭肌是參與發力的,在身體被拉起的過程中,肘部越接近身體兩側,背闊肌發力越多。

因此在做引體向上時,一定要將下頜超過單槓,這樣才能讓肘部更接近體側。

如果力量不足,建議採用輔助器械完成,保證動作幅度才能最大化收縮背闊肌。

再來說高位下拉,當雙手將負荷向下拉動時,身體要保持直立,不要向後仰,同時用雙肘去盡力接近體側。

3 豎脊肌的形態與功能

豎脊肌

01 形態

豎脊肌,從骶骨到枕骨,填充於骶棘肌與肋角之間的深溝內,是伸脊柱肌。

(練習: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豎脊肌的正確位置)

02功能

A下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一側收縮,脊柱向後同側側屈。

B 牽引脊柱實現後仰。

03 動作詳解

挺直腰背,臀部向後撅起

對豎脊肌的訓練,主要利用「B 牽引脊柱實現後仰」的功能。

(練習: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交叉抱在胸前,挺胸,向前屈體,同時臀部向後撅,屈體到背部與地面平行,然後恢復到直立狀態。

整個過程保持腰背挺直。

幾乎所有的躬身,再直立的動作,都有豎脊肌參與發力。

槓鈴硬拉是練習豎脊肌的最有效動作之一。

在這個動作過程中,全程要保持腰背挺直,以髖關節為軸做屈體動作。

發力時要將臀部向後撅起,接近身體直立時,可以用上臂向後移動,帶動收縮肩胛骨,同時挺腰,進一步收縮豎脊肌。

做山羊挺身也是同樣的原理,都要挺直腰背。

還有負重體屈伸也是如此,用到的都是豎脊肌的「牽引脊柱實現後仰」的功能。

總結:

要熟悉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的形態,正確找到它們的位置。

多做練習,精確掌握它們的功能。

在訓練時,先使用輕重量進行發力感練習,盲目的使用大重量,只是借力完成動作。

當發力感清晰,肌肉控制準確以後再逐漸增加重量。

我是老胡,我愛運動。

每日健身乾貨分享,歡迎大家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