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測出孩子的學習風格,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關註標題下方「洋蔥數學」,獲取更多學習攻略

洋蔥數學,育兒路上好幫手

上課開小差、寫作業東摸摸西看看、坐下來看書安靜不了3分鐘......看到孩子這些「毛毛躁躁」的小動作,父母沒一個不發愁的。

作為家長,我們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學習時全神貫注,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心裡很清楚,想靠孩子自覺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寄希望於老師高超的教學和管理技巧,老師又分身乏術,照顧不到每個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才能讓孩子改掉壞習慣,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呢?

洋蔥君認為,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把孩子的這些「小毛病」歸為習慣不好,而是應該分析孩子注意力渙散的深層原因,因為這可能是孩子天生的傾向。

通過一個1分鐘的小測試,我們就能把握自家孩子的學習風格是怎樣的,然後順應他們的天性,採用合適的教育方式。

什麼是學習風格

托馬斯•貝勒(Thomas Bello)的人說:「學習風格的定義差不多與對這一課題的研究者一樣多。

南京師範大學的譚頂良教授是國內最早一批引進和研究學習風格理論的學者之一,他的研究很好的結合了我國的國情,他給出的定義是:「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的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

學習風格理論問世半個多世紀,就獲得了「現代教學的真正基礎」的美譽,而且其研究成果在教學實踐里的應用,也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國就有學者明確提出:「研究學習風格 ,能使教學策略的運用適合不同的學生 ,更易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基於學習風格理論的「多感官教學」研究也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感官和學習之間的關係。

感官的秘密

人總是通過感官來收集信息,比如眼睛看(視覺)、耳朵聽(聽覺),手摸腳踢(動覺)等等,然後將這些統一交給大腦處理。

感官調動得越多,大腦通路的利用就越多。

由於建立了更多的神經連接,孩子 會記得更牢,學習效果也有了保障。

然而,每個感官對信息收集的偏好是很不一樣的:

視覺

有的孩子喜歡看,上課的時候對老師寫的板書印象最深,看著看著就知道老師在說啥了;聽人說話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僅要聽聲,還要看對方的動作和表情,才知道對方是在說什麼。

一句話,他們通過畫面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信息。

聽覺

有的孩子更喜歡聽,你給他講一個故事,他聽完就能複述得頭頭是道;還有聽話的時候即使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只要能聽見對方的聲音,也不會影響理解。

這一類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通過聲音傳遞的信息。

動覺

還有一種孩子,喜歡通過親身的動作和體驗,對肢體記憶更加敏感,這就是動覺。

有了這三種主要的偏好型,就有了三種主要的學習風格: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

當然,也有孩子屬於混合型,沒有明顯的偏好。

至於怎麼知道學生是屬於哪種學習風格?給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可以提哪些學習建議?這個洋蔥數學專門給學生做的小視頻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1分鐘幫孩子做學習風格測試

接下來就是本篇文章的重磅環節,各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花1分鐘的時間做一下這20道選擇題:

測驗結果

A代表視覺傾向,B代表聽覺傾向,C代表動作傾向。

如果孩子在某一項選了10個以上的則表明該類型上有強烈的傾向。

如果三種選項的數量基本一樣(大約6或7個),那麼你的孩子沒有很強烈的傾向,可能是混合型。

針對不同學習風格的教育方法

了解了孩子的學習風格,我們 在家庭教育上就有了很好的參考,在指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的記憶和理解知識,做到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當給孩子介紹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時,可以用圖片、視頻、音樂的形式來調動孩子的視覺和聽覺;

在檢測孩子是否掌握某個知識的時候,可以自己和孩子設計一些動作和判斷題,比如單腳站立表達」對「、雙手交叉在胸前表示」錯「,要孩子用肢體語言來反饋掌握情況,刺激孩子的肢體記憶。

視覺、聽覺、動覺的信息傳達可以不斷交替出現,讓孩子調動自己所有的感官,全身心投入學習,理解知識的同時也是很好的親子互動方式。

洋蔥數學陪你一起,在家庭教育的路上砥礪前行,成為新時代最受孩子喜愛的酷爸酷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是什麼學習風格?

學習者特徵包括學習者的動機、學習風格、學習策略、成熟度和過去的學習經驗。這些因素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如何應對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影響學習成果。上文探討了什麼是學習動機、哪些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