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建設先從教師「破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提出學校將從傳統的梯級剛性封閉結構轉向基於廣泛連接的學習生態系統,為未來學校建設描述了美好前景。
那麼,如何理解和把握未來學校的發展?作為教育主體的人,在未來學校建設中又作何應對?筆者認為,理解和把握未來學校的發展,需要關注和思考未來學校的發展階段。
客觀而言,未來學校建設包括四個發展階段:一是新技術支持的學校基礎設施改進。
學校可以通過基礎設施的改進而建立「雲教育+實踐場」的未來學校物質形態概念。
二是引導教與學方式變革。
新技術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學習可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海量資源隨時可得,使得教與學彰顯出「智慧取向、關注個性、混合方式、豐富實踐」的樣態。
三是教育流程再造。
藉助技術所具有的拓展時空、用戶化、交互、可視化等特性,學生能在秧田式教室以外的環境,以更自由、靈活、個性化的方式,完成新的學習目標。
四是基於互聯思維的學校整體形態重構。
以各種新技術為手段,以新的知識觀、教育觀、學習觀、評價觀為引導,構建新形態的學校得以快速實現。
未來學校是對傳統學校的革新和突破,是對數字化社會以及作為數字原住民的當代中小學生髮展需求的關注,其建設需要牢牢把握兩個關鍵點。
其一是「去中心化」,即著力打破傳統思維中以學校場所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限。
學校、課堂只是學習的一個場所或者一種形式,學生學習所依賴的資源以泛在的方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處處皆課堂,學習可以脫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獨立發生,因而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行為。
其二是著力構建「學習共同體」。
每個學習者都有著獨特的經驗世界,可以成為彼此的認知資源,共同努力促進學習過程。
有著對某一主題同感興趣的學生,通過彼此交互來加深對彼此的認知。
可以看出,在未來學校建設中,技術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而這也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筆者認為,未來學校的建設和推進需要教師跨過三個門檻。
首先,教師需要轉變教育理念。
隨著數字社會的到來,各種技術把教師、學生、家長、專家、不同的興趣共同體、學校等連接在一起,促進相互間的互動和學習,教師的角色應該從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的學習也應由接受者變成利用各種資源和環境的主動學習者。
其次,教師需要持續提高技術素養。
技術的交互性為改變學習帶來了更多可能,交互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活動過程,技術使得課堂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之間可以進行多維交互,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完成知識意義的建構。
教師需要不斷提升技術素養,利用技術優勢,不斷突破教學盲區,煥發教學活力。
再其次,教師需要敢於創新實踐。
未來學校需要教師將新的教學智慧與新的學習環境相融合,要敢於創新,引發新學習,從基於傾聽的接收式學習轉向基於項目的主動學習,從模擬場景的淺層學習轉向面向真實的深度學習,從不斷強化的知識學習轉向基於證據的智慧學習,從單一封閉的學科學習轉向突破校園的無邊界學習。
(作者:王凱,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中心副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7日第2版
信息化教學,未來教育發展的新動力,開創高質高效教育的新未來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在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教師們更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教育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雖然目前的教育發展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依然面臨促進教育公平、提升創新能力、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等一系列挑戰。 信息化對解決我國教育發展面臨的瓶頸...
個性化教育,開放性學習
資訊時代,雲技術、物聯網和基於二者的大數據技術正推動教育發生著變革。大數據「個性化教育」已經成為教育行業的熱點話題,科技對教育的改變,不僅僅在於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手段與工具的改進,引來的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