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理念下的微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什麼是「微課」?
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
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二、「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
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
「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
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
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徵。
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就學校教育而言,微課不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
(5)主題突出、內容具體。
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學反思、或是難點突破、或是重點強調、或是學習策略、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觀點等等具體的、真實的、自己或與同伴可以解決的問題。
(6)草根研究、趣味創作。
正因為課程內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研發者;正因為課程的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課程研發的目的是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緊密地聯繫起來,是「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而不是去驗證理論、推演理論,所以,決定了研發內容一定是教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7)成果簡化、多樣傳播。
因為內容具體、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因為課程容量微小、用時簡短,所以,傳播形式多樣(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討論)。
(8)反饋及時、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
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
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三、「微課」的十大特徵
微課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複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看似沒有系統性和全面性,許多人稱之為「碎片化」。
但是微課是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的,一個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性,一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課的特徵有:
1.主持人講授性。
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
可以視頻、動畫等基於網絡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
5-10分鐘為宜,最少的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
4.教學內容較少。
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
適於基於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緻教學設計。
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範案例。
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
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製作簡便實用。
多種途徑和設備製作,以實用為宗旨。
10.配套相關材料。
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四、 「微課」的分類
1、按照課堂教學方法來分類。
根據李秉德教授對我國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的分類總結,同時也為便於一線教師對微課分類的理解和實踐開發的可操作性,筆者初步將 微課劃分為11類,分別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如表1 所示):
表1 微課的分類及適用範圍
分類依據 |
常用教 學方法 |
微課 類型 |
適用範圍 |
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 |
講授法 |
講授類 |
適用於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如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 |
談話法 (問答法) |
問答類 |
適用於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檢查知識。 |
|
啟發法 |
啟發類 |
適用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 |
|
討論法 |
討論類 |
適用於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 |
|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
演示法 |
演示類 |
適用於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或通過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 |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 |
練習法 |
練習類 |
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 |
實驗法 |
實驗類 |
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 |
|
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
表演法 |
表演類 |
適用於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戲劇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現,以達到學習交流和娛樂的目的,促進審美感受和提高學習興趣。 |
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 |
自主學習法 |
自主學習類 |
適用於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
合作學習法 |
合作學習類 |
合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 |
|
探究學習法 |
探究學習類 |
適用於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 |
值得注意的是,一節微課作品一般只對應於某一種微課類型,但也可以同時屬於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微課類型的組合(如提問講授類、合作探究類等),其分類不是唯一的,應該保留一定的開放性。
同時,由於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微課類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2、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進程)來分類
微課類型可分為課前複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
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微課(一):安徽省微課大賽標準
安徽省第二屆中小學微課評選活動微課報送要求及相關說明微課是一種用於課堂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微型課程資源,微課開發、共享和應用能有效促進教與學方式轉變和教育均衡發展。為做好安徽省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
彈幕視頻應用於MOOC學習中的研究
MOOC的出現,因為自身在線、開放、大規模等特點,為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創造了很多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MOOC的長足發展需要國家、企業、學校、教師、學生等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而MOOC...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革新
思品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選擇社會生活的主要因素組織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級層次不同,要求也不同,呈螺旋式上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豐...
評價「微課質量」的指標有哪些?
微課因時間短、教學內容明確、製作便捷、方便在各種多媒體移動終端設備上觀看,符合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規律,作為一種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手段被迅速推廣。對於教師來說,學會設計、製作一節優質的微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