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針對目前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新課程改革給一線教師帶來了機遇,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其中教材的教學壓力。
外研社教材容量大,生詞多,然而教師的教學課時是一定的,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尤為重要。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它則說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了興趣,有了興趣便有了這門學科對的愛心和熱情。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
」教學藝術的魅力在於情感。
積極的感情交流能促進教學氣氛和諧,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切感。
教師可輕鬆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同時,教師要不斷地尋找學生身上的 閃光點,課堂上給表現好的學生一句「perfect」, 「outstanding」 ,「nice job」, 「No one could have done any
better 」. 等等。
也應適當給差生一句「I can see your hard work has really paid off」,「 You』ve made incredible progress.」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
二、創設靈活多變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交際教學法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將種種的英語學習內容轉化為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
交際教學法要求在課堂上創設生動活潑,直觀想像的交際情景,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而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中進行語言交際。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情景和語境,營造「新鮮的」教學氛圍,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他們興奮起來,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具體做法如下:
1. 課前唱英語歌曲,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 High」起來。
據洛扎夫的「暗示教學法」理論,歌曲在無意記憶的狀態下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利用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渲染課堂氣氛並傳授相應的歌曲內容是一種有趣的教學手段。
教學中滲透了音樂,把知識與歌曲結合起來,也就產生了美感,學生也就樂於陶醉其中,把學習英語變成了你要他們學變成了他們要學,一種主動學習的慾望就產生了。
2. 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進行英語交際。
語言的交際必須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
高中英語教材有的內容比較枯燥,上課學生很容易走神,採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能培養學生運用目標語言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實用錄音機,幻燈,錄像,多媒體等,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還為他們提供了語言情境,使他們通過視聽,就能達到理解內容的目的,最終讓學生口頭表述出所看,所聽的內容,力求學以致用,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這樣也就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活了學好英語的信心,增強了學習效果。
例如,學習閱讀課文「D-D
Landings」 時,課文裡面就是一些枯燥的數字,乾癟的語言描述,沒有戰爭殺戮的殘酷場面,所以學生讀起來感覺乏味,只有通過栩栩如生的視聽片段,學生才對歷史看得清,認得准,更加熱愛和平。
三、在競爭中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合作學習有明確的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能促進學生互相幫組,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揚合作精神,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終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習英語的信心,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現有高中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或者話題展開聽,說,讀,寫實踐。
要求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活動,這就要求學生分工合作,通過對話,討論,調查,匯報等活動完成一個特定任務,然後達到合作目標 。
1.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優化閱讀教學
實踐證明,閱讀課上,學生分成小組,採用「三步閱讀法」。
第一步:組內大聲朗讀,互相糾錯,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組內討論回答,結合文章提出問題。
第三步:將要講解的知識點呈現在黑板上,並根據其難易程度賦予分值,小組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本組的實力選題,本組內成員可以互相補充;若此組沒能力完成此題,其他組有機會補充並得分;老師最後補充說明。
2.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寫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該法主要用於寫作課,首先限定時間讓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然後就近分組,組內修改,人人參與,互評互改,在同伴交叉修改或者集體互評中,一般學生都能發現對方文章中的主要毛病,並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同伴批改能夠幫組學生提高語言知識,內化英語寫作技巧,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最終有利於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和水平。
在合作完成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彼此的互動,其創造性思維也得以充分展現。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上,要真正讓學生「活」起來,讓課堂「動」起來,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創設愉悅的環境,做到寓教於樂,以興趣為前提,激活學生的自信為目標,最終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科學時代。
上半月2011年底第12期:《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張育紅
[3]《英語教學法 》 胡春洞 出版日期: 1990年9月1日
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策略論文篇3:《淺談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動起來》
摘要:從思維發展的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思維已具有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的特點,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事物加以分析的批判。
激活學生的思維是使學生「動」起來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潛移默化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動」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動感,是教師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我在這方面作了如下嘗試。
一、讓學生動腦
教育理論指出:智能是一個人在認識活動中各種認識能力的綜合。
對學生來說,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及思維能力的綜合,其中以思維能力為核心。
從思維發展的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思維已具有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的特點,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事物加以分析的批判。
激活學生的思維是使學生「動」起來的首要任務。
(一)問題探究,激活學生的思維
中學各科大量的學習內容,均可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以產生問題的形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增長才智。
可見,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設疑提問,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討論,引導學生根據問題,自己去探討問題的精妙,發現問題之間的聯繫,以求得解決的辦法。
(二)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語文課所學的每篇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對寫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而因人因時因地不同。
因此,在講課時我從不劃定框架,規定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尋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
如閱讀《我的叔叔于勒》,讀者會看到于勒這個人物形象的可憐、可恨之處,但如果從更深的社會文化背景去思考,就會發現這一形象的可悲之處。
二、讓學生動口
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種綜合繪圖,不單指說話的技能、技巧,還包括說話人的思維能力、知識水平和心理素質等。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口語訓練的重要性,要變「一言堂」為「群言堂」,根據語文是交際工具的特點,充分利用45分鐘,讓學生多開口說話。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
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覆朗讀,像朗讀比賽,朗誦會等,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即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鍛鍊了他們的膽量。
同時,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
(二)在語文課堂中,滲透說話活動
安排「課前一分鐘口語練習」,讓學生說說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兒及大家關心的校園熱點,複述早間聽到的廣播新聞,將故事,猜謎語,自我介紹等,內容還可由名人名言想到的,也可以由社會上的一件小事、一個熱點、一種現象等談談自己的看法,再請兩位同學進行簡略的點評。
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經常設計有爭辯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每周必上一節語文實踐課,內容包括語文知識搶答賽、辯論賽、講故事大賽等,讓學生充分展示口才。
(三)在作文課中,讓學生「說話」
在作文課中我或安排學生先說作文,再寫作文;或選擇一個作文題目,按一定順序,進行作文接龍,要求首尾呼應;或讓學生互聽互評,先聽後評。
這些方式極大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讓學生動情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學生的內心是一片洶湧的大海,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感情共鳴,適時的情感發泄。
語文教師要善於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用感人的事例去教育學生,用優美的意境去薰陶學生,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動學生。
(一)要善於創設喚起學生情感的環境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教師要用優美的意境去薰陶學生,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
在進行《春》一文的教學中,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材料,閉目看看春景(在自己的腦海里再現畫面),體會、欣賞文章語言和春景。
「自然實景」是學生原有生活中早就看過的並有所積累的,而「心景」則是學生閱讀以後在自己腦海中形成的直覺想像,是閱讀中的再造思維。
(二)要充分發揮語言的激情作用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於變化的語氣,引人人勝的語境.學習《黃河頌》時,我介紹完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後,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強烈的氣勢,進行配樂朗誦,再對第二節文字作一思路分析,把學生帶入「神奇的想像與現實在一起」這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中,使學生體會到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氣魄。
接下來的學生朗讀、課堂討論、回答問題等等,無不是在自己的激情誘導下進行。
學生與文章內容的距離拉近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增強了。
(三)注重讓學生體味、感受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所謂的「個性化行為」指學生有了學習的需求和興趣,並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原有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新的、獨特的內心體驗。
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投入情感的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氣息,讓學生將對文章的理解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以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進而升華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四、讓學生動手
在動腦、動口、動情的同時,我還注重訓練學生大膽動手的能力,以增強其生活體驗。
(一)表演
初中學生好玩愛動,具有強烈的表演欲和潛在的表演天賦。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抓住課文的表演點,結合語言文字訓練,適當組織學生表演,使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同時,學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對教材內涵的理解和再創造,這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語文課堂。
(二)練筆
以課文為「例子」。
組織一些改寫、補白、續寫、仿寫等形式的小練筆。
在學習《皇帝的新裝》後,我讓學生為此文寫續集,同學們充分發揮想像,寫出了多種不同的結局。
在班上相互交流後,大家都開拓了思維
(三)實物製作
教學有的課文時,讓學生按照課文的介紹動手製作一個模型或同類物品,既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風箏》時,我讓每位學生都製作一隻小風箏,意在使學生通過動手加深對課文中「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及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結語
語文知識是一個潛移默化、長期積累的過程,在新課程理念下,以學生髮展為本,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課文、教學過程、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當然,教無定法、學無定則,需要我們長期探索並善於不斷認真總結。
淺析中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工具,隨著全球信息化、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日益增強,這就急需具備良好英語應用及口語交際能力的各類專業人才。多年來,社會和家長們越來越重視英語,一致認為學...
招教英語面試中的情景教學法探析
作為英語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情景教學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對參加教師招聘考試以說課或試講形式為考試內容的考生來說,在說課或試講過程展現「語言美、教態美、板書美」是實施情景教學的...
試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日漸突出,今天的英語教學已經不能再像往日一樣,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輕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高分低能,啞巴英語,無法適應英語交際需要的局面了。而...
談教材教法中的情境教學法
在很多地區的招教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教學法這樣的題目,這種題型的考試要麼是以選擇、填空、簡答的直接考察形式出現,要麼是以教學設計、案例分析這種大題的間接考察形式出現。那麼,何為情景教學法?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