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醫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剛吃完飯就劇烈運動,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馬上運動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胃下垂及做 ... MdEditor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醫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語言:CN/TW/HK 時間 2021-04-0620:44:06 甘肅張若楠 主題: 健康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關於飯後習慣的諺語有很多,但這些做法未必正確,照做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坐著、躺著、散步……哪個才是飯後正確姿勢?《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分析飯後怎麼做最健康。

本文受訪專家:沈雁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李國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委員;趙東中日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田栓磊天津中醫藥大學養生學博士。

1剛吃完,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步?吃完飯就坐,據說肚腩容易長肉;吃完飯就活動,又容易消化不良,甚至聽說會導致“胃下垂”……剛吃完飯到底應該怎麼做?忌:立刻運動有些人覺得吃飽了,運動一下剛好可以消消食。

其實剛吃完飯就劇烈運動,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馬上運動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胃下垂及做過胃部切除手術的人群尤其不利。

忌:馬上睡覺或躺下吃飽了就躺下,不僅容易誘發胃食管反流等腸胃疾病,還容易長胖,也不利於控制血糖。

白天進餐後不宜立即臥床,晚上睡前2~3小時不宜再進食。

院長線上孩子晚上玩手機不睡覺?白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哈佛爸爸的教育祕籍,孩子從學渣秒變學霸。

#熱門#育兒#教育#提高成績#家長#寶媽#注意力#玩遊戲#正能量#治癒@微信時刻@院長線上影片號宜:小坐一會兒為了確保心、腦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進餐後最好不要突然起身,以免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比較保險的做法是,吃完飯在原位小坐十幾分鍾,然後再起來走動。

宜:10分鐘後慢步緩行如果想散步,建議飯後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

飯後散步應該緩步慢行,走路的速度適合控制在每分鐘30步左右。

此外,吃水果、喝濃茶、吸菸、開車等行為,最好在飯後30分鐘以後再進行。

2餐後半小時,黃金養生時間如果飯後養生,三餐後半小時才是黃金保養時間。

早飯後半小時吃水果+漱口+按摩吃點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如獼猴桃、櫻桃等。

然後漱口,做叩齒、轉舌運動,以健齒潔齦,增強口腔咀嚼能力。

老人還可用手反覆按摩膝關節,幫助胃經通暢。

用十指代替木梳,從前往後、自下而上梳頭,按摩頭部的百會、後頂等穴位,有醒腦的作用,將兩手手指對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午飯後半小時喝酸奶+打盹+晒太陽午飯不要吃太飽,不然影響心臟正常收縮和舒張。

餐後喝杯酸奶。

餐後半小時可以打個盹,或者午睡半小時。

如果太陽不是太強烈,老人可短時間晒晒後背,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

晚飯後半小時散步+泡腳+按摩晚餐後散步30分鐘左右,可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血液迴圈,減少脂肪堆積。

泡腳能使腎經、肝經都得到養護。

特別是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首穴,經熱水刺激後,可消除一天的疲勞,補充腎氣。

泡完腳,可用雙手掌心輪換著對腳進行按摩揉搓,還可請家人幫忙,自上而下捶叩背部,能改善內分泌、寧心安神、促進睡眠。

3飯後4種症狀要警惕如果飯後出現以下4種問題,可能是疾病導致的,就需要當心了。

01脹氣吃完飯脹氣的人,應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豆類、結實的麵食等,還要改掉狼吞虎嚥的習慣。

如果症狀嚴重,應考慮是否有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02腹瀉飯後立即腹瀉,稍有受涼或吃東西不當就會發作,有時有便意但上廁所卻無大便,人也沒有消瘦,有可能是慢性過敏性腸炎鬧的。

如果一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飲酒就會腹瀉,有的人還會伴有腹痛,腹瀉後腹痛感會減輕,則可能是腸道功能紊亂。

出現這種情況,飲食就得清淡一些,忌食辛辣肥膩、生冷的食物,還要做好腹部保暖。

03嘔吐經常出現飯後嘔吐,建議做胃鏡檢查。

除了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還可適當吃點胃動力藥或胃黏膜保護劑。

常年服用一些藥物的人,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地高辛、紅黴素等,也可能出現胃腸反應,發生嘔吐。

04打嗝有的人經常打嗝,不光吃飽後打,有時飯前也打。

打嗝的病因有很多,多由消化不良引起,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也會導致打嗝頻繁。

此外,如果突然打嗝不斷,並伴有消瘦、食慾減退等症狀,需要引起注意。

■ 「健康」 滴眼液你真的會用嗎?教你幾招滴眼液的正確“開啟”方式 紅燒肉到底要不要焯水?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診室的故事:一則鍼灸案(坐骨神經痛)的過程及思路 診室的故事:神奇的止痛術 診室的故事:“強直”患者的微笑 頭痛頭暈怎麼辦?這5種方法,中老年人值得學會 一張治療骨質增生、腿抽筋等全身問題的妙方,有效率達90%以上 頸肩腰腿痛怎麼辦?試試這套小針法,簡單高效 臨床必備針法,通調一切消化系統疾病 治療牙痛、口腔潰瘍的專方 「其他文章」 老鼻炎,別忘了三伏灸 女性“宮寒”怎樣調養 三伏天睡覺前把“生薑”塗在腳底:堅持7天,3個好處收入囊中 守好這五扇“健康之門”,讓你百病不侵 夏季常見這四種病!學會養生巧防治 正氣性質、狀態與正邪相搏的發病規律 高血脂怕個啥?艾灸四個穴位,效果顯著 一藥具五味,五臟皆可養,每天喝一杯,活到百歲是追求 預防流感,試試這三種藥膳 一位媽媽用艾葉煮水後,萬萬沒想到...驚呆了 芒種節氣容易“溼熱”,這些你不知道的養生祕訣,建議收藏 助力高考!多款考前食療方推薦 這三種體質人千萬不能"多吃"水果!小心越吃身體越差,不是嚇唬你 三個豆子一起煮,溼氣沒了,脾胃好了,人都精神了 “人洗三澡,命比紙薄!”洗這3種澡毀睡眠招溼氣、別再這樣洗了 這個地方通了,大腿、肚子和背竟然都瘦了,脾胃也好了,不信試試 夏季一上火就喝涼茶?最好別這麼做 孩子脾虛,口水流不停,怎麼辦? 按住肚臍不動,這一招妙用無窮的“長壽奇術” 把雞蛋和它一起煮,肝好了,血管幹淨,趕跑小毛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