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拖延」的終點就是「憂鬱症」! - 愛寶貝親子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知道嗎?「拖延」的終點就是「憂鬱症」! · 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就是逃避與反芻(無止盡的為往事傷神) · 推延、過度焦慮與壓力的關係 · 替孩子安排有興趣、 ... JumptoNavigation 您在這裡育兒知識家/親職教養 育兒知識家 你知道嗎?「拖延」的終點就是「憂鬱症」!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韓國藝人雪莉年僅25歲離開了,在亞洲掀起一陣劇烈的「雪崩」,也讓人重新關注「憂鬱症」。

千萬人關心憂鬱症患者究竟何時潰堤,不如倒推回到原點,人們何時種下抑鬱的種子,何時響起警訊?東布羅夫斯基(KazimierzDąbrowski)是波蘭著名的心理學家與物理學家,他曾提出2個重要的論點: 1.拖延的本質是一場和自我的戰爭。

2.精神緊張不安,是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你看出來「拖延」和「憂鬱症」的關聯了嗎?拖延是一種消極心態,用逃避、不作為度過今天,心裡想著還有明天,拖到最後一刻,終於逼近終點,拖延者開始極度恐慌,不是哭著把事情做完,就是乾脆直接放棄。

而憂鬱症也是情緒反覆低落、厭棄人生、放棄人生的消極心態。

圖片來源:@毒舌心理   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就是逃避與反芻(無止盡的為往事傷神)   過去我們提到,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說,小孩子拖延通常是因為缺乏時間觀念與成本意識;從育兒專家的角度來說,孩子不喜歡大人老是用命令來「控制」自己。

這一次從心理學的觀點出發,不論成人或小孩,拖延的深層心理可能是「恐懼失敗」。

  例如,小孩的暑假作業拖到最後一刻才寫,其實內心深處是害怕自己不會寫被質疑、寫不好被批評,畢竟逃避問題永遠比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來的輕鬆。

例如,交往多年的情侶,每次談到婚事,男方總是一拖再拖,寧願讓人覺得自己不夠積極,也不想承擔進入婚姻之後可能面臨的風險,他沒辦法下定決心,因為下定決心之後就要一肩扛起責任。

推延、過度焦慮與壓力的關係   慣性拖延的人,看起來似乎麻木不仁,周遭的人在為他窮緊張。

但是愛拖延的人,內心可能反而衍生過度焦慮的情形。

在西方,東布羅夫斯基將過度焦慮稱為「悲劇性的禮物」(atragicgift),他認為有強大創造力的人,往往在內心經歷過更高潮迭起的衝突。

  在東方,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上述經歷內心衝突的情況就是壓力(stress),結果會反映在人格發展與社交行為上。

東布羅夫斯基進一步表示,壓力嚴重到難以負荷,就可能誘發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針對過度焦慮甚至罹患憂鬱症的案例,東布羅夫斯基提倡自我精神療法,也就是沒有人能告訴你什麼是「正確」的道路,每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路。

替孩子安排有興趣、有成就感的活動,可以改善這種現象   當他與這類型心理疾病患者交流時,發現他們很少有想要改變、或是想要成長的積極性。

這也讓我們回到原點,此舉與擅長拖延的症狀不謀而合。

小孩子常常刻意逃避某些事情,丟下不管,可能是來自於恐懼,而恐懼需要勇氣來克服,家長能做的就是支持、鼓勵與訂定規矩。

  心理治療師認為小孩天生就能感受父母的情緒、沾染父母的習慣,同理,只有為人父母的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幫他安排有成就感的活動,在孩子展現積極或主動的時候,適當給予言語稱讚、物質獎勵,相信他們會更願意自動自發的完成該做的事情。

原文轉載自媽媽經mamaclub(原文連結)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GooglePlus 回列表 推薦文章 2020/05/29 淺談兒童抑鬱症:現代孩子比較脆弱?耶魯大學研究中心:治療兒童之前先治癒家長 2019/11/07 爸媽別當催狂魔了,久而久之就養出「被動廢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