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壓力 - 超普通心理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常,這種壓力默默地對眾人造成影響。

常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失業、貧窮、種族或性別歧視及偏見。

為了讓自己不成為社會上的 ... 超普通心理學 序言 心理學緒論 章節摘要 核心概念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學研究法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行為的生理基礎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感覺與知覺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中文的知覺與辨識歷程 顧客知覺的服務行為與顧客滿意度的關係:國民性格的調節效應與本土、外商公司的比較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科普雜誌 《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知覺與錯覺》 《氣味之謎:主宰人類現在與未來生存的神奇感官》 影音資料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意識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參考資料 學習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認知 最新研究 注意力對學習的影響力 類音字學習 自我效能 第二語言學習 問題本位學習 本土研究 學習動機 問題本位學習對於本土教育的應用及研究 學習中文字方面的研究 學習專注力的量化評估與專注力提升 生活應用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認知 書籍影音 書籍文章 網路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記憶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記憶的介紹 遺忘的現象 記憶的有趣現象 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最新研究 睡眠與記憶 錯誤記憶 本土研究 記憶與疾病 工作記憶與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感官記憶 生活應用 記憶術 感官與記憶 聰明藥丸——促進記憶的食品與藥物 耳蟲現象(earworm) 記憶也能變魔術? 書籍影音 科普書籍 網路影音 科普文章 電影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智力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本土研究 最新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一生的發展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幼年期的發展 青少年期的發展 成年期的發展 老年期的發展 最新研究 幼年期之研究 青少年期之研究 中老年期之研究 本土研究 家庭環境對發展的影響 社會觀念對發展的影響 初老年人的發展 生活應用 兒童發展心理學 中青年發展心理學 老年發展心理學 書籍影音 幼年期發展 青少年期發展 成年期與老年期發展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語言與思考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動機與情緒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動機 情緒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壓力與健康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何謂壓力 心理反應 生理反應 心理因素與反應 因應 最新研究 寬恕也能減輕壓力!? 壓力無助於健康飲食? 社會中不同族群之健康不平等 弱勢壓力與性別傾向健康研究中的復原力 大學生生活滿意度與壓力、戀愛的交織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健康心理學 健康心理學延伸應用 精神官能症 精神病 正向心理學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性格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異常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歷史觀點 心理異常的判定 悖論 心理異常的臨床解釋:七種取向解釋心理異常 分類模式:心理異常見類型 現代社會中的心理異常:社會觀感 最新研究 能不能康復?心理異常恢復 自我傷害的誘惑與探討 例子:自我印象與飲食失調的關係 不幸童年與非自殺性自殘的關係 心理異常與病態賭博 本土研究 中國病例研究 靈魂附身現象 地震受災戶心理異常研究 我們可以做什麼? 生活應用 自殺:合理還是反常行為? 網路成癮 強迫症 自我傷害 書籍影音 科普文章 科普書籍 網路影音 相關電影電視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異常的治療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社會心理學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社會認知、基模、歸因 印象與偏見 態度 從眾、順從與服從 人際關係 團體與利社會行為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愛情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 運動心理學 工業心理學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PoweredbyGitBook 何謂壓力 一、何謂壓力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壓力,有些是整體社會大多數人都會面對的壓力,有些則是個人所面對的壓力。

依據個人情況的不同,同樣的事情給出的壓力程度可能不同,帶來的效果也可能不同。

以下將介紹壓力的定義與簡單舉幾個常見的壓力事件,且依據不同特性說明壓力,並在最後提供評估壓力的方法: 1.壓力的定義 壓力的定義:節錄黃以謙醫生的著作「泰然駕馭都市壓力」 從中文,壓力這個名詞是指外力侵入的逼人威脅;而我們要討論的壓力是一種抽象且令人不舒服的感覺,從英文來看Stress是由內心而發的一種感覺。

壓力是我們因為應付「困難與挑戰」所產生「生理」及「心理」的反應壓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視為對新環境或挑戰所引起的一種反應。

因此壓力的定義可以視為人類對恐嚇和威脅所產生的生理且心理反應。

2.常見的壓力事件 認識甚麼是壓力後,接著就要來了解我們可能在甚麼時候會遇到壓力。

因此,以下將介紹三個較常見的壓力事件: 2.1創傷事件 創傷事件,意指極端危險情境,使人們感到生命威脅,心生恐慌或無助,通常為影響人們最深刻的壓力事件。

舉凡地震或海嘯類型等天然災害、戰爭類型的人為災害,又或者是船難或墜機等重大災害、遭受綁架或謀殺甚至性侵等暴力攻擊,通常皆會為受害人帶來心靈上極大的苦難讓其遭受巨幅的壓力,是常見的創傷事件。

嚴重者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俗稱PTSD。

另外,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受害者可能會有以下一系列的心理反應: 剛經歷事件後之初,受害者會呈現所謂的「心靈麻木」,意指遭受驚嚇以及恍惚徬徨,有可能會過了幾天還沒完全回神,不能相信自己才剛經歷了那樣的創傷事件,甚至可能為因為失神而導致陷入再次受傷的危險。

接著,受害者會開始無意識的動作,並知道要重新找回意識,再漸漸認知到自己已經歷的創傷事件後,開始想起過程與細節。

此時受害者較被動,只能依照指令進行簡單工作。

受害者恢復意識而變得焦慮且憂鬱,重複述說事情發生經過而無法打起精神,陷於災害過程之中。

又或是在重新回歸日常生活中時,因類似的場景或人際互動出現極度不適感或排斥心理。

最後,創傷事件帶給人們的痛苦程度和影響時間長短,端看受害者們各自承受壓力的能力。

有些受害者可能會因心靈無法負荷而選擇自殺;有些可能會一輩子活在這件陰霾中,有些也可能重新振作起來再也不受創傷事件所影響。

2.2長期壓力事件 相較於創傷事件,是每個人通常都會面對到的壓力事件,並且延續許久的。

另外這種壓力,不像創傷事件只帶給受害者負面壓力,也可能會對壓力承受者帶來正面的效果。

以下將介紹最常見的三個長期壓力事件,社會壓力、父母期待、自我期許: 社會壓力,泛指社會上的價值觀對個人觀念造成影響並進而產生的壓力。

通常,這種壓力默默地對眾人造成影響。

常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失業、貧窮、種族或性別歧視及偏見。

為了讓自己不成為社會上的落後者,而長期處於競爭的環境下,對自己造成了壓力。

另外,經歷了失業或貧窮,隨時在擔心下一餐的經費來源,又或是可能要面對社會上異樣的眼光而造成的社會壓力。

種族或性別的歧視及偏見,對特定人群在生活上各方面,都因要規避這個歧視或偏見而對其造成壓力。

另外,通常社會壓力也會因各自身處的風俗民情而改變,例如在競爭激烈的台北等大都市可能就會有很多的競爭壓力,又或是面臨到可能被裁員的失業壓力;而在觀念較保守的農村可能就會有比較多的性別偏見或對特定族群歧視所帶來的社會壓力。

父母期待,泛指父母對自身表現的期待而造成的壓力。

同時,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也會有相對應的父母期許壓力。

適量的父母期待,對人們來說可能會正面的砥礪效果,讓自身更有努力下去的決心。

然而,過多的要求就可能會對人們造成負面的影響,並且長期生活在無法回應父母期待的苦痛之中。

台灣就曾經發生過一位大學考生因無法達到父母理想中的大學科系,而在無法承受這份壓力的情況下傷害父母的悲劇事件。

自我期許,與父母期待十分相像,但這個壓力源與其他常見之壓力事件不同,就如字面上是來自人們本身給予自己的壓力。

這份壓力給予的程度通常因個人而異,自我要求高的人會定較高的完成目標,而某些人可能就只求完成事情即可。

自我期許所帶來的壓力通常都是砥礪自身,能有正面效果的壓力。

但是,若一個人時常無法達到自身所要求的目標,可能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並有著嚴重的自我否定現象,造成較負面的影響。

2.3短期壓力事件 這裡介紹的壓力事件對人們影響時間較短,並且通常為突發性事件或簡單的小事。

以下將介紹突發性事件和日常瑣事這兩個帶給人們影響的短期壓力事件 突發性事件,為人們於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的壓力事件,這邊與創傷事件不同的點是其壓力不會對人們心情遭受巨幅的負面衝擊。

舉幾個例子來說,人們在路上遭遇簡易車禍時,可能會有上班遲到的壓力,又或是與他人談判賠償的議價壓力。

或是在學校或上班時,可能會有與同學發生突發性衝突的人際壓力或老闆突然給新案子的工作壓力。

舉凡以上這些情況都是人們在平常會遇見的突發性壓力事件。

這種壓力給予人們通常為較負面的影響,因為這些壓力事件並非可預見的;同時影響持續時間也較短,因為壓力會隨著事件完成而消逝。

日常瑣事,為人們平常偶爾會遇到的壓力事件,其包含事項眾多,在現在生活繁忙的社會型態中,最常見的日常瑣事即所謂的「等待」。

通勤時等待交通運輸工具到來、吃飯時等待餐點完成、蒐集資料時等待下載,這對眾人在無形中造成了時間壓力。

但,同時因個人性格的不同,造成影響的幅度也不同。

舉例來說,某些人可能無法在等待時做其他事來消磨時間,這類的人通常會遭遇較多的時間壓力,但某些人卻能夠在等待的間隔中做其他事讓本應有的時間壓力消失,又甚至有某些人喜歡放空而不讓這短暫的等待時間對其造成壓力。

3.壓力特性 以下將介紹兩個壓力的主要特性──可控制性與可預測性的定義與例子說明: 3.1可控制性 「可控制性」意指事件發生後,我們對事件的控制程度,包含使事件停止或發生。

可控制的程度會直接影響此一事件對人們造成的壓力程度,因為當人們越無法控制事件時,就會有突發狀況發生的壓力存在,又或是發生與預期結果不同的壓力。

另外,當我們越無控制力時,就越無法阻止不想面對的類似創傷世界的壞事發生。

以下班後去看電影為例,就會因為個人控制性的強弱與心態,讓這起看電影這件事成為減壓的活動或是壓力的來源。

假設有個人可以循序漸進地將事情處理完成,像是先看看網路上的購票資訊,並按時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如期完成,同時確認下班時段的交通路況,讓自己能準時到達影院輕鬆地享受這場電影。

此時,這個人心態方面就可以抱持著穩定,因為對他而言事情是可以掌握且可以預計的,而看電影這件事就成為減壓且輕鬆的娛樂活動。

反之,若有人做事丟三落日毫無頭緒,就可能在看電影前夕發現工作可能還沒做完,甚至可能無法準時趕到,讓其對看電影這件事的控制力極低。

此時,下班後去看電影這個行程對他而言,可能就會對他造成時間與工作上的諸多壓力。

關於可控制性對壓力的影響,依照研究顯示:假如給予實驗組對於一實驗內容的控制權,但不建議也希望實驗組盡量不去控制,對照組則無選擇。

於實驗結果上,即使實驗組在沒有控制實驗內容的狀況,但因其相信自己有控制事情的能力,心理調適上會比沒有選擇權的組別好,呈現焦慮反應較沒那麼劇烈。

3.2可預測性 「可預測性」意指能否預測一事件是否會發生,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此事件對我們造成的壓力程度。

相較於可控制性,預測性強調的是即使對一事件可控制性不高,如果能夠預期發生,事情所帶來的壓力也會降低。

以學校考試為例,假設今天老師使用定期考試制度,此時,對學生而言考試是可以提前準備且可預期的,若已安排好自身的讀書進度表並完成複習,考試的壓力則較小。

但若,今日為採用不定期考試制度,那麼為了考好成績的學生,因為無法預期考試時間則必須無時無刻準備考試內容,並且每日都得生活在不知何時會恐懼之中,考試的壓力就會較大。

關於可預測性對壓力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對於二種電擊模式,一個是隨機電擊,另一個是電擊前會有警示聲。

實驗結果,實驗品較偏向選擇可預測的有警示聲之電擊。

對此結果有二種解釋:一是因為預測會有電擊發生,而提早做好減輕傷害的準備;二是指出腦內的有機體可以在警示聲出現前放鬆,而不是一直持續處於緊張的狀態。

3.3小結 可控制性與可預測性所呈現出來的壓力即類似所謂的焦慮感。

以控制性的觀點來說,當對一件事的處理與應對失去控制時,人們將會產生不知如何處理的焦慮感。

而以預測性的觀點來看,當對一件事發生的狀況類型以及時間點上是難以預測時,人們將隨時都處於不知何時會遭遇事件的緊張之中。

當某起壓力事件的可控制性和可預測性都極低時,人們即不僅要擔心難以預料的困難,還要擔心那些可能會出現的那些潛在事件,對其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4.壓力之評估方法 當日復一日穩定的日常生活突然產生了改變,由於需要付出相對的心力去適應改變,而使我們感受到壓力。

依照變化事件的不同,也會有相對應而產生的壓力程度。

研究壓力的學者Holmes和Rahe提出此概念,並提出了生活事件量表,嘗試透過此量表來將生活中的幾項事件透過此表表達出壓力數值。

表中先預設將婚姻此大多數人認為是重要事件的列於表中間,且預先給予了50的數值,受試者被問到的每個事件都被與婚姻做比較,需要花更多還是更少心力去重新適應。

最後依照事件嚴重性和需要重新適應的時間,給每個事件數值。

以下為Holmes和Rahe提出之生活事件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雖然遭到很多學者抨擊,主要反對點為此表預先設定每個人在碰到同一事件時會有相同的反應,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價值觀應會不同,因此對於同一事件就承受不盡一樣的壓力程度,像是某些人對於重大改變偏向以挑戰的方式來思考。

舉例來說,懷孕給人的壓力程度就會依照自身健康、經濟、感情狀況等眾多因素影響而因人而異。

但是,即是這個量表被許多學者批評與研究證實其問題,但它仍然給予我們一個能夠評估我們當前所面臨到的壓力程度的衡量基準。

resultsmatching"" Noresultsmatchin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