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北京教育論壇:創新人才培養有了新思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何培養創新人才?為什麼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日前,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主辦的第三屆「北京教育論壇」在京召開。

論壇採取「1+3」方式,大論壇以「創新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發展」為主題,同時設「創新人才培養與考試評價改革」「創新人才培養與學校改進」「『雙一流』建設與高等教育創新發展」三個分論壇。

論壇邀請30多位國內一流教育研究專家、相關學者、創新企業領導做主題報告。

參會人員有來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各級各類學校的一線教育工作者800餘人。

開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方中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田慧生分別發表致辭。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對此,田慧生表示,我國要實現基本教育現代化,必須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核心就是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系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基地。

」方中雄解釋此次論壇以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為主題,就是要聚合各戰線的教育力量,開展深入而高效的交流,為完善教育創新發展體系獻計獻策。

首都教育一直以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

劉宇輝介紹,近些年北京市通過深化課程和考試評價改革,著力打造創新實踐平台,並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立交橋,在大學實施雙培、外培和實培計劃,多學科、多校交叉培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

普職融通,實施貫通培養試驗項目,對產業轉型和升級培養高端技術人才。

同時推進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依託科技創新團隊,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北京市大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當天,與會人員圍繞為什麼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如何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研討。

創新能力是核心素養的核心

創新是當下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創新型人才被視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未來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能夠適應乃至引領新工業革命的人才,而我國的教育發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以適應傳統工業革命為主要特徵。

推動教育創新,把重心轉移到培養創新型人才上成為一件緊迫的事情。

什麼是創新?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沈岩看來,創新是新的方式、方法,「創新並不是目的,創新的目的是驅動發展,而非標新立異。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小微認為,創新不完全靠靈感和直覺,而靠想像和創意,靠有意無意的感受、體悟和積累,「或者說創新要從奠基開始」。

所謂「奠基」,楊小微解釋道,就是從孩子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視角考慮促進他們最為基本和基礎的素質發展,為他們接受後續「各顯其長」的專業教育或者「精雕細刻」式的職業教育,提供幾近「無限」的發展可能性。

由此可見創新的重要性。

在各國的核心素養框架中,記者發現創新能力無疑成為重要的核心素養之一。

前不久發布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中包括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2005年歐盟發布的核心素養框架中也強調了主動與創新意識的重要性;美國21世紀學習框架分為學生學習效果和支持系統兩個層次,學習效果包括21世紀能力及核心科目和21世紀主題,21世紀能力的第一類能力就是學習和創新能力;日本和新加坡的核心能力(素養)中也道出了批判的思考力(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創新能力是核心素養的核心。

」北京教科院副院長褚宏啟說,創新能力是21世紀核心素養最集中的體現和巔峰表現。

它是一種綜合性、涵蓋性很強的核心素養,包括批判性思維、自主發展能力,還可以把合作與交流能力、信息素養統攝起來。

在他看來,創新特別是重要創新,需要團隊合作、充分交流、互相啟發碰撞並藉助信息素養才能達成。

創新人才培養要面向人人

創新人才培養是應該面向部分「精英」學生,還是面向每名學生?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連用了兩個反問:「教育真的只是少部分孩子的專屬品嗎?普通的孩子就與創新絕緣嗎?」她認為,創新人才培養要面向人人,創新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應是繁難艱深的、逐利求成的。

「史家要做的創新教育就是一種普及教育,它不以比賽為目的,它是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的學科融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高寶立表示,創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潛能,而教育的功能就在於使這種潛能轉化為現實的創造力,所以創新教育是每名學生都應該接受的教育。

同時,他認為,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人文教育的作用愈益凸顯。

人文教育視野中的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對人類精神財富的認知程度與運用程度,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對人生命的關懷和對社會的理解都具有個性和能動性。

「人文因素在創新的動力、方法和形式上將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用。

」對此,高寶立建議,教育要將學生作為主體,打破邊界,將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整合,豐富學生的體驗和精神生活,培養學生博大的人文情懷。

改革考試評價 考出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型人才,關鍵在考試評價指揮棒的改革。

所以要發揮考試評價對學生創新素養培養的導向性作用,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用好的題目考出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北京市通過考試評價改革撬動教育深化綜合改革,強調考寬、考活、考實,力求考試能有利於學生展示優勢、發揮特長,考出學生創新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介紹,北京高考命題改革從六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首先考試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高考不是為了考倒學生,而是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勵學生和其自信心。

」考試命題的著力點應與教學規律相一致,給教學一個可發揮創造的空間。

考試題目在設計上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引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改革後的考試更加傾向於考察問題的本質,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新思維過程。

題目與實際相聯繫,促使學生跳出書本走向社會大課堂。

試題選材更加開闊、融合課外生活生產實踐,感受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同時高考命題體現出「走大道、求大氣」的風格,試題不偏不怪,不是「羊腸小道」,也不搞「旁門左道」。

另據了解,在創新「六個」考試理念的同時,北京市考試評價改革還突出五個「考出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考出來、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考出來、將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積累考出來、將思維能力考出來和將學生從社會大課堂所學的知識考出來。

從而進一步實現教學與評價創新的和諧共振,從根本上將學生從原來死記硬背的考試中解脫出來,更加靈活和自主地培養學習能力、創新思維,達到創新人才培養的效率最大化。

美國教育檔案局(Educational Records Bureau)原技術總監楊志明在對比中美考試中獲得啟示,他認為考試要放棄短板思維,不要抑長補短,而要踐行長板理論,實現揚長平短。

在評價模式上,他建議跨欄式評價,也就是在核心內容上要分分計較,次要素質上合格即可。

另外,北京市在不斷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探索擴大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範圍和作用。

褚宏啟表示,完善學生素質評價制度和考試製度,不能再「只以分數論英雄」,要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重要考評內容。

突出鼓勵創造性,允許學生答案的多樣化。

重點關注學生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性人格的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把提升個人創新能力而不是「應試技能」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追求。

優化學校課程 激發創新思維

創新型人才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具有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種個體的綜合性思維能力,它是多種思維方式平衡發展、複合作用的結果,並不是無緣無故無規律可循的思維類型。

它由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元認知能力構成。

那麼如何培養創新思維?據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介紹,北京市通過調動整個城市的資源,為學生建設社會大課堂,豐富渠道,推動中小學10%的課程在社會大課堂進行。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實施義務教育階段課外活動計劃,開展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城區學生學農活動,讓學生在廣闊天地錘鍊創新精神,提升實踐能力。

近幾年,北京市相繼出台了基礎教育部門學科改進意見,整體優化基礎教育三級課程體系,豐富課程配套資源,把創新人才培養有機地融合進教學中。

源於對創新教育最本真的追問,史家小學開始了「創新生活社區」的探索與嘗試。

據王歡介紹,課程設計強調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親身體驗、親手操作以獲取對他們有用的知識,實現對原有經驗的改造,讓課程重返生活世界,將書本和生活深度連結。

同時,充分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比如,在史家創新教育中,國博課程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傳承,是對核心素養培育的堅實推進,是對綜合課程改革的創新實踐。

另外,北京市還打通校內外、國內外各種資源界限,全學段地、持續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型人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介紹,北京市啟動了「翱翔計劃」「雛鷹計劃」「青少年創新能力建設工程」,將科技資源轉化為創新教育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了探索能夠滿足學生創造力培養要求,北大教育遊戲研究團隊啟動了「遊戲進課堂創新計劃」。

作為項目發起人,尚俊傑表示,該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讓他們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創新型人才。

改進教學方式 培養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就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並習慣於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積極發現並探求新問題,運用獨到的方式解決問題、獲得新成果。

培養創新人才的任務最終要落到每位教師身上。

那麼教師該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呢?一項調查顯示,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是同學間的討論學習。

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所以老師只有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創新教育模式來實現創新人才培養。

據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教授謝小慶介紹,許多教師都非常重視審辯式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那麼教師該如何做呢?

褚宏啟建議,老師要巧妙地提問題,運用「蘇格拉底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而學生也要自由提問,自由提問活動所涉及的問題常常由書本或講課激發出來並且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被稱為「無知性問題」。

研究表明,一些學生常常能夠也非常喜歡提出好的無知性問題,大多數學生一個學期下來至少能提出一個好的無知性問題。

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互相辯論。

辯論可以使學生從多種角度看問題,鼓勵學生對回答問題的各個視角的優缺點進行開放性討論和批判。

教師在培養人才過程中,要保護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和自信心,推進教學民主,建立民主型師生關係,營造民主、自由、寬鬆的教學氛圍。

(本報記者 張廣林 鄭欣 見習記者 蘇珊 張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小學生核心素養咋落地

在近兩年的教育界,「核心素養」無疑是高頻詞彙之一。今年9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在京發布,這項歷時三年的權威研究成果一出爐,立即引發教育界熱烈討論。那麼,核心素養如何在中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