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意識促教研範式轉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研作為基礎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在課程實施以及教研工作的規範化管理特別是教師培訓、發展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浙江省推進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各級教研部門圍繞「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質量評價、教師成長」積極探索,破解教育教學難題,為核心素養的落地和課改的深化提供了專業支持。

教研以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為聚焦點和著力點,組織基於解決核心素養落實疑難問題的研訓和專題研究,增強教師「大教研」意識,摒棄了教研初期只重視學科、忽視課程與教學整體研究的不足,克服了改革初期過度關注課程整體研究、忽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的缺陷。

新形勢下的教研以課程教學評價整體研究為指導思想、學科課堂教學研究為實踐反思,構建了「大教研」新模式。

教研主題的改變推動教研對象不斷下移,從關注教師視角到關注學生視角,教研工作更加注重實踐。

三級教研體制的不斷完善也讓更多一線教師能夠參與到教學研究和創新實驗中來。

教師是教研的主體,學生是教研的重要對象,在達成這一共識的基礎上,教研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跨學科、跨學段教研興起,教師通過專題研究組和攻堅小組方式對改革過程中的難題進行研究。

省教研室也成立了精準教學專題研究組,對利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真正學習等進行研究。

為了使教研更好地促進核心素養落地,需要教研範式的轉型,尤其要在教研機制建設、教研方向和重點的確定、教研方式和教研服務對象的選擇等方面優化和創新。

加強教研機構專業建設。

一方面,政府部門要更重視教研機構的作用,發揮教研工作的整體效能,例如要制定省、市、縣教研機構設置、工作機制、工作職責、政府保障等方面的規範。

另一方面,教研機構要更加重視自身建設,建立教研業務垂直管理機制,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機制,探索由上一級教研機構管理的架構,進一步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提高基層教研機構研究能力和指導能力。

進一步研究學生的學。

如何彰顯學科育人價值,如何進行核心素養的教學與評價,人工智慧如何增強教育,這些都將成為教研的重要主題。

隨著學習科學的不斷完善以及腦科學的支持,對學的研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主題。

因此,教研既需要關注教師的教,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學,教研的主要工作轉向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統一性,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教研重視經驗與實證的整合。

基於大數據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精準學科教學和學科教研,是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重要一環。

隨著教研工作的推進,經驗與實證的融合度不斷提升,基於經驗與實證結合的「揚長避短」的教研方式將成為教研員自我素養提升的重要手段。

構建促進核心素養落地的支持系統。

以傳播先進理念,營造良好改革氛圍為基本要求;以教研員的專業領導力、「課程、教學、評價」一體化的研究和指導為關鍵;以學生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為核心抓手,讓教師對素養為本的導向從認同走向理解,再走向實踐並能創新性實踐;以基於核心素養的未來教研系統轉型升級為重點攻關項目。

倡導多元、自由、開放的教研活動新模式。

一是積極採用預判-行動-反思式的教研形式,鼓勵教師思考-實踐-反思-再實踐,以問題開始研訓,以研訓促進問題解決,以問題解決引發新的思考,努力挖掘「草根式」改革經驗。

二是搭建教師合作研究共同體,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等形式囊括高校、行政、教研、校長、教師等人員,合作攻關改革難題。

單純的學科教研容易走向片面和刻板,而單純的綜合教研屬於理念,與實踐存在「兩張皮」,只有綜合教研與學科教研協同發展、互相促進才能提升教研品質。

(作者系正高級教師、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中心主任)

《中國教師報》2018年08月22日第7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打造實踐研究的學習共同體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鍾啟泉當今,國際教育界都在關注與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這一趨勢的出現,不是意味著一般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改變,而是預示著一場更為深刻的課堂革命的到來。為...

主動發展的教師更能適應變革

從一名入門的教學新秀,快速成長為深受學生喜愛的骨幹教師,不但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堅實、專業技能本領出色,而且研究與指導能力突出、教學經驗豐富——這無疑是每一位教師的理想與追求。那麼,怎樣才能減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