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駕校計時培訓推行進入倒計時 學費是否調整有待觀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駕校計時培訓全面推行進入倒計時

據《勞動報》報導,從明年起,上海駕校計時培訓模式將全面推行,相關準備工作進入倒計時。

「一人一車」等將增加培訓成本,學車費屆時是否會漲價,還不得而知。

但是從目前同時提供傳統模式和計時培訓的駕校來看,兩種方式的學車費用相差不大,維持在7000元左右。

新《大綱》更強調操作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此次實施的新《大綱》在訓練學時方面有明顯調整。

如,C1、C2車型總訓練學時原來為78學時,現分別調整為62學時、60學時。

以C1為例,各部分學時分別為:第一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對應科目一考試)要達到12學時;第二部分(基礎和場地駕駛,對應科目二場地駕駛技能考試)要達到16學時;第三部分(道路駕駛,對應科目三道路駕駛考試)要達到24學時;第四部分(安全文明駕駛常識,對應科目三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要達到10學時。

第二部分從原來的26學時調整為16學時。

第四部分從原來的16學時調整為10學時。

「看上去,訓練總學時有所下降,但實際上,對於學員實際操作的要求沒有降低,依然維持在40個學時以上。

此外,新政規定各准駕車型培訓里程最低不得少於300公里,從另一個方面保證學員學習駕駛技能。

」一位駕校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政落地後,更加靈活的科目考試安排,對於學車一族來說,更加方便。

比如以前必須考完科目二,然後才有資格考科目三,今後對於有能力的學員來說,可以同時考科目二和科目三,節約了時間。

計時培訓機構明顯缺乏

2008年8月,市運輸管理處和市公安車管所共同開展了「先學後付,計時收費」模式試點,2012年市運輸管理處提出了「上海計時培訓管理模式」,明年1月1日起,這一模式將在全市駕校全面推行。

學時保證、一人一車、可自主選擇時間和教練等,都是計時培訓頗受學車一族推崇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根據此前的規定,計時培訓模式下,從交規考出後開始計算,3周(訓練時間)考科目2,2周考科目3,隔天考安全文明,5天後拿駕照,合計42天。

而傳統模式下,交規考出後到拿駕照,需要70天。

換而言之,相較於傳統模式,參加計時培訓的學員能提前近30天拿到駕照。

然而,目前本市共有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203家,其中具有普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資質的201家,僅14家機構可以提供「先學後付、計時培訓」的服務,如此稀缺的資源讓準備學車的市民有些無奈。

這幾天,市民鄒小姐在四處打電話諮詢學車的事,考慮到要離家稍微近些,時間上又能相對自由一些,教練也別那麼「凶」,於是,她打算選擇如今正在大力推廣的計時培訓模式。

不過,鄒小姐發現,可以選擇計時培訓的駕校範圍卻十分有限,「上海那麼多駕校,我查了查,能提供計時培訓的沒幾家,都離開自己家太遠了」。

無奈之下,她還是通過朋友介紹,選擇了傳統的學車模式。

從近幾年本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數量來看,每年都在增長。

2013年為38.8萬人,2014年為39萬人,2015年為42萬人。

今年上半年,申城參加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人數約25.3萬人次。

而根據駕培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僅從首次小路考合格率來看,在2015年,計時培訓的平均合格率為73%,傳統模式的合格率為58%。

顯然,計時培訓的合格率要更高。

學費是否調整有待觀察

那麼,既有市場,實際效果又好的一種培訓模式,為何沒有受到培訓機構的青睞呢?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教練車需安裝視頻、音頻監控等設備,對所有學員的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意味著教學成本的提升,這是計時培訓推廣面臨的一大難題。

此外,傳統模式下,所有的輔助工作,如辦證等手續都是教練負責,而計時模式下,教練只負責教學,駕校必須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管理成本也會上升。

「總體上算下來,計時培訓模式的成本比傳統模式大概要多出不少。

」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硬體以外,作為「軟體」方的教練群體也存在轉型焦慮綜合症。

申城駕駛員培訓行業中,不少教練車為個人承包車輛,其一般採用掛靠在某個駕校名下的方式經營。

而在這類個體承包人員看來,面對成本高、「好處」少的轉型模式,積極性不高。

「作為交通部的民生實事之一,上海已要求所有的培訓機構,從明年1月1日起都能提供『先學後付,計時收費』服務。

」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截至9月底,已簽約安裝車載計時設備的教練車約1.1萬輛,占全行業教練車數量的60%。

已安裝車載計時設備的教練車約6100輛,132戶培訓機構部分教練車已經安裝車載設備。

全市培訓機構車載計時設備安裝計劃將提前至10月31日完成。

從明年1月1日起,未安裝車載計時設備並接入駕駛監管服務平台的,不得從事駕駛員培訓教學活動。

那麼駕校計時培訓模式全面推行,是否意味著屆時學車費用將有所上漲?對此,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雖然計時培訓的成本比較高,但是大的培訓機構可以通過資源配置,減少期間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學費是否調整關鍵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就目前來講,兩種模式的價格相差不大,都在7000元左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