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丟失的三角肌後束,俯身槓鈴提拉了解一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健康飲食、科學運動,我是Feifan健身

剛剛結束了胸部肌肉訓練的4篇文章,現在準備寫關於肩部訓練的文章,預計是5個動作,兩個後束、兩個中束、一個前束。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大部分人的後束都是比較弱的,再加上後束肌肉發力感難找,決定選擇一個相對控制為主的動作,和一個稍微偏重量的動作俯身槓鈴提拉。

我發現大部分人訓練後束,都是選擇偏小的重量去做控制,這種方法是比較常見完全沒問題的,但是卻忽略了重量給肌肉緯度帶來的收益,對緯度增加的益處。

當然,這裡的大重量對運動控制要求雖然不是很高,但至少要做到目標肌肉(三角肌後束)率先發力並且能做到頂峰收縮的程度,從而增加重量帶來泵感。

今天主要說的一個動作是俯身槓鈴提拉,個人認為俯身槓鈴提拉對三角肌後束的生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無解剖不訓練,三角肌後束肌肉起止點與生理作用

起點:肩胛岡

止點: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關節後伸,旋外和水平外展的功能。

一般來說訓練都是由進法則訓練,就是從弱點開始訓練,就好比三角肌後束相對比較弱,在訓練完比較強的中前束肌肉,用了大量的力氣,在訓練後束的時候,狀態與募集能力都會變差,那麼會影響到後束的訓練,不利於肩部的整體發展。

俯身槓鈴提拉是什麼樣的一個動作

俯身槓鈴提拉是一個以鍛鍊三角肌後束為主,對菱形肌、中下斜方肌和背部豎脊肌也能得到鍛鍊,同時也要求腹部核心收緊,避免增加腰椎的壓力。

俯身槓鈴提拉是運用三角肌後束使肩關節外展的功能,肌肉運用原理就是讓肩胛骨保持固定,然後讓三角肌後束收縮使肱骨向上抬起。

對於菱形肌,中下斜方肌和腰椎段豎脊肌來說,全程都是需要保持收緊不變的自身控制,才能更好的訓練到三角肌後束,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這幾塊肌肉會出現另外一種肌肉收縮的方式:等長收縮,而等長收縮對於肌肉力量包括耐力都有很好的增長,因此這幾塊肌肉也會得到鍛鍊。

俯身槓鈴提拉動作詳解

  •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然後屈膝屈髖,讓身體俯身與地面成30度左右,角度越與地面平行越好;
  • 腰背挺直,始終保持不變,肩胛骨收緊,始終保持不變,下顎保持微收狀態;
  • 雙手寬握槓鈴,大臂略微外旋,與肩平行,手臂與地面垂直;
  • 呼氣時,保持肩胛骨穩定不變,三角肌後束收縮帶動手臂向上抬起,抬起的高度是肘關節成90度,小臂與地面垂直,保持繃緊肌肉2-3秒;
  • 吸氣時,肩胛骨穩定不變,緩慢的下放是初期位置,重複4-5組,每組8-12次。

在運動過程中,小臂和大臂只是起到一個槓桿輔助的作用,更多的作用還是在三角肌後束的肌肉,小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握得太緊,導致在運動中減少三角肌後束的承受壓力,使得運動效果減少。

俯身槓鈴提拉的常見問題與解決

在日常訓練中,俯身槓鈴提拉主要的問題有兩個,俯身時腰椎段拱起和大臂過於靠近身體。

一、俯身時腰椎段拱起,導致腰部用力過多,出現腰酸的問題?

這類情況,多發生在身體後表鏈較為緊張人群中,簡單的說後側肌肉和韌帶緊張,導致運動時受到限制。

這樣的訓練,很明顯的會讓腰椎作為受力點,很容易給腰椎帶來傷害,如下圖

正確的做法是,俯身時應該是屈髖向後,以臀部為折點,腰背挺直(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那麼造成這種問題出現的情況有兩點,一點是後側肌肉包括韌帶比較緊張,另外一點是骨盆的靈活多不夠,導致動作僵硬。

1.大腿後側肌肉和韌帶緊張解決方法:

大腿後側肌肉有屈膝的作用,主要是由於久坐或者經常開車,導致膝蓋長期不能伸直,讓大腿後側的肌肉一直處於縮短狀態,那麼很明顯的會讓大腿後側肌肉緊張,導致在運動時藉助腰椎彎曲去俯身的情況。

解決方法:

先是用泡沫軸滾壓松解大腿後側肌肉,把泡沫軸放在大腿後側,緩慢的移動,大腿後側感覺差,可以把臀部適當抬起。

如下圖

泡沫軸松解之後就是,常規的拉伸,這樣更多的能夠對膝蓋韌帶有一個拉伸作用。

身體挺直,左腿盤坐,右腿伸直,然後身體在緩慢向前側退俯身至有拉伸感,保持10秒,然後對抗10秒,然後放鬆再重複3-5次。

如下圖

2.骨盆靈活度不夠,沒有屈髖意識

骨盆不夠靈活也是俯身拱腰的常見問題之一,因為骨盆比較僵硬,在俯身運動時就很容易藉助其他部位的彎曲來完成動作,剛好腰椎段就是被藉助部位。

骨盆靈活度的改善可以採用臀橋的動作,臀橋動作前面文章有仔細的講解,可以去看一下,這裡大概的說一下,在起身時,應該是臀部,腰椎和胸椎一節一節的起來至肩部,髖,和膝蓋成一條線,下放時胸椎、腰椎臀部依次下放。

二、大臂與身體的夾角過小,也是俯身槓鈴提拉常見問題

練背有一個動作,叫做俯身槓鈴划船,使用的是背闊肌、大圓肌都有使肩向後伸展的功能,如果做俯身啞鈴提拉的時,大臂與身體夾角的角度過於小的話,那麼動作就更偏向於俯身划船,讓背闊肌、大圓肌這些較大肌肉參與,減少肩後束的發力感覺。

正確的做法是:大臂與肩成直線,這樣能夠直接孤立出三角肌後束,在訓練中減少背闊肌大圓肌等肌肉的借力情況,使得三角肌後束髮力更多。

同時,很多朋友會在大臂與肩成直線的情況下,出現新的問題,就是小臂向頭的方向移動,使小臂沒有與地面垂直,從而使得小臂借力。

因此在大臂與肩成為一條直線的時候,通過讓大臂骨稍微內旋,可以使小臂與地面很好的保持垂直的狀態。

動作變式,把孤立三角肌後束估計出來訓練

這種方式是藉助凳子的支撐和穩定性,解放腰椎和下半身的支撐,減少了一部分的控制,讓更多精力集中在三角肌後束上,更能夠增加肌肉的訓練感覺。

同時也很適合俯身腰部酸痛的人群使用,把三角肌後束孤立出來訓練,減少了腰部發力問題的出現。

動作要求與俯身槓鈴提拉一致,注意調整凳子的高度,在30度左右即可。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